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湖北省南部的咸宁市为主要考察区域,对这一区域内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与居住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文中定义的“鄂南”地区,从狭义看是以咸宁市市域为依托的行政区划范围,有着相对清晰的空间领域;从广义看,地域文化之间的邻接关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在市域的边缘体现出融合与渐变,从而形成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它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鄂南”概念。
     鄂南气候湿热、多雨,地势整体以丘陵为主,其生产方式体现出山地农业的特征,在传统农耕的主导下,因地制宜的发展出造纸、制茶等手工业组成。从地理位置上看鄂南,它北靠武汉,南接潇湘,东邻赣北,西望荆襄,处在湖北、江西、湖南三省的交汇地带。由于地理上的相连,在气候、地理条件等客观环境上与周边省份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在文化上产生一定趋同,与中原汉文化在本体上是高度同构的。与此同时,在鄂南地区周围还存在多支各具地方特色的亚文化,如徽州文化、赣江文化、湖湘文化,以及峡江文化。鄂南的地域文化处于四支亚文化的边缘,并未真正融入其中一种,然而四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却都作用于这片区域,使其呈现出被边缘中的特点,在同一性中包含特殊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同一性。
     干阑式建筑形式是鄂南历史早期出现的建筑样式,后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在平面形制上出现北方合院式的特征,形成了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天井院式的居住空间,而在明清时期数次南方移民活动中,鄂南民居更是受到了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江西等地的同化,在建筑风格上与之产生一定的趋同。
     鄂南民居是在农耕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原强烈的宗法制度的笼罩下,鄂南地区的合院建筑同样具有中原合院建筑的基本特征,但在客观自然条件以及乡土人文环境的制约中,也表现出极强的地域适应性,如减小建筑体量的天井院落,依山地而建的抬院空间,以及在地方农业与手工业的影响下诞生出的能够同时满足贸易与居住需求的集镇街屋。
     鄂南民居主要属于小式梁架结构,其结构体系是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以山墙辅助承重,所以它与北方普遍采用的抬梁式构架,以及南方常见的穿斗式构架均有差异。由于鄂南民间的屋面重量较轻,所以在房屋构架的处理方式上显得十分灵活,受地势条件的影响或房屋实际用途的要求,抬梁、穿斗、插梁几种结构混合使用的情况常有出现,而在工艺处理上也产生了如燕子步梁、包镶柱、双料柱等对于地方气候、材料的适应表现。
     民居装饰的表现题材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所创造的产物,也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生活方式,生产劳动,观念风俗的反映。鄂南出现的装饰题材类别总体可分为四个有代表性的方向:第一,表现古代文人情趣的装饰图案;第二,象征式的装饰图案;第三,描述情节的神话与民间传说;第四,家训和警示的体现。这些植根于传统文化,出自于乡民的劳动与生活的诸多内容,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抒发的情感热爱与愿望的寄托,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传统民居的形态是具有地域性的,这是它区别于现代建筑最大的差异之一,它使用地方性的材料、作出对地方气候、以及特殊地形的适应,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成本获取了最大限度的居住舒适度,并且在没有辅以现代化采暖、制冷等设备的客观条件下,创造出了相对舒适、绿色、健康、低能耗甚至零能耗的室内外环境,这是现代建筑在居住的生态性上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传统民居带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对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不应仅仅停留在如何翻新、如何改建的层面,而是应该反思,如何在当代的大环境中延续其健康、生态的思想价值,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全文内容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现状、意义和研究方法作出了简要的说明,并列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与框架;第二章介绍了鄂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背景,包括这一区域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居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过程;第三章对民居的平面形态和空间形态进行分类解析,并对其特征作出归纳;第四章从建筑的承重体系、支承体系、围护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鄂南民居的建筑结构及营造技术;第五章介绍了鄂南民居的装饰艺术及其象征寓意,具体对装饰的手法、装饰的题材以及寓意表达方面作出归类与分析;第六章为结语,探讨传统民居在自发演进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可持续发展途径作出规划。
Xianning City which is in the south of HuBei province was the main investigation area in this thesis, and the thesis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building space and residential culture of this area. The definition of "Southern Hubei" in this thesis, that is clear and fuzzy district concept. And the clear concept is that relies on the city territory scope of Xianning City and has a relatively clear space; and the fuzzy concept is that the city territory shows the graduality on the culture.
     The climate of southern Hubei is tepid and rainy. And the whole terrain is dominated by hills. The mode of production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ous agriculture. Under the leading of traditional farming, they suit their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s, such as papermaking and tea making and so forth.Geographically, Southern Hubei lies in the intersection zone of Hubei, Ji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and the east is Northern Jiangxi, the south is Hunan,the west is Jingxiang and the north is Wuhan. Because of the connected geography,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climate and geography condition are similar to the surrounding provinces, which has certain convergence on the culture and the Han culture is highly isomorphism in the ontology. Meanwhile,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istic local subcultures around Southern Hubei, such as the Huizhou culture, the culture of Ganjiang, the Hunan culture and the XiaJiang culture, and four kinds of cultures meet here, which collide and conflict each other, permeate and fuse mutually and increase the regional culture complexity of Southern Hubei and rich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of stilt style was an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appeared in early history of southern Hubei, and then appeared the feature of north courtyard on the plane form and formed the dwelling space of patio court style that satisf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However, the dwelling of southern Hubei produced the certain convergence on architectural style due to the influence from Jiangxi with more developed economy and culture that was caused by several southern migration activit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dwelling of southern Hubei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agricultural society. The courtyard building of southern Hubei also ha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plains courtyard building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forceful patriarch system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but the courtyard building of southern Hubei put up the fortissimo regional adaptability,such as patio courtyard that reduced the building volume and the lift courtyard space that was built in mountain under the restri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impersonality natural conditions and native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the town street house that satisfied the need of trade and living was come into be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agriculture an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The dwelling of southern Hubei is the wooden frame without dougong, which uses the mixture structure of brick and wood as the main structure system.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st-and-lintel construction that is widely used in north and the column and tie construction that is common in south, and it uses gable to assist in bearing. Because the roofing weight of the dwelling of southern Hubei is light, the dispose wa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very flexible. The blend of the post-and-lintel construction, the column and ti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serted-beam construction frequently appears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terrain condition and the practical need of building. Moreover, the swallow step beam, inlay pillar and extra quality pillar are generated on the fabrication processing, which are the performance of adapting the local climate and material.
     In fact, the performance theme of the dwelling decoration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e phenomenon, which is not only the outcome producing by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e condition in the certain period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the life way,production labor and concept custom in the certain area. The decoration theme classes that appeared in southern Hubei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ical directions in total:First, the decoration pattern that reflects the scholar spirit; Second, the symbolize decoration pattern; Third, the reflection of the plot and folk legend; Fourth, the reflection of parental instruction and caution. And all these decoration themes are from the work and life of local villager, and which are deeply rooted in long-standing tradition culture and become the method for people to express emotion and place good wishes, and which express the people pursue for nobility sentiment as well.
     Th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 was regional that was 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to distinguish with the modern building.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 used the local material to adapt the local climate and special terrain, used the lowest cost of energy consume to obtain the maximum living comfort and created relatively comfortable, environmental, health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even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the resident ecology of which was incomparable with tha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which was also the paramount wealth that was brought to us y traditional dwelling. We should not rest on thinking about how to renovate and rebuild, we had better rethink how to continue its healthy and ecological ideological value and create harmonious living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when we think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The full text content wa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wa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briefly explained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thesis and listed the whole context and frame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d the reg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of the Southern Hubei traditional dwellings,including the weather condition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mode of production,the social economy culture, and the formation,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olk house; The third chapter made an analytical classification on the plane form and the space form of folk house and concluded its characteristic; The fourth chapter specifically analyzed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building technologies of Southern Hubei folk house;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d the adornment art and its symbolic meaning of Southern Hubei traditional dwellings; The sixth chapter was the conclusion which discussed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 house should face during the spontaneous gradual progress and made pla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hich.
引文
1 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 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 高亦兰,杨永生.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J].建筑师,1994,(56),P2.
    4 V·Olgyay, Design with Climate:Bioclimat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al Regionaliam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5 布赖恩·爱德华兹,国外建筑理论译丛:可持续性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6.
    7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8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9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0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1 其中咸安区49处、赤壁市90处、崇阳县106处、通山县85处、通城县69处、嘉鱼县28处。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12 (清)陈诗.湖北旧闻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13 《湖北年鉴》编辑部.湖北年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4 陈振裕.湖北文物典[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15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通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16 (清)吴大训等.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光绪兴国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蒲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2:同治江夏县志:同治蒲圻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通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山县志:第二卷:人口·姓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崇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崇阳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湖北省崇阳县地名领导小组.崇阳县地名志[M].1982.(清)陈淑楠等.《绪辑咸宁县志》,(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阳新县)梁氏宗谱:卷首:梁氏倡修宗谱序.1988(重修本).(清)通山县志:卷一:舆地志·乡里.
    17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
    18 湖北省建设厅.湖北建筑集粹:湖北古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粹: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0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1 孔帆升.图说通山古建筑:老通山[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
    22 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1).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陈柳.通山县乡土建筑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以宝石村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郭亚成.鄂东南地区村镇聚落变迁与发展——以阳新、通山、崇阳县域村落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3 杨鸣.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江岚.鄂东南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刘茁.湖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张乾,李晓峰.鄂东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新建筑,2006,(01).
    24孙一帆.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比较研究——以鄂东南、湘东北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5 李百浩,陈丹.因桥而兴的湖北古镇——崇阳白霓镇[J].华中建筑,2006,(01).易伯,陈凡,刘炜.因茶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羊楼洞[J].华中建筑,2005,(02).刘炜,李百浩.湖北古镇的空间形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03).杨成锦.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林楠.湖北赤壁新店古镇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任虹,王吉.通山节孝坊屋探微[J].华中建筑,2007,(11).
    26 金口:自武昌沿长江大堤南行约三十公里的一座小镇,因位于金水河汇入长江入口处而得名。其面积虽不足一平方公里,然而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初年的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此设沙羡县,所辖地域为今江夏、汉阳、嘉鱼、蒲圻(赤壁市)、咸宁一带。
    27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8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9 吴良镛.江南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A].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0 陈志华.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前言.
    31 陈振裕.湖北文物典[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P1.
    32 袁炎舫.纵横湖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P14.
    33 张绪球.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因素的发展[A].长江文化论集:第一辑: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34.
    34 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5 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P2.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P25.
    37 湖北省地图院编制.湖北省地图册[Q].济南:山东地图出版社,2000.
    38 戴志中.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18.
    39 袁炎舫.纵横湖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P3.
    40 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P4.
    41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1.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30.
    42 王文卿,周立军.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自然区划[J].建筑学报,1992,(04),P14.
    43 湖北省气候应用所.湖北省气候图集[Q].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P57.
    47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8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8.
    49 孔帆升.图说通山古建筑:老通山[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P35.
    50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9.
    51 (阳新县)梁氏宗谱:卷首:梁氏倡修宗谱序.1988(重修本).
    52 (清)通山县志:卷一:舆地志·乡里.
    53 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1).
    54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59.
    55 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56 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P12.
    57 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分与谱系研究初探[A].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P9.
    58 朱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区划分与谱系研究初探》一文中,将中国古代建筑用亚文化圈的概念来作出表述,分为京都文化圈、黄河文化圈、吴越文化圈、楚汉文化圈、新安文化区、闽粤文化区、客家文化圈七个文化圈。楚汉文化圈通行于东起安徽经湖北、江西、湖南直达四川盆地,西南跨越贵州达到云南的广阔地域。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分与谱系研究初探[A].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P7——P8.
    59 沈康荣.山地农业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P6.
    60 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P5.
    61 (清)吴大训等.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光绪兴国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2 通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城县志[M].湖北省通城县志编纂委员会,1985.
    63 湖北省气候应用所.湖北省气候图集[Q].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P190.
    64 戴志中.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74.
    65 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P5.
    66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通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67 蒲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2:同治江夏县志·同治蒲圻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8 崇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崇阳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69 戴志中.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18.
    70 萧兵对楚文化的背景的多源描述,总结如下:先楚文化地处南方苗人原住地,其文化富集着众多苗人的文化因子,苗文化很可能是楚文化基础的骨干;楚王常常自认“蛮夷”而不愧,显然祖居江汉流域偏南的地方;但他又说“托东海之上”,显示其与百越的关系很大;楚姓芈,是羊形或羊鸣,这种羊崇拜是羌族集团的崇拜对象;楚王名字多有“熊”字,似乎又是西北山原熊图腾文化的投影;楚人又东夷先祖颛顼、视融等为祖先,以东方的帝舜为精神领袖。仅仅从楚王族来看,他们与四方文化都沾亲带故,从此可寻绎其文化多元性的踪迹。萧兵.楚辞新探[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P 10-12.
    71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通志:赵明诚.金石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72 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465.
    73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4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P88.
    75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Q].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90,B8.
    76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7 单德启.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8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P134.
    79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2004,P216.
    80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3.
    81 (汉)刘向.战国策:中华国粹经典文库[M].武汉:崇文书局,2007.
    8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3 (汉)刘安.淮南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84 郑莉.蚩尤和炎帝的关系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8).
    85 丁堂华.楚国与鄂国及古越族[J].鄂州大学学报,2010,(01).
    86 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22.
    87 苏仲湘.楚文化新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P46.
    88 杨洪勋.试论中国黄土地带节约能源的地下居民点[J].建筑学报,1981,(05).
    89 长江南岸洞庭湖滨澧县澧水北岸鸡公垱的二级台地上发掘的一处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原文引自《洞庭湖区发现十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中国文物报》,1989,(10).
    90 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25.
    91 李先奎.论干阑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J].四川建筑,1989,(02).
    92 向群.庄子的幸福观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93 马冬艳.韩非子法哲学思想管窥[D].保定:河北大学,2011.
    94 春秋晚期吴国铜盘上的建筑纹饰。
    95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6 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398.
    97 谭继和.论古“江源”流域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A].中国四川联合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调查队.四川岷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P238.
    98 杨洪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中国古典建筑凹曲屋面发生与发展问题初探[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P277.
    99 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P395.
    100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4.
    101 戴志中.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23.
    102 今咸宁嘉鱼。南唐保太十一年(公元953年),取《诗经·小雅》中“南有嘉鱼,蒸然罩罩”之义,得名嘉鱼县。
    103 因为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一书,这本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或是“东晋十六国”,其实政权的建立者并不不限于胡人,也有汉人当权的少数时间,而政权的数量也远不只十六个。
    104 南朝是继东晋后由汉族在我国南方地区建立起来的朝廷。它作为在南方的统治的汉族政权,与北方拓跋魏、宇文周、高齐鲜卑三朝对峙了长达数百余年的时间,虽然这四个政权都只各自存在了几十年的光景,但从其历史意义上说,却是为华夏文明保留了火种,并对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南方地区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工商业,为之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南朝虽然不长,但在中国历史学上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05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63.
    106 湖北省建设厅.湖北建筑集粹:湖北古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4.
    107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P34.
    108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79.
    109 吴王杨行密“宽仁雅信,善取人心”,深受四方拥戴,后来很多地方修建吴王庙,就是用来纪念杨行密。
    110 北宋乾德二年,即南唐后主李煜即位的第二年,此时的南唐遵北宋年号。
    111 该市域是指现今咸宁市市域范围,后同。
    112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80.
    113 负责征收棉布税收事宜的机构。
    114 (明)宋濂.明史:卷15本纪第15:世祖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5 掌管茶叶税收事宜的机构。
    116 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东京(即今河南开封),挟持了徽宗,钦宗二位皇帝以及妃子,皇子,宗卿等数千人后向北撤离,东京城内被搜刮一空,随后北宋灭亡。
    117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P136.另:就湖北历史人口发展与分布而言,秦汉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汉水中下游和江陵一带。从东汉到三国时期,在吴国控制下的湖北东部地区出现发展迹象;到了宋元,鄂东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已大辐超鄂西北的襄樊等地区,武昌府七路和兴国路三县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0人数以上,而襄樊路十县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5人,相差10倍之多。(参见:谭崇台.中国人口·湖北分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P46.)
    118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P148.
    119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20 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1.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P81.
    121 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P36.
    122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5.
    123 同上,P26。
    124 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51.
    125 (清)陈淑楠等.《绪辑咸宁县志》,(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
    126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3.
    127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10.
    128 晁错:募民相徙以实塞下疏[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4.
    129 丁瑞萍.《说文》与《释名》声训之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09.
    130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1 参考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一书中的定义,将这种具有收敛性的外部空间称为“积极空间”。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的设计f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32 孙武.孙子兵法:卷中:行军第九.
    133 《辞海》中对天井的解释。
    134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67.
    135 (清)周惇庸.增补理气图说.(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P280——281.
    136 贾珺.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7 王其钧,图解建筑史系列:图解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138 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139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89.
    140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76.
    141 参考《两湖民居》中对入口院门的称呼。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转引自:肖冠兰.黔北民居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P44.
    142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43 孙一帆.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比较研究——以鄂东南、湘东北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P39.(图片资料来自:浏阳市文管处)
    144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P219.
    145 田长青,柳肃.浅析家族制度对民居聚落格局之影响[J].南方建筑,2006,(02).
    146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7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67.
    148 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1).
    149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67.
    150 湖北省通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山县志:第二卷:人口·姓氏[Ml.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P60.
    151 湖北省崇阳县地名领导小组.崇阳县地名志[M].1982.P140——P145.
    152 (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P61.
    153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P140.
    154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155 下厂,2010年之后陆续被改建做餐馆,本文中照片摄于2008年,改造前。
    156 杨家垄,1966年修建南川水库时被淹入水库之中。
    157 白鹤学堂,2001年被拆。
    158 同上,P70。
    159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69.
    160 按照《礼记》的规定,帝王、诸侯、大夫、士各设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人则不允许设专门的庙,只能在家里祭祖。在宋朝中期以后,民间逐步开始摸索宗族祭祀的形式,出现了许多名称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宗族祭祀形式的场所。明朝以后,民间个人建宗祠才被允许。并在清朝时鼓励修建。
    161 刘亚萍.以朱熹的构想为基础的宋代祠堂[J].黑龙江史志,2009,(06).
    162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P85.
    163 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1).
    164 于峥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P79.
    165 《康熙圣谕十六条》的第一、二条就是这两句。在鄂南地区的考察中看到,许多宗族在家谱的卷首处写着这两句话,以示修建宗祠的权威性。
    166 朱熹在《家礼》中对祠堂的形态的约定,原文为:“祠堂之制,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克容家众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扁闭。若家贫地狭,则止为一间,不立厨库,而东西壁下五立两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亦可,正寝谓前堂也,地狭则于厅事之东亦可。凡祠堂所在之宅,宗子世守之,不得分析,凡屋之制,不问何向背,但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
    167 游彪.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05).
    168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68.
    169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67.
    170 任虹,王吉.通山节孝坊探微[J].华中建筑,2007,(11),P121.
    171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萃: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65.
    172 王其钧.图解建筑史系列:图解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P13.
    173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P78.
    174 同上,P79。
    175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P78.转引自(日)伊东忠太,陈清泉译.中国建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46.
    176 (日)伊东忠太,陈清泉译.中国建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45.
    177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P131.
    178 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76.
    179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P8.
    180 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27.
    181 易伯,陈凡,刘炜.因茶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羊楼洞[J].华中建筑,2005,(02),P138.
    184 易伯,陈凡,刘炜.因茶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羊楼洞[J].华中建筑,2005,(02),P140.
    186 易伯,陈凡,刘炜.因茶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羊楼洞[J].华中建筑,2005,(02),P140.
    187 林楠.湖北赤壁新店古镇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P56.
    188 汪丽君,舒平.类型学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P39.
    189 同上,P4。
    190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粹: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9.
    191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70.
    192 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粹: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63.
    19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P127.
    194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83.
    195 杨鸣.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P44.
    19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26.
    197 杨鸣.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P46.
    198 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分与谱系研究初探[A].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99 受弯构件:是指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构件,其受力特点为上部受压,下部受拉。
    200 一个步架通常12米左右,六步架最长可达12米。
    201 柱径普通为200300mm;穿枋断面不过60x120mm2——100x200mm2;檩距普通在1000mm的尺寸以内;椽的选材用料也比较纤细、轻巧。
    20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28.
    203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04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74.
    205 孙大章.民居建筑的插梁架浅论[J].小城镇建设,2001,(09).
    206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07 刘茁.湖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P16
    208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61.
    209 谢明玉.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P133.
    210 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5.
    21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26.
    21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63.
    213 (宋)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
    21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28.
    215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194.
    216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309.
    21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48.
    21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52.
    21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87.
    220 杨鸣.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P72.
    221 阿力江.三七灰土在处理地基上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06,(04).
    222 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69
    22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56.
    22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54.
    225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l,P269.
    226 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313.
    227 程建军.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P157.
    229 (英)T·A·马克思,E·N·莫里斯.建筑物·气候·能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P12.
    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
    231 周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14.
    23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35 吴绍礼.王维田园诗新探[J].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Pll0.
    236 [明]董其昌,周远斌点校纂注.画禅室随笔[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P8,P80.
    238 任华.简论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统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P40.
    239 宋春华.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中国住宅建筑与住房消费的必由之路[R].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10月学术年会主题报告[EB/OL]. http//www.chinajsb.cn/gb/content/2004-04/09content_80334.htm,2004-04-09.中国建设报: http://www.chinajsb.cn
    240 宋春华.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中国住宅建筑与住房消费的必由之路[R].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10月学术年会主题报告[EB/OL]. http://www.chinajsb.cn/gb/content/2004-04/09/content_80334.htm,2004-04-09.中国建设报: http://www.chinajsb.cn
    241 盛连喜,景贵和.生态工程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42 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12).
    243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49678.htm,2011-01-07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244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P117.
    245 Kenneth Frampton. Charles Correa[M]. London:Thames&Hudson,1996, P8.
    246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47 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48 宋海林,胡绍学.关于生态建筑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建筑学报,1999,(03).
    [1]李百浩,李晓峰.湖北建筑集粹: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晓峰,谭刚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5]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8]湖北省建设厅.湖北建筑集粹:湖北古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0]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3]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4]王其钧.图解建筑史系列:图解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15]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6]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7](日)伊东忠太,陈清泉译.中国建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8]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9]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0]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4]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5]谢明玉.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6]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7]谢明玉.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8]陈振裕.湖北文物典[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29]高介华,刘玉堂.楚学文库: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0]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1]苏仲湘.楚文化新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32]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3]袁炎舫.纵横湖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4]邓永斌.锦绣咸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5]孔帆升.图说通山古建筑:老通山[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
    [36]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7]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8]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9]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0]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4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42]单德启.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3]李百浩,万艳华.中国村镇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44]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6]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品读咸宁[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
    [47]陈志华.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8]王美英.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9]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50]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1]汪丽君,舒平.类型学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2]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3]周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4]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文化出版社,2000.
    [55]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6]沈福熙.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7]刘森林.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8]李先逵.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9]周若祁.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60]盛连喜,景贵和.生态工程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1]沈康荣.山地农业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2]汪芳.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3]张璋.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4]骆中钊,袁剑君.古今家居环境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5](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6](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67](英)T·A·马克思,E·N·莫里斯.建筑物·气候·能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8]于峥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9]刘青松,邹欣庆,左平.可持续发展简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70](宋)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
    [71](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2](汉)刘向.中华国粹经典文库:战国策[M].武汉:崇文书局,2007.
    [7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4](汉)刘安.淮南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5](明)宋濂.明史:卷15本纪第15:世祖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6]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通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77](清)吴大训等.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光绪兴国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78]蒲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2:同治江夏县志:同治蒲圻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79]通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山县志:第二卷:人口·姓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80]崇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崇阳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81]湖北省崇阳县地名领导小组.崇阳县地名志[M].1982.
    [82](清)陈淑楠等.《绪辑咸宁县志》,(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
    [83](阳新县)梁氏宗谱:卷首:梁氏倡修宗谱序.1988(重修本).
    [84](清)通山县志:卷一:舆地志·乡里
    [85]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05,(06)
    [86]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J].建筑学报,2007,(11)
    [87]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1).
    [88]谭刚毅.他乡?原乡!——生存型移民及其建成环境[J].华中建筑,2004,(02).
    [89]王文卿,周立军.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自然区划[J].建筑学报,1992,(04).
    [90]李百浩,陈丹.因桥而兴的湖北古镇——崇阳白霓镇[J].华中建筑,2006,(01).
    [91]易伯,陈凡,刘炜.因茶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羊楼洞[J].华中建筑,2005,(02).
    [92]刘炜,李百浩.湖北古镇的空间形态研究[J].武汉理大学学报,2008,(03).
    [93]田长青,柳肃.浅析家族制度对民居聚落格局之影响[J].南方建筑,2006(02).
    [94]任华.简论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统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95]杨洪勋.试论中国黄土地带节约能源的地下居民点[J].建筑学报,1981,(05).
    [96]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12).
    [97]王其钧.传统民居的厅堂与祠堂[J].新建筑,1996,(04).
    [98]张乾,李晓峰.鄂东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新建筑,2006,(01).
    [99]邓晓红,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03).
    [100]李先奎.论干阑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J].四川建筑,1989,(02).
    [101]高亦兰,杨永生.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J].建筑师,1994,(56).
    [102]李百浩.湖北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与文化初探[J].华中建筑,2007,(01).
    [103]游彪.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05).
    [104]任虹,王吉.通山节孝坊屋探微[J].华中建筑,2007,(11).
    [105]郑莉.蚩尤和炎帝的关系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8).
    [106]孙大章.民居建筑的插梁架浅论[J].小城镇建设,2001,(09).
    [107]刘亚萍.以朱熹的构想为基础的宋代祠堂[J].黑龙江史志,2009,(06).
    [108]吴绍礼.王维田园诗新探[J].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03).
    [109]郑景文.罗西的建筑类型学及其批判[J].四川建筑,2005,(10).
    [110]宋海林,胡绍学.关于生态建筑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建筑学报,1999,(03).
    [111]杨鸣.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12]江岚.鄂东南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13]刘茁.湖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14]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15]孙一帆.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比较研究——以鄂东南、湘东北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16]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117]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118]陈柳.通山县乡土建筑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以宝石村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9]田长青.湘南传统外庭院内天井式民居建筑形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120]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121]杨成锦.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22]林楠.湖北赤壁新店古镇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123]王朝霞.地域技术与建筑形态——四川盆地传统民居营建技术与空间构成[D].重庆:重庆大学,2004.
    [124]吴樱.巴蜀传统建筑地域特色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125]郭亚成.鄂东南地区村镇聚落变迁与发展——以阳新、通山、崇阳县域村落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6]长江文化论集:第一辑: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27]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28]单小海,贺承军.走向新住宅——明天我们住在哪里[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9]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30]Kenneth Frampton. Charles Correa[M]. London:Thames&Hudson Ltd, 1996.
    [131]Bernard Rudofsky.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yure[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87.
    [132]Brain Edwards. Towards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European Directives and Building Design[M]. Butterworth Architecture,1996.
    [133]Brenda Vale, Robert Vale. Green Architecture:Desig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 London:Thames&Hudson Ltd,1991.
    [134]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135]Kazuya Inaba, Shigenobu Nakayama. Japanese Homes and Lifestyles: An Illustrated Journey Through History[M]. 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2000.
    [136]Klaus Daniels. The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Building:Basic Principles and Measures,Examples and Ideas[M]. Boston:Birkhauser Verlag,1994.
    [137]Ronald G.Knapp. China'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House Form and Culture[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138]Ronald G.Knapp. China Landscap:The Village as Place[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2.
    [139]Ronald G.Knapp. Asia's Diversity & Asia's Dwellings:A Geographer's Perspective [C].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 Asia(TAMA), Seoul Korea,2002, P31-34.
    [140]Wang Di, Zhang Tianyu. A Look at Chinese Residential Archetype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C].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 Asia(TAMA), Seoul Korea,2002, P15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