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号码资源的管理与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企业飞速发展,巨大的市场对移动通信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号码资源日益紧张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号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号码资源成为了重要的稀缺资源。号码资源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规划、运用和统筹管理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本文运用管理学知识,依据作者多年从事相关方面的实际工作的经验,主要以承德地区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号码资源这种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分配。主要包括:号码资源的总需求量的分析、号码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吉祥号码的使用与管理、对当前号码资源分配政策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
     文中所阐述的号码资源的管理方案针对我国通信企业现有政策和不久将来的市场消费水平考虑,对如何有效提高号码资源利用率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同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方案,希望这些努力能有助于我国通信企业将来发展战略的制定。
As the fast develepment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s in China these years,the great market has addressed higher command,especially in the number resources.As we all know,one telephone number is the only kind and unregeneration.So the telephone number resources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and also in our country ecnom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telephone number resources by the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and the wrtier's yearly work experience.It manily includes:analysis on the whole command for number resources,the improvement for the rate of use,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trategy,and finally gives some improvement.
     The proposals commanded in this article ar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er market.Hope that will do something good for our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s
引文
[1]林立,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J],今日电子,1994年12期:40-41
    [2]杜宝良,中国移动通信前景灿烂[J],通讯世界,1996年02期,14-15
    [3]方兴未艾 前景灿烂——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情况综述[J],邮电企业管理,1994年07期,9-10
    [4]崔红艳,张为民,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分析[J],人口研究,2002,(4):22-27。
    [5]黄凤娟,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漫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80-81
    [6]曹桂英,任强,未来全国和不同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人口与经济,2005,04:09-11.
    [7]陈卫,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6,(4):93-95.
    [8]崔红艳,胡英,世纪之交人口发展展望,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跨世纪中国人口(全国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36-400.
    [9]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财经科学,2004(2):68-72。
    [10]成央,现代通信技术简解[J],上海工业,1996年02期,44-45.
    [11]王长河,移动网运营模式的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3-16.
    [1 2]黄松飞,有梦才有追求——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盟主”之梦[J],通信世界,2001年19期,9-10.
    [13]赵艳,多变的市场决定了战略的多样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业务经营[J],通信世界,2001年19期,8-11.
    [14]睿明宏智,移动通信运营商如何应对竞争时代——来自消费者的调查[J],互联网周刊,2000年26期,33-35.
    [15]乐宁,曾剑秋,中国移动未来应注意六大问题[J],通信世界,2006年15期,29-31.
    [16]杨松丽,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25-27.
    [17]卢国强,通信经营策划[A],四川省通信学会 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1001-1005.
    [18]孙立志,中国移动互联互通策略[D],清华大学,2005年,29-30.
    [19]张成波,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模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9-11.
    [20]Fare R.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90-98.
    [21]GHIRMAY EAME,GRABOWSKICHARD,SHARMA SUBHASH C.Exports,investment Efficiency Growth in LDC: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Applied Economics.U.S,2001,(33):688-700.
    [22]叶盛,广西电信3G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27-28.
    [23]裴香庭;中国移动渠道发展战略初探[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9-12.
    [24]杨松丽;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30-33.
    [25]曹淑敏;移动通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2
    [26]陈起凤;中国移动3G发展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19-21.
    [27]Fabio CasafiMing,Chien Shah.Event-Based Interaction Management for Composite E-Services in eFlow[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02,Vol.4(Iss.1):19.
    [28]蒋康.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业务及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9]陈殷.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及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
    [30]钱春海,肖英奎.网络外部性、市场“锁定”与标准选择——联通CDMA与移动GPRS市场竞争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03).
    [31]刘晓伟,王建琼,林燕.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