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总结各国在这一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发现,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被公民共享而非被利益集团“掠夺”是跨域这个阶段的关键。因此,当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成为了政策制定者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如果将观察视角放置到中国古近代历史,那么怎样应对这两个问题也是实现中国迈向现代国家、走出“治乱循环”的关键。
     本文以国家起源、现代国家构建两种观察视角作为研究起点,在自发分工和交易的社会、自我扩展的市场两个具体假设基础上,认为国家的行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在国家发展演进过程中,财政制度因为能够界定不同的产权结构因而成为了社会最基础的制度安排。不同的产权结构能够影响社会分工和交易活动从而影响市场的深化与扩张,它能够通过有利于交易平等和费用减少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国家行为另一面——掠夺性的存在,政府又能够通过财政制度界定的产权结构对政治参与活动进行限制,而政治参与活动能够影响社会收入的分配,因此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容易被各种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的集团所占有。由于政治参与活动的限制,这种分配行为又容易通过合法的政治程序所固化,从而形成分利的利益集团,这就使得有利于交易平等和费用减少的制度安排不能成为常态,最终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可能面临困境。这种困境达到一定程度就将引起社会的急剧变革,急剧的变革又可能打破利益集团格局而构建新的产权结构,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新循环。从政治参与和限制利益集团这个角度讲,国家构建的制度本质上是一个不完全契约,这就使得国家治理成为了必需,而财政制度也自然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第1章论证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是刚刚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因此面临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的现实要求,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实现是一国长期发展的分水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保证发展的成果被共享。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说,当前这一进程也是中国迈入现代国家历史进程的延续,也是走出中国历史“治乱循环”怪圈的关键。本章系统回顾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国家治理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财政制度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原因在于财政总是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的演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章还对社会、市场、利益集团等重要概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
     第2章对比几种不同视角下的国家起源理论,并在现代性构建视角下对现代国家的内涵和基本目标进行了阐释。本章还对国家治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理性化和责任化,准自愿服从原则使得国家治理成为了可能,而国家治理的内容则包括国家-市场、国家-社会和政府间关系。
     第3章阐述了财政制度作为社会激励基本架构和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逻辑。第4章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从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了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体系演进过程。在第5章则分析了东西方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历史和文化差异。
     本文第6章以财政体制改革为视角,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阶段性特征。第7章则是对以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均衡经济增长和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
     1)对经济史上主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对国家治理的目标、可能性和内容进行了阐释;
     2)阐述了财政制度作为社会激励基本架构和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逻辑;
     3)对东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历史和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
     4)给出了以财政体制创新均衡经济增长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Escap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forwards to a high income country is a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China, and also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realize "the China Dream".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t this turning point, sustaining a la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the frui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hared and non plundered by the interest group is the key factor.
     Therefore, how to sustainably achiev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modernize the state governance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policymakers of China. And if we put the view angle into China's ancient history, 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s also the key factor to push China towards the modern country, and walk out of the cycle of "Governance and Unrest".
     With Douglas North's state theory of violence potential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with the assumptions of the spontaneous labor division, transaction social, market self expansion, we consider that extending market and equalizing transactions, while restricted predatory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ogressive enhancement of individual rights is the basic course of the countries'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because the fiscal system can define the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it becomes the most basic social institution. Also while the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can influence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activities, it can affect th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and facilitate trade equality and cost reduction of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with the plundering nature, government can define another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 through fiscal system and restric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finally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come, so the frui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very easy to be plundered by these groups. Also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s,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can be solidified easily through the legitimate political program, thereby forming these interest groups, so the cost reducing of transaction and equal institution cannot become the norm, and finally a country's economic will face difficulties. To a certain degree this dilemma will cause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and the rapid social changing even may break the interests pattern and construct the new ownership structure, so as to bring new cycl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fiscal system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basis and important pillar of state governance.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d that the true level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just become a middle-income country, therefore China faces the reality request to forward from middle-income to higher income, and this process is the watershed in a country's long-term development. Turning the point need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are shared equally. From the historical view, this problem is also a continuation of China into the modern state, and also a critical period to walk out of history "China Governance and Unrest" cycle.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of the Classical and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governance theory. Then we selec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aper. This chapter also defined society, market, interest groups and other important concepts are defined.
     In the chapter2we compared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nd the predatory state theory plunder, and found that these two theories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national behaviors, so we need to combine these two thoughts. North's state theory can meet this requirement, and "the North Paradox" is just the starting point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n this chapter we also summarize the state governance theory, and elaborate the goal, possibility and context of state governance.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compared several different theories of the origin of the stat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country we illustrated the basic objectives and content of mordern state.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introduced several examples in typical countries to observe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tate governance in the evolution of fiscal system. In the fifth chapter we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tate governance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The Eastern countries.In the sixth chapter, we obser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tate governance in China's fiscal system reforming cours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last chapter is about the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fiscal system reform to balanc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modernize China's state governance.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may include:
     1)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main state theory and elaborate the goal, possibility and context of state governance;
     2) We explained the logic why the financial system governance should as the basis for the social incentive framework and the important pillar of state government;
     3)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governance about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tate governance;
     4) Offered some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fiscal system reform to balanc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modernize China's state governance.
引文
1 [美]奥尔森: 《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的新描述》[M],吕应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页。
    1 汪玉凯: 《改革公权力,破解利益集团》,http://video.caixin.com/2012-01-17/100349396.html。
    1 秦晓: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载于《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第4页。
    1 秦晓: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载于《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第4页。
    2 同上。
    3 葛剑雄认为中国的疆域面积从秦朝最多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发展到清朝极盛时期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
    4 根据葛剑雄的估计,在清代以前中国的人口一直在6000万到1亿之问徘徊,但经过清代的“人口奇迹’中国的人口在十七世纪后期迅速增长,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已经达到了419,441,360之巨,并且仍然在不断增长。对于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可以参考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 维克多·雨果这样描述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见《雨果文集》第
    11卷《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程增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6 [英]麦迪森: 《1820年以前世界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载于《世界经济千年史》附录B,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 Pomeranz(彭慕兰)与上文提到Wong Roy Bin(王国斌)、李伯重等学者同为加州学派(California School)代表,这些学者的研究挑战了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强调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化不是欧洲最初建立和推动的,并且注重中国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探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凸显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2 参见金观涛等编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 [英]亚当·斯密: 《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5页。
    1 转自[法]魏丕信著《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M],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3页。
    3 参见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45-746页。
    1 《邓小平文选》中的这篇《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是邓小平1986年9月至11月几次谈话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内容节录,其他表述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等。
    2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人民日报》2011年3月15日第1版。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口报》2012年11月18日1版。
    1 黄宗智(2000)认为传统中国的增长是“内卷化增长”,因此“只有增长而无发展”。
    1 关于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谭崇台又在其主编的《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1999)一书中,将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基本思路的发展经济学;第二阶段是70年代新古典主义的复兴;第三阶段是80、90年代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主线的经济发展理论。详见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序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Xiaokai Yang, Jeffrey Sachs:《Development Economics:Inframarginal Analysis versus Marginal Analysis》 [M],Blackwell,2000,p18.
    2 Krugman,P.:《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 [M],The MIT Press,1997, p24.
    1 [美]阿尔钦: 《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转引自《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
    1 速水佑次郎(2003)在《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将依赖资本集中和积聚的经济增长类型归类为马克思型的经济增长而进入依赖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类型归类为库兹涅茨型的增长。2 诺斯认为,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秩序可分为三个水平:一是社会秩序缺位的史前社会;二是以有限准入秩序(limited access order)为特征的自然国家(natural state),其中经济和政治资源被少数精英阶层所垄断,租金被创造出来并用来控制暴力和提供公共品,统治者以租金最大化为目标,但也受制于统治无法维系的约束。这限制了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市场不可能繁荣,经济不可能长期增长;三是近300年以来出现的以开放准入秩序(open access order)为特征的竞争性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自由竞争造就了特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结构,进而衍生出多样和复杂的组织形式;而正是复杂的组织形式及其创新,支持了生产率的长期提高和经济长期增长。详见道格拉斯·诺思、约翰·瓦利斯、巴里·韦格斯特:《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杭行、土亮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年版。
    3 阿西莫格鲁这本书目前在大陆尚未有正式的译本。我们依据台湾翻译版本将"extractive"翻译为“榨取性”,其实其他译者的“攫取性”可能更好。阿西莫格鲁将制度区分为“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和“攫取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前者是一种多数人参与、利益分享的多元制度,后者权力和财富高度集中,被少数人垄断。根据作者的大量研究,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选择了前者的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而选择后者的必然难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1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 《两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 转引自[美]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著,闾佳译《凯恩斯大战哈耶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78贝。
    3 [德]韦伯:《韦伯作品集5: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52-457页。
    4 [美]巴里·克拉克: 《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M],王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 同上,第39页。
    2 陈振明: 《政治学前沿》[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 [加]文森特·莫斯克: 《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4 [加]文森特·莫斯克: 《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5 同上,第49页。 2 论文英文名为"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 ", Rudolf Goldscheid于1925年发表,后由Elizabeth Henderson翻译成英文,载于Richard A. Musgrave and Alan T. Peacock (eds.) (1958),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Macmillan, pp.202-13.
    2 Schumpeter. Joseph. Alois,([1918],1954).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 No.4.
    1 论文英文名为"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 ", Rudolf Goldscheid于1925年发表,后由Elizabeth Henderson翻译成英文,载于Richard A. Musgrave and Alan T. Peacock (eds.) (1958),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Macmillan, pp.202-13.
    2 转引自刘志广翻译的《财政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新浪博客。论文英文名为"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 Rudolf Goldscheid于1925年发表,后由Elizabeth Henderson翻译成英文,
    载于Richard A. Musgrave and Alan T. Peacock (eds.) (1958),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London: Macmillan, pp.202-13.
    3 Schumpeter. Joseph. Alois,([1918],1954).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 No.4.
    同上。
    1 参见[美]珀杜等著: 《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2 [德]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著:《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M],陈秀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0页。
    3 同上,第96页。
    1 马洪: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2 张军: 《现代产权经济学》[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3 张军: 《现代产权经济学》[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4 同上,第29页。
    5 张军: 《现代产权经济学》[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6 参见自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契约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7 张宇燕: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J],改革1994年第2期。
    8 [美]乔·史蒂文森, 《集体行动的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9页。
    1 [英]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M],郭大力、王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2页。
    1 [美]道格拉斯·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1 [英]霍布斯: 《利维坦》[M],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95页。
    2 同上,第131页。
    3 [英]洛克: 《政府论》(下)[M],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8页。
    1 [法]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7页。
    2 [德]卡两尔:《国家的神话》[M].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3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2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180页。
    1 [美]道格拉斯·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1 [美]奥尔森: 《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8页。
    1 [美]奥尔森: 《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8页。
    1 [美]道格拉斯·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2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1 桑本谦: 《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 [美]约瑟夫·斯特雷耶: 《现代国家的起源》[M],华佳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
    2 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A],载于《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第4页。
    3 同上。
    1 《礼记·大学》,引自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 《吕氏春秋·察今》,中华书局2008年版。
    3 《管子·治国》,中华书局2009年版。
    4 同上。
    5 转自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应性》[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
    6 [印]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7 [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l,张胜军、刘小林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8 [美]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引自《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6-96页。
    9 [印]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0 [英]格里·斯托克: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引自《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9页。
    1 [印]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2 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引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1 [美]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 转引自张慧君: 《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原文见Hermes, Niels & Salverda, Wiemer & Hoen, Herman. W. & Ahrens, Joachim,1999. "State, society and development:lessons for Africa?," CDS Research Reports 199907,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CDS).
    J. Kooiman.Social-politidal Governance:overview, reflection and design. Public Management.1999(1),92.
    1 [美]道格拉斯·诺斯: 《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J], 《经济译文》1994第2期。
    1 刘志广译《税务国家的危机》。原文为Schumpeter. Joseph. Alois,([1918],1954).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 No.4.
    2 [英]埃德蒙·柏克: 《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13-314页。
    1 [英]埃德蒙·柏克: 《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14页。
    2 刘志广译《税务国家的危机》。原文为Schumpeter. Joseph. Alois,([1918],1954).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 No.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21页。
    2 WiIdavsky,A.,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Budgetary Refor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No.21,pp.183-190.
    1 Wildavsky,A. Politics of Budgetary Process,Boston:Little Brown,1964,pp.4-5.
    2 崔联会: 《中国财政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 [法]亨利·勒帕日: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王文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03页。
    2 [英]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9页。
    1 [英]罗纳德·科斯: 《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 《经济行为与制度》[M],吴经邦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 冀县卿: 《经济制度、产权结构与经济绩效:一般框架》[M],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 [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册)》[M],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2 阿林·杨格、贾根良: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3 阿林·杨格、贾根良: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1 [英]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M],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56页。
    1 Schumpeter. Joseph. Alois,([1918],1954).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 No.4.
    2 J. Kooiman:《Social-potitidal Governance:overview,reflection and design)) [J],Public Management,1999,1,pp.92.
    1 戴长征: 《中国国家治理路径为何能够持续?》,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zhiliyantao/content-5/detail_2013_ 12/02/31725262_0.shtml。
    1 Schick, A..Capacity to Budget.Washington: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1990,pp.1.
    1 Musgrave, R. A.Theories of Fiscal Crises: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In Aaron, H. J.&Boskin,M. J. Eds. 《The Econom ics of Taxati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0,pp.363.
    1 [美]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 《改革》1995年第3期。
    2 《宋朝诸臣奏议》卷7《乞行考课监司郡县之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 《左传·齐桓公伐楚》。
    1 陈寅恪: 《论韩愈》[J], 《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2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3 钱穆: 《历代中国政治得失》[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1 《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
    2 《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一》。
    3 《旧唐书·食货上》。
    1 《新唐书·食货志》。
    2 《旧唐书·职官志》。
    1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八十五。
    2 《通典·选举·考绩》
    1 《资治通鉴》, 《唐纪》卷57。
    2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序》。
    1 钱穆: 《历代中国政治得失》[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2 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M],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0页。
    3 《旧唐书·食货志》。
    1 《唐会要》卷八十七。
    2 《旧唐书·德宗上》。
    3 《旧唐书·杨炎传》。
    4 《陆宣公奏议》卷4《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 《册府元龟·邦计部·赋税门》。转引自陈丽、郑学檬: 《中晚唐时期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探析》[J].两北师大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 《玄宗幸普安郡制》,见《全唐文》卷三六六(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2 《旧唐书·地理志一》。
    3 《答杨贵处士书》,见《全唐文》卷三八六(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4 《旧唐书·食货志》。
    1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前言。
    1 顾銮斋: 《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J],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1 [美]汤普逊: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M],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十四章。
    2 [美]们恩斯, 《世界文明史》(第二卷)[M],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33页。
    1 [英]波斯坦、哈巴库克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三卷)[M],王春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 哈里斯《中世纪英国的国王、议会和国税》第29页,转引自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fJ],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2 哈里斯: 《中世纪英国的国王、议会和国税》第67-68页,转引自顾銮斋《中两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 的比较研究》[J],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1 [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l,徐家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页。
    2 [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徐家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4页。
    3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136-137页。
    1 [法]布罗代尔: 《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顾良、施康强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583页。
    1 转引自顾銮斋《中两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J],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2 [美]詹姆斯·W·汤普逊: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徐家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1贝。
    3 [美]詹姆斯·W·汤普逊: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徐家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5页。
    1 [美]伯恩斯等: 《世界文明史·第二卷》,赵丰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37页。
    2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0页。参见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4页。
    1 [美]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M],叶丽娟、马骏译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2 [美]威尔达夫斯基: 《预算:比较理论》[M],荀燕楠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 李将军:《美国预算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预算改革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10年第5期。
    2 娄冰: 《中国预算制度: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1 [美]托马斯·林奇:《美国公共预算》[M],苟燕楠、董静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2 [美]杰克·端宾、托马斯·林奇:《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M],丁学东、居昊、王子林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3 Rourke·John:《The GAO:An Evolving Rol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8,38(5),pp.453-457.
    4 在《1905年反赤字法》及1906年和1950年的修订案中,国会允许行政部门在特定的情形下,出于特定的目的扣贸或限制支出。
    1 日本学者池田信夫对“失去的二十年”进行了非常系统的介绍与解释,但是他的解释不同于本文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池田信夫的著作《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5月出版。
    1 经济学家将70年代后形成的日本行政官僚(省部)、所辖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共谋”,以保护既得利益为特征的政治经济制度称为“官僚化多元主义”。见青木昌彦: 《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80页。
    1 “行政指导”是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一种方式。行政机关为实现某种政策目的对其管理对象包括工商企业、行业团体以及地方自治体进行一定的指导。尽管“行政指导”是通过“劝告”、“期望”、“指示”、“希望”以及“建议”等非强制性语言表现的,但行政指导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可行性,其原因首先来自制度上的保证,这种制度上的保证体现在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资金的分配权限、许认可权限、财政投融资权限以及政策性减税等权限。
    2 [日]青木昌彦: 《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3 张季风: 《重新审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J], 《日本学刊》2013年第6期。
    1 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日本企业的传统工资制度,其主要内涵是员工的基本工资随员工本人的年龄和企业工龄的增长而每年增加,而且增加工资有一定的序列,按各企业自行规定的年功工资表次序增加,故称“年功序列工资制”。
    2 在主银行制度下,一家企业的全部或大多数金融服务固定地由一家银行提供。与此同时,主银行对企业拥有相机介入治理的权利,甚至可以持有企业的股份,包括有投票权的股份。这是日本在战后以间接金融制度为基础以集团企业为范围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参见刘迎接:《日本主银行制衰落原因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3日本的地方交付税制度成立于1954年,是在夏普税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转移支付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交付税制度在总额确定及分配方法、方式都有各种详细的规定和计算方法,这里不详细阐述,可参见刘志广《日本地方交付税制度及其对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第1期。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日本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证了全国各地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财政平衡制度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地方交付税制度对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日]岩见隆夫: 《新总理中曾根康弘》[M],伍兴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2 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内阁咨询机构——临时行政调查会的简称,因此前成立过第一临调,此次为“第二临调”。“第二临调”解散后,为实现其提出的改革目标,在1983年7月成立了“第一次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以及“国铁再建监理委员会”。
    1 转引自吴宇、李巧莎:《20世纪末期日本的财政改革与国债政策》[J],《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1 [英]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许宪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封皮。
    1 [英]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许宪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1 KanishkaJayasuriya.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Asian Perspective.Vol,No.2,Fall-Winter,1994,p.146.
    1 此文出自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见[美]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02页。
    1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 《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 房维中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2页。
    2 同上,第88页。
    3 在财政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国家根据财政类型被区分为税收国家、自产国家和租金国家等类型,其中自
    1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2 马洪主编: 《现代中国经济事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9、153页。
    3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4 The World Bank.China:Long-Tenn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ston D.C..1985.
    5 王景伦: 《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M].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1 邹谠: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视角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238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1 高培勇: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J],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2 同上。
    3 以上数据引自杨宜勇《回首中国经济发展60年》,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20091010/n267261889.shtml。
    1 张军: 《张军自选集》[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自序。
    2 同上。
    3 张军: 《张军自选集》[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第347-348页。
    1 中国国情网,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3/10/content_28191131.htm。
    1 中国国情网,http://guoqing.china.com.cn/node_7178585.htm。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3年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1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第85号文)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1993]第90号文)规定: “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于中央”。
    [1]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
    式》,姜建强、罗长远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叶丽娟、马骏译,中国人民入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5]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编著:《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赵红军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6]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8]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的新描述》,吕应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奥尔森:《独裁、民主与发展》,载于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巴拉舒伯拉曼雅姆、桑加亚·拉尔主编:《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梁小民译,2000年中国税务出版社。
    [12]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王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巴斯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16]波兰尼·卡尔:《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冯钢译,浙江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8]波斯坦、哈巴库克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三卷),王春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布赖克:《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0]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布罗代尔:《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
    [22]蔡防:《中国经济转型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3]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0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4]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0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5]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唐吉洪、金毅、许鸿艳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27]陈宝森:《西方财政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9]陈曦文、王乃耀著:《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陈振明:《政治学前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池田信夫:《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胡文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版。
    [32]崔潮:《中国财政现代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33]崔联会:《中国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戴伦·艾塞默鲁、詹姆斯·罗宾森:《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邓伯宸、吴国卿译,卫城出版社2013年版。
    [35]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6]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韦格斯特:《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杭行、王亮译,上海格 致出版社2013年版。
    [3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38]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9]房维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0]霍夫曼、诺伯格:《财政危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1450-1789)》,储建国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孙瑞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42]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杨品泉、孙开远、黄沫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4]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5]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6]高培勇等:《“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47]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引自《治理与善治》,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8]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49]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0]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1]何传启主编:《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3]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陈秀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4]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的财政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5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56]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王文融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年版。
    [57]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5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
    [5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60]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2001年版。
    [6l]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6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63]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4]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65]焦建国:《英国公共财政制度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杰弗里·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7]杰克·端宾、托马斯·林奇:《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丁学东、居昊、王子林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68]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金观涛编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70]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1]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2]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3]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4]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5]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7]孔飞力:《现代中国的国家起源》,陈兼、陈之宏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
    [78]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亚方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79]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0]李茂生、柏冬秀:《中国财政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杨春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2]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4]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85]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8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8]刘克崮、贾康:《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辽宁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90]刘守刚:《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近现代财政转型与政治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1]刘霞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2]刘易斯:《增长与波动》,梁小民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94]刘志广:《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5]刘志广:《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96]娄冰:《中国预算制度: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97]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98]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9]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0]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2]洛克:《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3]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4]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5]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 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6]玛格丽特·利瓦伊:《统治与岁入》,周军华译,格致出版社2010年版。
    [107]马洪:《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108]马洪主编:《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10]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5: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马克斯·韦伯著,斯蒂芬·卡尔伯格英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苏国勋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14]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5]马骏编著:《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16]马骏:《预算民主: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基础》,载于《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1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18]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9]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1]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12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3]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24]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25]珀杜等:《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
    [126]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国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27]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8]钱穆、叶龙:《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
    [129]乔·史蒂文森:《集体行动的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0]秦晓主编:《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版。
    [13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32]青木昌彦等:《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33]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35]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36]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7]上海市社科联主编:《大国的使命:文明建设与大国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8]宋丙涛:《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英国之谜的财政效率解释》,河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39]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0]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1]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42]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徐家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44]托马斯·林奇:《美国公共预算》,苟燕楠、董静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45]王保安:《转型经济与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6]王保安:《中国经济增长与方式变革》,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7]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8]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149]王军主编:《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思想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50]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51]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于马骏、侯一麟、林尚立主编《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5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3]威尔达夫斯基编著:《预算:比较理论》,荀燕楠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4]魏丕信著:《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5]威廉姆森、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邢源源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56]文森特·莫斯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57]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8]吴敬琏等:《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59]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60]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61]谢旭入主编:《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6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63]休谟:《人性论》,关之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6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陈锡龄、朱泱、孙鸿敞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65]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66]岩见隆夫:《新总理中曾根康弘》,伍兴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167]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68]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9]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0]杨晓猛:《经济秩序的制度理性——以转型国家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1]杨志勇、杨之刚:《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2]伊波利特·泰纳:《现代法国的起源:旧制度》,黄艳红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14年版。
    [173]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4]雨果:《雨果文集》第11卷,程增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75]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6]约瑟夫·斯特雷耶:《现代国家的起源》,华佳、王夏、宗福常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77]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8]张军:《张军自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179]张千帆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0]章伟:《预算、权力与民主:美国预算史中的权力结构变迁》,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81]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82]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3]赵文洪:《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8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6]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专业委员会等:《财政制度与经济发展历史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8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188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
    [189]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册)》,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90]猪口孝、岩井奉信:《“族议员”的研究》,日本经济新闻社1987年版。
    [19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视角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Arrow,Kenneth J.The Plac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Economy:A Theorical Perspective. in《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as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edited by Hayami,Yujiro and Masahiko Aoki,MaCMillan Press.1998.
    [2]Austin, L. A & Cheek, L. M. Zero-base Budgeting:A Decision Package Manual. New York:Amacom Press,1979.
    [3]Caiden,N.. Shaping Things to Come:Super budgeters as Heros (heroines) in the Late 20 twentieth Century. In Rubin, I. Ed..《New Directions in Budget Histor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8.
    [4]Campbell, J..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Fiscal Reform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In Campbell, J. & Pedersen, O. K. Eds. Legacies of Change. NewYork:Aldine De Gruyter.1996.
    [5]Cleveland, F. A.. Evolution of the Budget Idea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yde, A. C. Ed. 1992. Government Budgeting:Theory, Process, Politics. Pacific Grov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6]Hyde, A.C..Government Budgeting. Theory, Process and Politics. CA:Wadsworth, Inc.,1992.
    [7]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Paris:OECD.1998.
    [8]Goldscheid,R..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 in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Martin's Press.1994.
    [9]Huang,Philip.The Peasant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0]Jae Ho Chung.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Leadership and Implementation during Post-Mao Decollectiv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1]Krugman,P.., 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The MIT Press.1997.
    [12]Lauth, P..Zero-base Budgeting in Georgia State Government:Myth and Reality[A].
    [13]Schick, A. Perspectives on Budgeting[C]. Washington:American Society for PA, 1980.
    [14]McLure,M. Approaches to Fiscal Sociology.Backhause(ed.).Essays on Fiscal Sociology. Peter Lang.2005.
    [15]Meier,Gerald M. and Joseph E.Stiglitz.Foreword in《Frontier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edited by Meier,Gerald M. and Joseph E. Stiglitz.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6]Michael Mann.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Volume 1,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7]Musgrave, R. A.. Theories of Fiscal Crises: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 In Aaron, H. J. & Boskin,M. J. Eds. 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 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0.
    [18]North,Douglas, 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1981.
    [19]Oates, Wallace E: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20]Olson,Mamcur.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21]Olson,Mancur.Power and Property:Outgrowing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Dictatorships.Basie Book..2000
    [22]Ostrom,E..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3]Pomeranz, Kenneth.The Great Divergence:China,Europe,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24]Schumpeter,J.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 Swedberg.R. Ed. 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1918].
    [25]Skocpol, T.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Evans, P., Rueschemeyer, D. & Skocpol, T.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6]Tilly,C.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27]Tilly,C..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0.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
    [28]Webber, C.,Wildavsky, A..A History of Taxation and Expenditure in the Western Worl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6.
    [29]Wildavsky,A..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Budgetary Reform. In Hyde, A. C. Government Budgeting:Theory,Process,Politics.Belmont,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2.
    [30]Wildavsky,A.. Politics of Budgetary Process,Boston:Little Brown.1964.
    [31]World Bank.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2]Wong Roy Bin.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33]Xiaokai Yang, Jeffrey Sachs.Development Economics:Inframarginal Analysis versus Marginal Analysis.Blackwell.2000.
    [1]阿林·杨格、贾根良:《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2]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1期。
    [3]陈抗、A.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卷第1期。
    [4]陈国富:《国家与产权:一个悖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陈丽、郑学檬:《中晚唐时期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探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陈明光:《试论安史之乱对唐代前期国家财政体系崩坏的影响》,《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
    [7]陈明光:《“两税法”与唐朝财政管理体制变革之我见》,《唐代史研究会会报》1997年第10期。
    [8]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9]程虹、窦梅:《制度变迁阶段的周期理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0]崔潮:《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1]崔潮:《论财政主体演进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9期。
    [12]崔潮:《李约瑟之谜的财政制度角度解读》,《财政研究》2010年第8期。
    [13]崔勇烈:《大国力量与大国之道》,《读书》2004第7期。
    [14]方浩:《利益集团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模式之反思》,《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
    [15]方文全:《财政分权的中国模式与OECD模式——分税制是财政集权吗?》,《当 代经济学科》2012年第4期。
    [16]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17]高培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18]傅永军:《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19]傅志华等:《一个世纪以来俄罗斯社会大变革中的财政因素》,《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40期。
    [20]葛剑雄:《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2卷第5期。
    [21]郭艳茹等:《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论新经济史学与中国传统经济史学的范式冲突与协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22]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23]何显明:《政府转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60年来政府体制演变的内在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25]贾康:《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之后的分权问题》,《改革》2013年第2期。
    [26]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27]金荣慈、深尾京司、牧野连治:《日本“失去的20年”的结构性原因》,《比较》2010年第4期。
    [28]李伯重:《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14卷14期。
    [29]李春成:《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理性决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0]李刚、许跃辉:《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978-2010):准中性政府、制度变迁与包容性发展》,《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31]李将军:《美国预算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预算改革的启示》,《经济论坛》2010年第5期。
    [32]李炜光:《财政何以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法学评论(双月刊)》2014年第2期。
    [33]李新宽:《制税权、财政危机、赋税结构——中、俄、英封建晚期财税体制比较》,《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3期。
    [34]厉以宁:《论“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35]李勇:《以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4期。
    [36]林岗、刘元春:《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7]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4期。
    [38]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9]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2期。
    [40]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1]林彰云:《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及其演变》,《消费导刊》2007年第1期。
    [42]刘军宁:《善恶:两种政治观和国家能力》,《读书》1994年第5期。
    [43]刘守刚:《略论西欧财政演进中公共性的成长与形成》,《现代财经》2010年第3期。
    [44]刘守刚:《财政类型与现代国家构建——一项基于文献的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45]刘守刚:《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探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46]刘守刚:《西方宪政发展的税收动因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7]刘天旭:《财政国家理论研究述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8]刘雪梅、张歌:《1666-1799年英国财政革命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现代财经》2010年第7期。
    [49]刘燕、万欣荣、李典娜:《社会转型的“制度陷阱”与中国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3卷第4期。
    [50]刘迎接:《日本主银行制衰落原因及其启示》,《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51]刘志广:《日本地方交付税制度及其对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第1期。
    [52]龙登高:《中西经济史比较的新探索-兼谈加州学派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年第2期。
    [53]楼继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6日。
    [54]娄峥嵘:《财政不完全契约下我国财政支出优先次序的选择——兼论我国公共服务型财政的构建》,《理论探讨》2010年第1期。
    [55]罗荣渠:《国情国际环境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56]马春文:《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57]马宏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58]马竣:《收入生产、交易费用与宪政体制》,《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59]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60]马骏:《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成就与困惑》,《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1]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62]马骏、牛美丽:《重构预算权力结构》,《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
    [63]毛传清:《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05期。
    [64]牛美丽;《美国公共预算改革:在实践中追求预算理性》,《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65]诺斯:《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经济译文》1994第2期。
    [66]任宝玉:《财政合法性:一个尝试性的政治分析概念》,《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67]沈湘平:《马克思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8]施祖辉:《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时序轨迹与空间比较》,《财经研究》1999年第10期。
    [69]宋丙涛:《市场革命与产业革命演变路径探析》,《现代财经》2006年第3期。
    [70]宋丙涛:《论公共财政体系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财经》2009年第10期。
    [71]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72]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财贸经济》2010年第7期。
    [73]王连臣:《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与刺激经济效果》,《世界经济》2001年第3期。
    [74]王毓铨:《纳粮也是当差》,《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
    [75]王毅:《官民对峙: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史的基本矛盾》,《瞭望新东方周刊》2009年第34期。
    [76]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和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77]韦森:《法治缺位与市场自发扩展:皇权专制政制下中国市场经济两千多年中的周期性兴衰》,2007年度(第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
    [78]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人民日报2011年3月15日。
    [79]吴宇、李巧莎:《20世纪末期日本的财政改革与国债政策》,《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80]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81]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82]杨灿明:《公共利益、国家与财政》,《财政研究》2003年第2期。
    [83]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贾根良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84]杨小凯等:《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4期。
    [85]杨小凯:《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4期。
    [86]姚洋:《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87]尹朝安:《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博士论文。
    [8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89]于民:《论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财政体制性质的演变——财政收入构成 角度的分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
    [90]于民:《论16-17世纪英国关税性质的演变》,《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1]袁国良:《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选择的主体分析》,《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8期。
    [92]张飞岸:《历史比较:现代化研究不可或缺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93]张慧君:《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94]张慧君:《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陷阱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4期。
    [95]张季风:《重新审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学刊》2013年6期。
    [96]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8年1期。
    [97]张乃和:《16世纪英国财政政策研究》,《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98]张星久:《文化传统差异与中西治理模式选择》,《图书情报论坛》2009年第2期。
    [99]章伟:《预算、权力与民主:美国预算史中的权力结构变迁》,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00]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5卷第4期。
    [101]张炎兴:《“准先发内源型”发展模式——韦伯命题下的浙江发展经验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02]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103]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年第2期。
    [104]张志超等:《中国财政现代化模式的历程——民国时期(1912-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106]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107]周均:《英国都铎王朝的财政结构及王权和议会的关系》,《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Acemoglu,Daron and James Robinson. A Theory of Political Transi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 vol.91,no.4,pp938-963.
    [2]Acemoglu,Daron and Simon Johnson. Unbundling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5,vol.113,no.5,pp949-994.
    [3]Angus Maddison.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AD.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ume 61,pp769.2008.
    [4]Betes, R. H. & Lien, D. D.. A Note on Taxation,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olitics & Society.1985,vol.14:,pp53-70.
    [5]Caiden,N.. A New Perspective on Budgetary Reform.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89.vol. I,pp51-58.
    [6]Cambel, J. L. The State and Fiscal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3. no.19,pp163-185.
    [7]Crafts,N.F.R..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A Guided Tour for Growth Economists.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1996, vol.86,no.2,pp 197-201.
    [8]Crafts,N.F.R..Exogenous or Endogenous Growth?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Reconsidered.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95,vol.55,No.4,pp745-772.
    [9]Frederick A. Cleveland. Evolution of the Budget Ide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15, no.62,pp15-35.
    [10]Joyce, P.G.Us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Federal Budgeting:Proposals and Prospects.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1993,no.13,pp 3-17.
    [11]Hermes, Niels & Salverda, Wiemer & Hoen, Herman. W. & Ahrens, Joachim.State, society and development:lessons for Africa?.CDS Research Report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CDS).1999.
    [12]Kanishka Jayasuriya.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 Asian Perspective.1994,No.2.
    [13]Kluvers, R..An Analysis of Introducing Program Budgeting in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2001,no.21,pp29-45.
    [14]Lago-Penas,Santiago and Bruno Ventelou.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sizing on growth. Public Choice.2006,vol.127,pp415-435.
    [15]Lee, R.D.. A Quarter Century of State Budgeting Practic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7, no.57,pp 133-140.
    [16]Lu, H.. Performance Budgeting Resuscitated:Why Is It Still Inviable?.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1998,no.10,pp151-172.
    [17]Lucas, Robert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Elsevier, vol.22(1).1988,pp 3-42.
    [18]Meyers, R. T.. Is There a Key to the Normative Budgeting Lock?. Policy Sciences, 1996,no.29,pp171-188.
    [19]Mokyr,Joel.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Netherlands:Why did it not happen? The 15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Royal Dutch Economic Association, Amsterdam.Dec.10-11,1999.
    [20]Moore,M.Revenues, State Formation,an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4,no.25.
    [21]Musgrave, R. A.. Theories of Fiscal Crises: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1980.In Aaron, H. J.&Boskin,M. J. Eds. 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 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22]North,D.C.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1990, vol.2,no.4,pp355-367.
    [23]North,D.C..and B.R.Weingast.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17th Century England.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9,no.49.
    [24]Peter Mathias,Patrick Karl O'Brien.Taxation in England and France, 1715-1810.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1976,55.
    [25]Pistsvada, B & LoStracco, F..Performance Budgeting The Next Budgetary Answer, But What Is the Question?.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2002,No.14,pp53-74.
    [26]Premchand, A.. Public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In Schiavo-Campo,S. Ed.Governance, Corruption and 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9.
    [27]Qian, Y. and Weingast, B. R..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vol.11,no.4, pp83-92.
    [28]Rourke John.The GAO:An Evolving Rol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8.38(5),pp453-457.
    [29]Rubin, L S..Budget Theory and Budget Practices:How Good the Fi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no.52,pp179-189.
    [30]Schedler,A..Conceptualizing Accountability. In Schedler, A., Diamond. L&Platterner,M. Eds.1999.The Self-restraining State:Power and Accountability in New Democracies. Boulder:Lynne Rienner.
    [31]Schick, A..A Death in the Bureaucracy:The demise of federal PBB.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3,no.33,ppl46-156.
    [32]Schumpeter. Joseph. Alois.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1954,No.4.
    [33]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pp65-94.
    [34]Solow, 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pp312-320.
    [35]Tarschys, D.. Tribute, Tariffs, 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88,35,pp 1-20.
    [36]Wang, X..Conditions to Implement Outcome-Oriented Performance Budgeting: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1999,no.10,pp533-552.
    [37]Wilhelmi, M. & Kleiner, B.H.. New Developments in Budgeting.Management Research News.1995, no.18,pp78-87.
    [38]Willoughby,K.G & Melkers, J.E. Implementing PBB:Conflicting Views of Success.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2000, no.20,pp105-120.
    [39]Wildavsky,A.,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Budgetary Refor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No.21,pp.183-190.
    [40]Xiaokai Yang, Jeff Borland.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pp460-482.
    [1]财政部:《美国预算法律制度考察报告》,http://www.mof.gov.cn/pub/tfs/zhengwuxinxi/faguixinxifanying/201103/t20110318_506311.h tml。
    [2]戴长征:《中国国家治理路径为何能够持续?》,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zhiliyantao/content-5/detail_2013_12/02/3172 52620.shtml。
    [3]刘尚希:《基于国家治理的新一轮财政改革》,中国改革论坛网,http://www.chinareform.org.cn/people/L/liushangxi/Article/201402/t20140201_187577.htm。
    [4]刘志广:《税务国家的危机》,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967260100vcpy.html。
    [5]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0-12/26/content_5002068.htm。
    [6]汪玉凯:《改革公权力,破解利益集团》,http://video.caixin.com/2012-01-17/100349396.html。
    [7]韦森:《从中国历史看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兴衰》, 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09/0924_23_236075.shtml。
    [8]杨帆:《如何加强对利益集团遏制与平衡》,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824/015010366394.shtml。
    [9杨宜勇:《回首中国经济发展60年》, 搜狐网,http://business.sohu.com/20091010/n267261889.shtml。
    [10]俞可平:《国家治理如何现代化》,财新网,http://opinion.caixin.com/2013-11-30/100611750.html?utm_source=mail.caixin.com&utm_m 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aixin_news_mail&utm_campaign=caixin。
    [11]中国国情网,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3/10/content_28191194.htm;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3/10/content_28191192.htm;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3/10/content_28191184.htm; http://guoqmg.china.com.cn/2013-03/10/content28191053.htm; http://guoqing.chma.com.cn/node_717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