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唐代新词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是词汇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上承中古,下启近代,传承词和新生词都很多,类型多样。论文以《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收录的首例为唐代文献的词为采集范围,通过对其进行检索排查,建立唐代新词语料库;根据唐代文献补充相关新词,以〖〗习标识。在这个研究范围内,从意义、形式上描述唐代新词语的基本面貌。全文分七章,另有绪论和结语。
     绪论介绍唐代新词语的研究意义、现状、内容和方法,交待语料来源和使用情况。唐代新词语研究是汉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断代词汇研究不同于专书词汇研究的新方法。目前唐代词汇研究多集中在微观领域,宏观研究成果尚未出现。论文通过对唐代新词进行分义类、分音节形式、分词类、分结构、分语义关系的有序调查,归纳唐代词汇的特点。唐代成语相当于词,列于最后一章。
     第一章是唐代类义词。从词义入手,寻找新词的系统性。根据唐代社会特点,选择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九个领域——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举、文化、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类聚各领域内的相关词,在社会历史原因中研究词汇产生机制及系统。
     第二章是唐代基本词汇。唐代产生的、与基本社会生活直接相关、意义简单明确、并普遍延用到近现代汉语的词是唐代基本词汇,分十四类。在社会与词汇的互动中,发现基本词汇的本质及体系。
     第三章是唐代单音词。总结唐代新单音词特点、产生原因、产生方式,包括以义造词、以音造词、同源造词、词素转化成词四种。同源词包括词根同源、同族同源两类。
     第四章是唐代双音节非复合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重叠词和附加词。前三类可归为语音造词:连绵词通过语音回环连缀成词;叠音词和重叠词通过音节重叠构词;附加词是通过附加词缀造成双音词。不过汉语自身音节简单短小,缺乏丰富的专用词缀,致使这类语音和形态构词方式先天不良,能产性相对有限。
     第五章是唐代双音复合词,通过语法-语义组合构词。前五节分别分析特殊名词、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及代词、副词、连词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名词最多,约占6/10,以定中式最多,其次是并列式;构成词素以名名式最多,语义关系最复杂,其次是形名式、动名式等。动词约占3/10,以并列式最多,其次为述宾式、状中式、主谓式和补充式;语义关系以述宾式最复杂。形容词约占1/10,以并列式为主,约占88%,以词素相关并列最多,其次为主谓式、偏正式。副词18个,连词16个,代词12个,数量相对不多。第六节抽样调查了初、盛、中、晚各100个词,讨论其语音结构,发现有16种声调搭配方式,以同调式(平平、上上、去去、入入)和平仄式(平上、平去、平入)居多。
     第六章是唐代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合成词。这些词音节虽长,意义却比较单一,形式固定,有传承性复现性;然数量不多,按音节组合数量依次递减。
     第七章是唐代成语,包括普通成语、典故成语、佛源成语,后两者只有19%,故经典性不是成语的本质特征。成语相当于词,以动词性最多,占一半以上;名词性约有25%;形容词性只有15%。对称性、稳定性是成语的重要特征。
     结语总结了题目内涵和唐代新词语的总体特点。
The Ta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bulary, who's vocabulary was numerous and of different type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words which came from , whose examples emerged in Tang Dynasty first. The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we established new words corpus in Tang Dynasty, which we took it as the researched object. We researched the words according to its syllable forms. It included seven chapters except a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tol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present situations,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Ta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which inherited the ancient times and opened the modern times. The new vocabularies were huge and complicated. But the research now concentrated in micro researches. The macro researches has not appewered yet. The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new words. We can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the words in Tang Dynasty, which was not only an important areas of vocabulary study, but also a different attempt. In addition, we introduced the linguistic data's arrangement, identifying methods.
     Chapter1was about the new words which belonged to the same fields. we choose nine field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law, educ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cultural, ideologic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o collect the related words, from which we can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cabulary and the times.
     Chapter2was about the basic vocabulary in Tang Dynasty, and which was another perspective of researching vocabulary from society. We found the basic words from14aspects,then we can summarize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the basic vocabulary production.
     Chapter3was about the monosyllables in Tang Dynasty.Through analyzing the grammatical forms, pronouce and meanings of the monosyllabic word in Tang Dynasty, we summeried its features、causes、ways to produce, which included4ways. There were some cognate words, which were of two types.
     Chapter4was about the binding Words, overlap-syllable words and add-affix words. The first two kinds can be classified by pronunciation. The last was produced by adding affix. However, this formation was of shortcomings, not only for the affix limited, but also for its coming from other words. So there were not a lot of words with the affix.
     Chapter5was about the disyllabic words, which were discussed from six parts of speech. And then we analysed the semantic structure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addition, we choose400Words to discuss their pronounce structures and find that there were16forms with the tones. Nouns were the most, accounting for about6/10. Verbs was the second, accounting for about3/10, with most paratactic types. Adjectives was about1/10and the paratactic type was given priority to88%, which tied for the most by relevant. Subject-predicate type accounted for6%.In addition there were18adverbs,16conjunctions and12pronouns.
     Chapter6was about the three-syllables Words, four-syllables Words, five-syllables words. Although they were of many syllables, but their meaning was simple. So they belong to words.
     Chapter7was about idioms. The idiom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general idioms, allusion idioms and buddhist idioms. The first form was accounted for81%, while the last two forms was accounted for19%. The idioms were often used as verbs. Symmetry and stability were the important features to idioms.
     The conclusion pointed out the meaning of the topic and summariz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引文
①苏宝荣:《词义研究与汉语的“语法—语义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①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2页。
    ①王洪涌:《近10余年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概述》,《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页。
    ②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73页。
    ①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②Comrie Bernard:《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6.
    ③从《词典》中提取新词约22000个,其中约有8600条经查证是前代已有的词。其它约13000词电子语料中未见于唐以前,归入唐代新词语料库。
    ①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第545页。
    ②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6页。
    ①〖匭使院〗是补充的新词,以〖〗区别于出自《词典》的词。
    ①潘允中:《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和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1-2期。
    ②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①《词典》引例只限唐代,然词反映的现象是最普通、常见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仍有收录,故列入基本词汇。
    ①《南史》成书于唐代,其中的词,如果先代可查文献中无记录,则算入唐代新生词。
    ②《现代汉语词典》仍有收录,并且在活的言语中,还时常出现,故归入基本词汇。[小舅]同。
    ①《词典》中末例时问与言语不符,《现代汉语词典》仍收录,释为“向阳的一面”。(第1576页)
    ①[约略]1.粗略,不详尽。2.大致,大体上。4.仿佛,依稀。按:在唐代是副词,产生三个义项,延用至今,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分别表示限定、范围、表推测语气。为统计方便,论文将不同义项归入不同类,分别出示、释义、例证。
    ①王力:《王力语言学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3页。
    ②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①石定果:《会意汉字内部结构的复合程序》,《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4期。
    ②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③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长沙王氏虚受堂刊本,清光绪二十六年。
    ②[明]方以智:《通雅·卷一·疑始》,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本,中国书店影印,1990年,第3页。
    ①清]王先谦撰,沉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18-419。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145页。
    ②[宋]陈彭年:《广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103页。
    ①[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268页。
    ①[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②章太炎:《文始》,浙江图书馆校刊,第160页。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258、125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247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86页。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第28页。
    ①[梁]顾野王:《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第43页。
    ①本节不加说明时其反切都来自《广韵》。
    ①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39页。
    ①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347页。
    ②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第221页。
    ①《词典》中[老虎]始用例是宋代,其实唐诗中已出现,故补充于此。
    ①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56页。
    ①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②[清]刘淇著、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开明书店,1954年,第146页。
    ③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年,第318页。
    ④江蓝生、曹广顺等编:《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9页。
    ①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80-181页。
    ①魏兆惠、郑东珍:《论古汉语词缀“头”》,《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②唐代还有[后底]与之是同义词,结构也一样。
    ②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87页:[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30页。
    ③王云路、郭颖:《试说古汉语中的词缀》,《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
    ①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页。
    ②郭爽、康振栋:《论现代汉语“者”字结构中“者”字的性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①王云路:《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②江蓝生、曹广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③江蓝生、曹广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
    ④王云路:《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①苏宝荣:《词义研究与汉语的“语法—语义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吕氏春秋·有始》:“南方曰炎天。”后因以“炎”指南方。
    ①[柴火]2.木柴燃烧产生的火。《隋书·王劭传》:“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按:唐代“火”可作定语修饰“柴”,也可以作中心语,受“柴”修饰。
    ①莫彭龄、刘丹青:《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①形状、颜色、气味、感觉等都是特征,但由于这些特征更具体,故独立出来。所以此处的特征是泛指的特征,除去各种具体特征以外的特征。
    ①有的支配结构的名词,即动素直接支配名素构成动宾结构,表达其涉及的人、物。如[谱系]所指并不是系,而是指用来记录谱系的书,是[谱系]涉及的事物。这属于是句法层面的造词,即通过语用赋义。
    ②尹世超:《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 《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根据与定语动词的关系,将名词中心语分为施事、受事、处所等14类。
    ①一般名素表工具的会另归入工具中心语。工具与用途的区别在于其更具体。然本文把工具一并归入用途。
    ①“踯”实际是“蹢”的通假字。二字上古、中古同是入声、屋部、澄母。《说文·足部》:“躅,蹢躅也。”
    ①[为许]在唐代可作疑问代词,可作连词。见下连词。
    ②中唐还有两例由疑问代词构成的表疑问的复合动词,如下例:一个是述宾结构,一个是主谓结构,列入动词。[有底]1.犹言有如许或有甚。唐杜甫《可惜》诗:“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有什么)[谁分]1.谁料。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仇兆鳌注:“谁分,犹云谁料。”(岂料。哪能想到。用反问语气表没想到)
    ①在唐代是兼类词,兼代词和连词,作连词时表宁可,见后连词部分。
    ②《词典》首例见于宋代,晚出,唐已有用例。
    ①[可怕]在唐代还可是形容词,意为使人害怕的,如韩愈《县斋有怀》诗:“气象查难测,声音吁可怕。”
    ①“曾”、“省”在《广韵》中分别为“从”母“登”韵和“生”母“梗”韵,声母发音部位都是齿音,韵母蒸、耕旁转,故“省”假借作“曾”。如:唐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①叶建军:《连词“争奈”探源》,《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2期。认为“争奈”始见于唐诗中,属于跨层结构,是“争奈X何”的省略式。词性为连词。
    ①《词典》收入[乍可]同形词,始例也为唐,如:[乍可]怎可。唐张鷟《龙筋风髓判·考功》:“鸡冠比玉,乍可依稀?……”按:根据考证,魏晋南北朝时出现这一用法,如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漆水岂难变。桐刀乍可挥。”
    ②《词典》“乍”在南北朝时即有此义。“能”之作“宁可”晚至宋代:能,12.宁;宁可。宋苏轼《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诗:“出山定被江湖涴,能为山僧更少留。”按:从[乍能]看,“能”在唐代即有“宁可”义。
    ③徐世荣:《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国语文》,1959年,第2期。
    ①陈爱文、于平:《并列双音词的字序》,《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①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①彭泽润、李葆嘉:《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1995年,第272页。
    ②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杨合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序》,见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①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
    ①[宋]欧阳修著,郑文校点:《六一诗话》,选白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12页。
    ②[清]刘淇著,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开明书店,1954年,第102页。
    ③江蓝生、曹广顺等编:《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5页。
    ④张悦:《中古汉语词缀的辨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⑤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63页。
    ①刘志生:《论近代汉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王敏红:《词缀“生”在绍兴方言中的特殊用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①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第1189页。
    ②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6页。
    ③释法海撰、吴平著:《坛经讲读·机缘品第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1页。
    ①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②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54-255页。
    ③本书在《词典》的基础上,对其中词条进行甄别、正误而成,共收古今成语近2.5万条,都是严格意义上
    ①史式:《汉语成语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13页。
    ②莫彭龄:《关于成语定义的再探讨》,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①张铁文:《成语的数量及产生年代》,《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②张铁文:《成语的数量及产生年代》,《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长沙王氏虚受堂刊本,清光绪二十六年。
    [汉]刘熙撰:《释名》,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863年。
    [汉]许慎撰、[清]段玉载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汉]扬雄撰、周祖谟校笺:《方言校笺》,中华书局,1993年。
    [梁]顾野王:《大广益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刘知己著、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
    [唐]陆羽:《茶经》,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关中丛书》本,陕西通志馆印。
    [五代]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丁度等编:《宋刻集韵》,中华书局,2005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著,郑文校点:《六一诗话》,选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明]方以智:《通雅》,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本,中国书店影印,1990年。
    [明]张自烈:《正字通》,康熙九年刊本。
    [清]董诰: 《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清]黄生撰、[清]黄承吉合按、刘宗汉点校:《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84年。
    [清]刘淇著、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开明书店,1954年。
    [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王先谦撰,沉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清]俞正燮著,涂小马、蔡建康、陈松泉校点:《癸已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逮立钦辑校:《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章太炎:《文始》,浙江图书馆校刊。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
    范之麟、吴庚舜主编:《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
    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顾国瑞、陆荣梧:《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江蓝生、曹广顺等编:《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姜汇川等:《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蒋礼鸿:《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明权:《佛学典故汇释》,浙江古籍,1990年。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语文出版社,2005年。
    李行建:《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长春出版社,2002年。
    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
    孟琮:《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59年。
    王贵元、叶桂刚:《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群言出版社,1993年。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
    王瑛:《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1986年。
    魏耕原: 《全唐诗词语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魏耕原:《唐宋诗词语词考释》,商务印书馆,2006年。
    香港中国语文协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朱瑞玟: 《成语探源辞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爱德华·萨丕尔着,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
    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计量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
    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
    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高建平、高晓梅、程树铭:《汉语发展史》,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年。
    高文培主编: 《近代汉语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1989年。
    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
    梁晓虹等:《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语言研究论丛》第二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科学出版社,1965年。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罗维民:《中古墓志词语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彭泽润、李葆嘉:《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1995年。
    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式:《汉语成语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舒化龙:《汉语发展史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年。
    宋均芬:《汉语词汇学》,知识出版社,2002年。
    苏新春:《当代中国词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苏新春:《汉字语言功能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苏培成:《关于基本词汇的一些思考》,选自《词汇学新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年。
    孙常叙: 《汉语词汇》,商务印书馆,2006年。
    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汪维辉: 《汉语词汇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神,1980年。
    王绍新:《甲骨刻辞时代的词汇》,程湘清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锳: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90年。
    王颖:《包山楚简词汇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
    温端政编:《汉语语汇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6年。
    向熹: 《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许少峰主编:《近代汉语词典》,团结出版社,1997年。
    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怀源:《西周金文词汇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姚美玲:《唐代墓志词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金霞:《颜师古语言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张能甫:《郑玄注释语言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
    张文国:《<左传>名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
    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周俊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
    周日健、王小莘主编:《(颜氏家训>词汇语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周文定:《词汇篇还是修辞篇一一关于熟语归属问题的讨论》,见《修辞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朱星:《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略》,新华出版社,1988年。
    陈贻掀主编: 《增订注释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
    林克胜:《诗律祥解》,商务印书馆,2010年。
    任爽:《唐朝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释法海撰、吴平著:《坛经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谭优学著:《唐诗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谭优学著:《唐诗人行年考续编》,巴蜀书社,1986年。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Comrie Bernard:《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陈爱文、于平:《并列双音词的字序》,《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董志翘:《“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语言研究》,2008年,第1期。
    方一新:《20世纪的唐代词汇研究》,《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冯胜利:《从韵律看汉语“词”“语”分流之大界》,《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
    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冯胜利:《论上古汉语的重音转移与宾语后置》,《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高兵《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郭爽、康振栋:《论现代汉语“者”字结构中“者”字的性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黄河清:《汉语外来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词库建设通讯》,1994年,总第3期。
    蒋宗许:《(中古汉语的“儿”后缀>商榷》,《中国语文》,2006年,第6期。
    孔凡涛: 《关于基本词汇的反思》,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黎明: 《定义不完善的“基本词汇”》, 《荆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李恕仁:《汉语熟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林焘: 《汉语基本词汇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语文》,1954年,第7期。
    刘广和:《熟语的语形问题》, 《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
    刘叔新:《论词汇体系问题——与黄景欣同志商榷》,《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
    刘志生:《论近代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吕冀平等: 《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中国语文》,1987年,第6期。
    吕叔湘:《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1943),载于《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马宏基:《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莫彭龄、刘丹青:《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莫彭龄:《关于成语定义的再探讨》,《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社科),1999年,第1期。
    潘允中:《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和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第1—2期。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首发《真理报》,1950年6月20日。
    苏宝荣:《词义研究与汉语的“语法—语义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苏新春: 《如何划分汉语的基本词汇》, 《广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孙付园: 《基本词汇研究述要》, 《四川教育通讯》,1947年,第28期。
    唐松波: 《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中国语文》,1960年,第11期。
    王洪涌:《近10余年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概述》,《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王敏红:《词缀“生”在绍兴方言中的特殊用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王岩:《汉语熟语的民族文化特征》,《河南大学学报》(哲社),2009年,第1期。
    王云路、郭颖:《试说古汉语中的词缀》,《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
    王云路:《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魏兆惠、郑东珍:《论古汉语词缀“头”》,《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武占坤: 《论熟语的民族气质》, 《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徐盛桓: 《“照着讲”和“接着讲”——当代语言学自主创新问题的思考》《中国外语》,2007年,第1期。
    徐世荣:《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国语文》,1959年,第2期。
    杨敦贵:《熟语的修辞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杨同用: 《基本词汇问题的重新思考》,2003年,第3期。
    姚锡远:《“熟语”的种属地位及其定义域》,《汉字文化》,1998年,第2期。
    姚锡远: 《熟语文化论》, 《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叶建军: 《连词“争奈”探源》,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2期。
    尹世超:《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
    云生: 《关于熟语》, 《中国语文》,1959年,第7期。
    张能甫:《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张铁文: 《成语的数量及产生年代》, 《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张悦:《中古汉语词缀的辨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赵振铎: 《虚词不能归入基本词汇吗?》, 《人文杂志》,1959年,第3期。
    周国瑞: 《王梵志诗中的浚县俚词俗语浅释》, 《殷都学刊》,2006,第4期。
    周荐:《惯用语新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周荐: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刍议》,《南开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周荐:《熟语的经典性和非经典性》,《语文研究》,1994年,第3期。
    周行: 《关于“基本词汇”再探讨》, 《汉字文化》,2002年,第1期。
    竺家宁:《中古汉语的“儿”后缀》,《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
    曹翔: 《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0年。
    冯亚丽: 《(广异记)中的语词研究》,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2005年。
    郭爽: 《(酉阳杂俎)新词新义研究》,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2002年。
    栗学英:《义净译著词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3年。
    刘进:《唐代传奇词汇研究》,四川大学(博士),2003年。
    罗玉兰:《李商隐、杜牧诗歌复音词研究》,广州大学(硕士),2007年
    冉启斌:《<唐律疏议>词汇研究》,四川大学(硕士),2002年。
    谭代龙:《(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词汇研究》,四川大学(硕士),2002年。
    王宝珠:《(玄怪录>与<续玄怪录)复音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
    文贞惠:《N1+(的)+N2”偏正结构语义句法分析》,复旦大学(硕士),2003年。
    吴启坚:《<陈书>复音词研究》,南昌大学(硕士),2007年。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2000年。
    张慧欣:《王梵志诗双音节副词初探》,山东大学(硕士),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