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制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课题制教学法是教师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基本学习单元,以学生课题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仿照课题研究管理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课题制教学法具有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体验性的特点。开展课题制教学法,对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课题制教学法与相关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对已有成果进行概念梳理,概括课题制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将课题制教学法与专题性教学法进行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是课题制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开展课题制教学法的效用和有利条件。第三部分是课题制教学法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基本原则有五项,即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开放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破与系统掌握相结合的原则、个体特长发挥与他人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步骤有五步,即提出课题研究指南,指导学生组成课题组,指导学生填写课题制学习申请表,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对学生研究成果考评与总结。第四部分是完善课题制教学法的路径。总结四年课题制教学法的实践,提出了完善课题制教学法的思路: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调整课题指南;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指导;调整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典型示范;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努力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That the problem makes pedagogy; teaching method is that the teacher takes hot spot, difficult point problem in real social life as fundamental element, takes student problem group as fundamental activity unit, studying a supervisor mode by coping a problem, guides one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that the student studies autonomously. The problem makes pedagogy; teaching method having the problem, autonom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experience that characteristic. Carry out a problem making pedagogy; teaching method, study enthusiasm to moving a college student's, train enterprising spirit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 an ability, push forward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all round having important practical or immediate significance.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PartⅠis that the problem makes pedagogy; teaching method and their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with relevance concept. Carry out concept carding, import and characteristic summarizing that the problem makes teaching method's on to already have had achievement. The comparison being in progress with research teaching, topicality teaching method, announces problem system teaching method to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Part II is that the problem makes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that teaching method middle applie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ought political and theoretical subject. Have analysed the efficacy and advantage carrying out proble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Part III is that the problem makes the fundamental step and base that teaching method wields. The fundamental step has five steps, is to suggest that the problem studies a guide, guide a student to be composed of the problem group, guide a student to fill in a problem making the application form studying, the achievement guiding a student to write a findings report or studying the thesis, couple of students study tests and assesses and sums up. The base has five, principle, priority combining with extracurricular appearance break and system grasps union's within principle, class being that principl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dministr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eacher leading factor with the student main body looks at and appraises union principle, particular speciality bring into play cooperate with others each other union principle. Part IV is that the perfect problem makes the teaching method train of thought. Sum up problem system teaching method for 4 years practice, the train of thought suggesting that the perfect problem makes teaching method:The social practice increasing a student's is flexible; Continual readjustment problem guide; Reinforce the training direction to the student; Adjust the teaching educating a target to take student as the delamination being in progress originally; Reinforce demonstration by example; Improve the course evaluation that way makes great efforts to achieve process and result are of equal importance.
引文
①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232678.html。
    ②胡锦涛:《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22/content_7475040.htm。
    ①这部分内容根据本人发表的论文《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4页改写。
    ①赵中建:《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外国高等教育》1987年第2期,第105页。
    ②沈志良:《“课题活动”教学模式》,《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5页。
    ①黑龙江大学:《扎实推进学生学理论课题制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9页。
    ②赵金飞、冯光:《用”课题制"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13页。
    ③谭劲松、肖香龙:《课题制教学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第74页。
    ①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江苏高教》2006年第2期,第150页。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①这部分内容根据本人发表的论文《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5、46页改写。
    ②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①刘智运:《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教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380页。
    ②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26。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2-7。
    [3]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232678.html.
    [4]胡锦涛:《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22/content_7475040.htm.
    [5]贾庆林:《在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前线》2000年第8期。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版。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邢惠民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1]石凤妍、徐建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论》,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6年版。
    [2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聂月岩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罗洪铁:《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的改革与探索》,《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3]张毅翔:《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创新》,《思想工作研究》2008年第11期。
    [4]严启英:《关注高校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教论坛》2009年第3期。
    [5]万美容:《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6]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江苏高教》2006年第2期。
    [7]刘智运:《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教学研究》2006年第5期。
    [8]刘智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探索》,《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9]张建林:《试论本科研究性学习的两个视角》,《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10]赵智:《大学生思维特点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年第9期。
    [11]高露:《论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中的运用》,《教书育人》2007年第9期。
    [12]高继红:《解读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13]赵中建:《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外国高等教育》1987年第2期。
    [14]沈志良:《“课题活动”教学模式》,《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5]陈秀丽:《高校想政治理论分层教育教学研究》,《前沿》2006年第10期。
    [16]谭劲松、肖香龙:《课题制教学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
    [17]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委员会:《扎实推进学生学理论课题制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8]叶富春、郭旭:《推动大学生学理论的新路径—课题制》,《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1、2期合刊。
    [19]赵金飞、冯光:《用”课题制”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0]周慧芳:《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1]袁惠红:《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2]王顺德:《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