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改革后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有序推进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高师学生面临着招生政策、毕业分配制度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多元化冲击,这无疑对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反观高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及其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难发现其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个人能力、身心发展四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师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益。针对上述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种种不足,本文提出包括招生管理制度合理化、高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工作的深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细化四个方面在内的一整套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相关对策,力图为新时期高师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建议。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y(SNU) face with the impact of admissions policies, graduation distribution and access to qualified teachers system ,which no doubt provides many new requirements to SNU . But examining the status of gene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SNU, the writer finds that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including the ideology and morality, science and culture, personal abi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on SNU,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NU. As to inadequacies of SNU,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set of fou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rationalization of admissions policies,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lan, deepening of the working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mprovements of working of counselors and head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commend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NU and their general quality education.
引文
1、蔡景华.论跨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云梦学刊,2000(2)
    2、刘超等.论高师学生素质教育基本内容及其优化途径[J].宿州师专学报,2001(3)
    3、刘新玲.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
    4、张伟波.高等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挑战与对策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
    5、王子元.什么是教师资格制度[J].职教论坛,2002(4)
    6、刘颁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
    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美国2061计划[A].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第四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林崇德等.论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9、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
    10、王萌.论高师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刊
    11、王延文等.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6)
    12、张庆奎等.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4(4)
    13、吴志功.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4、刘东敏.新型高师学生职业素质结构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
    15、文隽.我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6、卢鸿德.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与实务[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P2
    17,19、吴志宏等.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65, P267,P275
    18、李曼丽.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0、陈炳璋.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整体推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1、李炳煌.试论高师学生素质教育[J].求索,1999(4)
    22、张国艳.关于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农垦师专学报,1997(4)
    23、张桥.关于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3)
    24、吕富国.加强高师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高质量师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25、李如发.加强高师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人才研究,2000(3)
    26、郭东颖.简论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J].河西学院学报,2004(2)
    27、何翔.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内容及对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8、詹洪波.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几点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29、朱建峰.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林区教育,2005(3)
    30、张翼然.合并组建类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6)
    31、刘浩.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