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的教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又使我们面临着挑战。为了在新世纪中夺取经济、科技等竞争的主动权,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在教育改革中,课程的改革尤为关键。
     建国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改与调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并列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之中。而后,又规定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进入21世纪,国家又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出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的课程形态进入了学校课程体系。由此可见,我国对活动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卢梭的时代,但真正设立并运用活动课程的,是19世纪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而且直到今天,活动课程仍然是美国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活动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时间不长,但却一直是教育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活动课”、“活动类课程”,在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们的实施是否有效。而作为一种崭新课程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教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中,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对于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思想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两种内容、形式、特点各不相同的课程形态来说,教师在它们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所不同的。本文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更为具体,主要有:“导演”、“学习者”、“艺术家”等几种。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有效与否,与教师能否真正理解这几种角色的含义,并且扮演好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生活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经验,教师就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具有崭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活动内容观;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动手及协调能力。
     另外,本文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指导贯穿于课程的导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以及课程成果的迁移这一全过程。教师要想使课程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充分地认识课程导入的目的和作用;正确地运用导入的方式方法;充分认识课程成果迁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促进学生在课程中所获成果的迁移。
The 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ies us with opportunity on one side, and makes us face challenges on the other side. In order to gain the initiative in econo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s,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devoting itself to education reform. Many countries are earring forwar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lization so as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citizens. During the reform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ur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passed a series of revision and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1990s, th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the curriculum plans of 9-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full-time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s, which brought activity and subject together into the school's curriculum system~ Later the.government stipulated that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curriculum is composed of subject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curriculums. A new adjustment has been made since 2000 that the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system. This shows that our government has played much attention on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education ideology of activity curriculum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imes of Platon and Rousseau, but it is the Chicago experimental school run by Doorway in 19' century set up and put activity curriculum to use for the first time.
    Till today the activity curriculum is still an important part of America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AItho~ug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udy and~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theories is not long, it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question for study. It is clear that in the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ffects directly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s of activity curriculum. As a new curriculum style, activity curriculum makes a higher demand on teachers, so it has a contain current significant of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the teachers give full play to both th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s culture,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roles of teachers in subject curriculum and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re quite different. This article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teacher's roles in the implement of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re more concrete, in details the roles are director learner and artist, etc. We can say that whether the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s effective has much to do with whether the teachers fu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those roles and whether they can act those roles well.
    Though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lays stress on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and life experience, it doesn't mean that the effects of teachers are reduced. In a sense, the teachers have to reach a higher requirement in order to guide
    
    
    2
    
    
    
    the student more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also holds this view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new curriculum outlook, new stttc!ent outlook and the new activity content outlook. The teachers are required better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search ability and to study the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students and themselves.
    Besides, we think that the teachers' guiding penetr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 of synthetical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teachers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of guiding so as to make the curriculum effective.
引文
[1]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编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习资料》,1996年6月印刷,第4页
    [2]同上,第8页
    [3]同上,第12页
    [4]舒达、蒋长好主编:《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735页
    [5]参考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6]Smith, B. O., Stanley, W. O. (et al.), Fundamental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vise ed. ),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57, pp. 267-269
    [7]王永红、黄甫全:《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2期
    
    
    [8]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变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424页
    [10]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11]《乌申斯基全集》第二卷,第32页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13]李范编:《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联社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面,第108页
    [1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页
    [15]同[8],第206页
    [16]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著:《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123页
    [17]同[9]
    [18]参考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合编:《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20]选自《综合实践活动》编写组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
    [21]同上,小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
    [22]同上,小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
    [23]同上,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课
    [24]同上,小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
    [25]同上,小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
    [26]同上,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
    [27]同上,小学四年级下册,第7课
    
    
    一、著作类
    1、李金初、曲艳霞主编;《育人新模式的探索——北京十一学校综合活动课纪实》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0年版
    2、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著:《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3、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田慧生、李臣之、潘兴健编著:《活动教育引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6、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7、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8、郑金洲著:《教育通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9、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0、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11、[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12、张翼根著:《教育是什么》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3、尚凤祥著:《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董奇著:《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15、朱小蔓、梅仲荪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6、[前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著:《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17、[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18、王玉樑著:《追求价值——重读杜威》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19、[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20、[前苏]伊.谢.科恩著:《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版
    21、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22、王正平、郑百伟著:《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英]威廉.麦独孤著:《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24、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
    25、江山野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6、王裕如著:《不安的太阳——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心理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7、王枬著:《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8、钟海青主编:《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刘以恒、郭桂英、冒荣、陈昌贵著:《世纪之交的教育选择——从生存的角度看教育》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0、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二、论文类
    1、廖哲勋:《关于小学正确开设活动类课程的几个问题》,载《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1期
    2、高峡:《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同上
    3、张彤:《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4期
    4、范蔚:《中小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同上,1996年第3期
    5、张伟平:《高中开设“小课题研究”活动课程及其教学的探索》,载《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期
    6、钱巨波:《活动课程简论》,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2期
    7、马立:《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若干说明》,载《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11期
    8、崔允漷、张俐蓉:《我国三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比较》,同上,1997年 第5期
    9、黄甫全:《略论教师的课程研制者角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10、褚宏启:《论杜威经验课程理论中的“经验”概念》,载《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11、张天宝:《试论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载《教育科学》,1999年第2期
    12、侯怨水:《论课堂气氛的营造》,载《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
    13、涂艳国:《学生活动简论》,载《教育研究与实践》,1995年第1期
    14、涂惠芳:《从师生交往角度对教学活动的再认识》,载《江西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5、肖川:《论教学与交往》,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6、潘发勤、汤玉莲:《重新认识活动、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载《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6期
    17、乔建中、朱小蔓:《吸引教育: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同上,1999年第3期
    18、马维娜:《学生互动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结构》,同上,1994年第4期
    19、周芹:《自我概念理论的教育实践意义》,载《教育科学》,1999年第3期
    20、胡莉芳:《试比较学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载《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21、汪波、王爱玲:《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2期
    22、马维娜:《试论师生互动文化特征的社会学分析》,载《江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23、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都实验小学:《“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4期
    
    
    24、上海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课题组:《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1期
    25、课题组:《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26、李臣之:《活动课程评价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7期
    27、李臣之:《活动课程研制的价值取向》,同上,1998年第6期
    28、杨庆余:《活动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
    29、仲庆元:《试谈活动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特点》,载《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11期
    30、郭元祥:《论活动课程》,同上,1994年第11期
    31、吴玉琦:《关于活动课的界定》,同上,1995年第10期
    32、郭元祥:《活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教学问题》,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33、吴惠青、董闺聪:《更新课程观念,实施活动课程》,同上,1996年第6期
    34、白成社:《关于全面开设活动课的哲学思考》,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
    35、张启建:《构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体系的尝试》,载《课程.教学.教法》,1997年第3期
    36、徐涛:《小学“综合性活动课”探索》,同上,1996年第8期
    37、高峡:《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初探》,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38、项贤明:《交往理论与主体性教育》,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39、项贤明:《关于教育活动中主体交往关系的一个论纲》,同上,1998年第3期
    40、何京京:《更新课程观,上好活动课》,载《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41、吴惠青:《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研讨会综述》,载《教育研究与实践》,1997年第1期
    42、李蓉蓉、韩白明:《班级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评》,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
    43、戴春林:《浅论学业不良学生自我概念的成因及对策》,载《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第2期
    44、Robet Hill Lane:Activity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Feb, 1937.
    45、Francis Schrag:Knowing and Doing, American Journai of Education, May,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