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致中国政治沟通体系的加速重塑。传统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媒介的大众政治沟通模式不仅日益难以满足中国政府决策和执行的需要,也日益难以满足中国民众参政议政、表达监督的需要,以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于是在中国异军突起。
     网络政治沟通是指掌握一定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如政府,通过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输送、获得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行为或过程。一个完整的网络政治沟通过程至少包括沟通主体——政治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沟通渠道——网络,以及沟通内容——政治信息三个要素。
     在政治生活中,如果说政治沟通是政府的神经,那么融合了人际政治沟通和大众政治沟通优势的网络政治沟通,无疑是所有政府神经中最敏感、最迅捷的神经,而在现时中国,网络政治沟通还是民众最期待的能够沟通他们与政府的神经。
     探讨中国网络政治沟通问题,其着眼点首先应该放在厘清网络政治沟通的内涵、特点、主要形态以及相关理论在网络政治沟通中所出现的新变化的前提下,进而把握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总体状况,特别是阐释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最后在分析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构建良性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总体构想。本文包括导言以及随后的五章内容。提要如下:
     导言部分将阐释本选题的背景、特点及意义,同时概述该选题的研究现状,特别是评析相关文献中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证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选题的重难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也将在导言中阐述。
     第一章将对网络政治沟通进行试解。该章对政治沟通和政治传播、人际沟通、大众沟通和网络沟通等概念进行详尽的解析,以明确本文的中心范畴——网络政治沟通。在对网络政治沟通进行跨学科界定之后,论文将对网络政治沟通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形态进行相应阐述。“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舆论形成”理论以及“知识鸿沟”理论等在网络政治沟通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也将在该章作出解析。
     第二章将阐述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兴起。该章将不仅探讨网络政治沟通热在全球兴起的时代背景,而且考辩网络政治沟通热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兴起的具体表现,以突出网络政治沟通热在中国兴起乃大势所趋。其后,论文将阐述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兴起的网络基础,概述网络介入中国政治沟通的主要表现,并梳理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探究网络政治沟通热在中国兴起的主要原因也在该章进行。
     第三章探析网络政治沟通带给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挑战。该章将重点探析网络政治沟通在加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提升政府形象,以及推动公民相关政治权利(本文指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网络政治沟通在政治稳定、政治决策、政府管理、主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五个方面给中国政治带来的重要挑战也将在该章中进行分析和阐释。
     第四章将探究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该章将分别从沟通要素、沟通过程和沟通效果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体制、文化观念、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第五章将探讨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走向。该章将首先阐释良性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基本要求,以及构建良性网络政治沟通机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良性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对策性建议。接着论文将展望未来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及高效化等趋势。论文最后将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法治及技术等宏观层面阐述中国该如何创设有利于网络政治沟通发展的条件。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1.选题新。如果说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学界而言,属于较新的前沿课题,那么,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学界而言,则是最新的前沿课题之一。2.视角新。本研究综合政治传播、政治沟通、网络沟通的相关理论,从一个动态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特点,现状及成因等。3.研究方法新。本论文从中国政治系统的现实出发,运用政治学、法学、传播学、沟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做到理论分析与事实论证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阐释相结合。4.理论创新。本研究有望突破以往将政治传播与政治沟通割裂而进行分别研究的传统,代之以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由此实现研究方法和理论创建的整合,并将之用于阐释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而有针对性提出构建中国良性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总体构想和对策性建议。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wide utilization of internet in China has led to the accelerating reshuffle of China’s system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ina’s traditional models of mass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presented by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broadcast and TV, not only increasingly fail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increasingly fail to satisfy the needs Chinese people pos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deliberation,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political supervision, and as a result,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risen very rapidly and prominently in China.
     In this dissertation,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double meanings. On one hand, it refers to a process in which political subjects holding certain political resources——governments, for example, transfer/receive or process political information via internet; on the other hand, it refers to behaviors that political subjects holding certain political resources——governments, for example, transfer/receive or process political information via internet. The entire process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cludes at least three elements, that is, Communicating subjects——communicators and receivers, communicating channels——internet and finally communicating objects——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political life, i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pers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mass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the keenest and promptest nerve of all governments’nerves, and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the nerve that Chinese people expect most to communicate and link themselves with their governments.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holds, certain attention should first be paid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forms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by a new looking into the relevant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n,the overall states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grasped, and so don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exerts on China’s politic in s particular way. Finally,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hina’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 overall proposition is going to be put forward aiming at establishing a benign mechanism for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s a whol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and five chapters, which can be showed briefly as follow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backgrounds,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such a topic will firstly be discussed, and then,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s on such a topic will be analyzed and commented. In addition, the introduction will discuss and explain the research thought, the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ng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will set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n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uch concepts 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firstly be elucidat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s central concept,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fter an interdisciplinary definition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forms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is chapter will also explain and analyze new changes in the gatekeeper theory, in the agenda-setting theory,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formation, and finally i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ga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Two will give a look into the origination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is chapter will not only discuss the era background in which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emerge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also will describe and comment respectively in detail the states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such countries as USA, UK, France, Germany, Jap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which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s in comply with the world trend.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will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technical basis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main manifestation proving internet’s involvement in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several stages which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undergone. Finally, main reasons will be analyzed here which give rise to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Three will explor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bring about to China’s politics. As for the opportunitie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will b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that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likely to exe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mocracy, on the maintena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political order, on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a’s government, and finally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hina’s citizens. As for the main challeng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at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likely to exert on China’s political stability,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 as well.
     Chapter Four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tation elements, process and effects , and the reason which give rise to such problems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nomy, political mechanism, culture, ideology , techniques and finally education.
     Chapter Five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is chapter will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hat the benign mechanism should meet,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china’s drive to construct a benign mechanism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which a proposal will be put forward on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 benign mechanism of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anwhile, the dissertation will forecast the coming trend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generalized as democratization,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humidific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Finally, this chapter will present a proposal on how to create a beneficial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macroscopic aspects, that is,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education, rule of law and technique.
     the innovation part is as follows, 1.innovation in the topic selecting, because there is still no systematic study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t all; 2.inno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to discuss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a dynamic perspective has been skillfully used to explore the states of China’s internet-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innovation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becaus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used comprehensively; 4.innovation in theory, for the discipline boundary existing the form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broken-through and integrated creatively.
引文
①2008年6月底,中国青年报社对胡锦涛与网民的网上交流做了一次跟踪调查。根据该调查的结果:67.1%的公众认为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官方了解民生、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61.7%的公众认为政府重视与民众的沟通与交往,这次交流(指胡锦涛与网民的交流)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实践”;56.8%的公众认为这次交流“开了历史先河”,说明中央对网络民意的前所未有的重视;52.4%的公众认为在这次交流之后,中国网络会更有活力,网民社会参与意识会更强。调查还显示,47.7%的人“经常”上各种网站或上论坛发表自己的意见,“偶尔”上网发表意见的人占43.6%。最后,调查的结束部分写道:“互联网以其便利性和互动性,正日益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民意通道。由于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官员尝试“在线办公”,有研究者认为这甚至开通了由草根通往中南海的直通车。”引自2008年06月30的《中国青年报》。
    ①资料来源:2008年06月30的《中国青年报》。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①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版,第490页。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总序言第2页。
    ①笔者找到三本有关网络与政治的著作,但这三本著作很少涉及网络政治沟通。这三本著作是:(1)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3)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另外,笔者还找到一些和政治沟通有关的传播学著作,这些著作主要有:(1)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彭怀恩:《政治传播与沟通》,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版; (4)祝基滢:《政治传播学》,台湾三民书局1995版;(5)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版;(6)[美]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幻像》,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版;(7)[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以上提到的7本著作由于很少涉及网络政治沟通,因此不赘述。
    ②该两篇硕士论文为上海交通大学陈中润的《互联网与政治沟通》和武汉大学徐俊霞的《互联网传播中的政治沟通研究》。
    ①参见景跃进、张小劲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页。
    ①现今由中国学者所编写的,供中国学生使用的政治学教材中,只有景跃进、张小劲编写的《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专章介绍政治沟通,其余教材大都没提到政治沟通这一概念。
    ②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杖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虫不复为灾。[唐]吴兢:《贞观政要》,团结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328页。
    ③[美]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第5页。
    ①[美]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第7页。
    ②Dance,F.E.X and Larson,C.E(1976).The Functio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A Theoretical Approach,New York:Holt,Rinhhart,and Winston.
    ③Katherine Miller(2002),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3-11.
    ④Katherine Mille(2002)r,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3.
    ⑤Katherine Miller(2002),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by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3.
    ⑥Henk de Berg:A System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Poetics Today,Vol.16, No.4 (Winter 1995),Pp709-736.
    ⑦Katherine Miller(2002),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4.
    ⑧Katherine Miller(2002),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4.
    ⑨Katherine Miller(2002), Communication Theory:Perspective,Processes and Context,McGraw-Hill Companies, Inc,Pp5.
    ①钟坚、王妙、日敬东:《社会沟通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版,第10页。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Pippa Norris,“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for the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2/16/2004.
    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48页。
    ③景跃进、张小劲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④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⑤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⑥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①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07-108页。
    ②李靖宇主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大辞典》,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③笔者从沟通主体(主要是政府)切入来对政治沟通进行界定的原因是,在当今社会,沟通主体所握有的政治资源,所使用的沟通媒介,对政治沟通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从沟通主体入手,比如从沟通的客体入手,则不能反映这一突出变化。
    ⑥对政治信息有多种不同的界定。学者李文冰认为,政治信息是人类在政治生活中所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的信息的总和。它既包括社会政治团体、执政者为进行政治统治而推行的观念形态的信息、制度形态的信息和具体政治行为的信息,又包括普通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等方面的信息。”学者戚珩认为,政治信息是政治关系的反映,中介形式对政治关系相互运动过程的反应和表征。政治信息有导向性、密集性、概括性和时效性。学者斯蒂温·柴非认为政治信息是有关“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信息,是有关进行价值权威性分配的国家政治系统及其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所发生的任何变化方面的信息。这些包括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要求性和支配性信息,政治系统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政策输出信息,以及信息在两者之间转化的过程。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维·格·阿法纳西耶夫则认为政治信息反映的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现象、事实和事件有关信息的总和。参见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99页。
    ⑦沟通渠道又称信道。有学者认为,沟通渠道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多种符号和方式。信道是建立在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在政治沟通中,人体感官、文件、电话、电视,传真和网络是最为常见的信道。参见周晓英,王英纬主编:《政务信息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也有学者把信道看作是信息藉以不断流动的媒介或载体。参见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学者周晓英、王英纬认为,反馈是信息接受者将其接受信息后的反应发还给发送者。根据信道所提供的功能,反馈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不及时的。参见周晓英、王英纬主编:《政务信息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而美国政治学者多伊奇把反馈定义为“一种产生信息输入反应行为的沟通网络,它包括这个沟通网络自身作用于这种新信息的全部结果,它依靠这种新输入的信息来修正其随后的行为。”转引自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11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②参见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图1.3参见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④参见张海鹰等:《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⑤参见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The FederalNetworking Council ,FNC)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互联网”下了定义。根据这一定义,“互联网”(Internet)指的是全球性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的基础之上;(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讯;(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讯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这个从技术角度所下的定义至少揭示了因特网的下列特征。第一,全球性。互联网属于全人类,开放性是其内在要求;第二,网址唯一性。IP地址就像人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第三,规则统一性。不同的操作系统都能通用互联网规则,以实现互联网的全球共享;第四,服务性。互联网的功能主要在于提供服务,而不是进行信息控制。参见张海鹰等:《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③转引自郭良:《网络创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版,第29页。
    ①裴智勇:《中国政坛新气象:近七成领导干部有“触网”经历》,载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 GB/64093/117005/8142580.html
    ②资料来源:2009年3月12日的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GB/8951259.html
    ①奚国华:《互联网在支持电子政务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载国脉电子政务网http://www.echinagov.com/ gov/zxzx/2008/9/23/46624.shtml
    ①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①黄冲:《83.1%公众支持中组部民调72.9%望调查结果公开》,载2008年7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①参见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②J·密铎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其代表《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Peasant,politics and revolution:pressures toward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文译者为李玉琪和袁宁。
    ①参见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5页。
    ②马成龙教授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系主任,2008年,其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撰写的论文《数字化的社会冲击与网络管理》,获收录于该院2008年出版的《2008高技术发展报告》。马教授是首位和唯一一位内地以外学者参与撰写此报告。
    ①参见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338页。
    ②参见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88-98页。
    ①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班尼特·科恩(Bernard Cohen,1914—2003)是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主要代表作是《科学的革命》(Revolution in Science)。国内政治学人更为熟知的是卡尔·科恩(Carl Cohen),该公为密执安大学哲学教授,其代表作是《论民主》(Democracy),《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民主》(Communism,Fascism and Democracy)。
    ②参见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7页。
    ③高永光:《政治沟通:研究内容与模型》资料来源:http://www.css.nccu.edu.tw/mepa/030616-mepa.htm
    ①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
    ②参见百度百科“议程设置理论”词条,网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358286.htm
    ①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②参见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③参见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①参见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86-87。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①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②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7-98页。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101页。
    ②在西方的政治传播学中有个“二级传播”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保罗·拉扎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和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论为,社会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所敬重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谨慎地听从媒体意见,他们从媒体中获得政治暗示,然后在日常接触中把这些暗示和观点传给那些并不关注政治的朋友们,由此,政治信息就传播给了每个人。见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②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0-234页。
    ①参见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349页。
    ②[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版,第97-98页。
    ③杰弗里·萨克斯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全球发展问题专家,哈佛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高级顾问,“休克疗法”之父。
    ④转引自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①参见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②参见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第11页。
    
    
    ①[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2006年版,第47-48页。
    ②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①[美]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式》,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Communication theory:http://en.wikibooks.org/wiki/Communication-Theory/ Network Society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①[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②[法]让·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③J.C.R Licklider and Robert W. Taylor,“The Computer as a Communication Device”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il 1968,reprinted by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1990,Pp21-46.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26页。
    ②刘军宁:《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载2009年1月6日的《南风窗》。
    ①[荷兰]让·皮特斯:《作为杂合的全球化》,载梁展:《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3-113页。
    ②[美]拉塞尔·林登:《无缝隙政府》,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者序,第1页。
    ③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①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369页。
    ②[日]三浦展:《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陆求实、戴铮译,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69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①http://en.wikipedia.org/wiki/Cyberpolitics
    ②ADAM NAGOURNEY:Politics Faces Sweeping Change via the Web,from New York Times,April 2, 2006.
    ③本表中有部分内容引自[日]白井等:《电子政务》,陈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①徐晓林:亚太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公务员教育,载国脉电子政务网http://www.echinagov.com/ gov/zxzx/2008/12/18/56352.shtml
    ①“工党频道”(Labor Party’s Channel)建立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
    ②参见:《吸引年轻人,布莱尔亮相YouTube工党频道》,载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 hqbl/ 2007-04/09/content_846072.htm
    ①Dr.Peter Hirst,“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Citizen”,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 Parliamentary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www.parliament,uk/post/egov.htm.
    ②参见《法国:媒体助推政府信息》,载新京报网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dqzk/2008/07-13/
    ①E-Government in Germany ,in European Communities June 2005, IDABC stands for Interoperable Delivery of European eGovernment Services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s, Businesses and Citizens. IDABC e-government observatory.
    ②参见《德国电子政府快速推进的基本经验》,载中国电子政务信息网http://www.ciia.org.cn/genfiles/ 1109121926.html
    ③参见《德国政治家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竞选宣传》,http://www.deyinxiang.org/ HTML/news/ todaynews/ 2008/03/200803310534573683.shtml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②李湘虹等:《信息化浪潮》,京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4页。
    ③资料来源:《日本政府总务省白皮书》,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 2003.
    ③《网络成为日本政治生活无法抗拒的潮流》,载新浪科技http://www.sina.com.cn 2000/06/20 09:35
    ④Suk-Kyoung,Won, Suk-Kyoung,Yeo, Eun-Ho, Lee, Bum-Soo, and Arabi, Afif, CMPC (Computer Mediat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Korea, http://www.scientificjournals.org /journals2007/articles/1069.htm
    ①参见王欣:《全球领先的韩国电子政府》,载2007年11月26日的《学习时报》。
    ①Garry Rodan.“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Control in Singapor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13, No.1 (Spring, 1998), Pp. 63-89.
    ①在海外华人圈中,“internet“还被翻译成“国际网路”、“因特网路”、“互联网路”,简称“网路”
    ②[美]罗伯斯·罗伦斯·库恩:《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吕鹏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68页。
    ②本部分所有数据和图标均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还是图标中标明了www.cnnic.cn,2008.6的数据和图表都来自《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数据和图表都出自《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①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①《中国统计年鉴(2008)》显示:2007年底,中国居民的男女性别比为51.5:48.5。
    ②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①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本统计图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①数据和表格引自裴智勇:《中国政坛新气象:近七成领导干部有“触网”经历》,载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117005/8142580.html
    ①载中国机构网,http://www.chinaorg.cn/dzzw/dzzw/2008-02/25/content_5187190.htm
    ②高新民;《电子政务发展需要把握三个方向:电子政务研究网》,载中国电子政务论坛,http://www.egovernment.gov.cn/ News.asp?id=75
    ①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03/content_10932088.htm
    ②石国胜:《两会热点调查,八大民生问题,反复倡廉最受关注》,载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 GB/8864127.html
    ③虞宝竹等:《09两会,网络媒体的盛宴》,载2009年3月11日的《中华新闻报》。
    ④2007网络民意年”所折射的中国政治特殊作用,载凤凰网http://phtv.ifeng.com/program/ sslld/ 200801/0101_2132_349244.shtml
    ①孝金波等:《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网络监督”联合调查结果分析》,来源: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 GB/120837/8737653.html2009年02月03日08:05
    ①闵大洪:《2003年的中国网络媒》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 3
    ②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③胡锦涛总书记的“粉丝”叫“什锦”,温家宝总理的“粉丝”被称为“八宝”,网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 GB/8198/132796/
    ①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2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③《中国正在进入利益博弈时代》,载2008年3月12日的《瞭望》新闻周刊。
    ①Tim Jordan.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82-83.
    ①Christine Bellamy and John A. Taylor,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P.118
    ②Kevin A. Hill, John E. Hughes,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8,Pp42-43.
    ①Mark. Poster,Cyber democracy: 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David Holmes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1997,p218.
    ②[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③Cyber democracy,http://www.answers.com/cyberdemocracy
    ①[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页。
    ①资料来源:2008年06月30的《中国青年报》。
    ②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①[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0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210页。
    ①Daniel Lerner,“Toward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odernization”, Pp343-344,in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ited by Lucian W.Py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②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78页。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①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参见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7页。
    ①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又译作“自生自发秩序”或“共生秩序”。哈耶克是自发秩序的主要阐释者。哈耶克不仅提出这样一个著名观点,即制度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大家在同时进行经济交易时不约而同产生出来的,还对自发秩序和构建秩序(man-made order,又译作人造秩序)进行了区分。哈耶克在其生前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致命的自负》中,用扩展秩序(extended order)取代了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至于扩展秩序和自发秩序的区别,学者汪丁丁的理解是,哈耶克的“扩展秩序”概念有两个重要的内容:(1)扩展秩序必须是“自发的”,非人为设计的。哈耶克认为,任何精英或政府都不可能了解社会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的无限复杂的细节,从而不可能“设计”出人类合作的秩序。为了确保秩序“自发性”,哈耶克认为只能实行产权的分立,通过竞争达到合作。(2)除了市场那样的“产权分立”之外,拓展秩序必须是能够“不断扩展的”,从家庭内部的分工,扩展到部落之间的分工,再扩展到国际分工,……直到全人类都被纳入这个合作的秩序内。本尼迪科特(Ruth Benidict)或诺斯(Douglass North)研究的那些原始部落,虽然有自发的交易,却无法不断地扩展到部族以外。要想不断地扩展合作秩序,“超个人的规则”(如法律)必须受到尊重,道德与文明程度必须相应地提高。正是由于扩展秩序概念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哈耶克才放弃使用“自发秩序”,代之以“扩展秩序”的名称。参见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载思想驿站http://time.dufe.edu.cn/sxyizhan/hayek1.htm
    ②[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邓正来:《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第17-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4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77页。
    ①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5页。
    ①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 qkjc/txt/ 2007-09/21/ content_8929299.htm
    ①见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载支农网http://www.zhinong.cn/ data/ detail.php?id=4986
    ②[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基本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②[美]多丽斯·A·格拉伯:《沟通的力量》,张熹珂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②[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165页。
    ①[美]理查德·斯皮尔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徐显明:《知情权监督权应入宪》,载2008年12月11日的《新京报》。
    ②童兵:《保障“四权”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载《新闻记者》,2008年第2期。
    ①姜明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载2006年12月18日的《检察日报》。
    
    ①参见姜明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载2006年12月18日的《检察日报》。
    ②参见淦家辉、谢向阳:《公民表达权浅论》,载《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③言论表达权也可以视作一种特殊的行为表达权。
    ④参见姜明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载2006年12月18日的《检察日报》。
     ①《被唤醒的公民权利意识》,载腾讯网http://view.news.qq.com/zt/2008/quanli/
    ①参见杨育谋:《网络催醒中国公民权利意识》,载《新远见》,2008年第4期。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37-38页。
    ③[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47-48页。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47页。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48页。
    ③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60年代初的发现。洛伦茨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中将“蝴蝶效应”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年7月公布的《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6月30日,中国共6800万网络用户。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56-58页。
    ④参见《网络“广场政治”值得深思》,载2007年11月05日的《东方早报》。
    ①参见刘文富:《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278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②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载网络政治学研究http://web.xixianet.net/ nxcpr/theory/ html/ ?20.html
    ③[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56-58页。
    ①匡文波:《web2.0下网络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载《中国记者》,2008年第12期。
    ②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③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载网络政治学研究http://web.xixianet.net/nxcpr/theory /html/ ?20.html
    ①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②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9页。
    ③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④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①[美]法兰克·卢斯夏诺:《数字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载曾荣湘选编:《解析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9页。
    ①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①[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②钱茂伟:《强国家与弱社会:传统中国的官主社会特征》,载http://blog.sina.com.cn/s/ blog_ 4dadecf60100bfku.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①Howard Rheingold.“Rethinking virtual communities”. In David Bell eds. Cybercultures: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p3-66.
    
    ①参见刘瑜:《让政治变得家常》,载2008月12月18日的《南方周末》。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等:《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3-32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①所有的不对称信息问题都将涉及一个概念: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通俗地说,所谓私人信息就是指在订立契约时或契约执行过程中有些信息是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清楚的。……有时,我们也称这些私人信息是被拥有它们的个人所观察到的,但对于他人而言则是不可观察的。与私人信息相对的概念是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也就是人人都能够观察到或者能够掌握的信息。私人信息的存在使一部分人比他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我们将行为人之间的这种信息占有上的不同称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参见陈钊编著:《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毛寿龙:《网络民主的局限》,载学术中华网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1
    ②王治珂:《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①参见《2009年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载网界网http://soft.ccw.com.cn/news/htm2009/20090106_573675.shtml
    ②Kathleen Hall Jamieson,Karlyn Kohrs Campbell: THE INTERPLAY OF INFLUENCE NEWS,ADVERTISING,POLITICS,AND THE MASS MEDIA(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
    ①Lucian W. Py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the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Non-Western Societie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20, No.1,Special Issue on Studie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pring, 1956), Pp.249-257.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译者序:《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中央编译局2005年版,第5-11页。
    ③Savigny: Public Opin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 Politics:2002 VOL.22(1),1-8,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2002,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
    ①参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②Karl W Deutsch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 Published by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1963,pp.147-148.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1页。
    ④[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版,第92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502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②本部分内容参考了郝宇青:《当前中国“体制性迟钝”原因剖析》,载《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3期。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①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72页。
    ②参见孙立平:《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载《社会》,2008年第3期。
    ③[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
    ①[美]理查德·斯皮尔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美]理查德·斯皮尔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③樊凡、单波:《中西文化比较论》,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76页。
    ①[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①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②《新书·大政下》
    ③《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④《周易·系辞》
    ⑤参见孙晓春:《教化哲学与愚民政治》,载《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①[美]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展江、田青之译者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②童兵:《主体与喉舌——新中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①杜骏飞:《公民的媒介素养须提高》,载2008年4月10日的《南方周末》。
    
    ①[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②胡亮:《网络问政需要常态化、固定化和制度化》,载2008年12月15日的《中国经济时报》。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①对合法性作出解释的,除了大多数中国政治学者熟悉的马克斯·韦伯外,美国学者罗伯特·杰克曼(Robert Jackman)的观点较为引人瞩目。罗伯特·杰克曼认为,在政治学词汇里,很少有比“合法性”(legitimacy)因明确的原因更引起更大麻烦的术语。合法性通常被当成是可求的(desirable)。在西方,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被认为内在于官员取得权力的过程当中,并通过它们的“大众同意”(popular consent)的基础来判定,这样,拒绝采用选举准则的政府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在西方世界之外,衡量政治本质合法性的可行手段多种多样。有一段时间,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能且只能通过政策结果来判断。这样,不管政府取得权力的手段怎么样,那些更能带来经济增长或消除贫困和文盲的政府被认为比其他政府更具有合法性。还有一些人认为合法性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参见[美]罗伯特·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125页。
    ②参见梁慧星:《法律的规范性》,载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4827
    ①参见蒋建国:《用互联网知民情聚民心》,载2008年6月17日的《人民日报》。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168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4页。
    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①载2007年4月27日《南方都市报》。
    ①参见李勇:《关于消减我国城市信息分化的研究》,载《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第1期。
    ②季卫东:《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①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①[美]罗伯斯·罗伦斯·库恩:《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吕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70页。
    ②淦家辉、曾白凌:《论创新人才的主体性与法律的激励性》,载《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③引自季卫东:《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④季卫东:《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⑤季卫东:《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参见百度百科:“制度化”词条,网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32824.htm
    ②胡亮:《网络问政需要常态化、固定化和制度化》,载2008年12月15日的《中国经济时报》。
    ①转引自田广清:《论民主与效率》,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5期。
    ②参见田广清:《论民主与效率》,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5期。
    
    ①数据来自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②James Stanyer(2007):Moder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ted Politics in Uncertain Times. Polity Press, p1.
    ①资料来源,2009年02月10日的《半月谈》。
    ②汪玉凯:《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载《信息化建设》,2007年第8期。
    ①参见汪玉凯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载邹东涛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②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见王邦佐所作的总序,第2页。
    ①[美]罗伯特·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0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年版,第115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页。
    ①Peter Dahlgr:Internet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ivic Culture”http://ccce.com. washington.edu/ news/assets/ conference_papers/dahlgren.pdf
    
    ①金太军:《网络与政府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②[英]巴雷特:《赛博族状态》,李新玲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①参见[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②参见百度百科“网络技术”词条,网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25363.htm
    ①参见《IPv4到Ipv6: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载http://www.51cto.com/art/200703/41354.htm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9][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0][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久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6][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久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18][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9][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美]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1][美]多丽斯·A·格拉伯.沟通的力量[M].张熹珂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2][美]罗伯特·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3][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5][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M].林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6][美]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7][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像[M].杨晓红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28][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引论[M].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美]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王勇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1][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M].张绍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2][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M].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英]斯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M].禹建强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4][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杨百揆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3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余达逊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7][美]盖斯·彼德斯.未来政府的治理模式[M].吴爱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8][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39][美]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结构的作为及原因[M].孙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40] [美]罗伯特·基欧汉等.国际化与国内政治[M].姜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1][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张友星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2][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3][美]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4][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M].师淑云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45][日]白井等.电子政务[M].陈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6][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4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8][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4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50][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51][美]阿尔温·托夫勒等.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5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基本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3][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4][美]理查德·斯皮尔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李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局,2005.
    [57][日]三浦展.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M].陆求实等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58][美]罗伯斯·罗伦斯·库恩.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M].吕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9][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60][英]巴雷特.赛博族状态[M].李新玲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6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6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3][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M].朱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4][美]普特拉.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M].郭立峰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65][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6][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67][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68][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9][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2006.
    [70][英]戴维·冈特内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点倾向[M].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1][英]安妮·利尔.网络的未来[M].岳云霞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1]李良栋.第三波与21世纪中国民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李良栋等.新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张恒山.法理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春.权力的陷阱与制约:西方国家政治腐败透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林喆.权利的法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6]侯少文.安全通道:中国政治发展新路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7]刘海藩、王怀超、朱满良.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若干重大思想理论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8]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9]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0]卓泽渊.法治国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1]卓泽渊.法政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3][唐]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14]季卫东.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5]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6]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8]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邹东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0]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1]郭良.网络创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2]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曾荣湘.解析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5]童星等.网络与社会交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26]童兵.主体与喉舌——新中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7]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28]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9]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刘军宁.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3]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4]刘文富.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5]李湘虹等.信息化浪潮[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
    [36]梁展.全球化话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7]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38]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9]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0]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41]陈钊编.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2]张海鹰等.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3]胡河宁.组织沟通[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44]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5]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6]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7]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8]周晓英、王英纬.政务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9]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0]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2]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53]李元书.政治系统中的信息沟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54]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5]金太军.网络与政府管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56]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7]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8]李靖宇.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大辞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
    [59]文军等.网络阴影——问题与对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60]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 Karl W Deutsch(1963).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2] Jane Mansbridge(1980).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 New York: Basic Book.
    [3]Dan Nimmo(1978).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 Ameri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4]Lucian W Pye(1963).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Ronald Berkman(1986).Politics in the Media Age.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6]Jaswant Yadava(1984).Politics of news—Third World Perspectives.New Delhi: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7]James Stanyer(2007).Moder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Mediated Politics in Uncertain Times.Polity Press.
    [8]Gastil, John (2006)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Deliberation.Sage Publications.
    [9]Kaid, Lynda Lee (2008)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10]Lilleker, Darren.G (2006) .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11]Roger Brown,(1958) .Words and Thing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The Free Press.
    [12]Schramm, Wilbur(1954).How Communication Words,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3]Katherine Miller (2002).Communic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Processes and Context.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4]Jim Richstad and Michael H, Anderson (1981ed) .Crisi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5] Carl J. Friedrich (1950)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 revised edition.Boston: Ginn and Company.
    [16]Leon P Buradat (1972) . Understanding American Democracy. Harper Cottins Publisher Inc.
    [17]Kathleen Hall Jamieson,Karlyn Kohrs Campbell(2001).The Interplay of Influence News:Advertising,Politics and the Mass Media(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Anthony Smith (1978).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Problems of Policy in Modern Media.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 Kevin A. Hill, John E. Hughes (1988)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