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2006-2016)《儒林外史》研究述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近十年(2006-2016)来,《儒林外史》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队伍老中青三代共同发力,传承有序,形成了研究的合力;连续召开的三次重要学术研讨会,助推了"吴学"及《儒林外史》的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文献资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有新的突破。这十年,正好处于世纪之交,既承续了二十世纪研究的优良传统,又开启了新世纪研究的良好风尚,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十年。
        
引文
[1]陈美林.吴敬梓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美林,李忠明,吴波.《儒林外史》研究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6.
    [3]陈美林.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4]陈美林.解读《儒林外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
    [5]陈美林.独断与考索——《儒林外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陈美林.三读集——读稗读曲读诗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陈美林.陈批儒林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8]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李汉秋.《儒林外史》的文化意蕴[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10]李汉秋.《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李汉秋,项东升.吴敬梓集系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李汉秋,张国风,周月亮,《儒林外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3]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4]李汉秋、井玉贵、叶楚炎.《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15]商伟.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J].文学遗产,2014(5).
    [16]陆大伟.中国传统小说评点对儒林外史的影响[A].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吴敬梓逝世2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全椒:内部刊印,2014:16.
    [17]矶部彰.日本江户时代儒林外史的传播及其背景[A].《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C].李汉秋、井玉贵,叶楚炎.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118-120.
    [18]矶部祐子.日本大正昭和初期的汉学家、中国研究专家及社会评论家眼中的儒林外史—以森槐南、青木正儿、濑沼三郎为例[A].《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C].李汉秋、井玉贵,叶楚炎.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109-117.
    [19]郑志良.《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文学遗产,2015(3).
    [20]井玉贵.《儒林外史》新文献研讨会综述[J/OL].http://wxyc.literature.org.cn/home/show?Channel ID=231&Content ID=9164.2017-05-06.2017-05-12.
    [21]孙妙凝.新文献激发学者探究儒林外史原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16.
    [22]田胜林.吴敬梓家世“从龙”与“让袭”考[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1-123.
    [23]郑志良.吴敬梓家世新探——读吴国缙《世书堂稿》[J].古典文献研究,2012(00).
    [24]王恽忠.吴敬梓家世考.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41-152.
    [25]王运歌.体制的束缚与人的超越—从吴敬梓与科举的决裂说开去[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77-183.
    [26]刘庆华.论《儒林外史》中危素的形象及其意义[J].明清小说研究,2010(2).
    [27]陈文新.《儒林外史》视野中的四类名士[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8]高朝俊.论《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院学报,2012(4).
    [29]薛莲.论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奇”[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96-200.
    [30]魏娟丽.试论《儒林外史》中“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形象[J].中州学刊,2008(6).
    [31]张平仁.杜少卿:士人自足人格的理想形象[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18-424.
    [32]孔令彬.《儒林外史》中的入赘婚描写[J].中国文学研究,2012(2).
    [33]叶楚炎.地域、人物、题旨:《儒林外史》结构新论——兼论《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31-262.
    [34]李汉秋.《儒林外史》可作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教材[J].江淮论坛,2015(1)
    [35]薛莲.论《儒林外史》中虞育德对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践行[A].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吴敬梓逝世2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全椒:内部刊印,2014:132-141.
    [36]白金杰.不离于孝:论吴敬梓葬术观念的转变[A].《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C].李汉秋、井玉贵,叶楚炎.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250-265.
    [37]孙逊、孙萌.从《儒林外史》中的文人聚会看明清江南城市的文化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11(4).
    [38]周月亮.外史的禅味与敬梓的禅心[A].《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C].李汉秋、井玉贵,叶楚炎.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15-22.
    [39]苗怀民.失落与追寻——儒林外史思想情感探析[J].九江学院学报,2013(1).
    [40]章会垠.体制化与反体制化——从儒林外史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原罪与救赎[A].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吴敬梓逝世2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全椒:内部刊印,2014:209-215.
    [41]文小灯.《儒林外史》文化反思——浅议封建程朱理学对文人的残害[J].小说评论,2010(2).
    [42]刘勇强.《儒林外史》文本特性与接受障碍[J].文艺理论研究,2013(4).
    [43]傅承洲.文人雅趣与大众审美的脱节——从接受的角度看儒林外史[J].文艺研究,2015(2).
    [44]王平.《儒林外史》的文本构成与意义诠释[J].明清小说研究,2012(3).
    [45]乔根.自古及今百年瞬间季节更替——《儒林外史》叙事时间的三个维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1(2).
    [46]鲁迅.叶紫作《丰收》序[A].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且介亭杂文二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4.
    [47]李鸿渊、魏晓琴.《儒林外史》叙事者干预初探[A].2014年全椒会议论文集[C]:196-201.
    [48]谈太辉.《儒林外史》复调叙事研究[A].2014年全椒会议论文集[C]:216-218.
    [49]李东海,胡益民.《儒林外史》中筵席的叙事[J].明清小说研究,2015(4).
    [50]朱万曙.尴尬的婚礼:《儒林外史》的“隐喻”笔墨[J].明清小说研究,2015(4).
    [51]叶楚炎.论《儒林外史》中的经济关系[J].江淮论坛,2015(1).
    [52]沈端民.《儒林外史》中文化教育消费思想探讨[J].消费经济,2011(4).
    [53]乔会.《儒林外史》量词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6.
    [54]刘冰洁.《儒林外史》双音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55]郭爱涛.《儒林外史》疑问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56]李欢.《儒林外史》时间副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1.
    [57]康文娟.《儒林外史》代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8]张琳.《儒林外史》介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9]姜胜.《儒林外史》中的老爷称谓及其内涵论析[J].明清小说研究,2014(1).
    [60]刘宏丽.《儒林外史》的敬谦称谓系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61]李靖.《儒林外史》中的委婉语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62]徐宗红.《儒林外史》称谓性敬语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63]贾骄阳.论《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人物塑造的互文性关系[J].学术交流,2016(5).
    [64]李桂奎,杜晓婷.论《儒林外史》对《水浒传》文法的仿拟[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63.
    [65]刘庆华.论《儒林外史》对史家笔法的运用与超越[J].小说评论,2010(2).
    [66]商伟.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8.
    [67]廖可斌.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读商伟教授新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J].江淮论坛,2015(1).
    [68]田胜林.吴敬梓家世“从龙”与“让袭”考[A].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1-123.
    [69]王恽忠.吴敬梓家世考.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41-152.
    [70]郑志良.吴敬梓家世新探——读吴国缙《世书堂稿》[J].古典文献研究,2012(00).
    [71]陈美林.为吴敬梓“让袭”说“寻根”小议[J].寻根.2015(5).
    [72]陈美林.评《儒林外史》的再回顾与再思考——作《儒林外史》第四次批本面世之际[J].明清小说研究,2015(1).
    [73]程晋芳.勉行堂文集.
    [74]叶名沣.桥西杂记.
    [75]金和.《儒林外史》跋文.
    [76]郑志良.《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J].文学遗产,2015(3).
    [77]叶楚炎.《修洁堂初稿》及《〈儒林外史〉题辞》考论[J].文学遗产,2015(6).
    [78]耿传友.《儒林外史》原貌新探.提交于2015年8月安徽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79]郑志良.新见吴敬梓《后新乐府》探析.提交于2015年8月安徽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80]叶楚炎.地域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结构——兼论《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13(1).
    [81]叶楚炎.匡超人本事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2016(3).
    [82]刘红军.《儒林外史》中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和中山府烈女的来源[J].学术交流,2010(12).
    [83]刘红军.《儒林外史》徐基与太保公原型辨析[J].学术交流,2013(10).
    [84]刘红军.《儒林外史》人物命名来源考[J].学术交流,2016(12).
    [85]刘红军.《儒林外史》苗而秀形象来源辨析[J].学术交流,2011(8).
    [86]刘红军.《儒林外史》创作素材辑遗[J].学术交流,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