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责任内阁体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责任内阁制系指享有主权的国民通过行使政治决断权产生出的代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平衡是其突出特征,国民主权、有限政府是责任内阁体制背后的理念。近代中国仿行大陆法系国家进行了内阁制的实践,经历了皇权体制下的内阁制、三权分立下的内阁制、五权分治下的内阁制三个阶段。其间,围绕着内阁制还是总统制更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进行了多种实践,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凡是规定内阁制的宪法多未得到实施,凡是实施中的宪法均为总统集权制。这即是说,近现代中国内阁制存在严重的文本表达与政治实践的背离。究其原因,中国责任内阁体制建设属于政权主导型,自上而下是其路径选择,这肯定要经历一个分权——集权——分权的过程,但无论是主张内阁制还是总统集权制,制度设计背后展现的理念都不是国民主权、三权分立的有限政府,而是诸权归于一元。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元集权传统随着近代立宪进程而沉潜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深层,通过语言、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人的行为选择。无论是革命党人、立宪派还是后来的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阁制实践呈现出的特色是最高决策权本身独立,不受任何制约,在此以下通过权力单项传递设置各级各类衙门行使具体统治权。这反应了一元文化在近现代责任内阁体制变迁时的承续与传递。
     本文以法律文化学的分析方法为研究路径,通过考察近现代中国内阁体制的变迁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组织体制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三大部分,五章。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比较视野下的基本理论分析,即“责任内阁思想传入的中国语境”。首先,本章考察了西方责任内阁的理念与制度,国民主权、有限政府是英法美德日诸国内阁制度的基本理念,各国因地制宜设计的责任内阁制度反映了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深深影响。其次,本章考察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内阁的关系,并就中国历史上的内阁制度进行分析,服从于专制皇权、价值指向的一元主义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内阁制不能转化为责任内阁制度。再次,本章考察了西方责任内阁思想传入的历史机缘、传入历程及传入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整合。
     第二部分为历史考察视野下的近代内阁制,即按照统治形态的不同对近现代中国内阁体制变迁进行研究。其中,第二章为“皇权体制下的内阁制”。首先,本章考察了清末立宪思潮中关于内阁制的论争与设想。其次,本章对《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体系下的内阁制的表达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皇权体制下内阁制表达与实践的分离进行原因分析。
     第三章为“三权分立下的内阁制”。首先,本章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临时约法》设计的内阁制进行规范分析,指出这种包藏革命党人控制国家大权心思的片面内阁制(或称内阁专权制)具有先天缺陷,且开创了工具主义宪法的恶劣先例。其次,本章围绕着内阁制变迁这条主线,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总体分析,并以“贿选宪法”下的内阁制为个案分析的样本,冷面分析此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制宪风潮。此一时期宪法文件不断出台,但宪法效力极低,宪法虚置乃至废弃是突出特色,军阀们玩弄法统的手段越来越纯熟,刺刀保驾下的统治各有其法统,但此一时期所谓选举、所谓议员、所谓国会、所谓宪法,成为阴谋、伎俩、交易的同义词,整个宪政环境完全被污染,中国人的宪法信仰完全被侵蚀。再次,本章对三权分立形式下的内阁制实践进行评析,指出经由《临时约法》、“袁记约法”及“贿选宪法”的开创先例,法统已糜烂不可用,责任内阁制离国人的期望越来越远,中国人对宪法的信仰己被政治运行的权力决断侵蚀殆尽,“除军阀、兴民权”的国民革命成为政治运动的主题。
     第四章为“五权分治下的内阁制”。首先,本章对国民党党治国家权能分治、五权分治体制进行介绍,强调党治国家体制是中国宪法文化的一次更新,实现了从个人集权向集团集权的转变,解决了辛亥革命以来政权合法性基础论证的问题。其次,本章考察了党治国家体制下训政时期的内阁制建设,先阐释作为前置性问题的党政之关系,继而以抗战为界点考察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内阁制的争论与实践,最后就训政时期内阁制建设进行评析,指出国民党与政府之关系非责任内阁制的中国表达,行政院与立法院的关系也不符合责任内阁制的要求,至于抗战时期的国防最高委员会则将常规科层制下的行政权变为其附庸,内阁制从未成为政治现实。再次,本章考察了四六宪法下的内阁制争论与实践,先就四六宪法关于政权组织形式设置的历史渊源进行探析,接着依据经典宪政理论对四六宪法下的内阁制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指出四六宪法下“修正的”总统制(或称结合总统制与内阁制部分特征的混合体制)因个人集权的需要蜕变为个人独裁体制。最后,本章对党治国家体制下的内阁制进行评析,指出改组后的国民党“以俄为师”,厉行党治,较好解决了政权合法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组织动员,从而取得全国政权;但因内外种种原因本身未能实现从革命型政党向法理型政党的转变,常规科层制也贯彻不彻底,全能政治反倒因为派系林立、军事斗争的失败而崩溃,有限的责任内阁体制终究未能建立。
     第三部分为本文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本章对近现代中国内阁体制的变迁历程进行总结,指出其变迁历程的权力支配、人治主义和工具主义特征。其次,本章以法律文化学的分析方法探究决定近现代中国内阁体制变迁走向的文化基因——一元集权传统是如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近代以来一元集权文化沉潜入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深层,表面上看支配中国人行为模式的是宪法法律,实际上是权力;中国形式上标榜立宪主义、责任内阁,实际上是人治主义与权力支配。一元文化通过语言、思维模式发挥功能,所谓宪法、政府、选举、政府在近代中国成为交易、伎俩、工具的代名词,权力归于一元是中国人设计政权组织形式的出发点,是思维构建的基石。最后,本章根据前文研究,寻求历史的智慧,总结可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
The responsible cabinet system means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form that the people who enjoy the sovereignty exercise their political discretion to build a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Balance of the executive and legislative powers is its prominent feature.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limited government are ideas behind the system. Modern China profiles civil law countries to practice the cabinet system in three stages. In the meantime, around the question of which system, the cabinet system or the presidential system, is suitable for China, Chinese people exercises various practice.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strange phenomenon:express of text departs from political practice. Why this phenomenon? The culture of centralized power is the key point, which influences behaviors of Chinese people through language and ways of thinking. Revolutionaries, constitutionalists or later the northern warlords, the KMT ruling clique, controls the highest power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is their goal. This reflects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passing of the culture of centralized power in modern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cultural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changing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first part, which first examines the idea and the system of responsible cabinet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n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cabinet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a, and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course of the incoming of western responsible cabine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at last.
     The second part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This part investigates the changing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surve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forms of rule. Among them, chapter two analyses the cabinet system under the imperial system. First,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debates and ideas on the cabinet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constitutional though. Second,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the late Owing dynasty. Finally, this chapter examines reasons of separation of the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binet system under separation of powers. First,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only document of bourgeois nature-"The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pointing out that this one-sided cabinet system which concealed controlling of the highest power of revolutionaries created a bad precedent. Second, this chapter gives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 form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period, and investigates the cabinet system of the "Bribery Constitution". At last, this chapter comments the changing of cabinet system during this period.
     Chapter Four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binet system under the Party-state system. First, the chapter introduces ideas of the KMT Party-state system, and stresses that the Party-state system is an update of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 shift from personal centralization to the group centralization. Then, the chapt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binet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first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and government as the pre-issue, then examines controversy and practice of the cabinet system before and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abine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pointed out that the Chinese expres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cutive and the Legislative organization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abinet system, cabinet system of non-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government, as to the period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Supreme National Defense Council is conventional bureaucracy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contingency for its client, the responsible cabinet system has never become a political reality. Again, the chapter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 of the cabinet system under the1946constitution. At last, this chapter comments the cabinet system during this period.
     Chapter five is the third part, and als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First,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history of the changing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pointing out that controlling of power, rule of man and instrumentalism are its characteristics. Second, this chapter analyses cultural gene which determined direction of the changing of the cabine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The culture of centralized power sneaks into the deep ideas of Chines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The surface dominates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s a constitutional law, in fact, it is power; China formally advertises the responsible cabinet system, in fact, it is the rule of man and govern of the power. Function of culture through language and mode of thinking to exercise. The so-called constitution, government, elections, government are transactions, tricks, tools in modern China, the powers attributed to form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inking. Finally, the chapter seeks the wisdom of history, summary historical experience available for building a service government and a responsible government.
引文
①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240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①参见[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南宾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英]艾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蓬勃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英]约翰·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曹沛霖、徐宗士编:《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项焱:《英国议会主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参见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李晓兵:《法国第五共和宪法与宪法委员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姚志刚:《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运作》,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Maurice Duverger, Les Constitutions de la France, Paris:PUF 1993;[德]K.多耶林:《联邦德国国家法》,德国阿尔弗雷德·麦茨纳出版社1984年版;陈志斌:《德国政体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日]过清明:《日本官僚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阿部照哉等:《宪法》(上),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159页。
    ③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何勤华、张海滨主编:《西方宪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⑤参见田为民:《内阁集体负责制及其例外——英国宪政习惯研究》,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程同顺:《总统内阁混合制:历史渊源与当代现实》,载《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甘超英:《联邦德国的宪法基本原则》,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3期;武寅:《论明治宪法体制下日本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载《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武寅:《论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内阁更迭》,载《日本研究》,1996年,第3期。
    ①参见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周叶中、江国华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费巩:《比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荆知仁:《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张学仁、陈宁生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83年版;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谢振民编著、张知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民国丛书·第二编》,上海书店影印本,1989年版;吴经熊:《中国制宪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夏新华、胡旭晟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参见吴福环的《总理衙门职能的扩展及其与军机处、内阁的关系》,载《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邱远猷:《辛亥革命时期清廷的“责任内阁”与权力之争》,载《求是学刊》,1981年,第3期;何善川的《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姚琦:《唐绍仪内阁述评》,载《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周建林:《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汤黎的《民初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以<民立报>上宋教仁、章士钊的言论为中心》,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6期;李书源的《“超然内阁”风波与民初党争》,载《学术交流》,1992年,第2期;张淑娟:《徐世昌与1916年内阁风潮的解决》,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经先静:《内阁、国会与实力派军阀——20世纪20年代罗文干案始末》,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鲁卫东:《军阀与内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阁员群体构成与分析(1916-1928)》,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张皓的《孙科责任内阁与国民党派系权力之争》,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②参见侯春奇:《清末责任内阁研究》,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邓美娜的《宋教仁的“政党内阁”思想和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刘艳:《民初责任内阁述论》,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刘杰伟的《走向制度解决之路——熊希龄内阁与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移植》,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详见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孙季萍、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官制通史》,人民大学出版1992年版。
    ④参见赵希鼎:《清代内阁与军机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62年第3期;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制皇权——对传统说法之质疑,兼析奏折制之源起》,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江心 力:《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载《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①详见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陈晓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陈晓枫、毕玉玲:《更新与沉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百年之际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②[美]费正清:《中国:人民的中央王朝与美国》,剑桥,1967年版,第104页。转引自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③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3-4页。
    ①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①《尚书·说命》。
    ②《国语·晋语》。
    ③《管子·七法》。
    ④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⑤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⑥[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①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②[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92页。
    ③“内源型”与“外源型”宪政演进国家的区分依据是宪政发展的动力来源,本文借鉴法理学上“内源型”和“外源型”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区分,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④项焱:《英国议会主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⑤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⑥Maurice Duverger, Les Constitutions de la France, Paris:PUF 1993. pp.35.
    ①[德]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②Maurice Duverger, Les Constitutions de la France, Paris:PUF 1993. pp.74.
    ③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页。
    ①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②[日]迁清明:《日本官僚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2页。
    ③参见[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133页。
    ④[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159页。
    ①[英]约翰·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4页。
    ②转引自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224页。
    ①何勤华、张海滨主编:《西方宪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②[日]宫泽俊义:《日本国宪法精解》,芦部信喜补订,董璠舆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③《日本国宪法》第69条。
    ④何勤华、张海滨主编:《西方宪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⑤最高法院大法庭判决,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六月二十四日,转引自[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⑥参见宋长军:《日本国宪法研究》,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①[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33页。
    ②法国1791年宪法第三篇第4条。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3页。
    ④吴绪、杨人梗:《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6-57页。
    ⑤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57页。
    ①姚志刚等:《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运作》,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页。
    ②即总统和总理来自不同的党派,这就形成了总统为一方,总理及议会为一方的制衡局面。
    ③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④德国1871年宪法,即《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共14章78条。
    ⑤即《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也有翻译为《德意志民国宪法》的,习惯上称《魏玛宪法》。
    ⑥[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2-216页。
    ⑦转引自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姚志刚等:《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运作》,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②[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93页。
    ③联邦德国现行宪法第67条。
    ①周叶中主编:《宪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② Kelly,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Ruton Publishing Co.,1983.pp127.
    ③如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行使宣战、媾和、缔结条约、任命高级行政官员、联邦法官等方面权力时要经过国会的同意,握有行政全权的总统受到的这些制约,显然反映出责任内阁理念对美国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总统行使权力时受到的这些制约与责任内阁制下行政首脑向其所由产生的议会负责的体制不可等同视之。
    ①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2页。
    ④[英]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56页。
    ⑤项焱:《英国议会主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①何勤华、张海斌:《西方宪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5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9页。
    ⑤北美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
    ⑥[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2页。
    ①[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②[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③[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6页。
    ①[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92页。
    ②[法]托克维尔:《轮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8页。
    ③[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④转引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4页。
    ①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240页。
    ②泰勒在1871年撰文给出了文化的上述定义,转引自[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③[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④[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董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⑤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关于传统中国自然经济形态、宗法社会及已经思维模式对一元主义传统形成的影响,详见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大云山房文稿》,卷一,“三代因革论”。
    ②《大盂鼎铭》。
    ③《诗经·商颂·长发》。
    ④《诗经·商颂·玄鸟》。
    ⑤《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
    ⑥陈晓枫、毕玉玲:《更新与沉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百年之际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⑦孙季萍、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第2页。
    ⑧《清史稿·曹振镛传》。
    ①《荀子·致士》。
    ②《明史·职官志一》。
    ③《明史·职官志一》。
    ④《明史·太祖纪》。
    ⑤唐代就有君主召集翰林院学士以备顾问的先例,宋代的殿阁大学士,如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多为优宠大臣的荣誉职衔。
    ①《明史·职官志一》。
    ②《明史·职官志一》。
    ③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④《历代职官志》,卷二。
    ⑤《大清光绪朝会典·事例》,卷十一。
    ①《明史·职官志一》。
    ②《大清光绪朝会典·事例》,卷十一
    ③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④《大清嘉庆朝会典·事例》,卷十。
    ⑤梁章钜:《枢垣纪略》,卷一。
    ⑥《大戴礼记·保傅》。
    ⑦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⑧《汉书·陈平传》。
    ①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3页。
    ②《后汉书·仲长统传》。
    ③刘敏中:《中庵集》,卷十五,《奉使宣抚言地震九事》。
    ④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①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②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明史·杨巍传》。
    ④范守己:《国榷》,卷六十四。
    ⑤《明史·刘台传》。
    ①《汉书·申屠嘉传》。
    ②《明通鉴》,卷十九。
    ③《明史·职官志一》。
    ④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⑤《明史·职官志一》。
    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⑦《清史稿》,第二十一册,“大学士年表”。
    ①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七。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29-430页。
    ③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④《论语·为政》。
    ①《荀子·致士》。
    ②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甘超英等编著:《宪法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6页。
    ①徐国利:《民主与宪政理论源流及其异同》,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②《清史稿》,第二十一册,“大学士年表”。
    ③[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6-97页。
    ①陈弘毅:《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载《公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②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③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④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①[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4页。
    ②Robert B. Seidman, The State, Law and Development, Croom Helm Ltd.; 1978, London, pp.35-36.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6页。
    ④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6页。
    ⑥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②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④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5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②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
    ①陈晓枫教授的观点,来自笔者的《中国宪法史》课堂笔记。
    ②参见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六号。
    ③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④《治平通议·东游条议》,卷六。
    ⑤《盛世危言·自序》。
    ⑥《庸书·外篇》,卷下,“议院”。
    ①《仁学》。
    ②《康有为政论集·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③《康有为政论集·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④[美]费正清等:《东西文明:传统与变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40页。
    ①参见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1899),载《饮冰室文集之四》,第二册,第71页。
    ④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六号。
    ①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③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载《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2页。
    ①[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页。
    ①[美]费正清等:《东西文明:传统与变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40页。
    ②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3页。
    ③[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
    ④[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页。
    ⑤《仁学》。
    ⑥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498-499页。
    ①《孙中山全集·孙文学说》。
    ②《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第266页。
    ③《孙中山全集·驳保皇党》。
    ④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载《新民丛报》,第四年第四号。
    ①《民报》,第六号,参见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80年版。
    ②《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第607-608页。
    ③《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3-44页。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63页。
    ②张从容:《部院之争:晚清司法改革的交叉路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③关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戴鸿慈、端方方案,载泽方案,弈劻方案,可参见宋智敏:《从行政裁判院到行政法院——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研究》,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71-472页。
    ①参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33页。
    ②《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①《光绪朝东华录》,第5977-5978页。
    ②《光绪朝东华录》,第5977-5978页。
    ③韩大元:《论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00周年而作》,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
    ④《光绪朝东华录》,第5983页。
    ①《钦定宪法大纲》的具体内容可参见本文附录一。
    ②转引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27-637页。
    ①李剑农:《戊戌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页。
    ②《申报》,1911年5月23日。
    ①《申报》,1911年6月8日。
    ②《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561页。
    ③戴鸿慈、端方:《欧美政治要义》,第52页。
    ④[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159页。
    ⑤《资政院章程》的详细内容,参见周叶中、江国华主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4-550页,附录12。
    ⑥[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1页。
    ①《宣统政纪》,卷29,第10页。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579页。
    ②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③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④任何阐述清末立宪的著作、论文均绕不开《十九信条》,故笔者在本文中就不一一列举所有研究成果,仅
    ①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5页。
    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101-102页。
    ②《盛京时报》,1911年12月9日。
    ③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2页。
    ④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⑤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20页。
    ⑥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否定说的代表是张晋藩先生,关于张先生对清末立宪的评价,参见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③王健:《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④[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6页。
    ⑤李剑农:《戊戌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页。
    ⑥《啬翁自订年谱》,转引自蒋碧坤:《中国近代宪法宪政史略》,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①“儒家君主政体”是费正清先生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称呼,王人博教授则将传统政治体制称为“君主官僚制”,分别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②周叶中、江国华主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1页。
    ③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上海书店影印本1989年版,第59页。
    ④何善川:《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②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上),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09页。
    ②关于南京临时政权内阁的成立及职能,可参见刘小宁:《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及职能》,载《档案与建设》,2011年第8期。
    ③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9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④《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17号。
    ⑤《民立报》,1912年6月3日。
    ①《黎副总统政书》,第7卷,第24页。
    ②《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9页。
    ③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①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②《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0页。
    ③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④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⑤谢俊美:《关于民初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问题平议》,载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⑥[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2页。
    ①陈晓枫、易顶强:《论宪法秩序形成的文化内涵》,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5期。
    ②《盛京时报》,1912年7月5日。
    ①《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②黄远庸:《远生遗著》(上),第2卷,台北台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6页。
    ③李剑农:《戊戌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2页。
    ④关于袁世凯通过操控北洋系阁员给唐绍仪内阁制造的麻烦,可参见刘艳:《民初责任内阁述论》,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转引自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5页。
    ①《中华民国政府公报》,1912年6月22日。
    ②《民立报》,1912年6月23日。
    ③《申报》,1912年7月28日。
    ④《申报》,1912年7月31日。
    ⑤《申报》,1912年7月26日。
    ⑥黄远庸:《远生遗著》,第2卷,台北台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78页。
    ①李剑农:《戊戌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6页。
    ②《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7页。
    ③《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9页。
    ④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上),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63页。
    ①《申报》,1913年7月8日。
    ②《申报》,1913年7月28日。
    ③《申报》,1913年10月26日。
    ④《熊希龄集》(中),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681页。
    ⑤关于《临时约法》下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国会政治失败的简况,可参见陈胜强:《近代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官署变革——从官制改革到五院政府》,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②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7页。
    ③关于《临时约法》的文化分析,可参见陈晓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④《袁大总统书牍汇编》,卷一。
    ⑤《袁大总统书牍汇编》,卷一。
    ⑥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⑦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8页。
    ①《中华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二辑,第84页。
    ②蔡寄欧:《鄂州血史》,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186页。
    ③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8页。
    ④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55-56页。
    ⑤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①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②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③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①《东方杂志》,1917年7月15日。
    ②详见徐炳宪:《段祺瑞和民国初年的内阁》,台北传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①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②《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
    ③《申报》,1921年9月21日。
    ④《申报》,1921年9月23日。
    ⑤ Lucian. W. Pye, Warlord Politics: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71,p.132.
    ⑤鲁卫东:《军阀与内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阁员群体构成与分析(1916-1928)》,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⑦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①《申报》,1920年8月28日、29日。
    ②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阁可见本文附录八。
    ③参见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民国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6页。
    ①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2页。
    ②吴经熊:《中国制宪史》(上),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0页。
    ①上述内容详见“贿选宪法”之第五章,“国权”。
    ①[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②[美]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③《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32页。
    ①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②《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91-792页。
    ③《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6页。
    ①《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7页。
    ②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8页。
    ③《孙中山文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03页。
    ①《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2页。
    ②《东方杂志》,1927年7月10日。
    ①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3页。
    ②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①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页。
    ②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356页。
    ①《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第1页。
    ②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61页。
    ③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张知本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①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②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页。
    ③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7页。
    ①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9页。
    ②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③张皓:《孙科责任内阁与国民党派系权力之争》,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④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61页。
    ①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页。
    ②陈胜强:《近代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官署变革——从官制改革到五院政府》,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谢振民编著、张知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①该条例的具体内容,可参见夏新华、胡旭晟等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5-1027页。
    ②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页。
    ①毛泽东:《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载《新华日报》(汉口),1938年7月5日。
    ②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①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
    ①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页。
    ③《新华日报》,1945年11月2日。
    ①“五五宪草”的全文,详见夏新华、胡旭晟等主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2-992页。
    ①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233页。
    ①郑大华:《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②聂鑫:《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浅议》,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①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1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26页。
    ②[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主编:《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尤存、牛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①杨鸿年、欧阳修:《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①[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孙力、张朝霞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②《新华日报》,1946年3月14日。
    ③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258页。
    ④转引自陈胜强:《近代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官署变革——从官制改革到五院政府》,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英]R·G·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①转引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①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7页。
    ①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Alasdair MacIntyre,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London:Duckworth,1988. p.60.
    ①[美]阿兰·沃森:《法律移植论》,贺卫方译,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期。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①。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②[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董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③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关于传统中国自然经济形态、宗法社会及已经思维模式对一元主义传统形成的影响,详见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大云山房文稿》,卷一,“三代因革论”。
    ⑥《论语·为政》。
    ①《荀子·致士》。
    ②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①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②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③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详见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3页。
    ②陈晓枫、毕玉玲:《更新与沉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百年之际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
    5. 《刘少奇选集》;
    1. 《大盂鼎铭》;
    2. 《尚书·说命》;
    3. 《诗经》;
    4. 《国语·晋语》;
    5. 《论语》;
    6. 《管子》;
    7. 《荀子》;
    8. 《大戴礼记》;
    9. 《汉书》;
    10. 《后汉书》;
    11.《大云山房文稿》;
    12.《中庵集》;
    13.《明史·职官志》;
    14.《明史·太祖纪》:
    15.《明通鉴》;
    16.《明夷待访录》;
    17.《清史稿》;
    18.《历代职官志》;
    19.《大清光绪朝会典·事例》;
    20.《大清嘉庆朝会典·事例》;
    21.《枢垣纪略》;
    22.《国榷》;
    23.《春融堂集》;
    24.《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25.《治平通议》;
    26.《盛世危言》;
    27.《庸书·外篇》;
    28.《仁学》;
    29.《康有为政论集》;
    30.《饮冰室文集之四》;
    31.《青年杂志》;
    32.《孙中山选集》;
    33.《孙中山全集》;
    34.《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35.《陈天华集》;
    36.《光绪朝东华录》;
    37.《申报》;
    38.《宣统政纪》;
    39.《盛京时报》;
    40.《南京临时政府公报》;
    41.《民立报》;
    42.《黎副总统政书》;
    43.《宋教仁集》;
    44.《北洋军阀史料选辑》;
    45.《中华民国政府公报》;
    46.《民立报》;
    47.《熊希龄集》;
    48.《袁大总统书牍汇编》;
    49.《中华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二辑;
    50.《东方杂志》;
    51.《每周评论》;
    52.《孙中山文萃》;
    53.《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
    54.《新华日报》;
    1.吴经熊:《中国制宪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蔡寄欧:《鄂州血史》,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3.李剑农:《戊戌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
    4.黄远庸:《远生遗著》,台北台海出版社1970年版;
    5.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三民书局1977年版;
    6.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80年版;
    7.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83年版;
    10.徐炳宪:《段祺瑞和民国初年的内阁》,台北传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11.荆知仁:《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12.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1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5.蒋碧坤:《中国近代宪法宪政史略》,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16.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民国丛书·第二编》,上海书店影印本1989年版;
    18.吴绪、杨人梗:《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9.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2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1.曹沛霖、徐宗士编:《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姚志刚:《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运作》,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
    25.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宋长军:《日本国宪法研究》,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27.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9.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谢振民编著、张知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2.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王健:《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张学仁、陈宁生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9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夏新华、胡旭晟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0.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1.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42.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46.何勤华、张海滨主编:《西方宪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48.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费巩:《比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0.陈志斌:《德国政体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严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张从容:《部院之争:晚清司法改革的交叉路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李晓兵:《法国第五共和宪法与宪法委员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55.石柏林:《旧中国宪法五十年——国家权力配置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9.周叶中、江国华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项焱:《英国议会主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孙季萍、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2.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63.甘超英等编著:《宪法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 [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 [美]费正清:《中国:人民的中央王朝与美国》,剑桥,1967年版;
    7.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9. [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董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三联书店1990年版;
    11.[美]费正清等:《东西文明:传统与变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美]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主编:《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尤存、牛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孙力、张朝霞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南宾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7.[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9.[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0.[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2.[英]艾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蓬勃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3.[英]艾弗尔·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4.[英]约翰·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5.[英]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6.[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7.[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8.[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9.[英]R·G·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0.[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1.[法]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3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7页;
    3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4.[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6.[德]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德]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8.[德]K.多耶林:《联邦德国国家法》,德国阿尔弗雷德·麦茨纳出版社1984年版;
    39.[日](?)清明:《日本官僚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0.[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上),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日]渡边洋三:《日本国宪法的精神》,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2.[日]宫泽俊义:《日本国宪法精解》,芦部信喜补订,董璠舆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43. Maurice Duverger, Les Constitutions de la France, Paris:PUF 1993;
    44. Kelly,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Raton Publishing Co.,1983;
    45. Robert B. Sideman, The State, Law and Development, Croon Helm Ltd.; 1978, London;
    46. Lucian. W. Pie, Warlord Politics: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71;
    47. Alasdair Macintyre, Whose Justice?Which Rationality? London:Duckworth, 1988;
    48. C. K. Allan, Law in the Making,7th ed. Oxford:Clarendon,1964.
    49. T. R. S. Allan, Liberty and Justice:The Legal Foundations of British Constitutionalism. Oxford:Clarendon,1993.
    50. A. Bickel, The Least Dangerous Branch. Indianapolis, IN:Bobs-Merrill,1962.
    51. D. C. M. Yardley, Introduction to British Constitutional Law, London Butterworth's,1984.
    52. Otis H. Stem hens, Jr., John M. Scheb Ⅱ,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3rd ed., Thomson West,2003.
    53. Walter Cairns, Robert McKeon, Introduction to French Law,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1995.
    54. Sabine Michalowski, Lorna Woods, German Constitutional Law:The Protection of Civil Liberties, Ash gate Publishing Company,1999.
    55. Nigel G. Foster, Salish Slue, German Legal System & Law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6. Roscoe Pou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s of Liberty,1957.
    57. John Marston, Richard Ward, Cases and Commentary on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2nd ed., Pitman Publishing,1993.
    58. Hiroshi Ode, Japanese Law, London,1992.
    59. Hiroyuki Hate, Go Nakagawa and Takehisa Nakagawa, Japanese Constitu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
    60. Meryl Dean, Japanese Legal System,2nd ed.,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2002.
    1.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陈弘毅:《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载《公法》(第1卷),法 律出版社1999年版;
    3.谢俊美:《关于民初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问题平议》,载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田为民:《内阁集体负责制及其例外——英国宪政习惯研究》,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
    6.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7.程同顺:《总统内阁混合制:历史渊源与当代现实》,载《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
    8.甘超英:《联邦德国的宪法基本原则》,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3期;
    9.武寅:《论明治宪法体制下日本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载《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10.武寅:《论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内阁更迭》,载《日本研究》,1996年第3期;
    11.吴福环的《总理衙门职能的扩展及其与军机处、内阁的关系》,载《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12.邱远猷:《辛亥革命时期清廷的“责任内阁”与权力之争》,载《求是学刊》,1981年第3期;
    13.何善川:《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14.姚琦:《唐绍仪内阁述评》,载《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5.周建林:《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16.汤黎的《民初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以<民立报>上宋教仁、章士钊的言论为中心》,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6期;
    17.李书源的《“超然内阁”风波与民初党争》,载《学术交流》,1992年第2期;
    18.张淑娟:《徐世昌与1916年内阁风潮的解决》,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19.经先静:《内阁、国会与实力派军阀——20世纪20年代罗文干案始末》,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20.鲁卫东:《军阀与内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阁员群体构成与分析(1916-1928)》,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21.张皓:《孙科责任内阁与国民党派系权力之争》,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2.赵希鼎:《清代内阁与军机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62年第3期;
    23.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制皇权——对传统说法之质疑,兼析奏折制之源起》,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4.江心力:《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载《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
    25.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26.陈晓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27.陈晓枫、毕玉玲:《更新与沉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百年之际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28.徐国利:《民主与宪政理论源流及其异同》,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29.韩大元:《论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00周年而作》,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
    30.刘小宁:《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及职能》,载《档案与建设》,2011年第8期;
    31.陈晓枫、易顶强:《论宪法秩序形成的文化内涵》,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5期;
    32.郑大华:《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33.聂鑫:《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浅议》,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34.[美]阿兰·沃森:《法律移植论》,贺卫方译,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期;
    1.侯春奇:《清末责任内阁研究》,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邓美娜:《宋教仁的“政党内阁”思想和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刘艳:《民初责任内阁述论》,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4.刘杰伟:《走向制度解决之路——熊希龄内阁与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移植》,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5.陈晓枫:《中国宪法文化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6.宋智敏:《从行政裁判院到行政法院——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研究》,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7.陈胜强:《近代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官署变革——从官制改革到五院政府》,武汉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