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综述(下)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7-09-20

今年 2 月 8 日傍晚,中央纪委发布的一则通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

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和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窦玉沛因管党治党不力,严重失职失责,所辖单位发生系统性腐败问题,分别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处分依据,双双出现在这则通报中。舆论认为,两项法规的严肃执行,释放了违纪必究、失责必问的强烈信号。

制度之要在精细,制度之效在执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治党的战略高度,坚强有力推进制度建设,踏石留印狠抓制度执行,让制度的力量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释放。

率先垂范,狠抓落实,推动党内法规落地生根

9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五年来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以此带动全党加强作风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八项规定时的一番话语,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

“ 从我们在座各位做起来,新人新办法 ” ;

“ 咱们规定就是规定,不加 ‘ 试行 ’ 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 ;

“ 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 ” ;

党中央从 “ 我 ” 做起、以上率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有力执行的过程,正是制度治党效果彰显的生动写照。

5 年来,从以身作则狠抓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到言出纪随强化党的纪律约束,从铁面问责压实党组织的责任担当,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  党中央多措并举抓落实、从严从实促执行,持续推动党内法规制度落地生根。

按照党中央要求,从 2015 年起,中央书记处每年听取中央办公厅报告上年度全国党内法规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安排,并作为一项制度正式确立下来。中央书记处协调建立了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已出台的中央党内法规贯彻实施。

知乃行之始。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大对党内法规的宣传解读力度,使党内法规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 “ 必修课程 ”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把党章和各项党规党纪纳入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更好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党中央率先垂范下,各级党组织在政治和大局上坚决向党中央看齐,把制度建设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化,细化落实制度,狠抓制度执行,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全党逐渐形成了全党一起抓、全党一体执行的良好氛围。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 橡皮筋

近日,贵州省纪委通报了一起责任追究案例:因玉屏县扶贫办发生严重腐败窝案,该县县委书记王俊铭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德振被组织约谈,分管扶贫的副县长罗宁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及组织调整,扶贫办前后两任纪检组长柏先杰、吴本松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留党察看一年及行政降级处分。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对玉屏县相关领导干部的问责,正是制度刚性的生动诠释。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制度而不执行,就会消解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对我们党的信赖。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执行比制度制定更重要。

“ 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 ‘ 稻草人 ’ ,形成 ‘ 破窗效应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要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在制度落实方面下更大气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016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将 “ 四种形态 ” 写入党内法规。《条例》施行后,安徽省委积极践行 “ 四种形态 ” ,去年 11 月至今,全省按第一种形态处理 1.8 万多人次,使红脸出汗渐成常态;今年 1 至 8 月,黑龙江省各级党组织运用 “ 四种形态 ” 处理 29849 人,第一种形态占比 63% 。

近日,天津市委开展了换届后的第一轮巡视。无论是政治巡视的定位还是巡视监督的重点,此轮巡视的各个环节都紧扣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确保将《条例》执行到位,使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更加彰显。

“ 如果制定一百条好的制度却不执行,还不如将一条好的制度执行到位。 ”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纪党规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墙上挂挂,只有多管齐下、层层落实,才能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

为使制度落细落实,执行有力,各地进一步加强承接配套,出台具体办法和举措,推动制度不断从文件转化为行动。如,多个地区和部门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对问责情形、问责程序等内容进行了拓展和细化,为问责提供了制度依据;一些地区出台了《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执纪审查权力,压缩自由裁量空间。

从被动到自觉,让遵规守纪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一个片段,曾带给很多人深深的思考 ——

蒋洁敏在担任中石油主要领导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帮助他人获得 9 个油气田区块的合作开采权。按规定,油气田合作开采权的审批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要经过严谨的程序,但多名中石油高管为了满足蒋洁敏的要求,都把制度抛在了脑后。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曾几何时,在一些人眼里,制度一度成了 “ 稻草人 ” 和 “ 纸老虎 ” ,一个个本该严格执行的环节变得形同虚设,对制度的尊崇更是让位于对个人利益的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底线、守规矩、知敬畏,把对制度的尊崇立起来,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法规制度,形成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并进而落实到行动上。

“ 您好,我来汇报一个情况。前段时间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我漏报了儿子名下的一套房产 ……” 日前,江苏省靖江市一名处级干部匆匆赶到市委组织部,向组织说明有关情况。

“ 这反映了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的增强。 ” 靖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党规党纪执行的日益严格,党员干部心中的纪律之弦也越绷越紧。

在距离靖江市 2000 多公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一市直单位纪检组组长也主动来到了市纪委。

“ 我一时糊涂,用公家的油卡给私车加油。今天来向组织坦白,退缴加油费用,请求组织宽大处理。 ” 经调查核实,该纪检组长交代的问题属实,因涉及金额较小,最终受到批评教育。

“ 市纪委组织我们专题学习党内法规之后,感触很深,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犯下的错误。向组织讲清楚后,心里踏实多了。 ” 该纪检组长感慨道。

有媒体评论说,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了遵规守纪的意识,全党逐渐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营造了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随着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备,制度执行的日益刚性,制度建设必将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 记者何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