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党认同原本是竞争性政党制度之下为研究和观测选民对政党的社会心理偏好而提出来的概念。然而,从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的实际来看,仍有不少国家的政党制度是“非竞争性”的,但这些国家的政党也同样面临着在民众中寻求认同与支持的问题。在竞争性政党制度下,选票不过只是选民表达政党认同的一个政治符号,它象征着选民对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支持。但就合法性而言,不论是何种政党制度之下的政党,都需要去争取民众的认同。然而,民众的政党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党有意识地进行政治建构的结果。为赢得民众的支持,政党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等方式主动去影响民众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建构民众的认同。只有通过“建构”,政党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同。
     对多民族国家的政党来说,能否赢得少数民族的广泛认同直接决定着政党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成立28年之后成功夺取政权,并团结各少数民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建构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命动员,带领和团结各族民众推翻了国民党统治。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国家政权后,之所以能将各少数民族整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民族国家政治体系,并凝聚各民族的力量进行民族国家建设,关键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有力地建构起了少数民族的“政党—国家”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到少数民族中去疏通民族关系、建立政治情感等工作是在少数民族中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方式。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主要就是通过民族工作这一机制而建构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民族工作,在少数民族中不仅树立了政治形象,还建立了政治信任、树立了政治权威、建构起了政党认同。正是因为在政治上认同于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最终才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并紧跟共产党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通过民族工作来建构在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接触少数民族,认识中国民族问题,开创和探索民族工作,并在少数民族中建构认同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民族工作与政党认同建构,就是要让少数民族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革命政权,总的来说就是要对少数民族展开革命动员,赢得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带领和团结少数民族紧跟党的革命步伐,从而共同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新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认识,深入推进民族工作,并在少数民族中建构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民族工作与政党认同建构,就是不仅要让少数民族认同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要认同中国民族国家这一政治体系,认同支撑这一政治体系运转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及政权体系。总的来说,就是要建构起全方位的“政党一国家”认同,赢得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动员,带领少数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而后者则是前者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政党认同建构的特点是不同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中国共产党政治地位、活动方式及政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少数民族中开展的,民族工作紧紧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而展开,以实施革命动员为主要取向,因此这一时期的政党认同建构属于典型的动员型建构。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和法律地位的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也实现了由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向“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转化,而这种转化的结果,就是民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展开。这种全国范围内浩大的民族工作,是紧密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围绕中国民族国家的建设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政治整合取向,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党认同建构属于典型的整合型建构,即将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最终整合为对执政党、对国家的认同。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机制,民族工作的成效将对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史上,凡是民族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的时期,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就强,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治权威就高,在少数民族中的政治贯彻就越容易推行。相反,凡是民族工作出现错误而伤害民族感情的时期,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就减弱,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权权威就会受到贬损,对少数民族的整合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党认同建构,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一个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是相对稳定的。但从长远来看,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却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党认同建构,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中来巩固和重构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政党认同的重构,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中国政治发展而不断追加政党合法性的根本需要。如在十年文革中,由于民族工作遭受了巨大冲击,在错误方针的指引下,这一时期的诸多错误做法就曾给少数民族的“政党一国家”认同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又开始了艰难的重构。通过“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政治议程,又重新通过民族工作在少数民族中重构认同及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政党认同建构同样面临着必须审慎应对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一是少数民族急剧增长的民族意识。若急剧增长的民族意识得不到疏导和有效调控,则极有可能滑向民族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从而最终与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博弈之势。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流失。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权力腐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公信力的缺失都是导致执政合法性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侵蚀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极不利于在少数民族中建构政党认同。
     总之,通过民族工作来建构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族国家构建及建设过程中探索、发展出来的主要机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必须加以继承。然而,随着中国共产党所处社会生态和执政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中国共产党若单只依托民族工作已不足以在少数民族中建构认同,因此除创新民族工作机制外,还必须在新的形势下探寻在少数民族中建构认同的机制。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is a concept that originally put forward to research and observe the psychosocial preferences of voters under the competitive party system. However,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of the world Party politics, there are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countries that their party system is "non-competitive". And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these countries also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seeking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public support of political parties is not through the ballot in these countries. In fact, the ballot ticket is just a political symbol that the voters express their party identification; it symbolizes the voters' support for the ruling party's legitimacy. With regard to ruling legitimacy, no matter what political parties under what party system, there is a need to strive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eople. However,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is not inherent, it is the outcome of long-term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win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political parties need to influence people's political awareness, political, emotion and evaluation throug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 construct the people's identification. On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the political parties can win the public recognition.
     To multi-ethnic country's political parties, ethnic minorities is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power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whether they are able to win widespread recogni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fate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was able to seize power successfully28years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and united various ethnic minorities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begun to construct its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since its inception. Based on this, they carried on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leaded and united all ethnic groups to overthrow Kuomintang. After fulling taking the state powe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tegrated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to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verge on the strength of each minorities working on state construction. The key is that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effectively constructed "political party-n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short, ethnic minorities' identification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a typical constructivism color.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deep into the ethnic minorities to dredge the ethnic relations and establish political emotion were the main approaches of party identification's construction. Ethnic minorites' party identification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work. Through national work,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not only established political image, but also established political trust as well as political authority, to construct party identification. Precisely because the political identity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ethnic minorities supported the Communist Party, followed them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revolution and the socialism.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ion work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experienced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wo very important period. In both period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eeded to realize different political goals while facing different political situations to carry out national work and construct party identificatio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was a critical peri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o contact with ethnic minorities, understand China's ethnic problems, create and explore ethnic work, and construct identification in ethnic minoriti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national work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 ethnic minorities, was to make ethnic minorities identify with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Roa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ppro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ethnic policy, identify with the revolutionary army and revolutionary regim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Overall, their work was to start the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of minorities, win the support of the minority, to lead and unite minorities follow the party's revolutionary pace thus to overthrow the rule of the Kuomintang, to seize the power, ans establish a new country.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tinue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nic problems, further promote the national work, and construct identification in the minoriti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national work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 ethnic minorities, was to make the ethnic minorities not only identify with the domin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but also identify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ese nation-state in China, as well as identify with politics, legal system, power system that support this political system. In general, was to construct a full range of "political parties-national identity" as to win the support to the party and state from the minorities,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ization, lead the minorities to take socialist road, to build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alist country. The former lay the foundation and create the conditions to the latter, while the latter wa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ormer.
     At different times, the feature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ational work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ion were different. In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tical status, activities pattens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ational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part regions in limited ethnic minorities. The national work was carried out closely around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was the main orientation. Therefore,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 of this period was a typical mob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statu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ational work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arty's national work" to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national work". And the resul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nationwide national work. The national work on behalf of both of the state and the party (but essentially was the implement of political will in national work). The vast national work in this nationwide, was focusing on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commenced, as well as closely aroun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thus, had a distinctiv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rientation. So in this period,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was typical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that was to say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was ultimate integrated to the ruling party's 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The national work as the main mechanism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also mea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work. It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national work, at the most productive period of national work, the ethnic minorities had a strong party identification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a high political authority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the political implement among them were much easier. On the contrary, at the period of inappropriate national work that hurt the national feelings,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minorit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akened, the authorit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minority regime was eroded,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beca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 process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the minorit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uld not be done overnight, let alone once and for all, which was a constantly 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process. In a relative historical period, the minority party identification was relatively stable.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minority party identification was evolving all the time. To be preci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ar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inorities was to consolidate and reconstruct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and social order.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inority party identification, fundamentally speaking, was a fundamental need to the party's additional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order to adapt to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For instance, in the decad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national work suffered a huge impact, many wrong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rroneous principle brought irreparable loss to ethnic minorities'"political party-national identity".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gan a difficult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political agenda of "reform and opening","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etc., again approved identification reconstruct and legitimacy of the national work.
     Regardless of any political party, political party identity crisis is an objective existence, it must be highly vigilant. To this extent, the crisis awareness of the ruling party, first of all, should be strong party identification crisis awarenes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 in minorities also faced with the same challenges that required cautious respond. These challenges are:First, ethnic minoritie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ith rapid growth. If the rapid growth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ithout guidance and effective control, it's very likely to slide into nationalism and even extreme nationalism. Second, was the loss of legitimac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orruption of power in China and the the lack of grass-roots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ere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the legitimate resources. Both of them erod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varying degrees, it was extremely unfavorable to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Overall, constructing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by the means of national work was the primary mechanism that explored and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nation-state build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s also a major political advantage and exception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hich must be inherit and innovate. In China, a multi-ethnic county with a complexity of ethnic problem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ants to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and earnestly safeguard the unity of national unity and the unity of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y must carry out and deepen the national work continuously, enhance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ethnic minorities by national work.
引文
①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②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2期。
    ③ 吕芳、殷存毅:《认同政治与国家的衰落——兼评亨廷顿的新作<我们是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
    ① 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 参见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③ [美]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① [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刘曙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2期。
    ②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①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② 饯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③ 贺金瑞,燕继荣:《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④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 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④ 龙耀,李娟:《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国家认同——以广西大新县隘江村为例》,《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谷家荣:《地域、身份与认同——云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国婚姻调查》,《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前者如冯建:《重构国家认同:民初中央政府对蒙藏边疆地区之统合——以1911~1915年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年第4期,后者如王纪芒:《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从刊》(双月刊)2008年第4期;王嘉毅等:《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 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④ 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赵常庆等:《苏联民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 郭艳:《意识形态、国家认同与苏联解体》,《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如韩志斌:《民族主义建构中的政治认同——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政治实践个案考察》,《世界民族》2006年第1期;郭艳:《印度尼西亚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8期。
    ④ 陈乐民:《我为什么要进入文明史研究》,《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 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第2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 [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 [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刘曙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2期。
    ④ 戴晓东:《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⑤ [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王希恩:《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① 参见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② 马起华:《政治学原理》,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139页。
    ③ Angus Campbell,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Donald E. 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60 by John & Sons, Inc. p122.
    ④ Miller, Warren E., "The Cross-Nation Use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s a Simulus to Political Inquiry,"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Beyond, ed. by Budge ian, Ivor Crewe, and Dennis Farli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6),P 22.转引自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① 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② Convers, Philip E., and Gregory B. Markus, "Plus ca change...:The New CPS Election Study Panel," American potical science Review, March 1979, Vol.73, No.1, pp.32-49.转引自自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③ 参见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④ Shrively, W. Phillips,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Adults:Exploration of a Functional Model," Amer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3. No.4, December,1979, pp.1039-1054转引自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① 详见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③ 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④ 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页。
    ⑤ 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 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 阮宏波:《大众传媒与政党认同的关系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③ 民族国家并非是多民族国家的相对概念,多民族国家是按照国家的民族构成来划分的一种国家类型,因此既有民族国家形态下的多民族国家,又有非民族国家形态下的多民族国家。关十对民族国家的相关阐释,可参见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④ 周平:《论中华民族建设》,《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① 转引自[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灭。
    ②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④ 近代中国的“少数民族”概念经历了一个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据杨思机考证,近代中国人指称的“少数民 族”概念最先是由满、汉对比而生的。清末的“少数民族”泛指汉族以外诸族。民初以后,“少数民族”念则因“五族共和”口号盛行,社会各界倡导消除种族界限、平等相待,类似满族少数的提法和“少数民族”概念变得少见。而从1919年开始,“少数民族”被用来对译英文词汇minority,描述欧洲民族问题,使用频率提高。国民革命时期,“少数民族”又和从共产国际世界革命视野中的“被压迫民族”概念转化而来的“弱小民族”一起,被国共两党作为国内非汉民族的泛称。详见杨思机:《“少数民族”概念的产生与早期演变——从1905年到1937年》,《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马起华:《政治学原理》,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058页。
    ② 参见马长寿:《论“民族社会”的性质》,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安南”即今越南,“顺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天津、北京两省一市的区域。(引者注)
    ④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7、129、133、153、164、166、169-171、186、205、209、218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⑦ 严格来说,“新中国”是一个习语而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本文所提及的“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同。
    ①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 在党的早期文献中,“边疆”多作“疆部”与“本部”并提。
    ③ 敖俊德:《关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概念》,《民族研究》1996年第6期。
    ①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 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 [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封底。
    ④ 在本研究中,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就是指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① 张浚:《比较研究:一种跨文化的政治学分析方法》,《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 周平:《论中华民族建设》,《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② Angus Campbell,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Donald E. 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60 by John & Sons, Inc. p122.
    ① 马起华:《政治学原理》,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139页。
    ②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③ 也有研究者将政党认同的客体分为三个层次,即认同政党、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和认同某一政党。参见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① 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② 艾玲娟等:《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2012-01-31。
    ③ Sigmund Neumann,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395转引自[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④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⑤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贝。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②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③ [法]让一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 徐觉哉:《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http://dangj.sass.org.cn/show.asp?id=1036, 2006-7-13/2012-8-28。
    ⑤ 祝灵君:《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吗》,《学习时报》2010年10月25日第5版。
    ① 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2期。
    ② 在阿尔蒙德等人看来,社会化既有直接社会化,也有间接社会化。“直接社会化是指政治信息、价值观和感情的明确传播。”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不知不觉中由我们的经验所塑造的政治观点。”[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0、83页。
    ③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④ 转引自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⑤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① 转引自[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①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③ 杨显斌:《国外政党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基本方式》,《党的建设》2007年第12期。
    ④ “政治营销’一词是美国学者斯坦利·凯利(Stanley Kelley)在1956年出版的《专业公关与政治权力》一书中最早提出的,最初仅用来描述总统竞选组织如何通过民意调查为候选人创造有利的竞选条件,是作为竞选策略的一个工具来使用的。”从概念上说,“政治营销是特定政治行为主体(政治候选人、政党、政府、利益集团、说客等)在全面调查和评估政治和社会环境基础上,明确价值,定位目标,选择战略,并运用有效的营销手段与众多社会行为体进行信息沟通、理念交流和产品服务交换,以获取民众(选民)的认同和合法性支持,最终改变社会行为体的行为,进而实现其政治目标并取得政治权力或权利的活动、形式、关系和过程。”关于“政治营销”的相关论述,可参见赵可金:《政治营销学:跨学科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23日第9版;赵可金:《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美国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何军:《美国政党与媒体的关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② [英]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26页。
    ③ Agencies.2008 confirmed growing Web role in US politics, 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news/2009-04/16/content_7685023.htm,2009-04-16/2012-09-11。
    ④ [英]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
    ⑤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⑥ 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这里所说的“政治常识”,不妨可视为政治文化中民众对政党最基本的政治认知和常识。
    ① 参见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9页。
    ②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第6页。
    ③ 任军锋:《后工业·后物质·政党——以北欧五国政治文化变迁为中心》,《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④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⑤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① 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② 包括独立选民(Independent Voters)在内同样如此。独立选民即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一党的选民。在美国,独立选民往往能左右选举的结果。真正的独立选民在投票时有时支持民主党,有时支持共和党。
    ③ 联合早报网:《奥巴马支持率创两年新高》,http://www.zaobao.com/spccial/hotspot/pages/hotspotl10512.shtml,2011-05-12/2012-09-08.
    ④ 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① 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 秦德君:《重视执政的成本与绩效》,《解放日报》2006年2月14日第7版。
    ① 秦德君:《关于执政绩效的几点思考》,《党政论坛》2009年第7期。
    ①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② [德]马克思·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2页。
    ③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庙宇中,就存在着将毛泽东与宗教领袖同时供奉的现象。
    ①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页。
    ① “中国同盟会以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引者注),成立于日本东京,留日学生加盟者,达十七省,盖中国民主共和主义者大集团之秘密结社,抑即今日国民党系之元祖也。当时组成主要分了,大别为三:一曰孙文一派之兴中会(广东派),二曰黄兴一派之华兴会(湖南派),三曰章炳麟一派之光复会(浙苏派)。此三派大同团结以后,而中国同盟会遂告成立”——参见: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页。
    ② 参见罗开云等:《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③ 参见罗开云等:《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页。
    ④ 方素梅:《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11日第7版。
    ⑤ 如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理论、社会情况等的革命书刊在民族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广西的《漓江潮》,新疆用汉、维、蒙、满四种文字出版的《伊犁白话报》等。参见张英:《辛亥革命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初探》,周存诚、刘树松主编:《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2页。
    ⑥ 参见方素梅:《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11日第7版。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233页。
    ② 在这一点上,费正清的描述或许更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起”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并于初期力图取得对国民革命的控制权后,1927年的分裂把它逐出城市,赶进华南的崇山峻岭。”参见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58—259页。
    ③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④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⑤ 参见王鸿良:《长征故事:彝海佳话》,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4909054.html, 2006-10-12/2012-10-10.
    ① 参见龚自德:《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72—8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① 王长江就用“民族政党”这一类型来特指发展中国家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活动,并在民族独立后在国家中继续发挥着较大作用的政党。参见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② 李安山:《非洲民主化与国家民族建构的悖论》,《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①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② 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⑤ 参见[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1页。
    ①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1934年,拉斯韦尔又将宣传的定义修正为“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达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参见该书“译者序”,第ⅩⅣ页。
    ② 《违规者法律对付.禁用国家资源宣传政党》,《星洲日报》(柬埔寨),http://www.sinchew-i.com/cambodia/node/7286,2008-05-23/2012-09-20。
    ③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④ 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⑤ 常见的政治动员主体如国家、政府、政党或政治人等。
    ① 孔繁赋:《政治动员》,载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②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③ 王长江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① 详见王铁志:《美国的民族工作机构和协调民族关系的机制》,《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
    ② 汤正方:《苏联建立新的民族工作机构》,《苏联东欧问题》1988年第3期。
    ③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页。
    ①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② 在安德森看来,官方的政策制定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这些人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而除了官方的政策制定者(即决策者)之外,还有其他人(如利益集团、政党和作为个人的公民)参与了决策的制定过程,这些人被安德森称为“非官方的(决策过程)参与者”。之所以将其称为非官方的参与者,是因为不管他们在何种场合多么重要或处于何种主导地位,他们自己通常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详见[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4—58页。
    ③ 在戴维·伊斯顿看来,“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详见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Kropf,1953, P.129,转引自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④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增文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页。
    ⑤ 详见[古希腊]亚里上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9页。
    ①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增文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4、37页。
    ② “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即“人是一个自私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引自[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张军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1页。本文所指的“经济人”,指的是理性相对有限的“经济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这一假设只能部分解释政治市场或公共领域中人的行为模式和动机。另一方面,“经济人”假设所谓的“理性”是高度抽象化的,这种抽象与现实中人的“理性”有脱离之嫌,而现实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相对的,那种纯粹哲学思辨式的理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
    ④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⑤ 安东尼·唐斯就指出:“一个政党是由一些谋求通过在选举中赢得公职来控制国家机器的个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既然不当选就不能得到任何官职的附属物,每一政党的主要目标便是赢得选举。这样,它的所有行动都是以选票最大化为目的的,而政策仅仅被视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详见[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⑥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⑦ 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① [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② [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页。
    ③ 关于政党意识形态的类型,可参看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96页。
    ④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⑤ 王长江指出:“意识形态是政党的黏合剂,把具有共同政治意愿的人们聚合在一起。有了它,政党才成其为政党;没有它,政党便无异于乌合之众。”详见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⑥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① 自共产主义传入中国之日起,“共产共妻”就成了反共产主义者者攻击共产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如军阀就攻击“赤党主张‘共产共妻’,不讲人伦,不分贫富,谁能受得了!”。广东海丰豪绅则向陈炯明告发彭湃在海丰大肆宣扬的“共产”、“共妻”,以至于彭湃不得不到广东待了两个月,“整日里只向人解说社会主义是主张共产不是主张均产,是主张自由恋爱不是主张共妻。”孙中山联俄后,“共产共妻”则变成了外界对这一亲俄政权泄愤和国民党右派对左派进行打击的工具。而蒋介石主政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共产共妻”则转而成为了最凌厉的反共宣传。参见刘永峰:《“共产共妻”:舶来谣言变形记》,《看历史》2010年第8期。
    ② 参见张从田:《识破纵火反问计》,《解放军报》2006年8月22日第10版。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6页。
    ④ 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页。
    ⑤ 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页。
    ① 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③ 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为处决党的各种特殊任务起见,各级党部委员会之下,得成立各部或各委员会,如组织部、宣传部、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等等”党部机关。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⑥ 沈林:《关于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民族》2002年第3期。
    ① 参见杨怀中:《回族史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3页。
    ② 参见许宪隆:《鄂豫皖乡村回汉民族关系的现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③ 参见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⑤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0——二〇〇二年)》,中央 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① 如毛泽东1951年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报中就要求要“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周恩米1950年6月26日在讨论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则指出:“我们在工作中要处处谨慎,否则小事情会变成大事情,局部性问题会变为全局性问题,即刻就会闯出乱子来。”邓小平在1950年7月21日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时也强调,“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并指出当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消除隔阂。”同时还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工作,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准出乱子,不能把事情搞坏。”江泽民在1993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亦要求“全党都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参见《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中共中央统一战线T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页;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171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二〇〇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1一97页。
    ②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③ 参见胡锦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① 参见葛剑雄:《疆域与人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② 分别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③ 参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 参见《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贝。
    ①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即开始的民族识别,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边疆省区展开的。为了稳定边疆、治理边疆、充实边疆、开发边疆和巩固边防,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采取了如解放军进驻边疆、部队成建制转业、组建兵团屯垦戍边,50-60年代发出垦荒号召,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动员知识青年开发和建设边疆、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① 参见马伯安:《我对民族工作的几点体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② 在国家对少数人群体的义务上,也有学者从国际法的角度将其分为“消极的不作为的义务”与“积极作为的义务”。前者指国家负有义务,不得使用其权力对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实行肉体L或文化上的灭绝或同化,也不能对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实行歧视待遇或排斥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后者指国家通过采取具体的、积极的措施来创造和提供实现少数人权利的各种条件,主要包括采取适当的保护少数人权利的立法和具体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侵害少数人群体成员合法利益的行为,提供适当的资源,对少数人群体的语言保护、文化教育以及充分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予以积极的帮助,并在国家国内政策的制订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合理关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参见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7页。
    ③ 参见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页。
    ④ 胡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奋斗》,《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1日第5版。
    ① 参见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一134页。
    ② 参见费孝通:《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改革的一些体会》,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328页。
    ① 参见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50页。
    ② 参见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112页。
    ③ 参见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政党与族际政治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④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政党与族际政治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⑤ 但须注意的是,“只有那些与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一致的民族工作,才能真正促进族际政治整合,成为真正的族际政治整合机制。”参见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112页。
    ⑥ 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⑦ 在建国初期,在少数民族群众看来,“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来的工作队是‘新汉人’,而国民党统治时期压迫剥削老百姓的那些人是‘旧汉人’。”参见刘岩:《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灵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运动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⑧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⑨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116页;《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编:《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① 周平等:《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② 边疆治理是一个运用国家权力并动员社会力量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参见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③ 即今勐海——引者注。
    ④ 王连芳:《毛主席派来的代表》,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⑤ 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2期。
    ②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 详见《人民日报》2009年2月5日第7期。
    ① 当时中央决定中央统一战线部由王明负责。参见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② 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③ 在1944年5月21日——1945年4月20日在延安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其主要任务为“领导敌占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七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42页。
    ⑤ 在1969年后,国家民委实际上已被取消。直到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才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参见李建辉:《中国政府民族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历史沿革》,《民族团结》1999年第10期。
    ⑥ 如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二局(民族、宗教工作局)就专门“负责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重大问题。”
    ① 关于少数民族政治沟通的结构,可参看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38页。
    ① 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2页。
    ② 参见《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73页;《中国民族工作机构及团体名录》,《民族团结》1995年第1期。
    ① 此处所指的“民族精英”,主要就是指少数民族政治精英。
    ②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 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双重结构”。参见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② 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③ 参见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④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⑤ 如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民主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就在民族村社或城市民族社区的政治社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① 即梁启超所说的狭义革命——“专以兵力向于中央政府者是也。”参见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新民从报》第四十六~四十八号合刊,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第115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页。
    ③ 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
    ④ 中国早期的政党,多冠以“××学会”之名,“学会者政党之假面具也。”(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另,此处所指的“党争”,乃是相互倾轧、争权夺利之争,而大多并非如谢彬所言“为政见而争,为国是而争,为国民福利而争,为贯彻党纲而争。”
    ① 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
    ②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③ 在李大钊看来,“我们的政治,是宰猪场式的政治,把我们人民当作猪宰,拿我们的血肉骨头,喂饱了那些文武豺狼。”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④ 转引自闾小波:《放大的公共领域与流产的政党营销——以“宋教仁案”为考察点》,《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⑤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⑥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⑦ 参见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页。
    ⑧ 赵学先等编:《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 赵学先等编:《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③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④ 参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⑤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2页。
    ⑥ 参见王奇生:《前言》,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⑦ 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⑧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① 《新青年》的前身为1915年9月15日创刊的《青年杂志》(陈独秀任主编),第二卷改为《新青年》。1923至1926年间出现的季刊或不定期出版物《新青年》乃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再是新文化人的同人杂志。详情可参见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2年第3期。
    ② 参见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③ 参见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3页。
    ④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① 《短言》,载《共产党》第一号,1920年11月7日,第1页。
    ② 参见《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载《共产党》第一号,1920年11月7日,第2—13页。
    ③ 《共产党》月刊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该刊为16开本,于1920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创刊,1921年停刊,共刊出6期,在全国秘密发行。《共产党》由李达任主编,陈独秀、李达、施存统、沈雁冰等为主要撰稿人。详情可参见董婧:《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27(14)。
    ④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就指出,“对现有的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⑤ 《共产党》第五号,1921年6月7日,第1页。
    ⑥ 参见陈金龙:《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话语的建构》,《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
    ⑦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① 毛泽东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就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说,这个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这个革命所要推翻的敌人,只是和必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些敌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3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⑥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17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 有学者就指出,中共二大提出的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实际上就是“实行自决”,至少也包含着“实行自决”的涵义。参见许彬、谢忠:《论中共二大提出“民族自决”的历史原因》,《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④ 中共二大会议决定正式加入第三国际,并完全承认加入第三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其中第八项条件关于殖民地与被压迫民族的问题上便规定:“凡在资产阶级私有这些殖民地或压迫其它民族的国内的党,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明显的方针。凡愿意属第三国际的党必须严厉告发‘他的凶恶帝国主义者在殖民地的威压’;对于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不但口头赞助,而且要在实际上赞助他”。详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③ 李喜所在考察20世纪中国的留学教育后指出,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基本有两类:一类是在中国政治变革的召唤下,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宗旨,服务于革命需要的“政治留学”;一类是受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的现代转换所驱动,旨在移植西方文化,为我所用,在现代学术陶冶下的相对规范的“学问留学”。参见李喜所:《20世纪中国留学生的宏观考察》,《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④ 王奇:《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培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志士的摇篮》,栾景河主编:《中俄关系的历 史与现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2页。
    ①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③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9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⑤ 参见宋太成:《点燃北方革命的第一炬烽火——记中共北方区委与党的早期民族工作》,《中国民族》2001年第7期。
    ⑥ 参见宋太成:《点燃北方革命的第一炬烽火——记中共北方区委与党的早期民族工作》,《中国民族》2001年第7期。
    ①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5页。
    ② 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农民协会并不是简单的职业组织,而是以穷苦农民为主干的乡村政治联盟。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③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④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⑥ 《蒙古农民》刊名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每期售价铜元两枚,农民半价以示优待。刊物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且文笔辛辣、通俗流畅,具有蒙古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该刊通过文章、歌曲、漫画各种形式,形象地向广大蒙古族劳苦大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出了军阀、帝国主义、王公贵族是蒙古族人民的敌人,人民求解放不能靠“神仙皇帝”,必须去斗争。号召蒙汉民族联合起来,投入中国革命的大洪流,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详情可参见唐静:《<蒙古农民>——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第一个马列主义刊物》,《民族团结》1982年第3期。
    ⑦ 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⑧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⑨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①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④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7、119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171页。
    ①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②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0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⑦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① 参见康基柱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机构》,《满族研究》2011年第2期。
    ② 参见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之纪事》(192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③ 参见康基柱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机构》,《满族研究》2011年第2期。
    ④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⑤ 参见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一1949),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①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174页。
    ②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从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页。
    ③ 参见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0页。
    ④ 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① 参见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② 参见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③ 参见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④ 荣维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4期。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③ 日本侵华期间,日本曾派出了大量的特务、间谍等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挑拔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同时又在少数民族内部制造纠纷,以此来破坏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合及少数民族内部的团结。
    ④ 如在蒙民中就分化出了主张坚决抗日的左派、与德王有联系的右派、以及造成抗日但不敢采取坚决行动的中派。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53页。
    ⑥ 该文当时由解放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公开发行,署名陶尚行。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注释。
    ① 刘少奇还指出:“倘若中国政府不执行上述的政策,赞助各少数民族的独立与自治,而日本帝国主义反面赞助各少数民族的独立自治去欺骗,这是很危险的。这要使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感觉日本政府比中国政府和汉人要好,在日本的欺骗之下向中国要求独立,反对中国。要免去这个危险,只有中国政府更在实际政策上去赞助少数民族的独立自治,然后才能揭破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少数民族的独立自治,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独立自治后还可以与中国联合起来共同去反对日寇。可怕的是少数民族在日寇的欺骗与利用之下来反对中国与汉人。错误危险的主张与政策是中国政府至今还反对少数民族的独立自治。这是实际帮助口寇欺骗少数民族的主张。只有承认少数民族有独立自治之权——才能取得各少数民族诚意的与中国联合起来去抗日。不承认民族的自决权,就不能有平等的民族联合。”详见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80-881页。
    ② 日本入侵绥远后,曾妄图抢夺成吉思汗灵梓。1935年5月,蒙族群众为保护成吉思汗灵梓安全、免遭日本侵害,遂决定将灵梓迁至甘肃兴隆山。1939年6月,在成吉思汗灵梓从绥远迁至甘肃途经延安时,中共中央于6月18日在十里铺设置了迎灵办公处。6月21日,当成吉思汗灵梓到达十里铺时,由谢觉哉(代表中共中央)亲自担任主祭率众举行迎灵和祭典。除谢觉哉外,中共中央统战部、八路军总部、八路军联络部、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陕甘宁边区政府、国民党延安县党部及县政府均派出了代表参加公祭,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还宣读了祭文。中共中央、毛泽东、八路军、抗大等机关均敬献了花圈。自此之后,中共中央每年春、夏都分别举行两次公祭。1940夏,毛泽东、朱德更是亲自发起公祭。成吉思汗纪念堂和蒙古文化阵列室建成后,便成为了边区蒙族的主要活动场所。详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464页;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280页。
    ③ 关于蒙古文化促进会成立的缘由,可参看《蒙古文化促进会缘起》,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
    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283页。
    ④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464页。
    ⑤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5页。
    ① 参见李维汉:《回忆延安时的民族工作——纪念贾拓夫同志》,《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
    ② 延安清真寺及成吉思汗纪念堂均由毛泽东题字。
    ③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9页。
    ④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70页。
    ⑤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70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页。
    ⑦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53页。
    ⑧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⑨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⑩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80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43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④ 参见果洪升、王戈柳:《少数民族区域性自治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⑥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⑦ 曾成贵:《民族自决与民族区域自治:中共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⑧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06页。
    ①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9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1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⑤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在延安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1938年7月,陕北公学在关中栒邑设立分校。1939年1月,延安陕公总校迁至栒邑与分校合并。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学校、安吴堡青训班四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并将校址迁至晋察冀根据地。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又决定恢复陕北公学,在延安重新招生,称为后期陕公。1941年8月底,中共中央又决定将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十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陕公历史从此结束。关于陕北公学的详情,可参见李维汉《回忆陕北公学》一文。该文载于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394—426页。
    ①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461页。
    ② 陈延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建设》,《中国民族报》2005年7月15日第6版。
    ③ “剿共灭党”所指的“党”即国民党。详见刘春:《日寇灭亡回回民族的阴谋》,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④ 此组织的一切活动完全由日本人茂川秀和机关长指挥,各分会均有日籍顾问。其目的在于“加强‘防共战绩’,打倒国共两党,拥护‘友邦’仗义兴师,实现‘中日共存共荣”。参见刘春:《日寇灭亡回回民族的阴谋》,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⑤ 该组织仍以茂川秀和为主监。
    ⑥ 关于日本在回民中推行的分裂阴谋,可详见刘春:《日寇灭亡回回民族的阴谋》(原载1939年7月21日、7月28日、8月11日《新中华报》),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217页;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83—91页。
    ① 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页。
    ③ 该协会由西工委组织八路军政治部金浪白、马列学院马文良,中央党校马青年、王占魁、王谦、苏汝智,西工委牙含章等人共同发起。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1页;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
    ④ 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页。
    ⑤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这一名称是经中共中央研究决定的。本名称中之所以称“回民”,是为了同国民党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相呼应,边区独自的回民组织,仍称回民。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1—462页: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2页。
    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9—1790页。
    ① 参见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86-99页。
    ② 参见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③ 参见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④ 参见《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中共党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167页。
    ⑤ 参见《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中共党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70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3页。
    ⑦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页。
    ⑧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3、666页。
    ⑨ 参见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2页。
    ② 即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③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3页。
    ④ 参见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⑤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1页。
    ⑥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2页。
    ⑦ 参见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印第1卷,内部馆存本,1994年印行,第1页。
    ⑧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2页。
    ⑨ 参见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甲第1卷,内部馆存本,1994年印行,第128页。
    ①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7—468页。
    ② 1941年10月25日民族事务委员会首次例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草案》第二条就对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专管事宜作了明确规定。即:(一)关于边区境内回蒙等各民族区域自治事宜。(二)关于边区境内回蒙等各民族自治区之政治、自卫、经济、教育、卫生等建设事宜。(三)关于边区回蒙等各民族口口工作之考核与领导等事宜。(四)关于边区各民族纠纷之调解事宜。(五)关于保障回蒙等各民族主权信仰生活风俗习惯。各种法规之拟订与审核事宜。(六)关于与边区境邻各民族间之交际团结事宜。(七)关于愿移居边区各民族人士之招待与安置事宜。(八)关于边区政府所交办一切有关民族事务之事宜。——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34页。
    ③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02、705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⑤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2页。
    ⑥ 西工委除研究民族问题外,还研究了青红帮问题,以争取国民党地区青红帮成员拥护中共的抗日政策。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页。
    ①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3页。
    ②据李维汉回忆,“当时的研究条件是十分困难的。手头只有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些著作,几乎没有什么资料或参考书,连笔墨纸张都十分缺乏。参加工作的同志,多数未接触过民族问题。开始研究时,请何十之拟了一个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大纲。为了搜集资料,特派刘春去西安。刘春在西安跑遍了所有书店,只要是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书刊和资料,都买。我们还把毛泽东有关民族问题的藏书也借来了,虽然为数仍然很少,但在延安已经是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问题的资料室了。研究室实地考察的地区,有些是敌占区(如绥远的土默特旗),有些则接近国统区(如三边地区),马文良赴三边调查途中还不幸被捕牺牲。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53—459页。
    ③ 《云南滇西北边区调查记》系由杨湛英以十一集团军总部边地政治调查员身份,于1942-1943年秋两次深入滇西北边远地区,行程5千里,并对滇西北地区8种少数民族的源流、分布、语言、宗教、习俗、生活、家族、社会特性,以及政治、经济、教育等情况所作的调查研究。参见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工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④ 该文为《晋察冀日报》1941年5月24日的社论。参见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晋察冀日报社论选:19371948》.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4—325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①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1027页。
    ②“两种命运”即“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两种前途即“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1026页。
    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解放区,时有九千五百五十万人口,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北起内蒙,南至海南岛,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延安则是所有解放区的指导中心。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4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页。
    ⑤ 详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125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91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3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65页。
    ④ 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共67条。解放军总部要求各级军政首长在接到后,“应立即发给全军指挥员战斗员,逐条讲解牢记,认真实行。”同时,在所到之处,“应当将这些口号向全国人民,向蒋党蒋军被欺骗被胁从的人们,普遍地书写、张贴、印发、宣讲,务实他们完全了解,万众一心,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51—554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3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7页。
    ① 该守则具体为:(一)对回民俘虏,要耐心说服教育,宣传我党我军主张民族自治、信教自由政策,提高其政治觉悟。(二)不要把回民俘虏叫“回子”或“小教”,可称回回兄弟或回教弟兄。(三)不要问回民俘虏为什么不吃猪肉,或用猪肉故意开死玩笑。(四)对回民俘虏吃饭,可以组织他们另起伙食。人少时,可发给粮菜,让其自做自吃。(五)在回民俘虏集训时,不反对他们进行做礼拜念经等宗教习惯。(六)回民俘虏有死亡时,不要反对俘虏中的阿訇举行念经送埋体等仪式。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8页。
    ③ 参见[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1084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49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78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98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2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3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1页。
    ⑥ 赵学先等编:《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页。
    ⑦ 赵学先等编:《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91页。
    ②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13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针对蒋介石“寸权必夺,寸利必得”而提出来的。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6页。
    ③ 如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就提出了“云南各民族一律平等,打倒大汉族主义的蒋介石”、“云南各民族起来实行民族自治!”等口号。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1页。
    ④ 参见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⑤ 该临时政府成分复杂,由补英达赖任主席,达木苏伦吉尔格勒等伪蒙疆政府委员及日本在东北成立的蒙古铁血团领袖第里嘎查尔图(后改名蒙古青年革命党)等为委员,中共方面无一人参加。“临时政府”成立后,每天打铃上班,升降“国旗”,还派出“外交使团”赴外蒙救援,并要求借款两万万元及武装五个战斗师团。关于该临时政府的详情,可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72页;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页;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195页。
    ① 乌兰夫此前已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赶赴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中心张家口,以负责内蒙古工作,开展民族自治运动。乌兰夫抵达苏尼特旗后,首先便与苏联驻军代表联系,经交涉,苏方不再参与、干涉解决“临时政府”问题。之后,乌兰夫重点在当地群众和“临时政府”中起重要作用的王公贵族等民族上层、蒙古族青年知识分子中,通过座谈会、单独谈话等形式来宣传中共的民族平等政策,以及中共对内蒙实行区域自治绝不允许内蒙“独立”的政治主张。在做通蒙古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工作后,对“临时政府”进行了改选。经过改选,乌兰夫当选为主席,同行前往处置的奎壁当选为内务部长,克力更当选为宣传部长,陈炳宇则当选为公安部副部长。中共初步控制了新改组的“临时政府”。乌兰夫就任三日后,即以当地给养困难、交通不便等为由,将新改组的“临时政府”迁至张家口附近的张北县,并随即停止了以该“临时政府”名义发布布告。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后,“临时政府”中的主要成员亦参加了联合会的工作,“临时政府”随后便告消亡。关于中共解决“临时政府”问题的详细经过,可参见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13、215页;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196页;王树盛、郝玉峰主编:《乌兰夫年谱》(上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133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64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75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76页。
    ⑤ 乌兰夫担任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长、工委书记。参见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215页。
    ⑥ 抗战胜利后,东蒙政治形势亦异常复杂。其中,以哈丰阿、特木尔巴根为首的进步人士公开重建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并发表了《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提出走内外蒙古合并道路的主张。他们联合了原伪满政权蒙古族上层博彦满都(亦作卜也满都)等人,于1946年1月16日在乌兰浩特附近的葛根庙召开了由36个旗的代表参加的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商讨以王爷庙为中心,包括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3盟和呼伦贝尔、布特哈2部及伊克明安旗、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的东蒙地区自治问题,议定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并推举博彦满都为东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会议还通过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法》。2月25日,“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正式成立,该政府由原伪兴安总省省长博彦满都出任省长、原伪兴安总省秘书长哈丰额出任秘书长,其余干部委员亦多为伪满政权的蒙古族官员。其政府成员均主张先成立东蒙自治政府,然后东西蒙合并、内外蒙合并。关于东蒙自治政府的有关情况,可参见 王树盛、郝玉峰主编:《乌兰夫年谱》(上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201页;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3—1017页。
    ① 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② 国家民委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编:《团结胜利有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自治运动史实简报》,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③ 参见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④ 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页。
    ⑥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页。
    ⑦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⑧ 关于西满分局的建议,可参看《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关于确定内蒙自治主张问题的请示》。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页。
    ⑨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⑩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① 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1096页。
    ③ 由于参加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不同盟旗,政治倾向各异,因此在建立什么性质的自治政府、政府成员应选什么人、及是否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后在西满分局帮助下,大会筹备领导机构通过采取党内外结合的方式,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办法,就内蒙地区究竟应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还是由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澄清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是非,统一了党内外的认识,加强了民族间及党内的团结,巩固了中共的领导地位,为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扫清了障碍。参见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1—282页。
    ④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113页。
    ⑤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7—1119页。
    ⑥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4—1126页。
    ⑦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4页。
    ① 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9页。
    ②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③ 国民党兰坪县政府曾规定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民众过澜沧江吊桥赶集须缴纳“过桥捐”。由于受奸商盘剥(5斤黄连方能换到1斤食盐),当地群众吃盐十分困难。参见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④ 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① 新疆日报社史志办公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活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活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①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页。
    ②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3页。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② 参见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2期。
    ③ 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2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③ 参见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④ 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⑤ 参见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1页。
    ② 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了没收土地和建立工农兵苏维埃的根本任务。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300页;中央档案馆编:《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59页。
    ③ 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页
    ① 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132页。
    ②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7页。
    ③ 参见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④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69页。
    ① [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② 但须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政党一国家”,只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力与中国的国家权力契合性的一种描述,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党和国家”或“党和政府”,并不意味着“党即国家”。
    ①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139页。
    ② 夷通彝,“夷族”即“彝族”。
    ③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④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⑤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140页。
    ⑥ 详见黄铸:《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①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②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礼1984年版,第140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视为“三个建国的人民大宪章”。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⑤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⑥ 国内少数民族代表为10人,候补代表2人。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①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②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424页。
    ① 参见肖立辉:《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4期。
    ① 参见《当代中国》从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 关于新疆和西藏和平解放的详情,可参看陈超:《论新疆和平解放》,《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包尔汉:《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辛雷乾:《和平解放西藏的艰难曲折历程》(上),《中国民族报》2013年2月22日第7版;辛雷乾:《和平解放西藏的艰难曲折历程》(下),《中国民族报》2013年3月1日第7版。
    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③ 《1950年3月16日全国展开大规模剿匪斗争》,http://pic.people.com.cn/GB/31655/10252144.html, 2010-10-/24/2013-03-11.
    ④ 《1950年3月16日全国展开大规模剿匪斗争》,http://pic.people.com.cn/GB/31655/10252144.html, 2010-10-/24/2013-03-11.
    ⑤ 邓礼峰:《剿匪摧顽录》(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① 参见《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② 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页。
    ③ 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页。
    ④ 参见《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137页。
    ⑤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① 参见王连芳:《周总理的四条指示》,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② 王连芳:《周总理的四条指示》,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 降边嘉措:《刘格平与建国初期的民族工作》,《百年潮》2000年11期。
    ④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0—341页。
    ②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③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8页。
    ④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
    ①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页。
    ② 在历史上,壮族原称为“僮族”,“僮”乃书童之意。彝族原称为“夷族”,瑶族原称为“徭族”或“猺”,三者均含贬义。参见赵家鹏:《五十六个民族是怎么来的》,《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③ 参见《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①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1页。
    ②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1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248页。
    ④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8页。
    ⑤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8—389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批判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指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②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6页。
    ③ 参见《李维汉同志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要》(1962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④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⑤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88—-91页。
    ⑥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⑦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7页。
    ⑧ 在当时看来,之所以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各种社会改革,特别是在封建制度统治下少数民族农业区实行土地改革,是因为解放少数民族旧社会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对于改变社会各方面的旧面貌,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只有先进民族的帮助,并不能彻底解放少数民族,因为不进行社会改革,少数民族广大的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就还不可能最后获得完全的彻底的解放,社会不可能向前发展,过渡到社会主义也就不可能。参见《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⑨ 周恩来在1950年10月1日欢宴各民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对于各民族的内部改革,则按照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觉悟和志愿,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关于民族工作中“慎重稳进”方针的提出,可参看《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55-57页。
    ① 《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② 参见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页。
    ③ 参见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页。
    ④ 五项工作方针即:1.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2.发展畜牧业生产;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4.大力培养民族干部。5.贯彻“人畜两旺”的方针。十一项政策即:1.在牧业区实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与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2.合理解决草场、牧场问题;3.实行扶助畜牧业生产,特别是扶助贫苦牧民生产的政策;4.组织工、农、牧业相互支援,发展牧业区贸易合作事业;5.在半农半牧或农牧交错地区,以发展牧业生产为主,为此采取保护牧场禁止开荒的政策:6.采取轻于农业区与城市的税收政策,使牧民得以休养生息;7.实行稳步的发展牧民间的互助合作政策:8.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提供定居游牧:9.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增畜保畜竞赛运动,培养牧业区的劳动模范,奖励工作干部和技术人员;10.发展手工生产和副业生产,适当举办某些与畜牧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小型工业:11.建立国营牧场与种畜场。六项具体措施即:1.保护培育草原,划分与合理使用牧场、草场;2.搭棚、盖圈、储草,防止风雪灾害;3.扑灭狼灾及其他兽害;4.组织定期交配,大群分群放牧、拨群接羔,小群合群放牧、互助接羔:5.改良品种;6.防治牲畜疫病。详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13—131页。
    ⑤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0页。
    ⑥ 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98—99页;梁文英:《土地改革与加强民族团结》,梁文英:《历史的新篇章:解放西昌、开辟凉山民族工作回忆录》,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121。
    ① 即帮助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如独龙族、傈僳族、布朗族、佤族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101页;《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166页。
    ② 参见《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③ 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3页。
    ④ 王文光,段红云:《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修订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⑤ 赵家鹏:《五十六个民族是怎么来的》,《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⑥ 如毛泽东等人在1939年冬合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课本中,也只是指出中国四亿五千万人口中,十分之九以上为汉人。此外,还有蒙人、回人、藏人、维吾尔人、苗人、彝人、壮人、仲家(即布依族的旧称)人、朝鲜人等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2页。
    ① 参见《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编:《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② 参见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问题的意见》,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③ 参见《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编:《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④ 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页。
    ⑤ 在当时看来,要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就有必要搞清楚我国有哪些民族。如要在各级权力机关里体现民族平等,就得决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哪些民族应出多少代表。参见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⑥ 参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⑦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⑧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⑨ 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⑩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云南民族识别参考资料》,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1955年印,第 2—3页。
    ① 分别为壮、布依、侗、白、哈耶克、哈尼、傣、傈僳、佤、东乡、纳西、拉祜、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族。参见《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编:《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 参见《国家民委党组关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和更改民族成份的情况报告》,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司、政策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③ 《大陆民族识别问题检讨》,《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④ 《大陆民族识别问题检讨》,《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⑤ 《大陆民族识别问题检讨》,《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⑥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⑦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① 《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②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③ 参见《当代中国》从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④ 参见《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⑤ 参见《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民族工作队民族工作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0-76页。
    ⑥ 王连芳:《培养自己的上级》,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224页。
    ⑦ 参见《民委副主任汪锋在民委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一年来的民族工作》(1955年7月22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⑧ 参见刘格平:《两年来的民族工作》,《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1页。
    ⑨ 参见乌兰夫:《民族工作的成就和若干政策问题》,《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
    ⑩ 参见《刘格平主任委员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① 参见乌兰夫:《民族工作的成就和若干政策问题》,《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页。
    ③ 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④ 详见《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0—112页。
    ⑤ 参见《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页。
    ⑥ 详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7—72页。
    ①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1页。
    ② 当时的“自治区”实为自治区域的泛称,并非如今所指的省一级的自治区。如云南的西双版纳自治州,当时亦被称为“西双版纳自治区”,该自治区在1956年才改名为自治州。
    ③ 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2页。
    ④ 详见《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0-112页。
    ⑤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刘少奇1954年9月15日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就指出:“我们坚决地认定,必须让国内各民族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时又必须让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自己当家作主,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这样,就能够消灭历史上残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和歧视,不断地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96—497、522页。
    ⑥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1页。
    ⑦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研室、经济司编:《民族工作四十年》,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① 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页。
    ② 《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民族工作队民族工作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③ 如在云南,德宏的民族上层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派驻民族工作队这一问题上就纷纷表示“政府没必要派工作队了,下属的百姓由我们自己做工作就行了。”参见王连芳:《工作队进村与上层心态》,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④ 参见《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民族工作队民族工作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⑤ 参见王连芳:《工作队进村与上层心态》,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⑥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① 参见《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民族工作队民族工作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② 据王连芳回忆,在解放前,由于边疆疾病肆虐,盗匪猖獗,民族不和,内地人多视为畏途险地,除了铤而走险的鸦片贩子外,正经商人很少涉足,以致内地的商品鲜见于市场。参见王连芳:《人民币怎样在边疆立足》,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③ 参见李本孝:《50年代初的边疆卫生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八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④ 毛泽东:《接近西藏国庆观礼团、参观团代表的谈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① 《政治报告——1951年10月23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黑龙江政报》1951年第7期。
    ②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0页。
    ③ 在建国初期,民族贸易是中共在少数民族地区打开工作局面、体现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敲门砖和先行官。参见彭泽昌:《全国民族贸易工作会议和民族贸易政策的形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④ 参见陈星杰:《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八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255页。
    ⑤ 参见陈星杰:《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八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26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内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223页。
    ② 邓小平:《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1957年版,第24页。
    ③ 邓小平:《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④ 转引自《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页。
    ⑤ 转引自《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页。
    ⑥ 按照指示,少数民族地区的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体分三类进行。即第一类,在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地区,应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六项标准,在党内外经过大鸣大放,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结合批判地方民族主义,辩明关于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民族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立场方面的大是大非,并且适当地进行反右派斗争。第二类,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地区,如四川一部分藏、彝族地区和云南的傣族地区等,党内一般应当进行整风,非党干部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人民群众中,有条件的地方正适当进行大辩论。第三类,还没有 进行民主改革和某些不需要经过民主改革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地区。前者如西藏地区,甘肃、青海的一部分藏、蒙古族地区,四川、云南的一部分藏、蒙古族地区;后者如云南国防边境的佤族、景颇族等地区。在这类地区,在党内,有整风条件的进行整风,缺乏条件的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教育。在社会上,采取适宜方式,正面进行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但是不进行整风和大辩论。参见《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110页。
    ① 参见《民委副主任汪锋关于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报告》(1958年2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2—-73页。
    ② 参见《民委副主任汪锋关于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报告》(1958年2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① 参见《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② 参见《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③ 参见《赵南起同志关于延边自治条例和林业管理条例的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42页。
    ④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⑤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三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页。
    ⑥ 三江是山高水冷的贫瘠山区,中共中央统战部此前曾在该县召开过民族工作现场观摩会。
    ⑦ 《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三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34页。
    ① 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三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页。
    ② 如怒江傈僳族残存的原始共耕伙种和平均主义,被表扬成了“共产主义风格”,当时的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还要求全省各地区要“赶快赶上怒江”,因为落后民族都已经走到先进民族的前头了。王连芳:《用棍子赶群众进天堂》,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③ 如被少数民族群众视为财富象征的牲畜、竹林、果园被低价入社,办起公共食堂后不允许社员在家生火做饭等。
    ④ 王连芳:《用棍子赶群众进天堂》,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263页;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⑤ 参见王连芳:《用棍子赶群众进天堂》,工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9页。
    ② 关于叛乱的起因和经过,可参看阿沛·阿旺晋美:《1959年西藏叛乱真相》,《黄埔》2009年第2期;新华社:《新华社关于西藏叛乱事件的公报》,《书摘》2009年第1期。
    ③ 1959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在西藏平叛中实现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草案)》指出“西藏噶厦政府已经斯毁协议,叛变祖国,发动西藏的全面叛乱。局势迫使我们提前同西藏上层反动分裂傻分子进行决战,进行一次彻底解决西藏问题的平息叛乱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原来决定的六年不改革的政策,自然不能再继续执行下去。为了发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参加平息叛乱的斗争,并保证叛乱平息后,不再死灰复燃,中央认为在这次平息叛乱的战争中,必须同时坚决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以便彻底解放藏族人民群众,引导西藏地区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从根本上消除叛国分裂活动的根源”。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⑤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298页。
    ①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② 《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奋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④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⑤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 参见《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② 参见《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③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6页。
    ④ 参见马绍美:《“沙甸事件”概述》,沙甸回族史编写组编:《沙甸回族史料》(批准出版文号:红文批(01)号),开远市印刷厂1989年版,第46—57灭。
    ⑤ 王连芳:《在落实“沙甸事件”平反政策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384页。
    ① 参见王连芳:《“只剩我一个人,也要搞社会主义”》,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② 数据来源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研室、经济司编:《民族工作四十年》,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
    ③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页。
    ④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页。
    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页。
    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页。
    ⑦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35页。
    ⑧ 参见陈虹:《民族干部工作五十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编委会主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 (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61页。
    ① 参见陈虹:《民族干部工作五十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编委会主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 详见王连芳:《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工作被破坏的情况和建议》,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
    ③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63页。
    ④ 详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71页。
    ⑤ 详见工连芳:《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工作被破坏的情况和建议》,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334页。
    ① 参见《两委重设》,《中国民族》2008年第11期。
    ② 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89页。
    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室:《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6页。
    ⑤ 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编:《乌兰夫论民族工作》,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402页。
    ⑥ 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编:《乌兰夫论民族工作》,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④ 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8页。
    ⑤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304页。
    ② 鲁生、余家辉、包家骏:《团结的新疆》,《民族团结》1982年12期。
    ③ 此次大会共表彰团结进步模范1166个,其中,模范集体565个,模范个人601名。参见增林:《国务院历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简介》,《民族团结》1999年第9期。
    ④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78页。
    ⑤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其中,从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开始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合并起来召开(第三次会议为1999年9月召开,为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跨越新世纪的精神风貌,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合起来召开。——参见郑茜,梁艳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国民族》2009年Z1期。
    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49页。
    ⑦ 截至1986年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仍有一千五百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占到了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强。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年版,第293页。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60页。
    ②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第5版。
    ③ 详见沙拉依:《1989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1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第5版。
    ④ 参见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99——100页。
    ⑤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页。
    ⑥ 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〇——二〇〇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3页。
    ⑦ 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〇——二〇〇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6—90页。
    ① 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补充(并不是一级自治地方),中国曾任1954年制定《宪法》时,因考虑到县以下自治地方范围太小,不便于行使自治权而改为设立民族乡。但到50年代后期,由于全国农村在“人民公社化”浪潮中实行“政社合一”而撤销了乡一级建制,民族乡也随之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又恢复了乡的建制。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则明确规定了民族乡的设置,民族乡于是得以恢复。据1984年3月的统计,全国各民族杂、散居地区已恢复和新建的民族乡共有831个。参见底润昆:《乌兰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团结》,1999年第5期;胡启明:《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成就》,《民族团结》,1984年第7期。《民族乡工作条例》可详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〇二〇〇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5页。
    ② 参见《铁木尔·达瓦买提副委员长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7页。
    ③ 修改内容可详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0—3425页。
    ④ 参见陈虹:《民族干部工作五十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编委会主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⑤陈虹:《民族干部工作五十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编委会主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 参见李养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十部工作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③ 如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的统称,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则将其界定为“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
    ④ 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出台背景,可参看王铁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3—1333页。
    ⑤ 《共同迈进小康社会百花园——祝贺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人民日报》2009年7月11日第6版。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②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05页。
    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页。
    ④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00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一〇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16页。
    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页。
    ①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还于2010年2月1日专门为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参见http://www.seac.gov.cn/art/2010/7/9/art_142_103788.html,2010-07-09/2013-03-22。
    ② 《西新工程:让西部边疆广播影视翻天覆地》,http://www.wenming.cn/xj_pd/201101/t20110129_62989.shtml, 2011-01-29/2013-04-10.
    ③ 徐馨:《“电视进万家工程”新春再起航》,《人民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4版。
    ① 王连芳:《毛主席派来的代表》,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8页。
    ③ 参见王连芳:《佤山十七王<告全国同胞书>》,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④ 王连芳:《闯出的承包制》,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① 李光华原为西盟世袭土司后代,1947年继承土司职位。1953年4月1日被选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长。参见李光华:《一心一意跟党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诜辑》(第四十四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349页。
    ② 参见《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2页。
    ③ 王连芳:《毛主席派来的代表》,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问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 参见王连芳:《佤山十七王<告全国同胞书>》,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⑤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8页。
    ① 参见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的形成机制》,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526页。
    ② 《王连芳同志谈云南民族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7页。
    ③ 如汪锋在1960年的全国人大民委扩大会议上关于民族工作的报告中就指出:“一年来多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各民族地区,人民公社除了具有政社合一、公有化程度更高、综合经营等特点以外,它还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程度上把各民族的不同成员组织起来。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因而最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彻底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的残余心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兄弟信任。它可以最有效地动员和合理安排劳动力,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特长,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全面协作。它有更多的和增长得更快的公共积累,更便于帮助生产比较落后和生活比较困难的民族,使他们能够和走在前面的民族一起得到共同的发展。”参见《汪锋在民委扩大会议上关于民族工作的报告: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持续大跃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④《汪锋在民委扩大会议上关于民族工作的报告: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持续大跃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⑤ 参见王连芳:《关于边疆地区农业合作化问题》,工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269页。
    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②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③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267、277—278页。
    ④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⑤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268、279—281页。
    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98页。
    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 (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01页。
    ① 参见黄铸:《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由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② 王连芳:《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工作被破坏的情况和建议》,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③ 如在云南、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出现了农场、军马场抢占(侵占)当地少数民族土地、山林、牧场或草场等自然资源,导致双方关系紧张,一些地方甚至还因此发生了械斗或冲突(事实上,这些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出现)。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8、463,467、471页。王连芳:《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工作被破坏的情况和建议》,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337页。
    ④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8页: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6页。
    ① 王连芳:《“政治边防”中的“贫宣队”》,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274页。
    ② 王连芳:《四个民族自治州的撤销与恢复》,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① 罗炳正、底润昆:《开创“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民族团结》1999年第9期。
    ②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页。
    ③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页。
    ①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7页。
    ② 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7页。
    ① 参见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② 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① 详见王连芳:《佤族人民自己革除“猎头祭谷”习俗》,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① 参见王连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土改工作情况》,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② 参见王连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土改工作情况》,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76页。
    ① 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2期。
    ①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② 参见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③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页。
    ① 所谓“高”,就是不顾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其他条件,自治地方的地位要高;所谓“大”,就是自治地方要大、自治权利要大,甚至可以不尊重中央硕导;所谓“多”,就是自治地方的建设要多,医院学校工厂要多,什么都要多;所谓“快”,就是自治地方的建设要快,过社会主义生活、享受社会主义幸福要此汉族快:所谓“好”,就是什么都要比其他民族特殊;所谓“单”,就是不要民族联合,要单干,合作社只要单一民族社,甚至工厂企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也要单干。参见杨静仁:《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团结》1957年第2期;刘春:《端正民族感情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团结》1958年第1期。
    ② 参见《民委副主任汪锋关于少数民族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③ 参见《民委副主任汪锋关于少数民族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2—73、79页。
    ④ 贺萍:《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思考》,《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3期。
    ① 参见郝宇青:《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探索》2007年第5期。
    ② 也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共拥有的合法性资源主要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统治绩效和领袖魅力等。参见郝宇青:《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探索》2007年第5期。
    ③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第3版。
    ④ 参见王连芳:《汉官、土司“换位子”》,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72页。
    ⑤ 参见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① 参见伍皓、伍晓阳:《“孟连事件”促干部反省》,《瞭望》2008年第30期。
    ②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③ 参见王希:《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的起源、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4日第7版。
    ① 常士阎主编:《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62页。
    ② 参见[加]威尔·金里卡:《少数民族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③ 周平:《族际政治埋论:中国视角的批判性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第7版。
    ① 参见周平:《族际政治理论:中国视角的批判性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第7版。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发展观的崭新篇章——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民族工作》,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第406页。
    ① 王作安:《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求是》2010年第3期。
    ① 详见言轻、司忠华:《提升民族工作亟需引入现代治理理论》,《中国民族报》2013年1月25日第6版。
    ② 详见魏国雄:《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战略设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① 详见魏国雄:《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战略设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① 参见《大陆民族识别问题检讨》,《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14.《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5.《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中共党出版社1987年版。
    16.《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7.《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8.《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三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9.《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0.《中国的民族事务》编写组编:《中国的民族事务》,民族出版社2009年 版。
    21. Angus Campbell,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Donald E. 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60 by John & Sons, Inc.
    22.[美]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3.[法]埃莱娜·卡·唐科斯:《分崩离析的帝国》,郗文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24.[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美]布鲁斯·埃·纽曼:《营销总统:选战中的政治营销》,张哲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英]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28.柴宝勇:《政党认同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9.常士阎主编:《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1.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32.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张军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
    36.邓礼峰:《剿匪摧顽录》(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邓小平:《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1957年版。
    38.[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9.[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40.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44.[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45.[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增文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6.葛剑雄:《疆域与人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司、政策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年版。
    48.国家民委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编:《团结胜利有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自治运动史实简报》,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4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5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九〇——二〇〇二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〇〇三——二〇〇九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发展观的崭新篇章——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民 族工作》,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5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编委会主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5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5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研室、经济司编:《民族工作四十年》,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58.[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6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3.[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66.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7.李维汉选集编辑组:《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
    69.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梁文英:《历史的新篇章:解放西昌、开辟凉山民族工作回忆录》,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71.[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2.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3.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74.栾景河主编:《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6.[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8.马起华:《政治学原理》,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年版。
    79.马长寿:《论“民族社会”的性质》,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2.[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84.[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85.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编:《乌兰夫论民族工作》,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86.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青觉、栗献忠:《苏联民族政策的多维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8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0.[法]让一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1.阮西湖等:《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9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3.[美]塞缪尔·P.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94.沙甸回族史编写组编:《沙甸回族史料》,开远市印刷厂1989年版。
    95.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6.[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97.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9.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00.王连芳:《民族问题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101.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2.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03.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4.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05.王文光,段红云:《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修订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6.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7.王长江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08.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09.[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111.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西藏的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2.[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3.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5.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6.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117.杨怀中:《回族史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8.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0.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21.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2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云南民族识别参考资料》,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1955年印。
    123.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124.[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25.[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6.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7.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
    128.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
    129.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130.赵常庆等:《苏联民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1.赵学先等编:《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2.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13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134.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活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3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3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138.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9.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0.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4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一〇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集》(1949—195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室:《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15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15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 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154.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5.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八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9.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0.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甲第1卷,内部馆存本,1994年印行。
    16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6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6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6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6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6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6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七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6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版。
    16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7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71.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172.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73.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4.周平等:《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5.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76.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大陆民族识别问题检讨》,《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2.《中国民族工作机构及团体名录》,《民族团结》1995年第1期。
    3.阿沛·阿旺晋美:《1959年西藏叛乱真相》,《黄埔》2009年第2期。
    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2期。
    5.艾玲娟等:《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2012-01-31。
    6.敖俊德:《关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概念》,《民族研究》1996年第6期。
    7.包尔汉:《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8.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2期。
    10.陈超:《论新疆和平解放》,《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
    11.陈金龙:《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话语的建构》,《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
    12.陈乐民:《我为什么要进入文明史研究》,《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13.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4.戴晓东:《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15.邓礼峰:《建国之初的大剿匪》,《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29期。
    16.底润昆:《乌兰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团结》1999年第5期。
    17.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8.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9.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20.谷家荣:《地域、身份与认同——云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国婚姻调查》,《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21.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22.郭艳:《意识形态、国家认同与苏联解体》,《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4期。
    23.郭艳:《印度尼西亚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8期。
    24.果洪升、王戈柳:《少数民族区域性自治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25.韩志斌:《民族主义建构中的政治认同——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政治实践个案考察》,《世界民族》2006年第1期。
    26.郝宇青:《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探索》2007年第5期。
    27.何成学:《邓小平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28.何成学:《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工作》,《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29.何军:《美国政党与媒体的关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0.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1.何思因:《比较政党认同研究》,《问题与研究》1990年第13期。
    32.贺金瑞,燕继荣:《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3.贺萍:《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思考》,《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3期。
    34.胡启明:《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成就》,《民族团结》1984年第7期。
    35.黄铸:《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由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6.黄铸:《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7.降边嘉措:《刘格平与建国初期的民族工作》,《百年潮》2000年11期。
    38.康基柱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机构》,《满族研究》2011年第2期。
    39.李安山:《非洲民主化与国家民族建构的悖论》,《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40.李建辉:《中国政府民族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历史沿革》,《民族团结》1999年第10期。
    41.李维汉:《回忆延安时的民族工作——纪念贾拓夫同志》,《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
    42.李喜所:《20世纪中国留学生的宏观考察》,《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3.李养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干部工作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44.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新民丛报》第四十六~四十八号合 刊,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
    45.刘春:《端正民族感情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团结》1958年第1期。
    46.刘永峰:《“共产共妻”:舶来谣言变形记》,《看历史》2010年第8期。
    47.龙耀,李娟:《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国家认同——以广西大新县隘江村为例》,《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48.卢爱国:《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问题管窥、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49.鲁生、余家辉、包家骏:《团结的新疆》,《民族团结》1982年12期。
    50.罗炳正、底润昆:《开创“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民族团结》1999年第9期。
    51.闾小波:《放大的公共领域与流产的政党营销——以“宋教仁案”为考察点》,《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2.吕芳、殷存毅:《认同政治与国家的衰落——兼评亨廷顿的新作<我们是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
    53.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4.彭华:《苏俄“共妻令”事件》,《看历史》2010年第8期。
    55.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56.秦德君:《关于执政绩效的几点思考》,《党政论坛》2009年第7期。
    57.任军锋:《后工业·后物质·政党——以北欧五国政治文化变迁为中心》,《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58.荣维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4期。
    59.阮宏波:《大众传媒与政党认同的关系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60.沈林:《关于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民族》2002年第3期。
    61.宋太成:《点燃北方革命的第一炬烽火——记中共北方区委与党的早期民 族工作》,《中国民族》2001年第7期。
    62.汤正方:《苏联建立新的民族工作机构》,《苏联东欧问题》1988年第3期。
    63.唐静:《<蒙古农民>——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第一个马列主义刊物》,《民族团结》1982年第3期。
    64.王连芳:《在中央访问团的日子里》,《民族团结》1999年第2期。
    65.王铁志:《美国的民族工作机构和协调民族关系的机制》,《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
    66.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67.王希恩:《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68.王欣田:《人民军队与民族宗教工作》,《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9.[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70.魏国雄:《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战略设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71.伍皓、伍晓阳:《“孟连事件”促干部反省》,《瞭望》2008年第30期。
    72.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1983年第8期。
    73.肖立辉:《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4期。
    74.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75.新华社:《新华社关于西藏叛乱事件的公报》,《书摘》2009年第1期。
    76.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1期。
    77.许彬、谢忠:《论中共二大提出“民族自决”的历史原因》,《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78.许宪隆:《鄂豫皖乡村回汉民族关系的现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79.杨静仁:《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团结》1957年第2期。
    80.杨思机:《“少数民族”概念的产生与早期演变——从1905年到1937年》,《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81.杨显斌:《国外政党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基本方式》,《党的建设》2007年第12期。
    82.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83.曾成贵:《民族自决与民族区域自治:中共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4.增林:《国务院历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简介》,《民族团结》1999年第9期。
    85.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86.张浚:《比较研究:一种跨文化的政治学分析方法》,《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87.赵家鹏:《五十六个民族是怎么来的》,《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
    88.赵可金:《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美国研究》2008年第2期。
    89.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2期。
    90.郑茜,梁艳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国民族》2009年Z1期。
    91.周平、白利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思想战线》2012年第4期。
    9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3.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94.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政党与族际政治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95.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96.周平:《论中华民族建设》,《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97.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98.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2期。
    1.《共同迈进小康社会百花园——祝贺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人民日报》2009年7月11日第6版。
    2.《中央民族访问团》,《中国民族报》2004年7月30日第7版。
    3.陈延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建设》,《中国民族报》2005年7月15日第6版。
    4.陈延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建设》,《中国民族报》2005年7月15日第6版。
    5.董婧:《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27日第14版。
    6.方素梅:《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11日第7版。
    7.关凯:《苏联族群政治之鉴(上)——评瓦西里·季什科夫<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中国民族报》2012年5月11日第6版。
    8.胡钧:《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工作》,《中国民族报》2010年10月1日第7版。
    9.胡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奋斗》,《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1日第5版。
    10.李义天:《构建认同意识下的多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第3版。
    11.刘力达:《法国民族问题:来自多元化的挑战》,《中国民族报》2010年6月4日第8版。
    12.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学习时报》2012 年9月10日第3版。
    13.秦德君:《重视执政的成本与绩效》,《解放日报》2006年2月14日第7版。
    14.王丹:《俄罗斯联邦,从多民族国家到俄国民族国家》,《中国民族报》2010年2月5日第8版。
    15.王希:《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的起源、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4日第7版。
    16.徐馨:《“电视进万家工程”新春再起航》,《人民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4版。
    17.言轻、司忠华:《提升民族工作亟需引入现代治理理论》,《中国民族报》2013年1月25日第6版。
    18.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国民族报》2009年11月6日第8版。
    19.于福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中国民族报》2010年7月23日第8版。
    20.张从田:《识破纵火反间计》,《解放军报》2006年8月22日第10版。
    21.赵可金:《政治营销学:跨学科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23日第9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第5版。
    23.周平:《族际政治理论:中国视角的批判性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第7版。
    24.祝灵君:《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吗》,《学习时报》2010年10月25日第5版。
    25.左凤荣:《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与教训(下)》,《中国民族报》2011年8月26日第8版。
    1.《1950年3月16日全国展开大规模剿匪斗争》,http://pic.people.com.cn/GB/31655/10252144.html,2010-10-24/2013-03-11。
    2.《违规者法律对付.禁用国家资源宣传政党》,《星洲日报》(柬埔寨),http://www.sinchew-i.com/cambodia/node/7286,2008-05-23/2012-09-20。
    3.《西新工程:让西部边疆广播影视翻天覆地》,http://www.wenming.cn/xj_pd/201101/t20110129_62989.shtml, 2011-01-29/2013-04-10。
    4.联合早报网:《奥巴马支持率创两年新高》,http://www.zaobao.com/special/hotspot/pages/hotspot110512. shtml, 2011-05-12/2012-09-08。
    5.王鸿良:《长征故事:彝海佳话》,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4909054.html,2006-10-12/2012-10-10。
    6.徐觉哉:《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http://dangj.sass.org.cn/show.asp?id=1036,2006-7-13/2012-8-28.
    7.中华网:《至今没有归属中国尚待被识别的23个少数民族》,http://culture.china.com/zh_cn/info/hot/11022810/20091012/15663119.html, 2009-10-12/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