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文
[1]安儒亮等,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2]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P13[注]《教育研究》99年月10期:岳晓东、袭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3]王凯珍等,北京体育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3
    [4][6]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国外体育院校系科情况介绍.1986
    [5]金高强,沈阳体育学院与日、美、俄体育院校课程设置的比较。1992年体育学院教学研究论文集,1992
    [7][9]李成宏,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与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教学与教材研究,1994,2
    [8]张文辉,四国体育师资课程设置特点与我国课程设置改革,体育高校研究,1991,3
    [10][21]王永盛等,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1998,1
    [11]高俊刚,直属体院教师结构现状及对策,1992,3
    
    
    [12]汤起宇,前苏联《体育运动管理学》教材体系的变化及其对我国《体育管理学》建设的启示,体育高教研究,1995,1
    [13]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中国软科学,1997,12
    [14]黄汉斌,谈“体育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改革,体育高教研究,1995,4
    [15]于美方主编,大学教学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5
    [16][21]李文辉,面对新世纪我国高师体育教育的思考——兼谈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体育与科学,1998,4
    [17]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4期
    [18]范印哲,教材设计与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
    [19]富嘉贞,对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索,中国学校体育,1998,2
    [20]任海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合理性的探讨之二,1998,2
    [22]珺瑛,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1999,1
    [23]赵海涛等,对体育管理学教学针对性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1990,2
    [24]曲阜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卡
    [25]李学伟等,教学质量全面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3
    [26]曲阜师范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暂行规定
    1.孙汉超等,创办体育管理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专业教学成果报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
    2.高建新等,美国大学培养体育专业人材的教学管理,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1
    3.王伟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华文摘,1997,9
    4.李国祥,论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新华文摘,1999,4
    5.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新华文摘,1998,8
    6.李卓宝等,坚持与超越——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途径的研究与试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8
    7.王键等,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创建教学工作新体系,中国高教研究,1999,1
    8.谢雪峰,我院专业结构调后的思考,体育高教研究,1995,3
    9.肖国梁,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体育高教研究,1995,2
    10.参见[美]唐.泰普思科:《泰普思科预言——21世纪人类惩治新模式》(中译本),时事出版社,1998年出版。
    11.曲钦岳等,研究型大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中国高教研究,1999,2
    
    
    12.童昭岗等,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系科的教改思路与实践,体育与科学1998,4
    13.刘清,考试分析是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3
    14.梁俊雄,面向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趋向,1999,2
    15.常林,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的信息化教学观念转变,中国电化教育,1998,11
    16.程智,国际互联网教育传播过程的探讨,中国电化教育,1998,11
    17.仇建生,多媒体体育教学应用与展望,四川体育科学,1999,12
    18.张倩苇,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1998,2
    19.徐和庆,体育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探讨,浙江体育科学,1988,3
    20.郑国爱,培养复合型人才与高校改革,新华文摘,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