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海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已成为国家政治稳定、边疆安全的重要变量。不仅如此,民族关系及其问题还是世界冲突与纷争的重要根源之一,是世界大国实现其国际战略所借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十分突出,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汉民族关系为研究视角,对海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影响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民族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根,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意识,规定着民族的基本特点。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方面,在当今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日益失去政治号召力的时代,文化正成为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从长远来看,积极构建我国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文化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之间存在的较大的发展差距是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民族地区带来了消极的政治后果,成为影响西北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最重的要因素。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视野来看,我国民族国家建构尚未彻底完成,特别是构成民族国家核心的中华民族未能发挥应有的民族整合作用,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是边疆民族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普遍认为,要实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但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最重要的并不是单一地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资金援助以及照顾性政策,而是着眼于对民族地区当地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民族地区正在实施的工业化过程中,充分保证当地群众的工业化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使其更多地参与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从而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促进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的现代化变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少数民族人的现代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要不断完善民族地方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重视和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断丰富“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当代内涵,赋予其新的共同历史任务,不断激发少数民族的主人翁精神,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增强国家认同意识。此外,国家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文化多元并存基本政策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国家认同培育,构建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
The ethnic relations as a kind of special and important social relations are important variables influencing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country. In today's world, Ethnic relations and its problem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conflict and war betwe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but also an important tool of world powers to implement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Ethnic problems in the northwest frontier region of China has become a prominent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to the state and society, and has produc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political stability, border security.In this paper, we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golia, Tibetan and Han nationality in the Mongolia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aixi of Qingha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ngle of view,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y,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thnic relations of the Haixi ethnic relations, based on this study we summary the northwest area of minority ethnic relations development general rul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thnic relations, 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ixi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ity is the basic form of human existence.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people formed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e is the root of a nation. Ethnical differenc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national culture. Today class struggle and ideology is losing political appeal. The core factor of culture becomes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ohesion, appeal. Therefore,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actively build a common culture of all nationalities is the basis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hug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nationalities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inority areas has brought serious political consequences,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ethnic relation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n border area in the northwest. From the modern nation state building perspective, China's national construction has not been completed. Especially the national co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failed to play the role of ethnic integration due. The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ethnic group)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s the deep reason of frontier crisis.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of Ethnic Area.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give local national capital investment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care policies and so on, but fully guarantee the national mass industrial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 and create conditions make more people involv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benefit from it. Thus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means of livelihood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national minority people's moderniz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Lay the economic,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ethnic common cultural.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urs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must constantly enrich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create the Chinese ", give the new common historical mission, constantly stimulate minority master spirit,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n prosperity and struggle.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Local governance mode, attention and innovation minority cadres policy, bring minority cadres in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引文
关凯.族群政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英]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6,第46页。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序言第4页。
    [英]休·希顿—沃森著,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2-633页。
    李宗桂:《论董仲舒的思想方法》,《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学林出版社,1993,第101页。
    ② 休·希顿—沃森认为:文化民族(Culture nation)指通过语言、宗教、历史神话或其他文化纽带凝结在—起的共同体:政治民族(Political nation),指除了文化纽带外,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合法的国家机构的人们共同体。参见[英]休·希顿—沃森著,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第5页。
    ①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74页。
    金炳镐、金东杰、陈永亮.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第1-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86页。
    ④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⑤ 胡锦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03-03-05-01。
    ⑥ 《列宁全集》(中文版)第4卷,1984年版,第170页。
    ① Allen Buchanan, "Self-Determination, Secession and the Rule of Law, " in R. Mckim and J. Mcmahan, eds., The Morality of National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301. ② T. R. Gurr, Peoples versus States:Minorities at Risk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D. C.:U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2000, p28.
    ③ Aleksandar Pavkovic, " Introduction, " in Aleksandar Pavkovic and Peter Radan, eds., The Way to Statehood: Secession and Globalisation, Hamp shire:Ashgate Press,2008, p.1.
    ④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多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已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可详见李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 (3):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李瑞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 (6);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1(5)。
    贾宁著,董建中译,“青海学”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2012(1)。
    ② 师夏青.试论青海民族问题[J],传承,2009(6)。
    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民族出版社,2005。
    袁年兴.试论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内涵[J].满族研究,2009 (4)。
    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和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文化学社出版,1934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世界书局出版,1934年。
    ④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商务印书馆出版,1939年。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伍新福、李昌俊、彭继宽.湖南民族关系史[M].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⑦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M1.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 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苏发祥.西藏民族关系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
    段继业: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J].民族研究,2001(3)。
    徐黎丽等.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5)。
    ② 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民族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③ 覃乃昌.改革开放以来桂中、桂北的民族关系——以三江、龙胜、资源、鹿寨、金秀县为例[J].广西民族研
    究,2001(1)。
    虎有泽、冯瑞:兰州市区民族关系研究[J1.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 (3)。
    ⑤ 汪春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① 单菲菲、高永久.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J].广西民族研究,2007 (2)。
    ② 王延明、王丽娟.工业化进程中汉藏族际关系新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J].甘肃社会
    科学.2009(1)。
    ③ 范晶晶.工业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 (4)。
    ④ 韩言.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5(1)。
    ⑤ 贾东海、敏生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崔成男、尹金山、方昌国.西部大开发——解决民族关系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J].满族研究,2000(4)。
    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 陈运辉.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及民族性:利益关系与社会稳定[J].民族研究,2000(3)。
    ④ 李红杰.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若干与民族有关的问题[J].民族研究,2000 (4)。
    ⑤ 贺萍.西部大开发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J].实事求是,2000(4)。
    ⑥ 乌小花.试论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利益调整下的民族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1)。
    ⑦ 吴琼.西部开发: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1(1)。
    马平.西部大开发对当地民族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3)。
    ⑨ 王文长.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J].民族研究,2004(3)。
    纳日碧力戈.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6)。
    海路、徐杰舜.西方族群研究文献回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1)。
    ① 海路、徐杰舜.西方族群研究文献回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1)。
    黄维忠.评《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J].中国西藏,2004(1)。
    阿芒·贡却群派著、贡巴才让译.汉蒙藏史略[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③ 王辅仁、陈庆英.蒙藏民族关系史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④陈庆英、丁守璞.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丁守璞、杨恩洪.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乌力吉巴雅尔.蒙藏关系史大系·宗教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② 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吴从众.自古不可分割的汉藏关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1)。
    阿顿·华多太.也谈汉藏民族关系渊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6)。
    谢佐.青海民族关系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李世勇.和谐民族关系视野的西北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问题探析——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例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页。
    ② Hechter,M.1975.Internal Coloni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0页。
    高凯军.论中华民族——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M].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页。
    贾宁、董建中.青海学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2012(1)。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年青海年鉴》,第46页。
    ②蒲文成.青海民族宗教及其管理工作现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9)。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年青海年鉴》,第52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②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haixi.mofcom.gov.cn/aarticle/gaikuang/200711/20071105197224.html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8页。
    程起骏.古老神秘的都兰[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王昱.青海省志·建制沿革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1页。
    王昱.青海省志·建制沿革忐[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志(1992-2002),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①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②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33页。
    ③ 《明经世文编》卷405《郑经略奏疏二》;王昱、聪喆《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36页。
    ④ 谢佐.青海民族关系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①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② 数据转引自海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数据来源:海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② 海西州统计信息网http://www.hxztjj.gov.cn/html/tjj/col374/2013-11/11/20131111113713554742934_1.html
    1 德令哈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德令哈市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3页。
    都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都兰县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法]阿尔弗里德·格罗塞(Alfred Grosser)著,王鲲译,哲学词典[K].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① [法]阿尔弗里德·格罗塞(Alfred Grosser)著,王鲲译,哲学词典[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② 魏良弢.恢复民族的历史记忆,《第四届中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③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④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M].台北:允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51页。
    ② 卞一之.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页。
    ③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① 丁守璞、杨恩洪.蒙藏关系史·文化卷[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序言,第1页。
    ② 黄维忠.评《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J].中国西藏.2004(1)。
    ③ 参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9-83页。
    ④ 清档.民族事务类·4全宗·170卷,《年羹尧奏折》。
    ① 转引自杜长顺.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① 芈一之.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5—311页。
    ② 嘉庆初陕甘总督松筠的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档,民族事务类·4全宗,137卷《松筠奏折》。
    ③ 《清高宗实录》卷26。
    ④ 那彦成.那彦成青海奏议,卷6[Z].宋挺生,校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159.180。
    ⑤ 鄂崇荣.明代以来青海草场冲突纠纷及解决路径略述[J].青海民族研究,2010(3)。
    郭晓虎、郎维伟.蒙藏关系下的文化变迁和民族认同——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为例[J].西藏研究,2007(4)。
    ②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前言,第2-3页。
    ①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② 德令哈市志编纂委员会.德令哈市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③ 陈秉渊.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① 周亮亮.军事威慑与政治笼络并用——马步芳家族对青海草原地区的统治方式.知识经济.2010(18)。
    ② 海西州政协文史和法制委员会编.海西文史资料,第三辑,1991年,第102页。
    ③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青海省蒙古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
    ④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青海省蒙古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① 曾谦.民国时期马步芳家族与青海各宗教之间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② 黄奋生.藏族史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366页。
    ③ 黄奋生.藏族史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366页。
    2011年7月26日,青海海西州都兰县调研资料。
    2011年7月28日,青海海西州都兰县调研资料。
    [美]帕克、伯吉斯(Ernest W.Burgess)社会科学导论[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24年,第735页。转引自:吉平、高丙中:《新疆维汉民族交融诸因素的量化分析》,收录于潘乃谷主编《边区开发论著》,38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徐黎丽、孙金菊、夏妍.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② 李吉和.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4)。
    ② 萨仁娜.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8页。
    ③ [美]乔纳森·佛里德曼著,周宪、许均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8页。
    ④ 马戎.西藏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第430页。
    2012年9月3日,在格尔木市区调研资料。
    马宗保.多元—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陈海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思考[J].满足研究,2012 (2)。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0页。
    ① 2012年8月5日,在海西都兰县热水乡调研资料。
    ② SimponGE.and Yinge.J.M.Racial and cultural Minorities:An analysis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five) plenum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1985:296.
    ①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同心出版社,1996年,第316-319页。
    ② 数据根据都兰县民政局提供资料整理。
    ①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5-206页。
    ② 笔者2012年8月在都兰县调研资料。
    ③ 2012年8月18日,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调研资料。
    ① 2011年09月0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0期。
    ② 李丽主编.王辅仁与藏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5。
    ③ [德]雅斯贝尔斯.现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5页。
    杨慧清、李世雄.青海省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J].草业科学,2010 (6)。
    海西州政协文史和法制委员会编.海西文史资料,第16辑,第47页。
    海西州政协文史和法制委员会编.海西文史资料.第16辑,第47页。
    ③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
    2010年1月28日,笔者乘坐其贩运牲畜的车由乌图美仁返回格尔木市区时的采访资料。
    汪春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16页。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① 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② 马长寿.《本教源流》,载《藏事论文集》[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美]普洛格等.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2月19日,笔者在海西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那棱格勒村田野调查资料。
    2012年7月23日至8月30日,笔者在海西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调研资料。
    2012年8月3日,海西州热水乡调研资料。
    ②王文长等.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① J.G威廉姆森.区域不平等与国家发展过程[A].尼德尔曼.区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英文版):第155页。
    ② 《斯大林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00-201页。
    ③ 唐呜.地区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与民族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矛盾的经济原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6)。
    ① 国务院新闻白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http://www.china.org.cn/ch-book/shaoshu/shaoshu3htm.
    ② 胡联合.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两极化趋势[J].社会观察,2005 (6)。
    ③ 参见《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第2版。
    ④ 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李建建.2011-2012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3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页。
    ⑤ 本文在数据统计中,对我国地地区划分采用“三带一区”划分法(不包括港澳台),“三带一区”指东部、中部和西部及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海南。中部指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西部指国家实施西部的开发战略包括的12个省区市。
    ⑥ 数据根据2003年统计公报资料计算,统计公报下载于《中国统计信息网》。
    ⑦ 曹海英.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发展路径[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第103页。
    ⑧ 浙江日报[N].2013年2月6日,第一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49页。
    ② 王宗礼.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06 (4)。
    ③ 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2011年7月12日,在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调研资料。
    ① 人民日报[N].2014年1月29日,第7版。
    ② 2010年2月在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调研资料。
    ① 徐黎丽、孙金菊、夏妍.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② 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社区受益机制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① 毛振军.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
    中国天气网http://www.weather.com.cn/news/1288532.shtml
    周运清、王培刚.全球乡村治理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5.(6)。
    ① 孙懿.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60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 (5)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01页。
    ② 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9页。
    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④ 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6页。
    ⑤ 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4页。
    ⑥ 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1页。
    ① 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11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宗教事务局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文件选编[M].2000年7月,第300页。
    ① 罗旭.我国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N].光明日报,2008年6月2日。
    ① 刘荣、刘光顺.族际和谐治理模式下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② 敏生兰.改革开放30年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发展态势分析及对现实困境的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8(6)。
    ① 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② 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何萍.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J].中共伊利州委党校学报,2012(1)。
    ①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2/1205/c241220-19797540.html
    ② 笔者2011年7月在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调研资料。
    ③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3页。
    ① 张占元、苏志强.人口迁移与柴达木开发[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4) 38-44
    ② 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① 苏发祥.西藏民族关系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6页。
    戴继诚.宗教与社会稳定[J].青海民族研究,2008(3)。
    权平.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调查[D].2005年,第41页。
    汪春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65页。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7页。
    ① 胡联合、胡鞍钢.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J].人文杂志,2008(2)。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3页。
    ①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公司,1985年,第57页。
    杨根来.我国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思[J].中国城市化电子杂志,2004年3月号。
    ②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85页。
    [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82页。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第39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② 胡锦涛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讲话。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sdpc.gov.cn/xwfb/t20140210_578442.htm
    ① 2012年7月28日,海西都兰县统计局调研资料。
    ②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6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王桂琴、刘秉龙.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③ 曹海英.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发展路径[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① 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②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8-7-29.
    ③ 本文在数据统计中,对我国地地区划分采用“三带一区”划分法(不包括港澳台),“三带一区”指东部、中部和西部及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海南。中部指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西部指国家实施西部的开发战略包括的12个省区市。
    ④ 数据根据2003年统计公报资料计算,统计公报下载于《中国统计信息网》。
    ⑤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200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64页。
    ⑥ 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M].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① [美]乔纳林.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② 刘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4(1)
    ③ 杨文炯.互动、调试与重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10页。
    M. Hechter, Internal Colonia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①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2010年,第88页。
    ② 出处同上。
    ①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修订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2004年,第23页。
    ② 程起骏.古老神秘的都兰[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①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① 海西州政协文史和法制委员会编.海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2011年,第2页。
    ① 徐黎丽,孙金菊,夏妍.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②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③ 王桂琴,刘秉龙.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
    ① 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2010年7月27日。
    Donna L Erickson..Policies for Planning and Reclamation of Coal-Mined Landscape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95,38(4):453-468.
    [英]戴维·米勒著、赵庆杰、刘宣译.论民族性与民族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②李景治、林甦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①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8页。
    ②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 (6)
    ③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20页。
    ④ 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73页。马启成、白振声.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23页。
    ⑥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 (6)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2页。
    ② George H. Sabine.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1,P306
    ③ [英]休·希顿-沃森、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第1页。
    ④ 吴玉敏.要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2009年12月17日,新华网
    ①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 (2)。
    ② 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 (6)。
    ③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征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④ [英]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⑤ 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⑥ 列宁说:“民族自决权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列宁全集》第
    20卷,第397。
    ①尚伟.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 (12)。
    ② 2012年8月3日,笔者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蒙藏医院、民政局、县委、县政协,德令哈市教育局等地调研资料。
    ③ 关凯.民族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④ 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① 李成武、李文.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刍议[J].毛泽东理论研究,2012 (9)。
    ② 笔者2010年1月28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那棱格勒蒙古族村落调研资料。
    ① 杨东萱、李丹.大力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民族干部的培养——以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1(22)。
    ② 笔者2011年7月28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调研资料。
    ①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159页。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 (6)。
    ① 付春、任勇、王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挑战及回应:全球化的视野[J].贵州社会科学2011 (3)。
    ② 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著、刘泓、黄海慧译.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③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1367页。
    ④ 《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38797页。
    ① 楚人.试论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与整合性特征——简谈文化交汇中“夷夏之防”观念的形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
    ② 邹成效.整合是什么[J].社会科学战线,1994(3)。
    ③ 张有道.什么是整合[J].语文建设,1999 (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
    ①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5页。
    ②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fMl.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5页。
    ③ 严庆.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2页。
    ④ 转引自汪洋《民族主义对20世纪历史进程的影响》,http://www.southcn.com/nflr/llzm/200406150938.htm
    ⑤ T. R. Gurr, Peoples versus S tates:Minorities at Risk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D.C.:U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2000, p.28.
    ⑥ 杨恕、李捷.分裂主义国际化进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3)。⑦ 严庆.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53页。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1。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1。
    ①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6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② 许力心、冉景福.论中华民族研究[J].天府新论,1998(6)
    ③ 吴宗金.中华民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④ 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② [美]克莱斯·瑞恩著,张沛、张源译.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凤凰网,“关于当前民族问题的讨论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minzu/zhangjian.shtml
    ① 大同思想网http://www.dtsx.org/2013/0423/1832.shtmI,王赓武先生认为中国经历了三次大崛起,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秦汉时期是第一次崛起;公元7世纪唐王朝的建立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持续近300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持续了约400年。目前,进入是中国的第四
    ① “关于当前民族问题的讨论”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minzu/zhangjian.shtml
    1.[美]巴菲尔德.危险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韩]金成修.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美]霍莉·彼得斯—戈尔登(Holly Peters—Golden)著,张经纬、夏航、何菊译.改变人类学——15个经典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美]艾尔·巴比(Earl Babble)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12第十一版。
    6.[美]弗雷德里克·斯塔尔等.新疆——中国穆斯林聚居的边陲
    7.[意]毕达科著沈卫荣、宋黎明译.西藏的贵族和政府,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8.[加]威尔·金利卡著,马莉、张昌耀译,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9.[加]威尔·金里卡著,杨立峰译.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群权利的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0.[英]休·希顿-沃森著、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谭荣根译,美国实力的衰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英]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著,刘泓、黄海慧译,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3.[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法]阿尔佛雷德·格罗塞著,王鲲译.身份认同的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华夏出版社,2005。
    16.[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
    17.[澳]罗·霍尔顿著,倪峰译,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8.[英]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冷凤彩译,论社会人类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9.[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健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
    20.[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21.[美]萨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杨玉生、李培华、张来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
    22.[英]彼得·德怀尔(Peter Dwyer)著,蒋晓阳译,理解社会公民身份——政策与实践的主题和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3. Hechter, M.,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文化.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2。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7.《列宁全集》第一卷,第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8.蒲文成.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29.陈秉渊.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月
    30.秦木措.都兰寺简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3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2.孔尚杨.宗教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费孝通.江村农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35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6.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37.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文物出版社,2002。
    38.才让.藏传佛教民俗与信仰.民族出版社,1999。
    39.蔡凤林.中国农牧文化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0.李玉宁.甘肃蒙古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
    41.第穆·图丹晋美嘉措著,王维强译.九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4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3.宗喀·漾正冈布.卓尼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44.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8.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
    49.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50.马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以西部现代化进程为背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1.杨发仁、杨力.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
    52.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2012。
    53.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民族出版社,2006。
    54.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55.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
    56.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
    57.曹海英.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发展路径,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58.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民族出版社,2011。
    59.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60.马戎、潘乃谷、周星.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1.宇文利.中华民族精神现当代发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2.常文昌.世界华语文学的“新大陆”东干文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3.才让主编.青海蒙古世系.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64.杨文炯.互动调试与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
    65.谢佐.青海民族关系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66.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
    67.《准噶尔史略》编写组.准噶尔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8.苏发祥.西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9.程起骏.古老神秘的都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70.娜拉.多维视角下的族际问题探索,民族出版社,2006。
    71.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社区受益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72.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3.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74.王宗礼、刘建兰、贾应生.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75.《卫拉特蒙古简史》编写组.卫拉特蒙古简史(上、下).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1996。
    76.赵德兴等.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价值观的嬗变,人民出版社2007。
    77.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
    78.杨顺清.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9.彭时代.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80.关凯.民族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81.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2.萨仁娜.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83.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84.马戎.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5.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6.马汝珩、马大正.厄鲁特蒙古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
    87.李红梅.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88.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9.陶克套、齐秀华.游牧思想论——以蒙古人的传统理性认识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11。
    90.王文长、萨如拉、李俊峰.西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1.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10。
    92.沈桂平、欧光明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政策概论,民族出版社,2007。
    93.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4.郑长德、罗布江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
    95.樊保良.蒙藏关系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96.陈庆英.达赖喇嘛转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97.王辅仁、陈庆英编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8.王希恩.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民族出版社,2002。
    99.杨圣敏、丁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0.《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编委会主编.柴达木历史与文化,2009。
    101.马曼丽、安俭、艾买提.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
    102.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3.周振鹤.青海.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104.王晓丽、廖旸、吴凤岭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5.马丽华.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106.陈庆英、丁守璞主编.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7.王云.青海藏族按揉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
    108.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9.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110.马进.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
    111.韩英.苍茫西藏路,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112.桑杰端智.藏文化与藏族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113.李丽主编.王辅仁与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14.赵学先.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115.李静、杨须爱.交往与流动话语中的村落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6.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7.乌力吉巴雅尔.蒙藏关系史大系(宗教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118.李洁.新疆南疆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以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农村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为例,民族出版社,2010。
    119.王昱.青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0.徐黎丽.走西口——汉族移民西北边疆及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
    121.程起骏.吐谷浑古国史话,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
    122.尼玛江才.风马界——青藏高原的古风世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123.丁守璞,杨恩洪主编.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0。
    124.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民族出版社,2006。
    125.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26.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27.牛海桢.清代西北边疆地区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128.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29.陈庆英、陈立健.活佛转世及其历史定制,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130.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31.藏族简史编写组.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132.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3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龙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34.刘正寅、扎洛、方素梅主编.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5.凌纯声、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4。
    136.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7.张秀华.蒙古族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
    138.汪春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39.严庆.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40.陈庆英、丁守璞.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141.高凯军.论中华民族——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文物出版社,2010。
    142.王桂琴、刘秉龙.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43.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44.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145.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5。
    146.樊保良.蒙藏关系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147.高永久.民族政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48.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2000。
    149.丹曲.拉卜楞史话.民族出版社,1998。
    150.萨仁娜.硕士毕业论文.德令哈市蒙藏回汉族际通婚调查研究,2007。
    15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
    15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M].台北:允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153.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154.土观却吉尼玛(善慧法日)著,刘立千译,王沂暖校订.宗教流派镜史,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1980。
    155.《钦定西域同文志》,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学苑出版社,2003。
    156.陈渠珍著,任乃强校.艽野尘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157.严德一.边疆地理调查实录.商务印书馆,1950。
    158.宋家泰.柴达木盆地.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发行,1944。
    159.陈恩凤、李宗可、冯秀藻.青海省中部荒区调查报告,1942。
    160.张嘉选.柴达木开发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161.纪晓松.天路行军——1951年千名女兵徒步进藏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162.李烛尘.西北历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63.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西北行记丛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谢佐、格桑木、何玲主编.青海的寺院,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编印。
    2.哲仓·才让主编.清代青海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3.政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海西文史资料(第1-17辑)。
    4.政协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第1-22辑)。
    5.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秘书组、国家民委政法司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律法规通典,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6.《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
    7.青海省志(财政志),黄山书社,1994。
    8.德令哈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德令哈市志,方志出版社,2004。
    9.格尔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格尔木市志,方志出版社,2005。
    10.都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都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年鉴(2012)。
    12.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队编.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西年鉴(2003-2007),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志(1991-2002),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
    16.李树勋:《神秘的柴达木盆地》,《兰州和平日报》,1947年1月13-17日。
    17.《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
    18.葛泰生.初进柴达木.新华网--青海频道,2009年11月24日。
    1.张占元、苏志强.人口迁移与柴达木开发,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4)。
    2.徐黎丽、孙金菊、夏妍.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3.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4.周平.中国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思想战线,2008(3)。
    5.何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与方法探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3)。
    6.马大正:1978年以来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研究述评(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3)。
    7.王辑思: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外交评论,2005(10)。
    8.赵永红.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9.胡锦涛.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党的文献,2010(6)。
    10.江泽民.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党的文献,2010(6)。
    11.杜常顺.论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互动关系,青海社会科学,2004 (4)。
    12.马燕.历史上河湟地区回族与藏族的经济交往,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4)。
    13.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4.常士訚.多民族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族际政治整合与政治文明建设明建设,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5.贾宁著,董建中译,“青海学”刍议,青海民族研究,2012(1)。
    16.白贵一.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贵州社会科学,2011(7)。
    17.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4)。
    18.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 (6)。
    19.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征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6)
    20.杨东萱、李丹.大力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民族干部的培养——以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为例,中外企业家,2011(22)。
    21.刘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社会学研究,1994(1)。
    22.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23.闫丽娟、晓江.简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科学·经济·社会,1995(4)。
    24.赵健君、贾东海.民族关系定义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25.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3)。
    26.马德普、常士訚.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与人类文化的繁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
    27.张启威、左广兵.国家建构:理论始源与中国研究的局限,领导科学,2012(7)。
    28.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世界民族,2012(3)。
    29.陈海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思考,满族研究,2010(2)。
    30.张占元、苏志强.人口迁移与柴达木开发,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4)。
    31.段继业.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民族研究,2001(3)。
    32.马宗保.论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西北民族研究,2001 (4)。
    33.徐黎丽、陈文祥.当代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2003(4)。
    34.崔延虎.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文化交际研究之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5.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江西社会科学,2007(9)。
    36.徐黎丽.论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7.闫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总的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06(1)。
    38.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和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5)。
    39.张生寅、蓝希瑜.建国初期青海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与宝贵经验,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0.杨红伟.建国初期青海牧区县政建设初探——以泽库县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
    41.满都日娃.论毛泽东的民族团结观及其当代价值,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2.中央党校“和谐民族关系”调研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调查与思考,中国统一战线,2007(1)。
    43.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 (2)。
    44.阿顿·华多太.也谈汉藏民族关系渊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 (6)
    45.曾谦.民国时期马步芳家族与青海各宗教之问的关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8)。
    46.纳日碧力戈.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 (6)。
    47.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6)。
    48.王希恩.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中亚民族大学学报,2009(1)。
    49.张海洋.汉语“民族”的语境中性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思想战线,2011(4)。
    50.范晶晶.工业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4)。
    51.王延明、王丽娟.工业化进程中汉藏族际关系新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甘肃社会科学,2009(1)。
    52.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民族研究,2006(1)。
    53.杜常顺.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3)。
    54.王宗礼.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06(4)。
    55.侯万峰.对西部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学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5)。
    56.靳国胜.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法制化管理问题——以青海藏区的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为视角,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57.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世界宗教研究,2001(4)。
    58.任龙、王文莉.浅析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功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6)。
    59.韩官却加、李颜莲.农村基层社会稳定与民族宗教问题,青海民族研究,2008(2)。
    60.胡联合.辩证认识宗教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双重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1)。
    61.尹素琴.简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重构的影响,新疆社会科学,2011(2)。
    62.王剑峰.整合与分化:西方族群动员理论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3(4)。
    63.王希恩.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科学社会主义,2010(2)。
    64.常士訚.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整治整合——当代西方族群政治论局限与中国和谐民族观的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
    65.梁炳麟.现在的都兰.新青海,1933(5)。
    66.张元彬.青海蒙藏两族的生活.新青海,1932(2),1933年(3)、(4)、(5)、(6)、(7)。
    67.田汪杰.近代青海的天主教与马步芳家族.青海社会科学,2005(1)。
    68.John E.Transue "Identity Salience,Identity Acceptance,and Racial Policy Attitudes:American National Identity as a Uniting Force",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51,no.1,2007.
    69.Karina Korostelina "The Impact of National Identity on Conflict
    Behavior: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Ethnic Minorities in Crim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vol.45,no.3-4,2004.
    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inzb.com.cn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tp://www.nhfpc.gov.cn
    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
    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index.html
    中国政治学网:http://chinaps.cass.cn
    柴达木网政府门户网:http://www.haixi.gov.cn/default.htm
    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
    西藏文化网:http://www.tibetculture.net
    中国民族网:http://www.minzu56.net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gov.cn/dsb_zyyfw/gj/gjzyk
    中国西藏网:http://www.tibet.cn
    中国宗教学术网:http://iwr.cass.cn
    中国宪政网:http://www.calaw.cn
    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