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后的苏州正在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各类人才聚集、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创新基地,由于苏州的快速经济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现在日益突出。
     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学用结合,应强调实用性、专业针对性。但目前的高等职业类英语教学有很多问题,英语教育费时低效,教学侧重了语言知识的基础性,忽视了语言的行业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应该把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英语教师必须真正转变观念,认真思考、探索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力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将结合苏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不同行业对于英语的要求,从苏州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苏州经济发展与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来引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第二部分,提出基于不同专业要求的职业英语教学的概念,并给出“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于高等职业英语教育的特色和苏州地区高等职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包括老师和学生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第四部分,对于不同专业要求的职业类英语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的构建。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新思路。
The main obj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foster talents with practical knowledge. To put in more time but to obtain poor efficiency in terms of English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in non-English maj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e key reason is that what English teachers teach in colleges isn't fit for English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majors and future jobs of students. English teachers must improve the English-teaching methods and proces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s for modern application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uzhou, the contradictions of talents supply and demand became apparent. The emphasis of the thesis is lai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lish-learning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satisfying different English-level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majors and which should be related with what students will do in the future. Different basis of students an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English practicability of different major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English-learning process. So, the thesis is classified as five parts which conclude: First,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in Suzhou, the present state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in Suzhou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in Suzhou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vism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differen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Third, to make a analysis of several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urthly, to set up a new English-teaching process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English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majors of students and the conclusion as the last partof the thesis.
引文
[1]鞠红霞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的研究报告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1卷1期P2
    [2]马树超 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报 2006年 第三版
    [3]2006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潘慧玲 教育研究的取径概念与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183
    [6]潘慧玲 教育研究的取径概念与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184
    [7]吕全忠 高等职业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对策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P49
    [8]王法勇 高职院校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P105
    [9]刘润清 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和研究,1996年2期P2
    [10]刘法公 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教学和研究,2003年1期P26
    [11]秦秀白 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期P80
    [12]章振邦 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年4期P63
    [13]刘晓玲 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构主义观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期P46
    [14]Williams,Marion,Burden,Robert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5]赵金柱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与职业2007年2期P141
    [16]罗丹丹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应用中美英语教学 2006年3期P33
    [17]温希东,孙德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5期P49
    [18]Nation,I.S.P Teaching and Leaming Vocabula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9]蔡凤鸣 英语课文教学的艺术 贵阳师范专业学报 1995年3期P71
    [20]张素芳 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专论 2003年P21
    [21]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 Group,1991.
    [22]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州市旅游业发展五大工程的实施意见》
    [23]王成宇 试析高职英语专业的目标特色 中州大学学报 2005年2期P65
    [24]张素芳 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专论 2003 P21
    [25]许芳梅 上海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04年12期P102
    [26]关贝贝.浅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模式中美英语教学 2006年3卷6期P57
    [27]陈霞,吴春旺 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 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6期P36
    [28]王立力 浅谈教学设计 教育探索 2003年02期
    [29]黄亚妮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P19
    [30]鲍庆弘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刍议 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P185
    [31]顾曰国《外语教学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32]张烨,邢敏,周大军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P6
    [33]姜馨 饭店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1年2期
    [34]郭瑶华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刍议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期
    [35]肖洪根 对旅游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华侨大学学报1996年1期P117
    [36]李金红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24卷3期
    [37]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Long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38]胡宜平“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探讨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34期
    [39]Oxford,R.L.& R.C Scarcella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among Adults:State of Art in Vocabulary Instruction[J]System 1994
    [40]强凤娟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探讨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9卷5期P83
    [41]戴立黎,邱瑞年 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4期P46
    [42]孙轶婷,裘广宇 高职英语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P107
    [43]田萱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10期P35
    [44]胡海青,倪方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P70
    [45]李媛媛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教学研究 2007年5期P25
    [46]文秋芳 传统和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 1996年1期P40
    [47]刘英姿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期P53
    [48]李俊芬 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4期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