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产生阶段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教育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数学差生的产生阶段,分析其成因,依据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数学差生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介绍了本文使用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界定了数学差生及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概念。第四章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诊断出50名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第五章介绍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知识结构并从数学思维,数的概念,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几个方面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的学习特点。第六章是利用访谈和数据分析研究出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产生阶段是分数四则运算和百分数应用题部分。第七章分析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差生形成的原因。第八章是依据前面的研究结果,从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心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供参考。
This thesis analyses how and why pupils(Grade five and Grade six)had difficul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ccordingly, we pos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eorie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8 parts ,including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the research ,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study ,the concepts defined , analyzing and diagnosing 50 higher grade mathematics poor students in a primary school as further research objects, introducing the future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he poor pupils learning (mathematics thinking, number of concept, operation ability, space concept) , analyzing the stages of formation (operation of fraction and per cent application part)and discussing the reasons, putting forward prevention strategies as a reference.
引文
[1]钟启泉著 差生的教育与心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 p36
    [2]王天一编著 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p123
    [3]陈林冲著 最优化学习理论概述 华南师大出版社 1999.6 p110
    [4]齐震著 数学能力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6 p13
    [5]苏霍姆林斯基著 钱力编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5.6、p17
    [6]苏霍姆林斯基著 钱力编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5.6 p57
    [7]苏霍姆林斯基著 钱力编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5.6 p97
    [8]苏霍姆林斯基著 尹解编译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p126
    [9]苏霍姆林斯基著 陈林编译 巴甫雷什中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4.4 p163
    [10]苏霍姆林斯基著 钱力编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5.6 p109
    [11]李时津编译 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p36
    [12]李时津编译 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p96
    [13]钟启泉著 差生的教育与心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 p76-7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27
    [15]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 p107
    [1]杜玉祥,赵继超,马晓燕.数学差生的性格特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1997,(04)
    [2]廖列宏,李务元.转化数学差生的探索与尝试[J].福建中学数学,2004,(05)
    [3]王小平,数学差生教育初探[J].安徽教育,1999,(Z2)
    [4]谷春安,提问“数学差生”的三个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0,(Z1)
    [5]刘建民,数学差生的心理误区[J].广西教育,1995,(06)
    [6]杜玉祥,数学差生行为特征的诊断与治疗[J].泰安师专学报,1997,(03)
    [7]邓彩云,浅谈数学差生及其转化[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S1)
    [8]王顺耿,情感教育在转化数学差生中的作用[J].数学教学通讯,2004,(05)
    [9]陈桂芬,浅谈方法不当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的策略[J].福建中学数学,2004,(02)
    [10]刘焕平,解仕民.数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8,(03)
    [11]教育大词典(1)[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陈文彬,胡继渊.尽心竭力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2
    [13]满都拉.对差生概念含义的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8.
    [14]钟启泉 差生教育与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7
    [15]俞国良,差生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6]李洪元等,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科学出版社,1987
    [17]朱士鸣,学生心理引导技巧(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8月
    [18]陈柱莲,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云南教育,1998年第11期
    [19]刘电芝,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9第5期
    [20]杜玉祥,数学差生行为特征的诊断与治疗((J),泰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21]姜慧,数学差生常见思维障碍及娇治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2期
    [22]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2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5]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6]杨庆余编著,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上海科技教育社,2003
    [27]郑俊选,特点教师文库·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M),2003
    [28]陈清容主编,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大出版社2004.5
    [29]李小航主编,小学数学使用教学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0]李烈,特点教师文库·我教小学数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1]戴尔 卡耐基著,人性的弱点(M)中国发展出版社会2002
    [32]李奇志著,自然人格-卢梭(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33]戚万学 杜时忠著,现代德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4]西尔维娅 范汉迪 迪戈里著,学习失能(M)辽海出版社2001
    [35]西尔维亚 法纳姆 迪戈蕾著,学校教育(M)辽海出版社2000
    [36]王金丽,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M).2000,1
    [37]杜玉祥 马晓燕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5
    [38]张奠宙等,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9]梁衡著,发现数理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
    [40]刘淑珍,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一些做法(M)数学教学,1998.5
    [41]冷岗松,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调控策略(M),数学通报,1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