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命问题既是哲学家讨论的中心话题,也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本文以西汉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西汉赋的生命主题。本文认为,西汉是儒道并进、神仙信仰极为流行的时代,也是强化专权的时代,更是死亡意识和长生幻想极其浓郁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西汉赋家们既关注现世生活的质量,更忧虑生命短暂的无法回避。在这二元悖论的生死选择面前,他们感到困惑、迷茫和无助。于是,他们便借助于辞赋创作,尽情抒泄其生命焦虑,也适时表达了他们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这是我们选择此课题的原因之所在。本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该章首先辨别了“汉赋”和“生命主题”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回顾了西汉赋主题研究史,并就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略作说明。本章认为,二十世纪前的西汉赋研究者关注汉赋的讽谕、抒情特点,已触及了主题研究,但政治功能论倾向较明显。二十世纪以来,许多研究者触及西汉赋生命主题的研究,成为本文探讨的学术基础。新世纪以来,探讨古代作家的生命意识及其作品的生命主题者越来越多,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不过,人们对汉赋生命主题关注的并不够,这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学术空白。
     第二章:西汉赋家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本章首先追溯了西汉赋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认为关注现实的先秦儒家、关注自我生命的先秦道家以及鼓吹求仙长生的先秦神仙信仰等,是西汉赋家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本章从西汉赋家对成为帝王师友的期盼和追忆、对人生“三不朽”的躬身践履及其在仕进途中的遭遇、生活期待和国家意识等方面,分析了他们的生命观、生命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原因及其表现特点。进而认为,西汉赋家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具有时代差异性,这在西汉赋生命主题中有明显体现。
     第三章:西汉赋的贵生主题和游仙主题。该章认为,西汉黄老道家思想是汉赋贵生主题和游仙主题形成的思想基础,而西汉时代死亡现象的增多则是其现实基础。尤其是汉匈战争和西汉律令的严苛所导致的大量死亡事实,成为西汉赋家的生命压力。他们幻想通过游仙来获取肉体和精神的自由,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当然,期望长生、逃避死亡的本能愿望也是该主题形成的心理原因。
     第四章:西汉赋的个体生命感伤主题。本章认为,西汉赋家的生命焦虑是西汉赋兴盛的心理驱力。他们遭受外在的专权压力,对战国士人享受人格自由的追忆与渴念,共同促成西汉辞赋的发展兴盛。他们为满足专权统治者的需要而“为文造情”,也为满足自身情感抒泄的需要而“为情造文”。专权政治、帝王喜好是其创作的外在驱力;而政治压力感之下的忧心焦虑、苦闷哀怨则是其内在驱力。本章通过从时命感伤、感叹生命短暂和待时保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政治压力感和生命短暂压力是西汉赋的个体性生命感伤主题形成的原因。
     第五章:西汉赋的忧国忧民主题。本章分析了该主题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并就西汉赋家忧患民生、关心国家命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赋家们对天下、百姓命运的忧虑既与其君、国、民一体观有关,也与西汉的现实状况有关。同时,本章就“美颂”和“讽谏”作了重新探讨,认为其间同样寄寓着赋家的生命理想和生命追求,应属于生命主题的范畴,而不是政治主题范畴。
     第六章: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本章从西汉赋家的生存环境、西汉赋的士群体忧患主题以及西汉中后期赋家的生命境界等方面进行分析。本章认为,赋家们对士人群体命运的忧虑,主要基于自身的处境和对专权政治所带来的政治压力感的体悟和理解,藉此认为他们的生命境界间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间。而他们的“自我”和“他我”双重人格的形成,也与此有关。
     第七章:西汉咏物赋的主题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西汉咏物赋的文献存轶状况,并就西汉咏物赋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考辨。然后就借物托讽的藩国臣僚赋、因物寓理的诸侯王赋和托物寓情的帝国臣僚赋的主题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章还就《神乌赋》的主题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认为作者着力于对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之核心“仁”的虚伪性和虚假性进行了批判,表露了作者对生命悲剧的深刻洞察和自我“醒悟”意识。
     第八章:西汉赋家的“自我”期待与“他我”意识。该章从西汉赋家的人格角度,分析了西汉赋生命主题形成的内在原因。本章认为,“自我”意识关注自身,而“他我”意识则关注社会。两者间既存在矛盾,也可以协调,而西汉赋家似乎更关注前者,故而把创作辞赋作为解决冲突的文人方式。从“自我”价值期待角度看,西汉赋家既有很强的个体性功利期待,也有“自我”价值诉求受阻而产生的臣妾身份意识,因而具有浓郁的个体性生命焦虑。从“他我”意识角度看,随着西汉大一统专权政治的确立,他们具有较浓郁的“他我”意识。这既是西汉政治需求的结果,也是赋家身份文人化的结果,由此导致其强烈的群体性生命焦虑感。本章还从文人角色冲突和赋家善于将“贤臣”与“谀臣”作为“自我”和“他我”的对象化存在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西汉赋生命主题形成的原因。所以,本章实际上代行了结论的职责,这是需要说明的地方。
Life is not only the central topic discussed by philosophers,but also the object in literary works.Focusing on the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ife topic in it.It is believed that Western Han was such an era when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dvanced side by side,immortal religions were extremely popular,and tyrannicalness was intensified,even was full of doom conscience and everlasting illusions,in which the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living quality,and more about their unavoidable shout lives.Facing the paradoxical choi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they were confused,perplexed and helpless.Thus,in virtue of creating cis and fus,the composers expressed and let out of their anxiety about life,and also expressed their views and values toward life at the right time,which explains why we choose this topic.This thesis falls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1:Introduction.At the beginning,this chapter distinguishes two keywords "fus in Han Dynasty" and "life subject".Then,i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studying the subject of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briefly explains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thesis.It is believed in this chapter that composers before 20th century paid attention to the parable and lyricism in fus in Han Dynasty,having touched the thematic study,but with relatively conspicuous tendency to political functionalism.Since the 20th century,many researchers have touched the study on the life subject in the fus in Westem Han Dynasty,which pave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With the coming of the new century,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discuss the life subject of ancient composers and their works,which also builds favorable academic atmosphere.However,people's concern about the life subject in Han Dynasty is far from enough,which leaves an academic vacancy for this study.
     Chapter 2:Views and values toward life of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dating back the life origins from which the life views and values of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were formed,among which the early Qing Confucianism concerning about reality,the early Qing Taoism concerning about self-lifecycle and the early Qing immortal religions preaching seeking immortality and everlasting are believed to be the main ones.From the composers' expectation and recollection of their teachers and friends who had become monarchs,their personal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Immortalities" in life,their sufferings during official career, their life expecta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conscience,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realistic causes and its representative features of forming the composers' life views and values. Hence,what is concluded is that there are ti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fe views and values of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which have been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life subject in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Chapter 3:Subject of cherishing life and wandering immortals in the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It is believed in this chapter that the Huang Taoism in We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idealistic found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death in Western Han Era is the realistic base for forming those subjects.In particular,the fact that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were dead because of the war between Chinese and Hun Nationality and the severe laws and statutes in Western Hart Dynasty became the life pressure on the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Therefore,they fancied obtaining freedom both in body and spirit by the way of wandering immortals.And of course,their instinctive dreams of everlasting and escaping death form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for this subject.
     Chapter 4:Subject of sentiment on individual life in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In this chapter,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the psychologic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flourishing of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anxiety over life of the compos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who suffered from imposed tyrannical pressure and enjoyed unrestrained recollection for the scholars in Warring states(476-221 BC),which together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flourishing of cis and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rulers they "created emotion for writing" and also "created writings for emotion" to satisfy their own needs to express and let out of emotion.Tyrannical ruling and the likes and dislikes of the rulers are the exterior driving force for their creating;while their anxiety and plaintiveness caused by feelings of political pressure is the inner driving force. From the analysis of sentiment on life,exclamation over ephemeral life and waiting for survival,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feelings of political 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from short life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forming the subject of sentiment on individual life in f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Chapter 5:Introduction of the theme of Western Han fus and analyses of thei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It offers the reasons of the composers' concern about their countries and people: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concern about the world,human beings, their lords,their countries and their people;the influence of then situation.And in this chapter "fu on beauty" and "sarcastic expostulation" are under a new discussion as the embodiment of composers' ideality and pursuit in their whole lives.So the theme of fus should be life rather than politics.
     Chapter 6:Analyses of the composers' living conditions,their concern about their countries and people and their life pursuit in the mid-late Western Han.The composers' concern about scholar-officials i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sonal situation and their political pressure caused by feudal dictatorship.And their life pursuit rises to the level between practicality and morals which has something with their double personality:the combination of "ego" and "other ego".
     Chapter 7:Literary background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Western Han fus on praising substances.The fus on vassal state officials,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and imperial officials which are all in the disguise of talking about substanc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And the author believes the Fu on Divine Crow is aimed at criticizing the phoniness of the core of moral value system "humanity" and expressing the composer'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sobriety of life tragedies.
     Chapter 8:Cause of Western Han fus' life theme on the basis of a discussion of the composers' personality."Ego" and "other ego" which are incompatible but sometimes compatible respectively pay attention to self and society.And the composers of Western Han fus seem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go" and creating fus is literators' way to solve conflict.From the "ego" value pursuit,the composers have both strong individual practical pursuit and liegeman consciousness caused by their failure to achieve "ego" value.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ted feudal dictatorship of Western Han the composers' "other ego" consciousness is getting stronger to meet the political and composers' status requirements. This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offers the ca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fus' life theme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of literators' role conflict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virtuous officials" and "adulatory official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describ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go" and "other ego".
引文
[1]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页。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165页-第16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西汉文学论略》第354页-第36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陶东风、徐莉萍在《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中国文学四大主题》第1页--《语言·文化·主题--文学史的主题学研究(代序)》,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以上关于港、台学者的论著内容的介绍,主要参考了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第203页-第223页,开明出版社1993年4月版。
    [2]参见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第764页-第775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参见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第264页。
    [1]成远镜《古代文人的心理苦闷与诗意境界》,《求索》2002年6期。
    [2]孙晶《汉代悲士不遇赋中儒道思想的消长离合》,《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3]沈瑞英在《汉代文学侍从的政治文化功能》(载《秘书》2003年第7期)中认为:一、“润色鸿业”、“述颂功德”,为现实政治服务;二、“劝百讽一”、“诘难公卿”,为君权巩固服务;三、“兴诗立教”、“教化黎民”,为巩固汉王朝服务;四、“铺采搞文”、“夸丽风骇”,使汉赋成为汉代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
    [4]郑明璋《汉赋与神仙鬼怪》,《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陈允锋《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及其创作心理特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83页-第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第148页-第14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第15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据《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擅长什么,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212页。
    [2]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认为,“老子并不认为生死是‘定数',所以这最后的百分之三十,等于自行寻死,并非命中注定。若按佛家的说法,即使自杀寻死,也是轮回中命定的因果。按儒家来说,生死有命,夭寿不贰,自杀寻死也是命中定数,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别人也无法挽救。可是老子却不认为如此,所以老子很强调‘摄生'、养生之道,并且认为真的可以有用,足以延长寿命,这也证明他并非宿命论者。”参加氏著第186页。
    [1](韩)具圣姬《汉代人的死亡观》第141页-第14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第9页-第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325页。
    [1]刘朝谦《对话体赋与赋家的对话性生存》,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3期。
    [1]陆扬《死亡美学》第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谢苍霖、万芳珍《三千年文祸》第45页,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90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250页。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94页-第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第三版。
    [2]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245页-第266页。
    [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122页-第129页。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229页。
    [2]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77页。
    [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105页。
    [1]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的楚骚论述》第6页至第2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沈有珠《从汉赋看汉人的人体审美意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1]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第25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110页。
    [2]陶东风、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中国文学四大主题》第109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陶东风 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中国文学的四大主题》第110页-第111页。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249页-250页。
    [1]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引论》第1页-第1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引论》第1页-第12页。
    [2]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320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第29页。
    [2]马积高《赋史》第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版。
    [1]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第84页。
    [2]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91页,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355页,作者引自中华书局1993出版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第34页。
    [1]参见(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第33页。他说,“不死的信仰,乃是深切的感情启示底结果而为宗教所具体化者;根本在情感,而不在原始的哲学。人类对于生命继续的坚确信念,乃是宗教底无上赐与之一;因为有了这种信念,遇到生命继续底希望与生命消失底恐惧彼此冲突的时候,自存自保的使命才选择了较好一端,才选择了生命底继续。相信生命底继续,相信不死,结果便相信了灵魂底存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版。
    [2]贺西林《古墓丹青--西汉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第123页。
    [3]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第125页。
    [1]钱志熙《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第143页-第144页,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2]关于《惜誓》的著作权问题,古今学者皆不能明确。王逸《楚辞章句》挑起这一疑案,认为“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明代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是贾谊作。当代从此说的学者有龚克昌、郭建勋、李炳海等。(参见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25页-第26页,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第324页和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第460页。)马积高《赋史》虽将《惜誓》归于贾谊名下,但认为“可疑”,故不作讨论(参见《赋史》第58页)。笔者遵从前说,故妄论之。
    [1]钱志熙《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第150页。
    [1]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第56页-第66页。
    [1]王凤霞《以空间超越求长生久视--先秦两汉诗骚作品的求仙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1]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第37页,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1]马积高《赋史》第53页-第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2]彭运石《走向生命峰巅--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第10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童庆炳、程占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第5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82页-第283页,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
    [1]参见诺尔曼·布朗著、冯川等译《生与死的对抗》第118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版。
    [1]徐子方《千年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第6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马积高《赋史》第59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259页,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
    [1]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第125页,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
    [2]龚克昌认为,刘安的《屏风赋》“可视为刘安招致天下谋士的广告。……我们是否这样设想:《招隐士》是淮南小山为刘安写作的一篇招致天下人才的广告?我认为这个设想并不是无中生有。”(《全汉赋评注》第100页)
    [3]马积高《赋史》第67页。我以为,作这样的判定也是有事先推定的主观嫌疑,而应根据赋中的内容来分析。
    [1]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第8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2]参见于迎春《汉代士人的仕事谗嫉》,此文见载于《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1]刘岱 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第92页。
    [1]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第11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马积高《赋史》第7l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第129页。
    [1]参余江《汉唐艺术赋研究》第31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第208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郜积意《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第209页-第228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郜积意《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第219页。
    [1]黄霖、吴建民、吴兆路《原人论》第340页。
    [1]陈允锋《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及其创作心理特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参见于迎春《汉代士人的仕事与谗嫉》一文,见载于《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1]冯友兰《新原人》第43页-第5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5月版。
    [2]冯友兰《新原人》第204页。
    [3]冯友兰《新原人》第207页-第220页。
    [1]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第43页-第44页。
    [2]参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第476页有关考述。他们认为,《三辅黄图》的作者尽管不明,但“曹魏时代的如淳、晋初的晋灼和梁代的刘昭均有引录,则最晚不过曹魏。既然曹魏时人已经引用《西京杂记》,则其成书年代不过曹魏,葛洪说不攻自破。”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第19页-第20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第45页-第46页。
    [1]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第43页-第44页。
    [2]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第824页。
    [3]韩晖《汉赋的先驱孔臧及其赋考说》,载《文史哲》1998年第1期。
    [1]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第40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第364页-第365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月版。
    [1]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第64页。
    [2]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第77页。
    [1]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第81页。
    [1]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第92页。
    [2]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220页-第221页。
    [1]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第47页-第48页。
    [2]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第21页。
    [3]何沛雄《略论〈汉书〉所载录的辞赋》,载邝健行、吴淑钿编选《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小说·戏曲·散文及赋篇》(1950-2000)第43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龚克昌认为,汉文帝在位期间共发生三次大早。“此赋当为描写文帝前元九年(前171年)那次大早,那时他经历封建统治集团的排挤迫害,又备尝四年以上的谪居生活,对封建王朝的黑暗已有一定的认识”(《全汉赋评注》第19页)。刘跃进说:“贾谊三十岁,作《旱云赋》。赋见《古文苑》。《汉书·文帝纪》:‘九年春,大早。'此赋或因此而作。”(《秦汉文学编年史》第99页)
    [1]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28页。
    [2]余江《汉唐艺术赋研究》第12页-第38页,引文见第38页。
    [1]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439页-第440页。
    [2]马积高《赋史》第89页。
    [3]龚克昌《全汉赋评注》第439页。
    [4]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第197页-第224页有详细考证,认为该赋具有诵“诵”的表演性,“《神乌赋》系归俗赋或尚待斟酌。”他分析说,“是则可见个中涉及问题相当复杂,殆非俗赋或某受某影响等浮泛陈言所能解决,何况俗赋特质究竟为何,迄今未见辨明,动物拟人、对话形式、文字平浅等尽属皮相之见。”
    [1]洁芒《尹湾汉墓出土〈神乌赋〉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62页。
    [2]龚克昌《两汉赋评注》第464页。
    [3]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第201页。
    [1]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第203页。
    [2]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第231页注释42。
    [1](德)埃利希·弗洛姆著 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第55页-第5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1月版。
    [1](德)埃利希·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第58页。
    [2](德)埃利希·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第60页。
    [3](奥)弗洛伊德、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第15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1](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译《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艺术·文学·恋爱·宗教》第41页-第42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4月版。
    [2](德)埃利希·弗洛姆著 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第60页。
    [3](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译《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艺术·文学·恋爱·宗教》第42页。
    [1](奥地利)弗洛伊德著、孙恺祥译《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艺术·文学·恋爱·宗教》第43页。
    [1]参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史记·汲郑列传》、《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0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0页。
    [1]程世和《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1]王继训《从汉赋的历史层面看知识分子与皇朝政治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李文洁《走向文章之士的心路历程》,《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3]陈允锋《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及其创作心理特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方铭《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第13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有一个来源,而是诸子百家思想共同综合的结果,这个综合性的结果出现在汉代,后世文化并没有消除这种结果中隐含的百家思想因素,只是隐而不彰罢了。
    [1]方铭《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第6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方铭《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第40页-第76页。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序》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第三版。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20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盐铁论中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转引自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266页注释2。
    [1]张新科先生在《唐前史传文学研究》中认为,司马迁受到挫折之后极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主要着重于六个方面:第一,时代时命;第二,父亲遗愿;第三,修史目的;第四,成就功名;第五,个人雪耻;第六,前代历史。(第152页-第157页)可见,司马迁在挫折压力面前,在激烈的角色冲突中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实在是基于其强烈的文人身份意识和史官传统精神。
    [2]据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第257页,“蓝秀隆《扬子法言研究》以为三文均成于本年前后,可备一说。”
    [3]据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第270页。
    [4]据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第277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东汉]王充原著,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论衡[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4][东汉]高诱注·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5][南朝·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晋]陈寿著,[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梁]萧统·文选[M].长沙:岳麓书社,2002.
    [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0][清]陈元龙·历代赋汇[M].南京:凤凰出版社出版,2004.
    [1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16卷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费振刚等校辑·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费振刚等校注·全汉赋校注(两卷本)[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7]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8]曲德来、迟文浚、冷卫国·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9]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0]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3]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5]于迎春·秦汉士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29]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
    [30]王炳照等·中国科举制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1]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2]龚鹏程·汉代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3]周天游·西京杂记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4]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5]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6]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7]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8]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9]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0]姜书阁·汉赋通义[M].济南:齐鲁书社,1989.
    [41]刘斯翰·汉赋:唯美文学之潮[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42]万光治·汉赋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43]程章灿·汉赋揽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4]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5]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6]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7]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48]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9]郜积意·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51]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52]徐子方·千年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3]杨树增、陈桐生、王传飞·盛世悲音--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54]方铭·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5]程德和·汉赋管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56]李志慧·汉赋与长安[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57]朱小海·汉赋史略新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58]冯良方·汉赋与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9]曹高胜·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方铭·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1]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2]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3]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4]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5]程章灿·赋学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6]张清钟·汉赋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
    [67]陈良运·赋学曲学论著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68]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69]简宗梧·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M].台北:台湾文史哲,1980.
    [70]张书文·楚辞到汉赋的演变[M].台北:正中书局,1980.
    [71]张正体、张婷婷·赋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4.
    [72]曹淑娟·汉赋之写物言志传统[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73]何沛雄·汉魏六朝赋家论略[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74]邝健行、吴淑钿·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C].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6](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7](德)舍勒·死.永生.上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8](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9](加)J.G.阿拉普拉·作为焦虑和平静的宗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0](瑞士)维雷娜.卡斯特·克服焦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1](日)青木正儿,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M].成都:重庆出版社,1982.
    [82](美)琳达.诺克林,游惠贞译·女性,艺术与权力[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3](美)段义孚,周尚意、张春梅译·逃避主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84](美)拉尔夫.林顿,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5](奥)弗洛伊德,孙恺祥译·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艺术·文学·恋爱·宗教[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86](德)埃利希·弗洛姆,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7](英)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88](德)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9](美)巫鸿,陈星灿译·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90](韩)具圣姬·汉代人的死亡观[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1](日)冈村繁,陆晓光译·周汉文学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2](美)诺尔曼·布朗,冯川等译·生与死的对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3]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4]吴兴勇·论生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95]胡适·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影印本.
    [96]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97]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8]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9]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编著·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0]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修订第三版).
    [101]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02]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于赠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05]叶舒宪·文学与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6]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107]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8]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9]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0]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112]刘岱·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13]童庆炳、程占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4]彭运石·走向生命峰巅--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5]赵沛·两汉宗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6]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7]陶东风、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中国文学四大主题[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118]谢苍霖、万芳珍·三千年文祸[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119]班固·白虎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0]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21]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122]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12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25]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6]陈战国、张昱·超越生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7]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的楚骚论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28]黄霖、吴建民、吴兆路·原人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29]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30]余江·汉唐艺术赋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31](奥)弗洛伊德、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第二版).
    [132](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马积高·两汉文学思想的变迁与儒学[J].求索,1989(1).
    [2]康金声·论汉代辞赋的社会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2).
    [3]钱志熙·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J].文学遗产,1997(4).
    [4]陈允锋·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及其创作心理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3).
    [5]李炳海·祸福无常与持盈有术--汉代文学的人生哲理管窥[J].北方论丛,1999(1).
    [6]李炳海·试论汉代文学两种类型的人神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1999(7).
    [7]李炳海·天地人同构的符号世界--汉代文学与生命哲学的因缘[J].吉林大学学报(社科),1999(4)
    [8]李炳海·生死悬隔的悲哀和超越幽明的幻想--悼亡赋的抒情模式及其心理期待[J].北方论丛,2000(4).
    [9]蔡彦峰·略论汉赋中的情爱表现[J].贵州社会科学,2002(3).
    [10]李文洁·走向文章之士的心路历程[J].求是学刊,2002(3).
    [11]韩高年·西汉后期士林中的退隐之风与文学创作的新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2).
    [12]靳义增·文学人生:“入世”与“遁世”的价值和困惑[J].中州学刊,2002(5).
    [13]王立·惜时思想与文学意象--汉魏六朝时间观对唐宋元文人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14]王国璎·个体意识的自觉--两汉文学中之个体意识[J].台湾.汉学研究第21卷,2003(2).
    [15]张蕾·《文选》诗赋哀伤主题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16]王凤霞·创作主题的自励与现实政治的批判--汉代诗人用世之志的文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03(4).
    [17]程世和.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5).
    [18]王凤霞·以空间超越求长生久视--先秦两汉诗骚作品的求仙模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19]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J].文学遗产,2006(4).
    [20]于迎春·汉代士人的仕事与谗嫉[J].晋阳学刊,2001(1).
    [21]万光治·司马相如《大人赋》献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2]刘朝谦·对话体赋与赋家的对话性生存[J].社会科学研究,2002(3).
    [23](美)康达维·论赋体的源流[J].文史哲,1988(1).
    [24]踪凡·汉赋研究史述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1).
    [25]万光治·班固区划赋类标准试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2).
    [26]阮忠·二十世纪汉赋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0(4).
    [27]蒋文燕·20世纪汉赋分类研究述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2).
    [28]龚克昌·论汉赋[J].文史哲,1981(1).
    [29]朱一清·略论汉赋的思想内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30]康金声·试论汉赋的讽谕[J].山西大学学报,1981(3).
    [31]康金声·论汉代辞赋的社会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1982(2).
    [32]阮忠·汉大赋‘劝百讽一'的伦理意向[J].咸宁师专学报,1984(3).
    [33]郭建勋·扬雄及其《反离骚》的再认识[J].求索,1989(4).
    [34]阮忠·两汉讽颂赋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5).
    [35]阮忠·汉赋作家创作理论的在探索[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1(4).
    [36]阮忠·扬雄赋风的思想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2).
    [37]阮忠·汉赋作家论[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2(1).
    [38]阮忠·两汉抒情赋论[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1).
    [39]钱志熙·论《诗经》中的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J].浙江社会科学,1996(5).
    [40]王继训·从汉赋的历史层面看知识分子与皇朝政治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1]郭建勋·论贾谊的辞赋及其意义[J].求索,1993(4).
    [42]郭建勋·晋代骚体文学的三大主题[J].文学研究,1997(1).
    [43]李炳海·祸福无常与持盈有术--汉代文学的人生哲理管窥[J].北方论丛,1999(1).
    [44]刘毓庆·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1988(2).
    [45]成远镜·古代文人的心理苦闷与诗意境界[J].求索,2002(6).
    [46]孙晶·汉代悲士不遇赋中儒道思想的消长离合[J].绥化师专学报,2002(1).
    [47]沈瑞英·汉代文学侍从的政治文化功能[J].秘书,2003(7).
    [48]沈有珠·从汉赋看汉人的人体审美意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语言 文学研究专辑.
    [49]马亚平·汉赋女性描写的思想倾向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