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一部分 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基本构成
     从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基本构成上,论述了在受贿罪共同犯罪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同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等共犯形态。
     第二部分 关于单位共同犯罪问题
     论述了单位可以作为受贿罪共同犯罪主体,单位受贿共同犯罪表现形式及特征。
     第三部分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受贿犯罪的定性与处理
     这部分主要是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列举分析了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的定性与处理;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受贿行为的定性与处理等问题
     第四部分 关于“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定性与处理
     这部分详述了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共同受贿故意的类型。分述了家属参与受贿犯罪行为性质和处理。
     第五部分 受贿罪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数额及其刑事责任
     犯罪数额在受贿罪中是最重要的定罪量刑情节。在共同受贿案件中,受贿罪的犯罪数额存在分配问题。通过对几种观点进行辨析,得出结论,对于共同受贿案件中各共犯,首先应当按照犯罪总额说的标准确定量刑的法律条款依据,在此基础上将个人分赃数额作为情节予以考虑。
This paper takes up the following 5 parts.
    1. The basic constitution of joint bribery crime.
    From the basic constitution of joint bribery crime, it discussed that non-stat
    personnel can constitute the accomplice of bribery crime; non-state working
    personnel can constitute the joint crime practitioner, the instigator and the helper of
    bribery crime.
    2.Regarding the questions of unit joint crime
    It's discussed that a unit can be taken as a joint crime subject, the manifes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which are also exploited in this part.
    3. The determination and disposition of joint bribery crime for the state and
    non-state working personnel.
    This part aims at solving some difficult questions in legislative practice,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and disposition of joint bribery crime for the state working personnel and the cooperation businessmen, the unit and the natural person, etc. 4.The determination and disposition of family joint bribery crime. The nature and disposition of family joint bribery crim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5.The criminal quantity and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joint criminals. The criminal quant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criminal determination and penalty measurement. By analyzing some viewpoi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every joint bribery criminal, the criterion of criminal quantit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foundation of penalty measurement, on the basi? of which, the shares of personal spoil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pecial criminal plot when measurement of penalty is made.
引文
1、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高铭喧著:《刑法总则要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赵秉志著:《关于法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思考》
    9、赵秉志、许成磊: 《金融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重点疑难问题研讨》,载姜伟主编:10、《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4辑。
    11、刁荣华主编:《刑法修正若干问题》,(台湾)汉林出版社1976年版
    12、何秉松著:《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13、于志刚主编:《惩治职务犯罪疑难问题司对策》(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法律出版社,成文堂联合出版1995年版
    15 娄云生著:《法人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樊凤林主编:《犯罪构成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17、游伟主编:《刑事法适用—中国当代刑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8、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主办:《刑事审判参考》1999年第4辑、第5辑,法律出版社
    19、[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王泰译,中国公安在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22、何泽宏:《单位犯罪研究》,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1期。
    23、许成磊、王会时:《单位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控讨》,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24、潘伯华:《混合主体勾结职务犯罪处断原则探讨》,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
    25、张明楷:《保险诈骗罪基本问题研究》,载《法学》2001年第1期。
    26、杨辉忠、华丽:《职务犯罪中的混合身份共犯》,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
    27、王焰明:《单位共同犯罪及刑事责任探讨》,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8、单民:《论单位贿赂罪》,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对行政不作为一些问题的思考》,载《人大建设》,2003年第5期。
    2、《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