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政权交际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五代十国历史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研究领域趋于细化,但仍留有空白。在传统研究侧重历史沿革、典章制度、社会文化之外,探究五代十国多个政权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五代-宋的统一走向有何贡献,这样的选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学者视野。
     五代十国如此多的政权,彼此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的关系靠什么样的方式来建立和维系?这样的方式对于政权存废起到了什么作用,又对历史大势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
     在公元907年-960年这一时间范围之内,由唐王朝分化而来、先后或同时存在的有十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越、楚、吴、南唐、前蜀、后蜀、荆南、闽、南汉、北汉,它们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王朝”甚至“藩镇”,如果要用一个合适的称呼统一对它们进行指称,最合适的概念恐怕就是“政权”。54年中,这些政权之间产生了频繁的互动式交流和交往,本文称之为“交际”(非“外交”)。交际及其过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对每个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时代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代战争频仍,但交际就只能是“军事斗争”的附属吗?恐怕难以妄加定谳;十国各有自己的社会治理需求,但交际是有效的“社会管制”手段吗?显然也不准确。所以,对于“交际”的研究,需要在“事件史”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定位,这一定位也与进一步拓展乃至重新发现对五代十国历史的观察视角密切相关。
     交际的基本目的是“求同存异”。陈寅恪先生说过,在五代十国雏形已现的唐末,中原和南方各个地区“已截然划为二不同之区域,非仅政治军事不能统一,即社会文化亦完全成为互不关涉之集团”,五代十国各个政权,.正是有这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一相同点是大家都是军事割据,不同点是社会文化风貌千差万别一一才有了彼此交往的基础。
     无论五代还是十国,交际的第一义应当是追求和维护政权的“生存”,第二义才是客观推进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以它们所面对的形势,以及形势的不断整合(交际本身也是整合过程中的力量),也十分重要。在此之前,恰好有两个典型例子,为我们了解五代十国政权交际发生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一个是幽州燕国的建立和灭亡,从唐景福二年(893年)五月到后梁乾化四年(914年)正月;一个是前蜀建立之前王建成为蜀王和取得蜀地控制权的过程,从唐光启二年(885年)四月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月。这两个案例,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唐末五代政权在谋求立足过程中参与权力争斗的面貌,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政权存在的交际渊源、内外交际实践,和分析“交际”因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前史”。
     通过这一背景梳理可以发现,五代十国政权间的交际与互动是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问题提出的。那么,接下来应该思考和辨析问题就是:政权交际对于五代-宋的历史发展趋势有何贡献和作用?所以,依照时间顺序梳理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史实,即针对“事”——交际事件的背景、进程、结果、影响等加以综合性考察和评论,就成为本文的首要任务。
     交际的发生,不仅包括在“五代”之间、“十国”之间,也包括“五代”与“十国”之间。五代,应当每个政权述明其交际之重心或主要矛盾,如后梁重心为与李克用之争夺,后唐后晋多用力于巩固政权,而后周则因郭威柴荣之谋划,所虑者甚远;十国,需要归类和划分其交际策略的阶段性,如比较显著的南汉、南唐;五代与十国,双方政权之间角色、地位的确立和转换,以及其关系的辐射效应、具体影响则是重点,如中原各朝与吴/南唐的关系。这样的重心、阶段和重点,都会反映到政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并投射出相应的政治、社会变化。在对这一过程的叙述中,本文尝试提出和部分解决一个问题——交际是被哪些历史因子推动的、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就五代政权来看,彼此之间有“各务争胜”的基本诉求,但也有对南方诸国进行“经略”、“羁縻”的现实需求。而且,鉴于身处中原代表“天朝上国”的当权者心态,使他们不能像个别十国政权那样关上大门,或偏安一隅、或局促一时,而是很多时候需要主动和别人发生联系,比如新皇帝即位时的“宣谕各镇”、频繁的封册官爵等。但是,同时面对北方逐渐强大的契丹,和横亘在江淮之间的吴-南唐,使得中原政权倍感压力,在交际上也颇多拘谨,能够制定出很好的交际策略并顺利执行的主政者并不多见,从而影响了五代整体的交际局面。
     就十国政权来看,虽然本文倾向于将之与五代政权同等对待,但在具体分疏上,还是略有差别的。应该说,十国政权的价值取向,并非追求“独立”或“统一”那么简单(或曰宏大),而是在局面上更加复杂一些。十国史书中,如《吴越备史》、《蜀祷杌》、《南唐书》等,对于遣使贡奉中朝之事并不讳言,而且大书特书;对于其他政权的交好,也是逢事必记,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对待交际的心态比较重视。它们在交际方面的努力,姑且可以视为如何更好地处理政权的“内部稳定”和“外部稳定”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前后蜀的“将蜀中之事关在门内”,还是南汉的梯航万里远事“中国”,都是稳定自我的立身策略,当然,这些策略是有发展变化的。
     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政权之间交际行为的共同或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析,并对政权彼此之间的交际活动展开具体论述。
     除“事”之外,交际中的“人”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就是交往中的使节,和流动频繁的人才。
     使节(或使者),是交际事实发生、发展的维系者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个人风貌和活动情况所展现的群体魅力和历史作用,对于理解政权间的交际内容和实质,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才则是能够直接增强或削弱一个政权实力的重要因子,他们在五代时期流动频繁,追寻好他们的动向,实际上就是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本文对这两个群体进行相关认识和分析,也试图展示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一个重要侧面——交际(历史)怎样影响人、人又怎样影响交际(历史)?
     在交际附着的文化层面上,还有一些零碎但并非不重要的角落,如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外部交往与内部政治的互动影响,为质、婚媾、间谍等现象,也是值得探讨的,它们构成了五代十国政权交际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协奏。
     五代十国号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究竟该如何把握和认识?从“向前看”的角度,笔者认为应该把它更多地放在“宋初”而不是“唐末”。自唐末兴起的藩镇(方镇)势力,影响历史不可谓不深远。但就“藩镇与中央集权”此消彼长这一角度来说,割据政权存在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削藩而一统的过程,而五代十国都不同程度地对此作出贡献,并留下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又直接或间接地启迪了北宋统治者。
     针对这一过程,笔者也试图在叙述当中加入一种思考,即:在个别历史事件之外的综合叙事如何进行,亦即如何理出54年中隐藏的历史发展脉络。
     如果将交际作为观察五代十国历史的一条线索,我们会发现,通过这条线可以开拓出那个时代的两个主题——“战争”与“政权更迭”之外的第三个象限,那就是政权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由此延伸开去,更会发现这种互动是一直存在的、不断变化的,而且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可以说,交际在五代十国政权之间织出了一张时代变化之网。
     通观五代十国历史,交际的功能和作用至少但不完全包括:一,切实加强了政权间的联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二,促进了各个政权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三,在彼此往来之中,让当权者对分裂混战的局面产生厌恶心理和规避行为,并能达成共识;四,在稳固彼此统治的基础上,推动割据势力的整合;五,逐渐积累了历史统一的力量。
     总之,五代十国政权间的交际,在“唐宋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宋初”统一历史进程的正面意义功不可没。
In recent year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the research sections were deeper and more refined, but it still has blank space. Besides of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ften place extra emphasis on historical changes, anci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ociety and culture, more and more selections like explora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gimes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and how did the relationship contribute to the unitary trend betwee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Song Dynasty, have been entered to scholars vision.
     There are so many regimes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how did they interact to each other? What way did they depend on to build and keep their relationship? What did the way affect to the holding and perdition about those regimes? All the questions are up for further discuss.
     Between A.D.907-960,15regimes which divid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have ever existed early or late or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y were:Later Liang, Later Tang, Later Jin, Later Han, Later Zhou; Wu Yue, Chu, Wu, South Tang, Front Shu, Later Shu, Jing Nan, Min, South Han, North Han. Every one of them was not traditional "country" or "empire" or "military governor", if we want to name them, the most advisable definition maybe is "regime". In the54years, frequent inter association and contact happened, and they are called "communication"(but not "diplomacy"). Representative event and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lead to important influence for every regime, and the situation about the age.
     So many wars happened in the Five Dynasties, but was communication only appendage of the "military struggle"? Perhaps it is not the verdict conclusion; the Ten States all had their demand on social manage, but wa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social control" measure? Obviously it is not exac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need completely new location base on "eventful history", and the location is very intently to the deeper and newer point of view to observe the history o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he basic purpose of communicate is "overcome differences and seek common ground". Mr. Chen Yinke said, in later Tang Dynasty while the embryonic form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had shaped, the middle area and the south area had been entirely divided to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district, neither the politics and military were couldn't be unified, or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were became different groups. Because of that kinds of common ground and differences, the regimes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had contact base, the common ground is, every one was military governor, the difference was, they had multiple cultures.
     No matter the Five Dynasties or Ten States, the primary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was to aspire and maintain the "exist" of regimes, the second one was to push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bjectively. So the condition they faced, and the conformity of the condition (communication itself was one power in the process) was also very important. Before this, there were just two typical case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about the inter communication among regimes in the Five Dynasties or Ten States. One was the built and extinct about the Yan Nation in You Zhou state, from the year893to914; the other was the process about Wang Jian who get the control power to Shu area before he built the Front Shu, from the year885to907. Those two example fully show the feature of regimes how involved to power fight in later Tang and Five Dynasty, they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of regimes communication well, so we could say, they were the "former history" of regimes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hrough the fixing about this background, we could know, the regimes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can be proposed as a independent academy issue. Then, the next question needed to think and discuss is: what contribution and affect did the regimes communication have about the historical tendency in Five Dynasties-Song Dynasty? Thus, the first assign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x the facts of regimes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by time order, and it is to study and review the backgrounds, processes, results, influences about events comprehensively.
     The communications were happened not only among the "Five Dynasties", but also the "Ten States", and betwee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he Five Dynasties, should clearly explai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r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of every regime, like the contention between Later Liang and Li Keyong, the Later Tong and Later Jin consolidated their regimes more than others, and the Later Zhou thought over further because of Guo Wei and Chai Rong; the Ten States, we need to sort out the periods of their communication tactics, like the South Han and South Tang;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he important issues we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transform about regime's roles and positions, and the radiation effects and specific influences, lik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ddle regimes with Wu/South Tang. These essential factors would be reflected to inter communications, and then threw changes of political and society. Hence, in the account about the course, this article tries to present and partly solve one question—what historical factors pushed the communications, and what function did the communications play in?
     For the Five Dynasties, they desired to excel over others, but they also wanted to manage and control south states. Moreover, in view of their psychology of "higher empire", they couldn't close the door or be safely in a small area like some south states, instead, they usually connect others actively, just like told them the new emperor had been taken his place, and appointed some people official positions or nobilities continually, etc.. Meanwhile, the gradually stronger Khitan and the Wu/South Tang span the Huai River and Chang Jiang River brought big press to middle regimes, made them felt cramped on communication, there were few authorities could made good tactics and executed smoothly, these status impacted the whole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For the Ten States, although they were looked upon prefer in this article, but there still had little differences particularly. It should be said, the value orientations of the Ten States were not only to get "independence" or "unify", it was not that simple(or vast), but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books which recorded the Ten States' history, like Wu Yue Completed History, Shu Tao Wu, the Book of South Tang, pay tribute to middle regimes were not avoided to mention in them; and they almost record every time when they connect to other regimes, from that, their psychology about communication would been see. The hard work of them on communicate could be seen how they wanted to handle the "inter stable" and the "external stable" better. Of course, the two questions were closely related, either the Later Shu closed the door to solve problems, or the South Han traveled thousands of miles to reach "middle countries", they were all tactics to sable themselves, certainly, the tactics were dynamic and developmental.
     It is to say, we have to classify and analysis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regimes base on their common things or differences, and discuss the concrete communicate exercises.
     Except for "event", the "people" in communications are also not to be sneezed, they are emissaries and talents.
     Emissaries (or envoys), were the distinctly involved people and holders in communication events, the group glamour and historical effects by their styles and features and activities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texture in regime communication. The talents were important factor who could strengthen or weaken the actual strength of a regime, they flowed very often in the Five Dynasties, if we can seek their tendency, we can actually grasp the thread of that age. The analysis about the two groups wants to display a important sid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hat is, how the communication(history) influent people, and how people influent the communication(history)?
     There still were some scrappy but not unimportant corners in cultural sections on the communication, for examples, ceremonial and etiquette, the influences between external connection and int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raffic, hostage, marriage, spy, and so on. They formed the concerto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were also worth discussing.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disorder times in Chinese history", how to cognize this age exactly? To "forward" eyes, I think it should be put on the "front Song Dynasty" more than "later Tang". The military separatist regimes rise from later Tang made deep historical influences. Bu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litary governors and central government, the process of the regimes'exist was both the unify process,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all contributed to that, and left many beneficial experience which awakened the rulers of the North So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is, the writer also attempts to add a thought in the account:how comprehensive recount pursues beside individual historical event, and how to arrang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text clearly in the54years.
     If we take communication as a clue on investigating this period, we will exploit the third quadrant besides the two time themes—"wars" and "regimes changes", that is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regimes; extend from this, we will found that kinds of interactions are always there, ever-changing, and have abundant contents.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on knitted a big net of that time.
     As a result,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were:One, practical strengthened the connections among regime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wo, promoted the independence and stability of every regime; Three, let the rulers produced disagreeable psychology about split and chaos, and let them try to avoid wars, and reached a consensus on it; Four, proceeded military governors' integration based on firming each other's rule; Five, accumulated historical unification power gradually.
     Consequently,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had positive meaning in the historical unification process of "front Song Dynasty".
引文
① (英)崔瑞德编:《中国隋唐史》第八章“中唐和晚唐的宫廷和地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32页。该书作者还认为,节度使制度尤其是朝廷平定安史之乱后重拾的节度使制度,给地方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首要两点是:一、军事化已经大规模实行,二、地方行政的结构已被改组,见同书同章第440页。
    ②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九《五代》中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八九八页。
    ①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第11册,卷三十八-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0月。
    ②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十章“唐朝之灭亡”,第459页。
    ③ 本文之“交际”,沿用其一般理解的字面意义。交,比较明显。际,在来源上与“祭”密切相关,《孝经注疏》云:“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说文解字》谓际“壁会也”,段注为“两墙相合之缝也”。《孟子·万章下》中即有“交际”一次,云“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集注曰:“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现代辞书、词典等将“交际”归纳为四个含义:往来应酬、会合、交替和融合感通。
    ① 笔者相信阅读者也会感觉到这一点,但本文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尴尬或者阻碍,相反对于“交际”的定位却可以称之为具有“模糊的准确性”。当然,为了避免纯粹概念上的聚讼,此处对于交际、交游、外交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再过多申述,而采取随文就事的处理。
    ②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第二○三页。
    ① 陈寅恪先生谓黄巢涤荡江南地区,朱温动摇朝中制度,“此为唐代所存之基础也”,参上注引书同卷。
    ① 因其脉络易厘清而纪事允当,如前辈学者王仲荦先生著《魏晋南北朝史》史料便几乎全采《通鉴》。
    ② 不含各政权与契丹、高丽、安南等外邦交际内容;不含胡三省注及《考异》文字。
    ① 其上、中二篇,分别刊于贾二强、拜根兴主编的《中国唐史学会会刊》第31期(2012年11月,第32-56页)、第32期(2013年12月,第54-88页),该目录整理的内容并不独限于历史学科,还包括文学、法学、哲学等研究领域,至今尚未连载完毕。
    ② 即,对前人逢研究必谈的基本史料如《资治通鉴》、《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旧著不再单独作简单的罗列和介绍,而多侧重于梳理近人研究脉络。关于五代十国的传统史料范围和分析,可参见陈欣《南汉国史》前言部分“史料分析”一节,第19-29页:及邹劲风《南唐国史》第一章第一节,第1-14页。二书情况见下文介绍。
    ① 语见陶懋炳《喜读杨伟立著<前蜀后蜀史>》,载《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5期,第127-129页。
    ① 笔者认为文章题目称“晋梁”而非“梁晋”正显示了作者的一定倾向性。
    ①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自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② 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48-170页。
    ③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0页。
    ①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第四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59页。
    ②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四-五页。
    ③ 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的政局变动》,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第159页。
    ①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70页。
    ① 关于唐代幽州的经济情况,黄冕堂先生《论唐代河北道的经济地位》一文多有精审之论,见《山东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第59-90页;另参彭文峰《唐后期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经济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5月。
    ② 以上内容据《旧唐书》、《新唐书》相关记载,参费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吕思勉《隋唐史》、张国刚《唐末藩镇研究》等。
    ③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幽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三一三页。莫州,《新五代史》记为“漠州”,参卷三十九《刘守光传》。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八五三○、八五三六页;此外,根据双方攻取的地名统计,又有沧州、景州、易州、定州等,参上书同卷及前卷。李晓杰《五代时期幽州卢龙节度使辖区沿革考述》(载《历史地理》2011年4月第25辑,第70-85页)以为幽州实辖尚有新州安塞军,共13州之地。
    ① 关于此时幽州与契丹的关系与互动,及其对燕云十六州的影响,属于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本文范围所限,不予详述。
    ②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校订本),卷四九七《邦计部·河渠二》,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旧五代史》卷四十三《唐明宗纪第九》五月记为六月,内容略同而简,谓“新开东南河”,云云,第五九二页。
    ③ 王颜、杜文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水路交通研究》,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7月号,第129页。
    ④ 三人传略载于新、旧《唐书》,而不载新、旧《五代史》。其余不足论者还有:德宗时节度使朱泚“有异志”,反叛自称大秦皇帝、汉元天皇,后兵败被杀。事见《资治通鉴》卷二二七-二三一;文宗时卢龙节度使(治幽州)杨志诚似也曾有僭礼意图,但未能施行,《资治通鉴》卷二四五太和八年条载:“(十一月)史元忠献杨志诚所造衮衣及诸僭物。丁卯,流志诚于岭南,道杀之。”(第七八九九页)
    ⑤ 李茂贞自唐光启三年七月领凤翔陇右节度使,至后唐同光二年四月薨,在其位共历38年。
    ⑥ 岐州(凤翔节度使)唐末仅领凤翔、岐、乾、良晏、匡等六府州,后梁贞明二年增领陇州,不过区区七州之地。参前引朱玉龙书“岐州”条,第二一六页。
    ⑦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列传一》,第一七四○页。
    ① 其他如浙东董昌称帝改元之行为,与幽州相类,似乎也值得专文分析。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八六六三页。
    ③ 幽州镇对唐末五代政局的影响,另参冯金忠《幽州镇与唐代后期政治探析》,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9月第3期,第62-71页。
    ① 表据《旧唐书》卷一百三十、《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二、《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二六六。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第二章第七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388-389页;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六章-第十一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02-475页。另参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四“幽州”,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
    ① 《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太和五年条。
    ② 此可谓幽州镇的一大特点,早在开元初张说执掌幽州时就有“一年而财用肃给;二年而蓄聚饶羡”之誉,见《全唐文》卷三一二《唐故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燕国文贞张公遗爱碑》。
    ③ 李克用早在乾宁二年(895年)便封晋王,而朱全忠到天复元年(901年)方封梁王,但以晋、梁指代两方势力,不独本文如此,而是已成定例,如《新五代史》目录下注云:“五代乱世,名号交杂而不常,史家撰述,随事为文,要于理通事见而已,览者得以详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月,第二O页)对于本文而言,此节不仅是为了叙述方便,还关乎到对五代各政权倾向于“一视同仁”的基本立场。
    ④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八“诸镇相攻”,中华书局,1964年,第3522页。按:唐末幽州节度使(治幽州)兼领卢龙节度使(治平州),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卢龙,或并称幽州卢龙。
    ① 刘仁恭初攻幽州,事关重大。《资治通鉴》卷二五九景福二年五月条记为“会李匡筹立,戍卒奉仁恭为帅,还攻幽州”;《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则谓“仁恭闻乱,乃拥戍兵攻幽州”(未载何时)。且不论仁恭为“拥立”还是“攻取”,其为帅之后,目的都十分明确地指向幽州,足见其心。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第四二三页。
    ③ 同上引。同书卷四《唐本纪第四》载:“(乾宁元年)冬,(李克用)攻幽州,李匡俦弃城走,追至景城,见杀,以刘仁恭为留后。”(第三六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六○,第八四六五-八四六六页。
    ⑤《新五代史》卷四十八《高行周传》,第五四七-五四八页。
    ⑥ 关于此节,吕思勉先生的评价较为精当:“盖当时与晋齮龁最甚者为幽州,克用思弱之,乃先以顺己之高氏兄弟统其众,又授意刘仁恭使除之,而不意仁恭转借己力以除高氏,而抚用燕兵也。见氏著《隋唐五代史》(上册)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第442页小注。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第八四六六页。高思继之“诸子”,据《新五代史》卷四十八《高行周传》,即高行珪、高行周兄弟,后二人俱入于后唐。
    ② 《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僭伪列传二》,第一七九九-一八○○页。
    ③ 在整个“幽州事件”中,刘仁恭一系的兵力及其构成多次变化,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因为它不仅直接构成刘氏的实力,而且关乎五代之际将领人才的流动,影响深远。下文会有详细考察。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五-八五○六页。
    ②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第三七页;此战《资治通鉴》卷二六一乾宁四年十月条载刘仁恭得胜后在给唐昭宗上奏中自称“李克用无故称兵见讨,本道大破其党于木瓜涧”,第八五一○页。
    ③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武皇纪下》,第三五五页。
    ④ 《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僭伪列传二》载:“仁恭既绝于晋,恒惧讨罚,募兵练众,常无虚月。”(第一八○○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六四,第八六二三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一五页。
    ① 见上页注1引文。然《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却谓“(刘仁恭)杀燕留得等以叛”(第四二三页),是晋之戍将并未能逃遁,当有所据;之后各史书对于燕留得事迹也确实再无见载。
    ② 《旧五代史》卷二《太祖纪第二》,第二四页。
    ③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谓:“仁恭父子率两镇兵十万,号称三十万以击魏,屠贝州。”(第四二三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僭伪列传二》,第一八○一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二,第八五三○-八五三一页。
    ③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八,第3558页。
    ④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一-二六二。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六二,第八五四九页。
    ①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第三八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八六六三页。
    ③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第四二三页。《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天祐三年九月条所载略同,言“乃命胜执兵者尽行”,唯记其人数曰“得兵十万”,第八六六二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八六三五页。
    ① 天复二年九月李茂贞攻梁,遭战败,“茂贞繇是丧胆,但闭壁而已”(《旧五代史》卷二《梁书二》,第三二页)。天祐二年七月,梁遣大将杨师厚讨伐赵匡凝,并“表赵匡凝罪状,削夺官爵”,九月杨师厚大败赵匡凝(同书同卷,第三七页)。三年十月,杨崇本攻梁,被梁将刘知俊、康怀英击败,“杨崇本、胡章仅以身免”(同书同卷,第四○页)。至于天复五年九月,邠、岐、蜀三镇联晋攻梁(同书卷二十七《庄宗纪一》),则是后话了。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七一页。
    ③ 以上参《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八三页;及《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第四二四页。
    ① 此时守光背梁而守文投梁,《通鉴》卷二六六开平元年十一月条载:“天雄节度使鄹王绍威谓其下曰:‘守光以窘急归国,守文孤立无援,沧州可不战服也。’乃遗守文书,谕以祸福。守文亦恐梁乘虚袭其后,戊子,遣使请降,以子延祐为质。帝拊手曰:‘绍威折简,胜十万兵!’加守文中书令,抚纳之。”(第八六八六-八六八七页)表明除了梁、晋之外,罗绍威一部的动向对幽州之事还有相当影响力。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七一-八六七二页。又据下文引乾化元年条守光自谓“仆亦有精兵三万”,可见其军队规模寥寥:而《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守光传言“燕有精兵三十万”,两者记载差距殊甚。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二六、八七二八页。
    ④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第四二五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三八-八七三九页。据《新五代史》刘守光传载,王镕此前亦求援于幽州,守光不仅不救,反想坐收渔翁之利。
    ②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言晋王知守光遣使威胁王镕、王处直后,恐其背后突袭,“乃为之班师”,第四二五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四二页;《新五代史》守光传记为:“守光身衣赭黄,谓其将吏曰:‘我衣此而南面,可以帝天下乎?’”(第四二五页)
    ④ 此从《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四五页。
    ⑤ 沧州判官孙鹤两次力谏止其事,未果,身死之。详参《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及《新五代史》卷三十九。
    ① 《旧五代史》卷二十七,第三七五-三七六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二,第八五三四-八五三五页。
    ②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武皇纪下》注引《五代史阙文》,第三六三页。至于乾化二年十一月晋王亲征幽州,在城下对刘守光所说:“朱温篡逆,余本欲与公合河朔五镇之兵兴复唐祚。公谋之不臧,乃效彼狂僭。镇、定二帅皆俯首事公,而公曾不之恤,是以有今日之役。”与其真正目的相较,不难看出是冠冕堂皇的一番托辞罢了。参《资治通鉴》卷二六八。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四六页。
    ① 关于王镕此次依违引发的柏乡之战及其后续效应,因对于梁、晋之间关系牵涉更大,故详细论述请见后文。但就幽州情势而言,王镕最终舍梁而选晋,以致梁军大败、晋军强势,则客观上使晋王更早地腾出手来处理幽州,此节不可不识。
    ② 李承勋在燕坚持不臣刘守光,《通鉴》云“守光竟不能屈”;《旧五代史》卷二十七云“幽州刘守光杀帝之行人李承勋,忿其不行朝礼也”,卷一三五云“承勋至,守光怒不称臣,械之于狱”;《新五代史》卷三十九谓“守光怒,杀之”;未知其人命运究竟如何。《旧五代史》卷五十五本传言“会王师讨守光,承勋竟殁于燕”,《册府元龟》卷六六一《奉使部·守节》只云“承勋竟殁于燕”。得无先被囚,晋王军至方见杀欤?
    ③ 张、周一部终为晋所得,《旧五代史》卷二十八《庄宗纪二》云:“沧州都将张万进杀留后刘继威,自为沧帅,遣人送款于梁,亦乞降于帝。”(第三八○页)另见下文幽州奔亡将士表格。
    ④ 其使者名讳,据《旧五代史》卷二十八载为王遵化:“天祐十年四月,刘守光遣使王遵化致书哀祈于德威。”
    ① 新、旧五代史皆无刘仁恭传,仅于旧史卷一三五及新史卷三十九刘守光传附其父传,二人事迹。旧史记载较全,故此处及下文表格均以旧史《梁书》、《唐书》为本,参新史、《通鉴》,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排列。
    ② 史载:“自是绍威感(梁)太祖援助之恩,深加景附。”观罗绍威之行为,及其后来不容于梁、晋而终为所取者,则绍威是另一“刘仁恭”也。参《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
    ③ 质子现象在五代交际关系中普遍存在,是交际需要考察的内容之一,关于其具体情况,下文有专门交代。
    ④ 当然,就五代和十国分而言之,又有不同,五代的人才流动以武人为主,十国区域内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文人流动,下文有及。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七一-八六七二页。
    ① 《旧五代史》张万进传谓“万进性既轻险,专图反侧”(第一八三页),则其比前言之罗绍威又不如,乃一搅乱时局之小丑耳。其卷八十八之张万进是另有其人。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载“(乾化元年二月)赵王镕自来谒晋王于赵州,大犒将士,自是遣其养子德明将三十七都常从晋王征讨”(第八七三九页),德明,即张文礼。
    ② 当然,表中所列人物大部分均入后唐,主要参与了后唐的建国、征伐,但影响后唐即是同时影响了其对头后梁(包括后唐攻打的前蜀等),从而影响了整个局面。关于幽州对五代后唐的全面和深入影响,拟另文专述,此仅举其关键一端呈示。
    ① 参王凤翔《五代士人群体特征初探》,载《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37--40页;曾国富《论儒士在五代历史上的作用》,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64-71页等。
    ② 参程遂营《士人与五代中枢政治》,载《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61-63页;戴显群《关于五代宰相制度的若干问题》,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64-73页;张其凡、张胜海《五代翰林学士略考》,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107-111页;邬丽丽《五代中枢机构的变化》,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9-53页等。
    ③ 事见《旧五代史》卷六十二《张文礼传》,第八二九页。
    ④ 参《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等传序》欧阳修评语(第六一一页),《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司马光评语(第九五一○-九五一三页);房锐《虎狼丛中也立身——从<北梦琐言>所载史事论冯道》,载《晋阳学刊》
    2004年第2期,等等。
    ① 须注意的是,一政权的使者被另一政权留用,也是五代十国交际中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②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下),卷二十八《五代上》之一二,第八八一页。王氏此语,为综合五代而言。韩延徽事迹,见《辽史》卷七十四本传。
    ③ 幽州将士归契丹者不在少数,《通鉴》卷二六九贞明二年十二月条载:“初,燕人苦刘守光残虐,军士多归于契丹。及守光被围于幽州,其北边士民多为契丹所掠,契丹日益强大。”(第八八○八页)此外,上表所录之卢文进是另一显例,《新五代史·卢文进传》载:“自其奔契丹也,数引契丹攻掠幽、蓟之间,虏其人民,教契丹以中国织纴工作无不备,契丹由此益强。同光中,契丹数以奚骑出入塞上,攻掠燕、赵,人无宁岁。唐兵屯涿州,岁时馈运,自瓦桥关至幽州,严兵斥候,常苦钞夺,为唐患者十余年,皆文进为之也。”(卷四十八,第五三九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一○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六,第一八一六页;《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略同而简;《十国春秋》谓“乃招集亡命及溪洞彝落”(卷三十五,第四八三页)。可知其众成员主要有二:一为流氓无业者,一为当地少数民族。
    ② 欧阳修语,见《新五代史》卷六十三,第七八三页。
    ③ 或曰“左右髡发黥面若鬼”可释为王建身边之人髡发黥面,然前引《新唐书》同卷后文言“笑者皆杀之”,则更应似指王建因本人状貌遭讥怒而杀人。且《通鉴》卷二五七载王建第一次攻打成都时,对田令孜也是“髡发罗拜”(第八三六八页),可为一侧证。
    ④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第八三八○页。
    ⑤ 王建招抚当地土蛮,不光前期有之,后期与顾彦朗争夺东川时也有,说明这种策略的确对其有重要帮助。相关论述参见杨伟立《前蜀后蜀史》第二章,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第58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五六,第八三四六页。《九国志》卷六《周博雅传》记其谋稍详而略同。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六,第八三四六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第八三七九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五页。
    ④ 杨伟立《前蜀后蜀史》谓王建招抚洞蛮之后、攻阆州之时,手中军队大约一万九千人。第一章,第26页。
    ⑤ 据《资治通鉴》卷二五七、二五八。
    ⑥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第八三○七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考异注引《十国纪年》就说,“盖建事成之后,其徒以擅举兵侵盗为耻,为之隐恶”,云云(第八三六八页)。
    ② 《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一》,第四八四页。《资治通鉴》卷二五七语略同,而记其事在五月(第八三七九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第八三八三页。
    ④ 王建这一策略,当是受到部将张虔裕的启发,据《通鉴》载,早在光启三年三月,张虔裕就曾建议王建:“公乘天子微弱,专据方州,若唐室复兴,公无种矣。宜遣使奉表天子,杖大义以行师,蔑不济矣。”卷二五六,第八三四七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二、八四一四页。
    ② 参《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八页;《十国春秋》卷三十五,第四八八页;《旧五代史》卷一三六,第一八一八页。
    ③ 此节各史均有点明,其旧情具体为“初,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俱在神策军,同讨贼”(《资治通鉴》卷二五七,第八三六五页)。《新唐书》卷一八六《顾彦朗传》又谓“建素有吞噬心,以彦朗与婚娅,久未忍”;《旧五代史》王建传亦谓“复欲窥伺东川,又以彦朗婚姻之旧,未果行”,似二人尚有婚姻关系,但均未详载。查《十国春秋》诸纪、传,王建父子(及假子)妻未有顾姓、女亦无嫁顾姓者,姑存之。
    ④ 均见《资治通鉴》卷二五七。
    ⑤ 见《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二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四页。
    ⑦ 此条下《考异》云“及昭度东归,时独建在彼(按:成都),以兵授之”,则韦昭度还给王建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军队(第八四一五页)。
    ① 参《资治通鉴》卷二五九-二六一;《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五九,第八四三八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四页。条下胡注云“王建岂特攻东川哉!李茂贞山南巡属诸州,建取之亦多矣”,可见李茂贞得不偿失。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九,第八四三八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二-二六四;参《十国春秋》卷三十五。
    ①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第六节“唐末割据下”,第470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一-二六五;参《十国春秋》卷三十五。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一七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第八四八七页。此次使者,《新五代史》谓为“宦者袁易简”,见卷六十三《王建世家》,第七八六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第八五○三页、八五○五页。其事,《新五代史》记于五月,使者为“谏议大夫李洵、判官韦庄”(卷六十三《王建世家》,第七八六页),则使有二人,后韦庄留蜀,参《十国春秋》卷四十《韦庄传》,第五九二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八六五二页。此蜀境当指西蜀,上引李洵所至梓州为东川属地。
    ④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三月)乙亥,制复敬碹官爵,令顾彦朗、王建各帅众归镇。”条下考异引《新纪》云:“诏王建罢兵,不受命。”(第八四一二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二天复元年条记其事在十二月,云:“(韩全诲)又遣使征兵于王建,朱全忠亦遣使乞师于建。建外修好于全忠,罪状李茂贞,而阴劝茂贞坚守,许之救援。”(第八五六五页)
    ② 条下胡注云:“正月丁卯,弃荆南,至是方至成都。”正月当为九月。
    ③ 《旧五代史》谓“建与诸藩同谋兴复,乃令其将康晏率兵三万会于凤翔,数与汴将王重师战,不利而还”,则王建曾单独出兵,卷一三六,第一八一九页。
    ④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武皇纪下》天祐四年条记晋王所复之书甚详,第三六○-三六一页。
    ①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五,《新唐书》卷一九九《赵德趣传》,《旧五代史》卷十七《赵匡凝传》、卷二十二《杨师厚传》,《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纪第一》,《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一·高祖本纪》。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三九三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七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一九页。条下胡注云“史言王建所以能有蜀”,亦肯定此举。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八四二○页。
    ④ 参《资治通鉴》卷二五六中和四年十一月、光启二年四月条。
    ⑤ 据《资治通鉴》载,“部将綦毋谏复说建养士爱民,以观天下之变,建皆从之。庠、虔裕、谏,皆许州人也”(卷二五六,第八三四六页),几人俱是许州人,恰与王建同乡。然据《十国春秋》卷四十《前蜀六》各人传略,只言周德权为许州人,周庠龙州人、綦毋谏荆南人,张虔裕籍贯不明,但均言为王建部属随之入川者。另,王建身边之人尚有许州人张琳,“经营蜀、雅,琳之功居多”;以及张劫、李简二将,见同卷。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八四页。
    ①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第六节“唐末割据下”,第471页。
    ① 林德春:《后唐、后汉亡国确切公元纪年考》,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7月第4期,第138页。
    ①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八章第二节,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871-923页。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第三章第二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483-502页。
    ③ 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六卷),第五章第二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63-166页。据第164页作者小注,前蜀、后蜀、南汉、楚、闽、南平内容均采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④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第十六章第二节,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第426-430页。
    ⑤ 张泽咸:《五代十国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1月,第2页。张氏观点不难看出乃采自范文澜先生,但其以后蜀之始在926年、南唐之止在976年,显误。
    ⑥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至十四章,第425-601页。本文在论述的主体时间框架和基本态度上,即力求借鉴上述学者的做法。
    ⑦ 参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丛书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8月。
    ① 《读通鉴论》卷二十八《五代上》之一,第八六七页。王氏此节亦不独论五代,下文即推及“刘守光、孟知祥、刘(知远)、王延政、马希萼、董昌,杨行密、徐温、王建、李(克用)、钱(镠)、王潮”等。
    ① 均见《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黄初二年条。
    ①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十九下《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七二○页。
    ①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割记校证》(下),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四七五页。
    ② 后唐江文蔚《土牛赋》诗句,见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艺文二》。
    ③ 《旧五代史》卷一一九《世宗纪第六》引《五代史补》云,周世宗尝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第一五八六页)
    ① 《读通鉴论》卷二八《五代上》,第八六八页。
    ② 后唐江文蔚《天窗赋》诗句,见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艺文二》。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六,第八三二○页。
    ④ 《旧五代史》卷十七《赵匡凝传》,第二三五页。
    ⑤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第456页。
    ① 《新五代史》卷一《梁太祖本纪第一》,第一-二页。
    ② 详见《旧五代史》卷一《太祖本纪第一》,第一-一九页。
    ③ 《旧五代史》卷二载昭宗何皇后语,第三五页。
    ④ 《旧五代史》卷二,第二七页;此节《唐书》不载。
    ⑤ 《旧五代史》卷二十五《武皇纪上》,第三三八页-三三九页;参同书卷一,第五页。
    ① 期间双方还有一次交往,即,乾宁三年六月,李克用与朱温战于洹水,李之长子落落被汴军所擒,“克用悲骇,请修旧好以赎其子,帝不许”(《旧五代史》卷一《梁书一》第一八页),但同书卷二十六《唐书二》却止言“被擒”,而遣使之事无载(第三五四页)。此节及前叙“旧好”之事,同为一史,《梁书》、《唐书》所记细节各不相同(《通鉴》时从梁书,时从唐书不一),该类记载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中十分多见,举此一显例,或可见当时政权交际双方的心态,及史著者的处理方式。又参《旧五代史》卷二十二《杨师厚传》案语引《通鉴考异》言梁晋开平三年蒙院之战“一战二胜”,双方实录俱载己胜之例(第二九六-二九七页)。
    ②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第471页。
    ① 以上诸条见《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第一八九-一九○页。
    ② 此外尚有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武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武宁、忠义、荆南,共二十一道(《旧五代史》卷一,第三八页)。这些地方虽当时并非为朱温完全控制,但却已在其护翼之下,不容河东等势力染指,后来双方的较量也是围绕其中大部分区域发生的。
    ③ 《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第一九○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六八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八六-八六八七页。《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罗绍威传》记此条后又云“太祖每有大事,多遣使者问之,绍威时亦驰简入白,使者相遇道中,其事往往相合”(第四一六页),可见罗氏事朱梁颇勤、襄助颇多。正因如此,朱温登基后除封罗绍威加守太傅、兼中书令之外,还特别赐其号为“扶天启运竭节功臣”(见《旧五代史》罗氏本传)。
    ① 《旧五代史》本传谓“绍威在镇凡十七年,年三十四薨”,非言其在魏博节度使任上十七年,而应如《旧唐书》卷一八一《罗弘信传》所言“威,字端己。文德初,授左散骑常侍,充天雄军节度副使”,从节度副使任上算起。另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一,绍威殁于开平四年(910年)五月,前数三十四年为乾符三年(876年),文德初任天雄军节度副使时不过十二、三岁,与王镕袭任凤翔节度使时年龄相仿(见下文)。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二三页。
    ③ 《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第一八相-一八八页。
    ④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第一七三九页;《资治通鉴》卷二六二以其事在天复元年正月。关于岐王李茂贞及其政权情况,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割据政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有较详细的考察。
    ① 与王建有关内容见“引论”第二节,此段从略,而侧重其他势力。
    ② 详见《旧五代史》卷二,第三一-三二页。
    ③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第一七三九-一七四。页。同书卷二《梁书第二·太祖纪第二》则云其事为昭宗和解,并“遣中使押送军容使韩全诲已下三千余人首级以示帝”(第三二页)。
    ④ 《新五代史》卷四十《李茂贞传》,第四三二页。
    ⑤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第一七四。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语。据王凤翔统计,岐政权所辖区域一度达到15镇40余州(参前引氏著论文第三章第二节,第55-68页,及“附录二”,第170-174页),则“兵赢地蹙”,恐为状一时之语。
    ⑦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九四页。
    ⑧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一○-八七一一页。
    ① 以上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七。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一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第八八二五页。
    ④ 《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王镕传》注,第七二六页。王镕之先世,为回鹘人,《旧五代史》本传谓“远祖没诺干,唐至德中,事镇州节度使王武俊为骑将。武俊嘉其勇干,畜为假子,号王五哥,其后子孙以为王氏”。考《旧唐书》卷一四二《王武俊传》云“武俊初号没诺干”,而武俊为契丹部族;《王廷凑传》云“曾祖曰五哥之”,则《旧史》似有乖误,即其远祖为王武俊假子者乃“五哥”,而非“没诺干”。《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王镕传谓“王镕,其先回鹘阿布思之遗种,曰没诺干,为镇州王武俊骑将,武俊录以为子,遂冒姓王氏”,当从《旧史》,亦误。
    ⑤ 《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第七二七页。《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王镕传》谓晋“劫镕为盟”;及“其后梁太祖下晋邢、洺、磁三州,乃为书诏镕,使绝晋而归梁,镕依违不决。晋将李嗣昭复取洺州,梁太祖击败嗣昭,嗣昭弃洺州走。梁获其辎重,得镕与嗣昭书,多道梁事,太祖怒,因移兵常山”云(第四一二-四一三页)。
    ⑥ 普宁公主,据《五代会要》卷二“公主”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二页;《资治通鉴》卷二七一龙德元年二月条亦云张文礼“尽灭王氏之族,独置昭祚之妻普宁公主以自托于梁”,第八八六五页。
    ⑦ 《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第七二八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二五页。《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王镕传》记为“镕祖母丧,诸镇皆吊,梁使者见晋使在馆,还言赵王有二志”,第四一三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二八页。《旧五代史》卷六《太祖纪第六》云“时镇州王镕、定州王处直叛,结连晋人,故遣将讨之”,第九二页。
    ③ 《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庄宗纪一》云“十一月,镇州王镕遣使来求援”,并略述其因,第二七一页。
    ④ 据《旧唐书》卷一四二,寿安公主为绛王李悟之女,开成二年文宗诏降王廷凑之子、王镕之曾祖王元逵(时任镇州成德节度使)。李商隐有诗《寿安公主出降》,即借以讽藩镇割据之势,载《全唐诗》卷五四o。此言“朱氏女何如寿安公主”,乃谓梁、岐婚娅之交不似前朝,并非胶固之情。另后唐明宗第十四女亦封寿安公主,见《旧五代史》卷四十四《明宗纪十》六月条。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二九页。王镕同时也遣使求援于燕王刘守光,详见前文。定州王处直当时更弱于岐王,故不再单论,而附于此节。
    ① 《旧五代史》本传,第七二八页;《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则云“自是镇、定复称唐天祐年号,复以武顺为成德军”,第八七二九页。
    ② 关于柏乡之战的具体战况兹不赘述,就战果来看,《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庄宗纪一》云:“是役也,斩首二万级,获马三千匹,铠甲兵仗七万,辎车锅幕不可胜计。擒梁将陈思权以下二百八十五人。”(第三七三页)战争进程详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七末“乾化元年正月”条。
    ① 《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第七二八-七二九页。同书卷二十七《庄宗纪一》所记略同而简。“许女妻镕子昭诲”之事,据同书卷四十九末“史臣曰”及引《五代会要》,止言庄宗仅有一女名义宁公主,降房州刺史宋廷浩,为北宋定国军节度使宋渥之母,余未见载,盖许妻昭诲之事或并未卒成。
    ② 详见《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九。-八六九一页;参《旧五代史》卷二十六《李克宁传》,第六八六-六八七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四页。
    ① 均见《旧五代史》卷六十三《朱友谦传》,第八四六页;参《新五代史》卷四十五本传,第四九二页。后唐灭梁,有另一更为关键人物康延孝,但因其事发生在庄宗立国之后,故归于后唐,详见下文。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七五页。
    ① 五代之人改名、改姓者比较多见,如刘岩,史书所载又称刘龚、刘严、刘陟、刘龚,故本文除行文叙述中取其比较通用的称呼之外,引文部分按照来源,原则上引自何处即从何处,不再统一作注。其他如荆南高季昌(兴)、南唐李景(璟)等例同此。
    ② 以上主要据《资治通鉴》卷二六六-二七○。
    ③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六-二七一,《旧五代史》卷三-十。南方诸政权对于后梁的态度与交际策略,不可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避免内容前后冲突和过于冗繁,给下文留下叙述空间,故此处以总结性地排比史实以见其概貌为主,详细情形放在“十国”一章作分别交代:后唐情况亦然。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一四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一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八九九页。
    ①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武皇纪下》注,第三六三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下),第八七六页。
    ③ 参《旧五代史》卷二十八《庄宗纪二》,第三八四页。
    ① 据《旧五代史》卷七十四《康延孝传》,第九六七页。《新五代史》卷四十四本传略同,而谓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第四八五页。
    ② 龙德三年(923年)三月,晋潞州节度留后李继韬遣使以城归顺后梁,并遣二子为质,事见《旧五代史》卷十《末帝纪下》,第一五。页。
    ③ 《旧五代史》卷二十九《庄宗纪第三》,第四。七-四。八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八九三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八九三-八八九四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八九九页。
    ④ 此即欧阳修所言:“庄宗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见《新五代史》卷四十四《康延孝传》,第四八五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云:“平蜀之功,李绍琛为多,位在董璋上。”《旧五代史》卷七十四《康延孝传》则谓:“平蜀之功,延孝居最。”
    ① 《旧五代史》卷七十本传,第九二九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四-八七五五页。
    ③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李严传》,第二八四页;《通鉴》卷二七三同光二年五月条略同而简。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九。七页。
    ⑤ 据唐庄宗伐蜀前所下的诏书内容,有“朕顷遵遗训,嗣统列藩,追昔日之来诚,继先皇之旧好,累驰信币,皆绝酬还,背惠食言,弃同即异”(《旧五代史》卷三十三《庄宗纪七》,第四五六页)之语,则在李严之前庄宗除了在同光元年十月“遣使以灭梁告吴、蜀”(《资治通鉴》卷二七二)之外,似曾另有致书于蜀主或遣使。
    ① 《旧五代史》卷三十三,第四五六页。
    ② 并见《资治通鉴》卷二七三。
    ③ 李严使蜀之始末,《资治通鉴》卷二七三云其出使在同光二年四月,五月“蜀主遣李严还”,《十国春秋》卷三十七《前蜀本纪三》同,而《旧五代史·庄宗纪六》同光二年四月条未载其事;《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本传记其出使在同光三年,未详月份,《旧五代史·庄宗纪七》只记其使回在同光三年八月(“戊辰,客省使李严使蜀回”),庄宗听其言,乃至次月即出兵。则其中必有出入。据《通鉴》卷二七三载“八月,帝复遣使者李彦稠入蜀,九月,已亥,至成都”(《十国春秋》卷三十七记于八月己亥,似误),则自中朝至蜀地路程不过月余;后来李嗣源、李严率大军灭蜀,自九月十八日进发,十一月十日即入成都,也才不足两月,李严当不至于历经一年零四个月才得往返;又《旧五代史》卷七十《李严传》虽只言“同光中,为客省使,奉使于蜀”,然下文引其在蜀中对论于蜀枢密使宋光嗣之语云“吾皇前年四月即位于邺宫”,可知其在蜀时为同光三年。而后唐伐蜀各史明确记在同光三年九月,距李严使蜀归来之时,依《旧史》庄宗纪仅月余、依《通鉴》则一年有余:又《通鉴》所载同光二年八月后唐李彦稠使蜀、前蜀欧阳彬使唐,两方自此“修好”之事,斑斑在目,其他诸书却不见载。未知孰是。或以为李彦稠之使时,后唐伐蜀之意已生,仍旧遣使之举,一则为麻痹前蜀,二则为再探其虚实。如此则稍能讲通,即庄宗用一年多的时间作准备,同光三年九月是其认为时机成熟之际。
    ④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李严传》,第二八五页。
    ① 引文具见《资治通鉴》卷二七二。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第八九一二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同光三年十月条,第八九三九页。
    ① 据《资治通鉴》卷二七二-二七九,《旧五代史》卷三十一-四十八。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二月条;《新五代史》卷一三五《刘龚传》记其事在同光元年。
    ① 《十国春秋》卷一百《荆南世家二》,第一四三三页。
    ① 《旧五代史》卷四十二《明宗纪第八》,第五七五页。
    ② 后唐使者乌昭遇因出使吴越而身死,详见《资治通鉴》卷二七六天成四年九月条,第九。三二-九。三三页;下文“吴越”一节亦有及之。
    ③ 《吴越备史》中所记供奉中朝物品甚详,且动辄金银千百。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八《五代上》,第八六八页。
    ② 《十国春秋》卷九十二《闽本纪三》,第一三三六页。《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天福五年正月条则云:“帝引见闽使郑元弼等。元弼曰:‘王昶蛮夷之君,不知礼义,陛下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臣将命无状,愿伏铁领以赎昶罪。’帝怜之,辛未,诏释元弼等。”(第九二。九·九二一。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第九三三一页。
    ④ 并见《旧五代史》卷七十六。
    ① 据《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八○,《旧五代史》卷七十六-八十五,《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八十等。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二二二页。
    ① 《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第一四四二页。另,后来高从诲殁,其神道碑文亦是陶毅所撰。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一,第九一七一页。
    ③ 《蜀祷杌》卷下;《十国春秋·后蜀本纪二》同,第七。九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四,第九二六七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第九三三。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第九三三九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隐帝纪下》,第一三七三页。此为乾祐三年十一月丙戌太后之诰语,是当权者自己都极为清晰的认识。
    ① 其他优待包括:乾祐二年五月赠太师马希声追封衡阳王,十二月因静江军节度使马希赡卒废朝二日。详见《旧五代史》卷一。二。
    ② 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八八,第九三九九页。《十国春秋》卷六十九《楚世家三》前一条相同,后一条记在十二月,并言其诏书内容为“所修职贡,旧有规程,念航深梯险之劳,重违卿意,在诱善劝忠之道,本实朕心。今后凡有进献,可与希广商量,庶叶雍和,不爽体制”(第九六三页),可见后汉用心良苦。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九,第九四二六-九四二七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旧五代史》卷一。一云:“宏俶,故吴越王元瑾之子也。先是,其兄宏倧袭父位,寻为部下所废,以宏俶代之,故特加是命焉。”(第一三五。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二,第一三六二-一三六三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七,第九三六八、九三七五页。《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载高从诲求郢州在二月。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旧五代史》卷一。一言高氏所遣请罪之使为牙将刘扶。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第九三五六页。
    ⑤ 《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前蜀本纪二》,第七一四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第九三三九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八七,第九三八二-九三八三页;赵匡赞即《宋史》卷二五四之赵赞。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第九四。四页;《旧五代史》卷一。一记在十二月庚寅,书云:“先因河府李守贞求援,又闻大国沿淮屯军,当国亦于境上防备。昨闻大朝收军,当国寻已彻备,其商旅请依旧日通行。”(第一三五二页)
    ① 据《资治通鉴》卷二九○、《旧五代史》卷一一一-一一二。
    ② 《旧五代史》卷一二○《恭帝纪》,第一五九三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三四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八一页。
    ⑤ 《旧五代史》卷一一○,据《十国春秋》卷一。一,是高保融先有表贺登极及贡献方物之举。
    ⑥ 如:广顺元年“十一月,己未朔,荆南奏,淮南大将边镐率兵三万,自袁州路趋潭州”云云;广顺二年“十一月丙辰,荆南奏,朗州大将刘言,以今年十月三日领兵趋长沙,……”等,见《旧五代史》卷一一-一一二。
    ⑦ 《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第一四四九页。
    ① 《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第一四四八页。
    ② 均见《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八五、九五八七页。
    ③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五代下》,第九三九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第九四五九页;《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又云:“诏沿淮州县军镇,今后自守疆土,不得纵一人一骑擅入淮南地分。”(第一四七一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九○,第九四七五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第九四九六页。
    ② 据《十国春秋》卷十六《南唐本纪二》。
    ③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二八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三九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八四页。“所俘江南士卒”,《十国春秋》记为“凡五千七百五十人”,《旧五代史》作“四千六百”。
    ① 据《资治通鉴》卷二九四;《十国春秋》记在八月。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六。六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三一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二五-九五二六页。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下)卷二十八《五代下》,第八六九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开平元年四月条,《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本纪一》云“四方知其非诚实,皆不应”,第五00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开平四年五月条载:“岐王屡求货于蜀,蜀主皆与之。又求巴、剑二州,蜀主曰:吾奉茂贞,勤亦至矣;若与之地,是弃民也,宁多与之货。乃复以丝、茶、布、帛七万遗之。”(第八七二三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三七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一页。据《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本纪二》,其使者尚有蔺门副使少府少监李元,其书及所赠物品亦详,第五一四页。
    ⑤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本纪二》,第五一六-五一七页。
    ⑥ 均见《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本纪二》。前一次是因梁太祖上年七月为其子友珪所弑;后一次原文小注引《太平广记》云“梁祖使封舜卿聘于蜀。时岐阳睚眦,关路不通,遂斥汉江而上,路出全州”,第五二三-五二四页。《蜀祷杌》卷上又有“通正二年正月,梁遣使来聘”之语,然前蜀通正元年十二月即定明年改元,故其二年似为元年之误。
    ① 参《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本纪二》。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一,第八八六一页:《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本纪一》记在十二月,第八四二页。
    ③ 均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十国春秋》卷三十六云刘知俊之奔“帅亲兵七十人”。此李继岌原名桑宏志,非李存勖之子李继岌,后史亦不名,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贞明三年十一月条,“蜀主以刘知俊为都招讨使,诸将皆旧功臣,多不用其命,且疾之,故无成功。唐文扆数毁之,蜀主亦忌其才,尝谓所亲曰:‘吾老矣,知俊非尔辈所能驭民。’十二月,辛亥,收知俊,称其谋叛,斩于炭市”,第八八二一-八八二二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一,第八八六二页。
    ⑥ 《旧五代史》卷三十一《庄宗纪第五》,第四二六页。
    ① 《十国春秋》卷四十八《后蜀本纪一》,第六八一-六八二页;参《资治通鉴》卷二七五。
    ② 《册府元龟》卷二二七《僭伪部·谋略》。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八九九九-九○○○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九。七七页;参《旧五代史》卷四十三,第五九四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三七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九。七五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第九五七一页。
    ② 《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后蜀本纪二》云“我于是尽有秦、凤、阶、成之地,悉复前蜀王氏疆土”,第七一五页。
    ① 《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后蜀本纪二》,第七三二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第八九三八页。
    ②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言:“行密叹曰:‘昔吾爱子之貌,今吾得子之心矣。然勉为吾合二国之欢,通商贾、易有无以相资,亦所以报我也!’乃厚礼遣賨归。殷大喜,表賨节度副使。”(第八二二-八二三页)
    ③ 俱见《资治通鉴》卷二六四天复三年条。
    ④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第399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九。三页。
    ② 《旧五代史》卷三十,第四二一页;《十国春秋》卷三《吴本纪》略同。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一三页;《十国春秋》卷三《吴本纪》记吴使者为通事舍人刘传忠。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八九八七页:《十国春秋》卷一百《荆南世家以》记在六月甲寅,并言高氏所求为夔、忠、万、归、峡五州。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九○○二页。
    ④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前言》,第三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第九四七五页。南唐与契丹的交往,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彭艳芬《五代时期契丹辽朝与吴越、南唐的交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6年等,因该主题超出本文范围,故不作详论。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天福六年五月条,第九二二一页。在次年的《举用儒吏诏》中,李昪又说:“而兵革之事,虽父子之亲,不以一言及之,则兵为民患,其来尚矣。”见《马氏南唐书》卷一《先主书》,其文详细内容另参《全唐文》卷一二八。
    ③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四。页:《五代史补》卷五亦见载,而文字略异。
    ④ 本表主要依据钱仲联、马亚中主编《陆游全集校注12》,陈国安《南唐书校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另参《十国春秋》卷十五-十七;邹劲风《南唐国史》所附“大事年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220-236页。
    ① 详见《十国春秋》卷十五《南唐本纪一》。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二二六页。
    ③ 《十国春秋》卷十五《南唐本纪一》,第一九八页。
    ④ 语见《十国春秋》卷十五,另可参旷娟《李异及其时代》第三节对“戢兵息民”政策的相关论述,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年。
    ⑤ 《资治通鉴》卷二八三,第九二六三-九二六四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八五,第九三一四页。
    ②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216页。
    ① 《吴越备史》卷二《武肃王下》。《资治通鉴》卷二六。乾宁二年二月条又言钱谬曾拒绝董昌封自己为两浙节度使时说:“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陷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邪!”(第八四六四页)而《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世家一》言福建王审知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第一三一九页)不知是王审知受钱谬的影响,还是后书作者吴任臣错记,抑或是钱、王二人同处一个时代,恰好有相类似的心理认识。
    ② 《吴越备史》卷二《武肃王下》。
    ③ 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
    ① 吴越疆域最盛时,亦不过领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
    ② 如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九月,“吴越王谬居其国好自大,朝廷使者曲意奉之则赠遗丰厚,不然则礼遇疏薄。尝遗安重诲书,辞礼颇倨。帝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使吴越,昭遇与玫有隙,使还,玫奏:‘昭遇见镠,称臣拜舞,谓谬为殿下,及私以国事告镠。’安重诲奏赐昭遇死。癸巳,制锣以太师致仕,自余官爵皆削之,凡吴越进奏官、使者、纲吏,令所在系治之。谬令子传瓘等上表讼冤,皆不省”(《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三二-九。三三页)。按:其事,《十国春秋》卷七十八记在八月;《册府元龟》卷六六四《奉使部·辱命》谓“乌昭遇为供奉官,天成初使于两浙,每以朝廷事私于吴入,仍目钱鏐为殿下,自称臣,谒谬,行舞蹈之礼。及使回,副韩玫具述其事”,第7654-7655页;另参《旧五代史》四十《明宗纪六》及卷六十六《安重诲传》。长兴二年(931年)三月,后唐即复以钱谬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通鉴》卷二七七),双方关系恢复如初。
    ③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四章第一节,第218-219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三《世袭列传第二》,第一七七一页。
    ② 以上主要据《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上》,《资治通鉴》卷二五八-二六一
    ① 《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上》。
    ② 《十国春秋》卷八十三《钱元璙传》则说“传璙指陈逆顺之理,吴王为之动容”,并对元璙大赞,“遂以女妻之。即日召田珺还军”(第一一九七页)。
    ③ 《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上》。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注文,第八四八七页。此时杨行密掌握的地方有润州、常州、和州、滁州、庐州、舒州、楚州、池州、宣州、扬州、泗州、濠州、寿州、光州。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第八八四九页;《十国春秋》卷二《吴世家二》载吴使者为客省使欧阳江,同书卷七十八《吴越世家二》同《吴越备史》卷二《武肃王下》,作欧阳汀。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八九五四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八九七一页。《吴越备史》卷二《武肃王下》当年首条只记“夏四月戊寅,王不康,如衣锦军,命文穆王监国”,并未对钱镠的英明之举大书特书,似乎有些蹊跷。
    ② 《册府元龟》卷四三○《将帅部·乞师》。
    ③ 《旧五代史》卷一三三《钱缪传》,第一七七○页。
    ④ 据《资治通鉴》卷二九二显德三年二月条,及《吴越备史》卷四。吴越国内部对是否要出兵曾有异议,但钱弘俶最终选择选择了策应后周。
    ⑤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277页。
    ① 据《吴越备史》卷四《大元帅吴越国王》。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五,第三三八页。
    ③ 转引自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288页。
    ④ 长兴元年钱元瓘因使节乌昭遇一事上表唐明宗自辩,表文中有两句话说“横秋雕鹗,只待指呼:跃匣蛟龙,誓平雠隙”(《旧五代史》卷一三三,第一七七。页),可与此节参照。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九,第八八。八页。钱元珦(899-937年),传见《十国春秋》卷八十三。
    ② 《十国春秋》卷九十三,第一三。七页。
    ③ 《十国春秋》卷八十三本传,第一二○○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七三-八六七四页。
    ②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第八二四页。
    ③ 《十国春秋》卷六十七《楚世家一》,第九三四-九三五页。
    ④ 马殷这种提前示好的方式还同样用于未称帝时的李存勖,《通鉴》卷二六九贞明二年十二月条载“楚王殷闻晋王平河北,遣使通好。晋王亦遣使报之”(第八八O八页),差可说明其交际策略的“一以贯之”。
    ①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第八二四页:《三楚新录》卷一载之详,云“高郁,殷之谋臣也,庄宗将去其爪牙,故以是言离间”,说明中朝似乎对马楚也没有放弃分化瓦解的意思,至少唐庄宗是如此。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七长兴元年十一月条云“丙戌,马希声袭位,称遗命去建国之制,复藩镇之旧”,既是遗命,则此举仍是马殷的部署。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第九三九九页;《十国春秋》卷六十九《楚世家三》内容略同而记其事在十二月,并载其诏书曰:“所修职贡,旧有规程,念航深梯险之劳,重违卿意,在诱善劝忠之道,本实朕心。今后凡有进献,可与希广商量,庶叶雍和,不爽体制。”(第九六三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九,第九四二六-九四二七页。
    ① 以上据《资治通鉴》二八九-二九○、《三楚新录》卷一、《新五代史》卷六十六。后马希萼后卒于金陵,马希崇入后周为羽林统军。
    ② 吕师周之奔楚,对于马楚的意义重大,下文第四章有及。
    ① 《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世家一》,第一三一九页。
    ② 均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十国春秋》卷九十记与淮南绝之事在八月,直至闽建国后的第二年龙启元年(934年),徐知诰为稳定刚刚掌控的局势,遣右威卫将军蒋延徽求好于闽,双方才恢复关系,之后有几次友好往来(《资治通鉴》卷二七八清泰元年正月条)。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四《王审知传》,第一七九二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三,第九二五○-九二五一页。其实有这种认识者不独潘承祐一人,早在通文四年(939年)二月,闽之士人林省邹即言于后晋来的使者卢损曰:“吾主不事其君,不爱其亲,不恤其民,不敬其神,不睦其邻,不礼其宾,其能久乎!”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一九九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一九九页。《十国春秋》卷九十一言“又遣中书舍人刘乙劳损于馆,损他日颇诮之,帝怒,损还无所答”,第一三三二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二○七-九二。八《旧五代史》卷七十八言使者为“僚佐林思、郑元弼”等,林思即《通鉴》所言林恩:《十国春秋》从《通鉴》。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八三,第九二六三-九二六四页。
    ① 参《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十国春秋》卷一百。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七六-八七七七页;《十国春秋》卷一百载八月“乙亥,梁主鳇封季昌为渤海王,于是造战舰五百艘”云云,第一四二九-一四三。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旧五代史》卷三十一均谓其封在同光二年三月;《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则记在次年。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九○○二页;《旧五代史》卷三十八云“以其叛故也”,第五二。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三。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七,第九三七五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第九三九四页。
    ④ 《十国春秋》卷一百《荆南世家一》,第一四二八页。
    ⑤ 《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后蜀本纪二》,第七三二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一五-九。一六页。胡注云“宋时赵韩王劝太祖缓取太原,意亦如此”,可见荆南是被各方刻意“存之”的。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九一○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九○七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七,第九三七五-九三七六页;《十国春秋》卷一○一记在乾祐元年。此举也可看做高氏主观上充分利用自己“棋子”身份、求立足于诸方“纵容”之间的侧证。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八九七九-八九九○页。
    ① 《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第九》,第八六○页。《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记其事在二月,孙光宪之言为“宋帝规模宏远,不若早以疆土归之,不惟免祸,而亦不失富贵”,第一四五二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二、二六五。
    ③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刘龚传》,第八一一页。
    ④ 大略详情可参上章后梁部分,以及陈欣《南汉国史》第七章“南汉与中朝的交往”,表7-1、7-2,广州:广东出版集团,2010年2月,第309-311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五六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九,第八七九九页;《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本纪一》记在十一月,第八四一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第八九三一页;《十国春秋》卷五十八记其事在正月,并谓何词二月至洛阳,第八四三-八四四页;《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第五》记在乾亨七年,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第八一二页。
    ① 以上均见《南汉书》卷十二《何词传》,第六十二页。
    ② 《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世家一》该年有“口口月,命员外郎崔口口聘于南海”(第一三一一页)一条记载,未知孰是,今并存之。
    ③ 参同书卷九十《闽世家一》;《资治通鉴》卷二七○记在十二月。按:清远公主实为刘隐之女,参福建省博物馆《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载《文物》1975年第1期,第62-78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九二○九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八八,第九三九八-九三九九页。《十国春秋》卷五十九《南汉纪二》载钟允章兼工部郎中。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九○,有定、宜、连、梧、严、富、昭、柳、龚、象等州,《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刘龚传》又有桂、蒙二州。
    ③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第五》,第八一一页。
    ①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第五》,第八一六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第九五七六页。
    ③ 《十国春秋》卷六十《南汉本纪三》,第八六六-八七一页。
    ① 《十国春秋》卷一○四《北汉本纪一》,第一四七六页。
    ② 《十国春秋》卷一○四《北汉本纪一》,第一四七九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二八页。
    ④ 曾国富:《北汉局促河东的原因及其割据的条件》,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94页。另参王育济先生《宋初“先南后北”统一策略的再探讨》,载《东岳论丛》1996年第1期,第82-89页;李裕民《宋太宗平北汉始末》,载《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第86-94页。
    ⑤ 参李鹏《大辽与北汉联盟关系探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1期,第45-48页。
    ① 参见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有关论述。
    ② 《新唐书》卷二一一《王廷凑传》附王绍鼎传,第五九六二页。
    ①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第八二六-八二七页。
    ①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上册)卷四五,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4月,第九三四页;又见《全唐诗》卷七○二。
    ② 《全五代诗》(上册)卷二四,第五一七页;又见《全唐诗》卷七三八,题为《奉使中原署馆壁》。
    ① 《十国春秋》卷九十一《闽世家二》,参《旧五代史》卷三十九。
    ②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越世家三》,第一一二三页,原文注曰“是岁程逊还京,溺海死”。《旧五代史》卷七十六记在十一月甲戌,韦税为韦税:卷九十六《程逊传》记在天福三年秋。
    ③ 陆游《南唐书》,《资治通鉴》卷二九四。
    ① 关于客省使的渊源和职能,参见黎虎《略论唐后期外交管理体制的变化》(载《文史哲》,1999年第4期,第30-36页)一文对于“客省”的相关论述。
    ② 虽然五代十国的六部官员执掌权力有缩减,不能与大唐之同类官职相提并论,但其职位级别却是相虢。
    ③ 《册府元龟》卷六六一《奉使部·守节》,第7624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一《隐帝纪上》,第一三五一页。张谊为宋代文臣张去华之父,《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亦载其事,云:“遣谊为吴越宣谕使,与兵部郎中马承翰同往赐官告。浙人每迓朝使,必列步骑以自夸诧,谊与承翰窃笑之。又乘酒,言词有轻发者,钱俶甚耻之,乃奏谊擅篓防援官。又夜集,与承翰使酒,语相侵,坐贬均州司户,改房州司马。”
    ② 《旧五代史》卷一一五《世宗纪第二》,第一五三三页;参同书卷一三一《李知损传》,第一七三一七三二页。
    ③ 《旧五代史》卷一○八《龙敏传》,第一四二七-一四二八页。
    ④ 《旧五代史》卷二十《司马邺传》,第二七○-二七一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六○六页。
    ③ 《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第一四四○页;同书卷六十八《楚世家二》记李鳞为兵部尚书,马承翰为副使,第九五○页。
    ④ 前述李知损也有类似行为,参其本传。
    ⑤ 《旧五代史》卷六十九《崔贻孙传》,第九一七页。下文又云:“清江之上,绿竹遍野,狭径浓密,维舟曲岸,人莫造焉,时人甚高之。”可见其营建别墅之地甚为宝贵。
    ⑥ 《旧五代史》卷七十三《聂屿传》,第九六一页。其本传并未载其事在何时,据《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越世家二》,聂屿作聂玛,其浙江之行,为同光三年八月庄宗册礼钱鏐吴越国王之副使(正使为吏部侍郎李德休),第一○九八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八六页。
    ② 虽然上面所以材料所指向“江南”政权(尤以吴越为甚),但结合后唐庄宗为“求蜀中之宝”而伐蜀,以及南唐对后周贡献极频极丰等事例来看,这样的情况确有可能如周世宗所说,是普遍存在的。
    ③ 参《资治通鉴》卷二六七、二七○。
    ④ 据《十国春秋》卷六十九、七十。另有后周广顺元年正月遣千牛卫将军朱宪充入契丹使之事,适逢此前契丹入后汉之使者,双方因缘际会,一来一往竟致书于两个皇帝,牵涉三个朝代政权(详见《旧五代史》卷一一○《太祖纪第一》,第一四六一页),可备参考。
    ⑤ 《册府元龟》卷六五三《奉使部·称旨》,第7527页。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第四八页。
    ① 为免重复,本表不含五代初期幽州一镇入后梁、后唐之人,具体情况参第一章之表一
    ① 如将士降亡情况,《册府元龟》卷一二六《帝王部·纳降》、卷四二六《将帅部·招降》、卷四二七《将帅部·受降》、卷四三八《将帅部·奔亡》等均有专载。一则因内容比较集中,可以直接参考;二则因与他书体例不同、多有重合,须加以详细甄别,故暂未采入。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开平二年九月条,第八七○四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同光元年十月条,第八九○一页。
    ① 《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本纪一》,第八三八页;参同卷第八四一页各人所封官职。
    ② 清·梁亭枏:《南汉书》卷九,第四十四页。另参张金铣《南汉士人及其命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94-98页。
    ③ 陆游《南唐书》卷十二《朱元传》,陈国安《南唐书校注》,第293页。
    ① 同上注《朱元传》;另参陆游《南唐书》卷二,《马氏南唐书》卷三《嗣主书》、卷二十七《朱元传》。
    ②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权智》。
    ③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显德三年二月条,第九五三八-九五三九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一七,第一五六一页。
    ② 关于“地运南趋”,参见王育济先生《宋初“先南后北”统一策略的再探讨》(载《东岳论丛》,1996年第一期)第83页相关论述。
    ① 《新五代史》卷十七末“论”语,第一八八页。
    ② 按照传统“五礼”——吉、凶、军、宾、嘉的分法,这些礼节主要归于宾礼和嘉礼范围。“宾礼”部分内容参王美华《十国礼仪制度考》,载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48-53页;其余可参耿元骊《五代礼制考》,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③ “规仪”一词,沿用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所言“先圣创其规仪,后儒宗其模式”之义,见《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339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三,第五三页。
    ② 《五代会要》卷二《杂录》,第二一页。详参《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卷一。八“临轩册命诸王大臣”条(第五○七页),卷一○九“朝集使引见”条(第五一○-五一一页),北京:民族出版社影印本,2005年5月。《五代会要》卷五又云“梁开元年八月敕:‘诸道所有军事申奏,令直至右银台门,委客省使画时引进。寻常公事依前四方馆收接’”(第八二页),则军事奏对另有程序,与其他朝对规仪并不相同。
    ③ 参《大唐开元礼》卷一○九,“遣使册授官爵”条,第五○九-五一○页;卷一三○,“皇帝遣使诣诸州宣诏书劳会”条、“皇帝遣使诣诸州宣敕书(镇与州同)”条,第六一二-六一三页。
    ④ 《旧五代史》卷三十一《庄宗纪第五》,第四二九页。《五代会要》该内容同条又记唐明宗时再封李茂贞为秦王,亦从此礼:“长兴元年九月,太常礼院奏,草定册秦王仪注。博士段颗议曰:‘......今当司欲准《开元礼》,其日秦王服朝服,自理所乘辂车、备卤簿,与群臣俱集朝堂,就次受册讫,至应天门外,奉册置于载册之车,秦王升辂,出谒太庙讫,归理所,仪仗卤簿如来时之仪。’从之。”(卷二第二一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三,第五四页。
    ② 耿元骊:《五代嘉礼考述》,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入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7页。
    ① 《旧五代史》卷三十八《明宗纪第四》,第五二五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第八九二六页。
    ③ 《五代会要》卷四“册命”条,下文注云:“议者以玉册帝王所用,不合假诸人臣,盖当时枢密院承旨段徊受钱镠之赂,曲随其请,枢密使郭崇韬不详典礼故也。”(第六四页)
    ④ 《旧五代史》卷三十三《庄宗纪第七》,第四五四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同光三年八月条,第八九三六页;册文内容详见《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越世家二》,第一○九八-一○九九页。
    ⑥ 《五代会要》卷四,第六四页;《旧五代史》卷三十九止言“己丑,中书奏:‘今后或有封册,请御正衙。从之。”(第五四三页)
    ① 与上并见《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九○八六页。条下胡注云:“王者,谓天子也。唐制:真王正一品。朝廷既赐孟知祥以一品朝服,知祥又作九旒,九章之法服,是为王矣;所谓‘车服旌旗皆拟王者’,是拟天子也。”
    ② 《旧五代史》卷一四九《职官志》云:“诏升尚书令为正一品。按《唐六典》,尚书令正二品,是时以将授赵州王镕此官,故升之。”(第一九八九-一九九○页)
    ③ 更多详尽内容参阅文末附录“五代十国交际史料编年”。
    ① 《五代会要》卷五“节日”条,第七六页。
    ② 《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本纪一》,第八四八页。仁寿节,十二月二日,李异生辰。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二○页。
    ④ 《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本纪一》,第八四七、八五一页。
    ⑤ 《十国春秋》卷三《吴本纪》,第六一页。
    ⑥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越世家二》,第一○九○页。
    ⑦ 《十国春秋》卷十五《南唐本纪一》,第一九五页。
    ⑧ 王美华:《十国礼仪制度》,载任爽主编《十国制度考》,第52页。
    ⑨ 《旧五代史》卷一三六《僭伪列传第三》,第一八二一页。其具体情状,《通鉴》与《旧史》所载各有详略,两相参照为佳。《通鉴》云:“丙辰,李严引蜀主及百官仪卫出降于升迁桥,蜀主白衣、衔璧、牵羊,草绳萦首,百官衰经、徒跣、舆榇,号哭俟命。继岌受璧,崇韬解缚,焚榇,承制释罪:君臣东北向拜谢。”卷二七四,第八九四五-八九四六页。
    ① 《旧五代史》卷十三《王师范传》,第一七七页。
    ② 参朱筱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张维慎《“面缚”:古代投降仪式解读》,载《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第87-91页;叶少飞、路伟《<三国志>中的投降礼仪》,载《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9页。
    ① 《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诲传》,第二五三页。
    ② 参曾维君《唐后期至五代枢密院之演变考略》,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50-53页;黄洁琼《近三十年来唐宋枢密使(院)研究概况》,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63-65页;戴显群《五代的枢密使》,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9期,第44-48页等。
    ③ 如《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诲传》云:“重诲尝出,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其前导,重诲怒,即台门斩延而后奏。是时,随驾厅子军士桑弘迁,殴伤相州录事参军;亲从兵马使安虔,走马冲宰相前导。弘迁罪死,虔决杖而已。重诲以斩延,乃请降敕处分,明宗不得已从之,由是御史、谏官无敢言者。”(第二五二页)
    ④ 详见《旧五代史》卷四十《明宗纪第六》,第五五五页。
    ⑤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二年十月条:“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⑥ 参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220-226页;另参李最欣《后唐“安重诲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初探》,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1-96页。
    ⑦ 详见《旧五代史》卷四十一,第五六二页。
    ① 参前文关于后蜀之论述,及《旧五代史》卷三十八、《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李严传》。
    ② 参《旧五代史》卷四十、《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李仁矩传》。欧阳修言“仁矩未至”,不明确。
    ③ 参上文“吴和南唐”部分论述,及《资治通鉴》卷二七六,《十国春秋》卷三。
    ④ 如欧阳修言其“恃功矜宠,威福自出”,薛居正言其“志大才短”。而据《明宗纪第七》记载,安重诲还似乎有“里通外国”之嫌,“(长兴元年四月)丁未,以户部尚书李铃为兗州行军司马,坐引淮南觇人贻安重诲宝带也”,《旧五代史》卷四十一,第二六二页。
    ① 《十国春秋》卷十《严可求传》,第一三六页。朱延寿一事,《资治通鉴》卷二六四,《旧五代史》卷十七《朱延寿传》,《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第一》,《新唐书》卷一八八《杨行密传》、卷一三八《列女传》,《太平广记》卷三五三,乃至《九国志》、《五代史补》、《五国故事》等史书均有记载,内容或多或少、或实载或演义,出入处多为辨正朱延寿究竟死于杨行密亲手槌杀、还是被派人杀于扬州城外,至于目疾之说,则或存或阙,但都未言其谋出于何人。《十国春秋》卷十《严可求传》、卷十三《朱延寿传》综采以上诸书,只在严可求传中点明此事,未知何据,然参考杨行密当时重用徐温、而徐温谋事多从严氏之语来看,亦极为可能。其后文又云:“太祖弥留之际,温与可求入问疾,独目送可求,凝注者久之。”(第一三六页)
    ② 田预欲反,朱延寿遣人密告之己愿相助,田乃遣杜荀鹤间道至大梁通朱温,朱温“遽屯兵于宿州以会其变”,《旧五代史》卷十七,第二三二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八六四八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九七-八六九八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八六九八-八七○○。
    ③ 建吴国之谋,亦始自严可求,《资治通鉴》卷二七○载严说徐温曰:“吾奉唐正朔,常以兴复为辞。今朱、李方争,朱氏日衰,李氏日炽。一旦李氏有天下,吾能北面为之臣乎?不若先建吴国以系民望。”(第八八三七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贞明五年八月条,第八八四九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九○三页。
    ② 参陆游《南唐书》卷十三《严续传》。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贞明四年十一月条,第八八三七页。
    ④ 陈国安:《陆游南唐书校注》卷七,第175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七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七五,《旧五代史》卷三十四《明宗纪第四》、卷六十七《豆卢革韦说传》,《新五代史》卷二十八《豆卢革传》,《十国春秋》卷一○○。
    ③ 语见《旧五代史》卷六十七《豆卢革传》,第八八四页。另参《旧五代史》卷三十六-三十八。 卷一一六《世宗纪第三》,《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马氏南唐书》卷十九《李德明传》,卷二十《宋齐丘传》,陆游《南唐书》(陈国安校注)卷二《元宗本纪第二》、卷四《宋齐丘传》、卷七《钟谟李德明传》、卷九《陈觉传》,《十国春秋》卷十六《南唐本纪二》、卷二十六《钟谟李德明传》。
    ② 陆游《南唐书》卷七《钟谟传》,第178页。根据《旧五代史》卷一一六《世宗纪第三》对此节的记载,钟谟、李德明二人只是“奉表来上”(第一五四二页),而尚未有献地之计;《通鉴》卷二九三言“唐主使李德明、孙晟言于上,请去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第九五四八页),则称臣割地的条件很明显是李璟本人提出的,钟、李二人只是代为传话而已。
    ③ 同上引陆游《南唐书》同卷同页:《通鉴》卷二九三谓李德明言“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宽臣五日之诛,得归白唐主,尽献江北之地”(第九五四八页);《新五代史》卷六十二谓“谟等请归取景表,尽献江北地”(第七七四页),则钟谟亦有参与其谋。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第九五四八-九五四九页。陆游《南唐书》卷七言:“世宗遣德明归,以书谕江南君臣,语多诮让陵肆,国人已不堪,而德明方盛称世宗威德,请必割地,元宗恶其言。宋齐丘力诋割地为亡益。陈觉言德明卖国以悦敌,不可赦。德明佻薄,语多过实,知割地之说不行,攘袂大言,谓周师必克。元宗益怒,遂斩德明于都市,不复议割地。”世宗所遗南唐君臣之书,详见《旧五代史》卷一一六,第一五四三-一五四六页。割地之事,另参《马氏南唐书》卷三-四,《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第70-74页。
    ① 《马氏南唐书》卷二十《党与传·序》,第315页。
    ② 《十国春秋》卷二十六《李德明传》,第三七六页。
    ③ 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第134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八○-九五八一页;陆游《南唐书》卷九《陈觉传》略同,后文言“周亦班师,遣觉还,锡赉丰渥。觉将发,献诗一首,叙感别,赐金器百两。初,觉、(李)征古以德明请割地为卖国诛死,及是,觉自身为之”,第233页。另据《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其四州为庐、舒、蕲、黄。
    ①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显德五年十一月条,《旧五代史》卷一一八略同。
    ② 陆游《南唐书》卷九,第233页,参《新五代史》卷六十二,第七七六-七七七页。
    ③ 另据《旧五代史考异》引《宋类苑》言南唐殷崇义后改名汤悦,“自淮上用兵,凡书诏多悦之作,特为典赡,切于事情。世宗每览江南文字,形于嗟叹。当时沈遇、马士元皆不称职,复用陶毅、李防于舍人,其后用扈载,率由此也”(见《旧五代史》卷一一八,第一五七五页注文)。周世宗因南唐所上两国往来之书而屡次撤换自己的文臣,也是交际影响内政的一个例子。
    ④ 见杜文玉《五代十国经济史》第三章“商业的交通与发展”第一节和第三节,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6月。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八九五三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二八页。另据《五代会要》卷二十七《泉货》载,早在同光二年三月、和天成元年十二月,后唐就曾两次下敕文(《禁铅锡钱诏》和《禁铁躐钱敕》,分见《全唐文》卷一○三、一○五),禁止铜钱之内夹杂铅锡铁钱,第四三四页。
    ② 参盛险峰《钱荒与五代商品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35-141页。
    ③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第八二四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八九五四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第九四九六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六○三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八七一七页。《旧五代史》卷一三四《王审知传》云:“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朝贡,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没者十四五。”(第一七九二页)
    ① 《旧五代史》卷二十《司马邺传》,第二七○-二七一页。
    ② 《旧五代史》卷六十八《封舜卿传》,第九○二-九○三页。
    ③ 引文均见《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三二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第九五六九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七八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九○八九页。
    ⑦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越世家三》,第一一二三页。《旧五代史》卷七十六记在十一月甲戌,韦税为韦税;《旧五代史》卷九十六《程逊传》记在天福三年秋。
    ①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越世家三》,第一一二七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六九,第八八○三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第八八三六-八八三七页。
    ④ 《旧五代史》卷一三三,第一七七○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第九五七八页。条下胡注云:自静海军东南至江口,于狼山之西,渡江登陆,抵福山镇,则苏州常熟县界,吴越之境也。
    ⑥ 其间蜀中与江南交往的路途也一度不通畅,如前蜀张蠙《吊万人冢》诗有“兵罢淮边客路通”之语,见《全五代诗》(上册)卷四五,第九五七页。另关于五代十国交通路线及其变化详情,可参杜文玉《五代十国经济史》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的发展”。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八七六九页。
    ② 据《资治通鉴》卷二八五-二八七,《十国春秋》卷八十。
    ③ 《十国春秋》卷一百《荆南世家一》,第一四三九页;参《新五代史》卷六十九《荆南世家第九》,第八五六页。
    ④ 郭崇韬语,见《新五代史》卷六十九,第八五六页。
    ⑤ 《十国春秋》卷一○一《荆南世家二》,第一四四八-一四四九页。
    ⑥ 另据《旧五代史》载,后汉杜重威曾求质于外藩:“高祖车驾至阙,以重威为宋州节度使,加守太尉。重威惧,闭城拒命,诏高行周率兵攻讨,重威遣其子宏遂等告急于镇州满达勒,乞师救援,以宏遂为质,满达勒遣蕃将杨兖赴之。”卷一○九本传,第一四三五页。
    ① 《十国春秋》载:“贞明四年,梁遣给事中韦彖、金部郎中李发选王子传珍为驸马都尉。”卷七十八《吴越世家二》,第一○九○页。
    ② 见前文第三章第三节。又有一事兼具为质和用间双重性质者,如同光元年二月梁将李继韬投奔晋王之事:“李继韬虽受晋王命为安义留后,终不自安,幕僚魏琢、牙将申蒙复从而间之日:‘晋朝无人,终为梁所并耳。’会晋王置百官,三月,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赴魏州,琢、蒙复说继韬曰:‘王急召二人,情可知矣。’继韬弟继远亦劝继韬自托于梁,继韬乃使继远诣大梁,请以泽潞为梁臣。梁主大喜,更命安义军曰匡义,以继韬为节度使、同平章事。继韬以二子为质。”见《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八八八○-八八八一页;另参《旧五代史》卷十、卷二十九。
    ③ 《旧五代史》卷一三四《杨行密传》,第一七八四页。
    ④ 谢洪旺:《五代十国时期离间考论》,载《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第174-176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第九○一七页。
    ① 《旧五代史》卷四十六《末帝纪上》,第九三三-九三四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八一,第九一七七页。
    ③ 详见《旧五代史》卷二,第三一-三二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六九,第八六九七页。其他例子:据《通鉴考异》,梁初,梁太祖曾用姬妾为于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参《旧五代史》卷十四,第一九一页小注;唐明宗时李鏻引淮南谍者讲言杨吴欲归国.不成而被贬,见《旧五代史》卷六十六《安重诲传》,第八七三-八七四页.卷一n八《奎鏻传》.第一四一六-一四二七页;长兴二年四月安重诲因离间孟知祥、钱镠而获罪,见《十国春秋》卷四十八《后蜀本纪一》,弟六九二、六九六贝;楚之重臣高郁被反间计谋杀,见《新五代史》卷六十六,第八二五页,《+国春秋》卷六十七《楚世家一》,第九四一至九四二页、九五八页,等等。
    ① 其事,陆游《南唐书》、《宋史》及多个宋人笔记均有记载,陈国安《陆游南唐书校注》枚举史料甚详,参该书卷三《后主本纪第三》,第99页、104-105页;卷十八《浮屠传》,第413-414页。
    ① 《册府元龟》卷六五二《奉使部·总序》,第7515页。
    ② 熊德基《五代史略·序》,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页。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六周庠劝王建谋取蜀中语,第八三四六页。
    ④ 清·邵晋涵:《南江文抄》卷三,转引自陈登元《薛氏<旧五代史>之冥求》,载瞿林东主编《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第548页。
    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第九五二五-九五二六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十一章,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第414页。
    ①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9月,第79页。这种乱世当中寓有其正面意义的观点,前人亦有论之,如宋人尹源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宋史》卷四四二本传)
    ②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第八章“中唐和晚唐的宫廷和地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37页。
    ① 参邓小南《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一文,见氏著《朗润学史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第74-94页;原载《文史哲》2005年第5期,第57-64页,题为《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五月。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月。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月。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校订本),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0月。
    宋·李防等编、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
    宋·陶岳:《五代史补》,傅璇琮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路振:《九国志》,《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钱俨:《吴越备史》,《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陆游:《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陶毂:《清异录》,《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江表志》,《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佚名:《江南余载》,《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佚名:《五国故事》,《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龙衮:《江南野史》,《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史口:《钓矶立谈》,《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陈彭年:《江南别录》,《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
    清·彭元瑞、刘凤诰:《五代史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上、下),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4月。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鸿森校点:《五代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
    清·董诰等:《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
    范文澜等:《中国通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9月。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月。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五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
    杨伟立:《前蜀后蜀史》,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吴廷燮:《唐代藩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任爽:《南唐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任爽:《五代典制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月。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杜文玉:《南唐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经济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6月。
    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向燕生:《隋唐五代时期幽州资料》,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张泽咸:《五代十国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1月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
    诸葛计、银玉珍:《闽国史事编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梁天瑞:《吴越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3月。
    戴显群:《唐五代政治中枢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钱仲联、马亚中主编:《陆游全集校注12》,陈国安校注《南唐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陈欣:《南汉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罗庆康:《马楚史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陶懋炳、张其凡、曾育荣:《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诸葛计:《南唐先主李异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9月。
    田居俭:《李煜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
    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年10月。
    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7月。
    臧嵘:《隋唐五代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2000年。
    辽宁教育出版社编:《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2000年。
    李炳泉:《朱温传》,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月。
    张兴斌:《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武建国:《五代十国土地所有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沈起炜:《五代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2007年5月。
    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裕民:《北汉简史》,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陈述:《契丹政治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
    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
    (日)平田茂树:《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页148-170。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刘复生:《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页92-99。
    陶玉坤:《辽宋对峙中的使节往还》,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页10-17。
    樊文礼:《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页54-62。
    何耀华:《西北吐蕃诸部与五代、宋朝的历史关系》,载《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页43-56。
    张兴武:《五代政治文化的蜕变与转型》,载《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页50-59。
    彭艳芬、王路明:《五代时期契丹辽朝的中原政策述论》,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1期,页16-18。
    何灿浩:《五代十国时期马楚内争中的三个集团及内争特征》,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2期,页67-71。
    何灿浩:《唐末方镇的类型》,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0年第2期。
    拜根兴:《唐中后期赴新罗使节关联问题考辨》,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页81-56。
    赵幼强:《唐五代吴越国帝王投简制度考》,载《东南文化》,2002年第1期,页31-36。
    贾志刚:《唐代外交出使费用探析》,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页146-152。
    (日)山根直生:《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页71-80。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
    (日)日野开三郎:《五代镇将考》,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
    黎虎:《略论唐后期外交管理体制的变化》,载《文史哲》,1999年第4期,页30-36。
    王仲荦、田昌五、郑佩欣、齐勇锋:《中晚唐五代兵制探索》,载《文献》,1988年第3期,页16-179。
    王育济:《宋太祖传位遗诏的发现及其意义》,载《文史哲》,1994年第2期,页35-42。
    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王育济:《论“陈桥兵变”》,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页17-23。
    齐勇锋:《五代禁军初探》,载《唐史论丛》,1987年第2期,页157-230。
    齐勇锋:《后周的军事改革》,载《文史哲》,1989年第5期,页60-65。
    齐勇锋:《五代藩镇兵制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页75-81。
    刘玉峰:《评德宗“姑息”藩镇说》,载《学术月刊》,1993年第7期,页71-75。
    刘玉峰:《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载《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页74-78。
    王彦舟:《郭威外交方略述评》,载《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综合版),1997年第1期,页23-27。
    李军:《论五代内诸司使的变化》,载《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第4期,页37-40。
    刘秋根、王慧杰:《论宋朝遣辽使节的家族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载《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页128-132。
    吴枫、任爽:《五代分合与南唐的历史地位》,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页33-39。
    胡沧泽:《略论唐末五代王闽政权的职官制度》,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页105-108。
    赵永春:《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载《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8期,页47-57。
    李崇新:《试论唐末五代晋梁争雄的政治策略博弈》,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页17-22。
    彭艳芬、王路明:《五代时期契丹辽朝的中原政策述论》,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1期,页16-18。
    杜文玉、周加胜:《五代十国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页55-63。
    周流溪:《五代十国纪年与史书》,载《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页67-72。
    林荣贵:《五代十国的辖区设治与军事戍防》,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页1-21。
    尚永亮:《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页96-103
    曾国富:《论五代时期对契丹的民族政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2期,页47-51。
    曾国富:《五代时期统治者对忠义思想的倡导》,载《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
    曾国富:《五代南汉国“弭兵息民”政策探析》,载《广东史志》,2008年第6期。
    何剑明:《论南唐国与中原政权之间的战争》,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页81-85。
    何剑明:《南唐国党争与唐宋之交的社会转型》,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何剑明:《南唐国伐楚之战及其败因探析》,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唐兆梅:《简论周世宗》,载《文史哲》,1984年第3期。
    胡如雷:《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载《河北学刊》,1988年第2期。
    易图强:《五代朝廷军事上的削藩设置》,载《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曾小华:《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资格制度》,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赵建玲:《南汉与中原及周边割据政权关系概述》,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林荣贵:《五代十国的辖区设置及其军事戍防》,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
    张辉:《五代十国时期黑暗政治述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曾维君:《唐后期至五代枢密院之演变略考》,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戴显群:《五代的枢密使》,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3期。
    程遂营:《士人与五代中枢政治》,载《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
    黄洁琼:《论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载《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3期。
    王美华:《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治》,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张兴武:《马楚政权下的文人群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张金铣:《南汉士人及其政治命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宁欣、李凤先:《试析唐代以幽州为中心地区人口流动》,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薛政超:《唐末五代湖南割据势力移民考论》,载《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2期。
    李志坚:《王潮、王审知兄弟治闽与中原文化的南传》,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王瑛:《论前后蜀文化的发展及影响》,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