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动物小说先天具有的艺术魅力,让远离自然的都市人重新回归原始、本初、自然、宁静的怀抱。本文立足于文学的层面,借助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多学科视野,探讨动物小说的主旨内涵与艺术品质,从理论的维度,阐释了动物小说与当代生态文学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动物小说的概念和起源进行了系统、严格地界定与梳理。动物小说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隶属于成人文学,本文分析了动物小说与动物童话、与一般儿童文学的区别,总结概括了动物小说与后两者在主题内容、写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廓清了动物小说鲜明而独特的文学特征,指出动物小说是一种大气开放、独树一帜的文学样式。
     本文探讨动物小说与人类精神发展演变的渊源关系,指出动物小说里具有人类的远古记忆和原始生活经验。在对原始巫术、古典神话、寓言故事的分析研究中,捕捉人类与动物之间久远而复杂的联系,论证了它们为动物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提供了精神需求与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多重贮备。本文进一步论述,动物小说是一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文学。
     生态文学产生于二十世纪,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而落脚点却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上。本文认为,动物小说在诞生之初即表现出生态意识,动物小说是生态文学的先行者,生态美学的践行者,动物小说所倡导和遵循的正是生态文学所秉持的核心精神——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类关怀意识。
     本文详细分析了动物小说中的绿色生态意蕴,从动物小说生动表现动物的生存美、生命美和情意美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动物小说追索生命根本价值、探询生命发展与和谐的生态精神。在动物小说中,大自然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象征丰富,它是美神、母亲还是复仇者,取决于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和情感,这就唱和了生态文学要求人类尊重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呼声。动物小说自觉、先天地带有环境关怀的精神,表现出一种绿色家园意识,即环境保护的内容。经过一系列具体的动物小说文本分析,本文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动物小说是一种绿色的生态的文学,是一种展望着绿色的生态美景的文学,是一种散发出生态美感的自然真挚的文学。
     本文进一步阐释,动物小说中包含着丰富而庞杂的生态哲思。动物小说中蕴涵着动物权利观、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理论思想,动物小说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推崇生物中心主义精神,倡导“类关怀”理念。动物小说歌颂动物生命的价值,肯定动物具有不可侵犯的生存权利。动物小说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失去和谐的生态世界对人类和动物造成的影响。动物小说反恩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作为,重新评估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模式,吁求在人类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建立进步的生态伦理关系。动物小说讲述不同动物的不同生命处境,指出支撑世界延续繁荣的根基是物种平等的绿色生态意识。
     经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和阐述,本文肯定动物小说蕴涵人类的绿色凝思,是一种高瞻远瞩、见解深刻的文学样式。文章列举了四位世界经典动物小说大师的代表作,为进一步全面展现这一绿色图景,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的蓝本。本文论述了中国动物小说创作的先天优势,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动物小说中的生态意识不谋而合,中国的地理民族文化资源为动物小说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条件等,同时详细分析、概括了中国大陆动物小说创作的现状,将中国大陆目前定义为动物小说的文本,区别划分为“动物小说”、“类人动物小说”、“科普动物小说”、“大动物小说”这四大类,并对每一类型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其在文学实质方面的不同,从而为鉴别动物小说的真伪以及质量的高低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明,为开展动物小说创作活动提供了参考与校对的依据。最后,本文从专业学识与素养、思想深度、社会责任意识、文学创新性和艺术品质这四个方面,对目前中国的动物小说创作提出要求,期待更多思想深刻、精神独立、意义隽永、吻合世界生态文学大趋势、表现中国现实的优秀作品问世。
Animal novels have their original artistical charm,stimulating the modern metropolitians who are far away from nature to go back to the origin,the beginning, the nature,and the peace.This essay is maily about the theme,the connotation,the artist qualities of animal novels and theoretially about the litera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animal novels and modern eco-literature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y, Sociology,Psychology,Environment esthetics and other literature researches.
     This essay firstly defines strict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animal novel's concept and the origin.The animal novel is important component in a children's literature,simultaneously also subordinated in the adult literature,this essay has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imal novel,the fairy tale,and general children's literature,summarized the writing differences,the theme differences and content differences between animal novel and the latter both,thus making clear the uniqu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imal novel,pointing out that the animal novel was an unique literature style.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origin relations which the animal novel and the human spirit development,pointing out that humanity's ancient times memory and the crude life experience,witchcraft,myth,fable and other forms in the animal novels can prove the remote and complex relation.They have provided the spiritual and the cultural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animal novel.This essay pointed out that the animal novel is one kind which has the romantic,realistic literature.
     The ecology literature originated in the 20th century.The ecology literature is one kind to inspect and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s and to inquire about social root of ecological crisis.Ecology literature presents nature and human's relations,but its foothold actually in humanity's thought,culture,economy, technology,life style,in social development pattern.This essay believed that the animal novel namely displays the ecology consciousn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irth. The animal novel is the ecology literature forerunner,ecology esthetics fulfiller.What the animal novel initiates and follows is precisely the ecology literature core-- nonhuman-centerism.
     This essay multianalyses animal novel's green ecology implication and it also proves the animal novel to seek for basic life value significance and inquires ecology consciousness of the life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in terms of the beauty of survival, the beauty of life and the beauty of cordiality.In the animal novel,the nature becomes the independent esthetic object,the symbol is rich,it is the beautiful god,the mother or the avenger,which is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manner and the emotion of human,which just meets the intention that the ecology literature is to respect the nature and to maintenance ecological equilibrium.The animal novel natually and congenitally has the environment concern spirit and displays one kind of green homeland consciousness,name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above analysis has proven such viewpoint powerfully:The animal novel is a kind of green ecology literature,a kind of forecasting the green ecology beautiful scenery,a sincere kind of sending out the ecology esthetic sense.
     This essay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animal novel is containing rich and the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ecology thoughts.Through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texts taken from animal novels,this essay proves the animal novel is to echo the animal rights, the biological centerism,the ecology centerism.The animal novels oppose the human-centered principle,esteem biology-centered principle and "species concern" ideology.Animal novels eulogy animal life's value and conform that animals have the inviolable rights to subsistence.Animal novels im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and present the effect the damaged ecological equilibrium has on human and animal.The animal novel reconsiderate the human actions in nature,re-appraise human's way of existence and the mode of life,call to establish the progressive ecology ethic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animal and nature.The animal novel tell different animal's different lifestyles and situation,pointing out that it is species-equal ecology consciousness that supports the earth'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It is green ecology consciousness that instructs one of main ideologies of animal novels.
     After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laboration,this essay affirm that animal novel contains humanity's green meditattion,which is a kind of literature style with a long-range approach and the profound opinions.The essay has enumerated four world classical animal novel masters' representative works,to further comprehensively unfold this green prospect,and to give the most direct,the most vivid main source.This essay elaborated congenital superiority of the Chinese animal novel creation,which happens to hold the same view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auty ",China's geographical,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provided the rich creation resources and the conditions, simultaneously multianalyse and summarize present situations mainland China will define at present as the animal novel,and divides again the animal novels into 4 kinds,the animal novels,the humanlike animal novels,the popular science animal novels,big animal novels,and carded on the multianalysis to each type of work, pointed out differences in the literature essences,thus providing the theory basis for distinction of the truth and the quality and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and createria for widespreading the creation of animal novels.Finally,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the accomplishment,the thought depth,social responsibilities,the literature innovation and artistic quality,this essay sets the request to the present China's animal novel creation,anticipating that the outstanding works with more profound thought,with the spiritual independence,with the significance,which suit to the world general trend to be published.
引文
[1][英]安娜·休厄尔.黑美人[M].崔思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史佳林.动物小说:一个值得关注的类型.互联网易文网.http://book.ewen.cc/books,2005年6月17日
    [3]Edited by Peter Hunt,associate editor Sheila Ray.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6.
    [4]张锡昌、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面面观[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5月.第283页
    [5]朱自强.从动物问题到人生问题——论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艺术模式与思想.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60-361页
    [6][法]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M].周克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7]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52-253页
    [8]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54页
    [9]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4页
    [10]曹文轩.与王同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6页
    [11]约翰·纽伯瑞(John Newbery)是英国著名出版家,生于1713年。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他编写并出版世界上第一本专门的儿童书《美丽的小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的儿童读物印刷厂、第一家专门的儿童书店,崇尚“快乐至上”的儿童教育观念。“纽伯瑞大奖”(The Newbery Medal for Best Children's Book)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mion-ALA)的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 Children-ALSC)于1922年为纪念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国儿童图书作者。它与著名的“国际安徒生奖”齐名。
    [12][英]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M].谢瑶玲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月.第104页
    [13]自一八七七年问世以来,《黑美人》始终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在美国,它是经人文学科基金会推荐的美国学生课外阅读丛书中的一本,被赞誉为充满了爱心和尊重的马的圣经。女作家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惊人的勇气,她还谴责战争和猎狐,而在当时,这两种制度和习俗被认为是心智正常的人都应该毫无疑问接受的。
    [14][加]玛格丽特·桑德斯.美丽的乔.胡剑虹译.北方文艺出版,2006年7月.第116页
    [15][英]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M].谢瑶玲译.台湾:天卫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月.第105页
    [16]金曾豪.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动物小说.互联网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Olds/2005-04/20/content_220251.htm,2005年4月20日,
    [17][美]杰克·伦敦.白牙.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8][美]埃莉诺·阿特金森.义犬博比[M].刘云波、刘惠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
    [19][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与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0][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宾果——我的小狗的故事.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
    [21]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2]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
    [23]梅子涵、方卫平、朱自强、彭懿、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45页
    [24][美]阿丝塔·鲍恩.狼回家的路[M].曹雪珍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第44页
    [25][美]埃里克·奈特.灵犬莱西[M].周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6]朱自强.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45页
    [27][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与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8]李传锋.丛林虎啸[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月
    [29][德]尼采.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11页
    [30]冯俊.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儿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43-46页
    [31][美]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84-86页
    [32]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145-148页
    [33][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宾果——我的小狗的故事.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82页
    [34][加]玛格丽特·桑德斯.美丽的乔[M].胡剑虹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第79-85页
    [35][美]埃里克·奈特.灵犬莱西[M].周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6][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与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
    [37][美]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8]金曾豪.苍狼[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
    [39]杨志军的父亲是一位在拉萨工作过的记者,曾长时间和藏民接触,熟悉高原生活。杨志军从父亲那里得到过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为他创作长篇动物小说《藏獒》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0][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斯普林菲尔德狐狸.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04页
    [41]韦苇.世界童话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页
    [42][美]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M].舒伟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364页
    [43][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红颈环——顿河谷鹧鸪的故事.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 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66页
    [44]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05页
    [45][日]椋鸠十.土屋里的蛤蟆.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野兽岛[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3月
    [46]沈石溪.斑羚飞渡[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年7月.第72-74页
    [47]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91页
    [48][奥]阿德勒.阿德勒人格哲学[M].罗玉林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9月.第5-6页
    [49]冯海.从“本位”到“交谈”——新时期童话创作观念的演变.中国儿童文化第一辑[J].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2月.第51页
    [50]冯海.从“本位”到“交谈”——新时期童话创作观念的演变.中国儿童文化第一辑[J].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2月.第51页
    [51][美]杰克·伦敦.白牙.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98-199页
    [52][加]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M].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第140页
    [53][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98页
    [54]同上,第200页
    [55][美]弗雷泽.金枝:上[M].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31-32页
    [56]同上.第33-35页
    [57][美]弗雷泽.金枝:下[M].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492页
    [58][美]弗雷泽.金枝:下[M].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492页
    [59][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2页
    [60]同上.第21-22页
    [61][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M].孙尚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第97-104页
    [62]Carl M.Tomlinson,Carol Lynch-Brown.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Boston,MA:Allyn and Bacom,2002.第103页
    [63]殷国明.漫话“狼“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32页
    [64]殷国明.漫话“狼”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87-189页
    [65]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66]《狼图腾》英文版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负责翻译。他高度赞扬《狼图腾》的文化价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狼本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动物,它比狮子和老虎还引人关注,大概是因为它成群了。像杰克·伦敦写狼,但是故事里面主人翁往往是人。这个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往往是狼,所涉及的是全世界面对的一些大问题。比如说环保问题、文化与文化的交流甚至冲突等,这个牵扯到美国、亚洲、欧洲、非洲所遇到的问题都在里面有所反映。所以能够在这样一个故事里面体现,算是比较独特的了……”
    [67]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第93页
    [68]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第95页
    [6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113页
    [70]蓝开祥、胡大浚选注.先秦寓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页
    [71]Carl M.Tomlinson,Carol Lynch-Brown.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Boston,MA:Allyn and Bacom,2002.第105页
    [72]庄子.庄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2月
    [73][古]伊索.伊索寓言[M].王林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第73-75页
    [74]殷国明.漫话“狼”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73-75页
    [75]朱宝荣.动物形象:小说研究中不应忽视的一隅.文艺理论与批评[J].2005年,第1期.第117-121页
    [76][英]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M].傅惟慈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77][奥]弗朗茨·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三册[M].高年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
    [78][美]瓦查·马苏.猫的哲学:我们这个时代的寓言[M].陆钰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
    [79]曹文轩.与王同行——曹文轩散文随笔[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178页
    [80]徐瑞康.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学发展史(修订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81][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M].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82][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261页
    [83]Carl M.Tomlinson,Carol Lynch-Brown.Chapter 7:Realistic Fiction.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Boston,MA:Allyn and Bacom,2002.第132页
    [84][美]Jean Webb等.儿童文学导论: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M].杨雅捷、林盈蕙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第91页
    [85]Peter Hunt、Sheila Ray.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6.第293页
    [86]王诺.生态文学十二讲之十二:什么是生态文学,什么不是[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2月13日
    [87]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64页,
    [88]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54页
    [89][德]尼采.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8页
    [9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4页
    [91]Joseph O.Milner.Spidtual and Ethical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NewYork,2001.第125-126页
    [92]曹文轩.与王同行——曹文轩散文随笔[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7-178页
    [93]朱自强.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66页
    [94][吉尔吉斯]艾特玛托夫.断头台[M].李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10月
    [95]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67页
    [96]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51页
    [97]同上.第354-356页
    [98][加]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80-181页.威尔逊,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终生研究蚂蚁。
    [99]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55-357页
    [100][英]吉卜林.莫格里的兄弟们.丛林故事[M].文美惠、任吉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0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56页
    [102][美]阿丝塔·鲍恩.狼回家的路[M].曹雪珍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第44页
    [103][日]椋鸠十.两只大雕.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两只大雕[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3月.第177-188页
    [104][日]椋鸠十.两只大雕.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两只大雕[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3月.第188页
    [105]同上
    [106][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领跑的野马.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2页
    [107][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斯普林菲尔德狐狸.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06页
    [108][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第362页
    [109][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12月.第58-59页
    [110][美]乔安娜·伯格.我的鹦鹉老大[M].屈家信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4月.第32页
    [111]同上.第95页
    [112]同上
    [113][日]椋鸠十.野猪的剑术.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深谷里的羚羊[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3月.第49页
    [114][美]埃莉诺·阿特金森.义犬博比[M].刘云波、刘惠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88页
    [115][德]威廉·冯特.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M].叶浩生、贾林祥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第239页
    [116][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第435-436页
    [117]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65页
    [118]曹文轩.与王同行——曹文轩散文随笔[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17页
    [119][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88页
    [120]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母兔.纯真年代:小说卷3[M].金波、樊发稼、安武林主编.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第153页
    [121]金曾豪.苍狼[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第51-52页
    [122][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91页
    [123][美]杰克·伦敦.白牙.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51-152页
    [124]夏建新、李天宏、王英、张淑萍主编.全球环境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125]生境(habitat)是为动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常规自然空间;换句话说,是生物种群的家。一个物种的生境由环境中为该物种提供资源的场所构成,其提供的资源若缺失则该物种种群将灭亡。
    [126][芬]Ilkka Hanski.萎缩的世界——生境丧失的生态学后果[M].张大勇、陈小勇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7页
    [127]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25页
    [128]Gordon Dickinson and Kevin Murphy.ecosystems[M].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USA and Canada,1996.第84页
    [129]同上.第86页
    [130][美]阿丝塔·鲍恩.狼回家的路[M].曹雪珍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第2-3页
    [131]宋丽丽.生态批评: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视野.江苏大学学报[J].2006年,第1期.第27页
    [132][美]汤姆·睿根.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M].莽萍、马天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84、93页
    [133]张锋.自然的权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3页
    [134][法]布封.动物素描[M].刘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135]张锋.自然的权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8-19页
    [136]张锋.自然的权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61-65页
    [137][英]安娜·休厄尔.黑美人[M].崔思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2页
    [138][英]安娜·休厄尔.黑美人[M].崔思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94页
    [139]同上.第149页
    [140][澳]雷蒙德·盖塔.哲学家的狗[M].江俊亮、沈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8页
    [141]同上.第31-32页
    [142]同上.第31页
    [143]同上
    [144]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243页
    [145][加]玛格丽特·桑德斯.美丽的乔[M].胡剑虹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第214页、第152页
    [146][南非]库切.动物的生命[M].朱子仪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72页
    [147][美]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94-95页
    [148]列夫·托尔斯泰.霍尔斯托梅尔.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四卷[M].臧仲伦、刘远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24页
    [149]同上.第22页
    [150]同上.第23页
    [151]郭雪波.大漠狼孩[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
    [152]赵树勤、龙其林.新世纪生态小说论.文艺争鸣[J].2007年,第4期.第22-23页
    [153][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第364页
    [154][吉尔吉斯]艾特玛托夫.断头台[M].李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10月.第369页
    [155][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5月
    [156]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34页
    [157][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艾米的命运,人类的命运[M].陈家宽、李博、杨凤辉译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212页
    [158]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2页
    [159]同上.第9页
    [160][法]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月
    [16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90页
    [162]杨通进.西方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互联网中国环境报.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17009&bpg=8&age=0,2005年1月19日更新
    [16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164]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其宗旨是研究未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阐明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引起政策制订者和舆论的注意。目前主要从事有关全球性问题的宣传、预测和研究活动。成立于1968年4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
    [165][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M].李云龙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8月
    [166]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37页
    [167][美]福克纳·W.熊.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
    [168][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11页
    [169][英]安娜·休厄尔.黑美人[M].崔思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8页
    [170][美]亨利·米勒.北回归线[M].袁洪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71]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21页
    [17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第2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9-30页
    [173]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3页
    [174][美]埃里克·奈特.灵犬莱西[M].周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1页
    [175]同上.第51-54页
    [176][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动物记[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
    [177][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37页
    [178][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小熊强尼.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81页
    [179][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小熊强尼.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第188-189页
    [180]同上.第186-187页
    [181][英]吉卜林.丛林故事[M].文美惠、任吉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82][英]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M].谢瑶玲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月.第107页
    [183][英]吉卜林.莫格里的兄弟们.丛林故事[M].文美惠、任吉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8页
    [184]冒键.傲慢与偏见:杰克·伦敦的兽性视野.跨越太平洋的彩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63页
    [185][美]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月.第39页
    [186][美]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62-63页
    [187][美]杰克·伦敦.白牙.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31-132页
    [188]张锡昌、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面面观[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5月.第142页
    [189][日]椋鸠十.太郎和阿黑.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M]:山大王.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1-42页
    [190][日]椋鸠十.父亲和白脸山雀.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阿尔卑斯的猛犬[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51-60页
    [191][日]椋鸠十.一只耳朵的大鹿.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深谷里的羚羊[M].安伟邦等译.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22页
    [192]张锡昌、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面面观[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5月.第143页
    [193][日]椋鸠十.天棚里的猫.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天棚里的猫[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137-148页
    [194][日]椋鸠十.金色的脚印.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阿尔卑斯的猛犬[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115页
    [195]孟子.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M].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349页
    [196]孟子.孟子集注卷十二告子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M].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328页
    [197]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9页
    [198]老子.德经校注.皂书老子校注[M].高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353页
    [199]老子.老子道经第十六章.老子校译[M].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66页
    [200]庄子.庄子·马蹄篇.庄子译注[M].杨柳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36页
    [201]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9页
    [202]同上
    [203]庄子.庄子·齐物论.《庄子》注评[M].张采民、张石川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第12-31页
    [204]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93页
    [205]史佳林.动物小说:一个值得关注的类型.互联网易文网.http://book.ewen.cc/books,2005年6月17日
    [206]李传锋创作有《红豺》、《猎狗狮毛》、《山野的秋天》、《丛林虎啸》等动物小说。他的作品中,土家族的民族风情突出。土家人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俗,为小说带来清新粗犷的韵味。
    [207]金曾豪.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动物小说.互联网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01ds/2005-04/20/content_220251.htm.2005年4月20日
    [208]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2-134页
    [209]朱自强.像笔下的动物一样诚实.老班兄弟[M].台湾:民生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页
    [210]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冰湖.纯真年华:小说卷3[M].北京:中国儿童出版社,2006年1月
    [211]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15页
    [212]同上.第28页
    [213]同上.第22页
    [214]同上.第42页
    [215]同上.第80页
    [216]同上.第123页
    [217]同上.第212页
    [218]同上.第229页
    [219]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224页
    [220]沈石溪.残狼灰满[M].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1997年9月.第6-7页
    [221]沈石溪.红奶羊.残狼灰满[M].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1997年9月.第158页
    [222]朱自强.像笔下的动物一样诚实.老班兄弟[M].台湾:民生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页
    [223]常新港.土鸡的冒险[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302页
    [224]常新港.一只叫玉米黄的老鼠[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年7月
    [225]朱自强.从动物问题到人生问题——论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艺术模式与思想.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63页
    [226]朱新望.小狐狸花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8月.第123-124页
    [227]同上.第81页
    [228]朱新望.小狐狸花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8月.第91页
    [229]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221页
    [230]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577页
    [231]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第12-13页
    [232][法]黎达.黎达动物故事集[M].严大椿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2月.第2-3页
    [233][英]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M].谢瑶玲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月.第103页
    [234]]沈石溪.残狼灰满[M].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1997年9月.第5页
    [235]李克威.中国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36]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第76页
    [237]王诺、陈初.佳作难觅——中国生态文学现状堪忧[N].中国艺术报.2005年4月21日,第二版
    [238]王诺、陈初.佳作难觅——中国生态文学现状堪忧[N].中国艺术报.2005年4月21日,第二版
    [239]方敏.熊猫史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1月.这本书运用了诗性小说、报告文学、抒情散文三种文体,因而被命名为“多文体、复合结构小说”。
    [240]梅柏青.方敏:12年谱写熊猫史诗.互联网成都在线一成都日报.http://www.cdol.net/html/27/n,2008年2月13日
    [241][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30页
    [242]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8页
    [243]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3页
    [244][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艾米的命运,人类的命运[M].陈家宽、李博、杨凤辉译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3页
    [1][英]安娜·休厄尔.黑美人[M].崔思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史佳林.动物小说:一个值得关注的类型.互联网易文网.http://book.ewen.cc/books,2005年6月17日
    [3]Edited by Peter Hunt,associate editor Sheila Ray.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6.
    [4]张锡昌、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面面观[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5月
    [5]朱自强.从动物问题到人生问题——论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艺术模式与思想.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6]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
    [7]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
    [8]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
    [9]曹文轩.与王同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
    [10][加]玛格丽特·桑德斯.美丽的乔.胡剑虹译.北方文艺出版,2006年7月.
    [11][英]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M].谢瑶玲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月
    [12]梅子涵、方卫平、朱自强、彭懿、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2年12月
    [13][德]尼采.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
    [14]冯俊.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儿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美]杰克·伦敦.白牙.荒野的呼唤[M].胡春兰、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6][美]埃莉诺·阿特金森.义犬博比[M].刘云波、刘惠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
    [17][苏]特罗耶波利斯基.白比姆与黑耳朵[M].曹苏玲、粟周熊、李文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
    [18][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动物记1:我眼中的野生动物[M].段丽华、刘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
    [19]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0]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
    [21][美]阿丝塔·鲍恩.狼回家的路[M].曹雪珍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
    [22][美]埃里克·奈特.灵犬莱西[M].周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3]韦苇.世界童话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4][美]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M].舒伟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25][日]椋鸠十.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野兽岛[M].安伟邦等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3月
    [26]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27][奥]阿德勒.阿德勒人格哲学[M].罗玉林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9月
    [28]冯海.从“本位"到“交谈”——新时期童话创作观念的演变.中国儿童文化[J].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辑
    [29][加]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M].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30][美]弗雷泽.金枝:上[M].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
    [31][美]弗雷泽.金枝:下[M].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
    [3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3][英]E·E·埃文斯一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M].孙尚扬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1年10月
    [34][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
    [35]Carl M.Tomlinson,Carol Lynch-Brown.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Boston,MA:Allyn and Baeom,2002
    [36]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
    [37]殷国明.漫话“狼“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38]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3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40]蓝开祥、胡大浚选注.先秦寓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
    [41]庄子.庄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2月
    [42][古]伊索.伊索寓言[M].王林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
    [43]朱宝荣.动物形象:小说研究中不应忽视的一隅.《文艺理论与批评》[J],2005年,第1期
    [44][英]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M].傅惟慈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45][奥]弗朗茨·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三册[M].高年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
    [46][美]瓦查·马苏.猫的哲学:我们这个时代的寓言[M].陆钰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
    [47]徐瑞康.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学发展史(修订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8][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M].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49][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
    [50][美]Jean Webb等.儿童文学导论: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M].杨雅捷、林盈蕙译.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51]王诺.生态文学十二讲之十二:什么是生态文学,什么不是[N].北京: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2月13日
    [52]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3][加]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54]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
    [55]Joseph O.Milner.Spiritual and Ethical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NewYork,2001
    [56][吉尔吉斯]艾特玛托夫.断头台[M].李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1月
    [57]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
    [58][英]吉卜林.莫格里的兄弟们.丛林故事[M].文美惠、任吉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
    [59][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
    [60][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12月
    [61][美]乔安娜·伯格.我的鹦鹉老大[M].屈家信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4月
    [62][德]威廉·冯特.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M].叶浩生、贾林祥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63]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64]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母兔.纯真年代:小说卷3[M].金波、樊发稼、安武林主编.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
    [65]金曾豪.苍狼[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
    [66]夏建新、李天宏、王英、张淑萍主编.全球环境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芬]Ilkka Hanski.萎缩的世界——生境丧失的生态学后果[M].张大勇、陈186 小勇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68]Gordon Dickinson and Kevin Murphy.ecosystems[M].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USA and Canada,1996
    [69]宋丽丽.生态批评: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视野.江苏大学学报[J],2006年,第1期
    [70][美]汤姆·睿根.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M].莽萍、马天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71][法]布封.动物素描[M].刘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72]张锋.自然的权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73][澳]雷蒙德·盖塔.哲学家的狗[M].江俊亮、沈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74]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75][南非]库切.动物的生命[M].朱子仪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76]列夫·托尔斯泰.霍尔斯托梅尔.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四卷[M].臧仲伦、刘远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
    [77]郭雪波.大漠狼孩[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
    [78]赵树勤、龙其林.新世纪生态小说论.文艺争鸣[J],2007年,第4期
    [79][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5月
    [80][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艾米的命运,人类的命运[M].陈家宽、李博、杨凤辉译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81]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82][法]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月
    [8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84][美]福克纳·W.熊.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年3月
    [85][美]亨利·米勒.北回归线[M].袁洪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86][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M].李云龙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8月
    [87]冒键.傲慢与偏见:杰克·伦敦的兽性视野.跨越太平洋的彩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8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版[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89]孟子.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M].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90]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91]老子.德经校注.皂书老子校注[~[].高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
    [92]老子.老子道经第十六章.老子校译:老子道经第十六章[M].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
    [93]庄子.庄子·马蹄篇.庄子译注[M].杨柳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94]庄子.庄子·齐物论.《庄子》注评[M].张采民、张石川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
    [95]金曾豪.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动物小说.互联网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01ds/2005-04/20/content_220251.htm,2005年4月20日,
    [96]朱自强.像笔下的动物一样诚实.《老班兄弟》[M].台湾:民生报出版社,2003年10月
    [97]沈石溪.残狼灰满[M].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1997年9月
    [98]常新港.土鸡的冒险[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99]朱新望.小狐狸花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8月
    [100][法]黎达.黎达动物故事集[M].严大椿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2月
    [101]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5月
    [102]王诺、陈初.佳作难觅——中国生态文学现状堪忧[N].中国艺术报,2005年4月21日.第二版
    [103]梅柏青.方敏:12年谱写熊猫史诗.互联网成都在线-成都日报http://www.cdol.net/html/27/n,2008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