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权纠纷的裁判乱象与类型梳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fus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Judgments on Disputes of the Right of Name
  • 作者:张素华
  • 英文作者:Zhang Suhua;
  • 关键词:姓名权 ; 个人信息权 ; 一般人格权 ; 同一性利益
  • 英文关键词:the right of name;;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consistent personality interests
  • 中文刊名:SCD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20
  • 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No.216
  • 语种:中文;
  • 页:SCDZ201803004
  • 页数:5
  • CN:03
  • ISSN:51-1099/C
  • 分类号:18-22
摘要
姓名作为识别个人和表征人格的工具,承载了姓名权人的同一性利益和财产利益,这些利益构筑了姓名权的保护范围。司法实践中不加区分地将非法使用姓名之外的其他个人信息、姓名权被侵犯所波及的其他权益也纳入姓名权保护范围,导致姓名权沦为"兜底性人格权"。姓名权范围的任意扩张扰乱了人格权保护体系,应当以姓名权的应有内容和范围为依据,重新梳理姓名权侵权类型,划清姓名权与个人信息权等具体人格权的规制范围,防止姓名权越俎代庖,尤其在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更应厘清姓名权与各相关具体人格权的界限,以确保法典内部的协调与统一。
        As a tool of identifying and representing personality,the name carries the consistent personality and property interests,which establishes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that the right of name reache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the illegal use of o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e damage to other rights are confused with infringements of the right of name,which transfers the right of name to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The arbitrary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the right of name disrupts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s. To prevent the right of name from exceeding its function without limitation, we need to clarify the confusing judgments and draw a line between the right of name and other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s, such as the righ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is should be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demonstrating the content scope of the right to name.
引文
(1)参见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徐民终字第2805号民事判决书。
    (2)最高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院所:《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48辑)2004年民事专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3)参见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宁01民终2027号民事判决书。
    (4)刘文杰:《民法上的人格权》,《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72页。
    (1)陈龙江:《德国民法对姓名上利益的保护及其借鉴》,《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6-107页。
    (2)刘文杰:《民法上的人格权》,《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71-72页。
    (3)有学者单独将姓名标表于商品、广告的情形归为姓名权人的“个性化利益”。参见陈龙江:《德国民法对姓名上利益的保护及其借鉴》,《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9页。然而笔者认为,上述情形可以一并归为对姓名表征内容的支配,擅自将他人姓名用于商业活动,使外界误以为姓名权人与特定商品、服务等存在特殊关联,同样可以归为破坏表征功能并侵害同一性利益。
    (1)张民安、林泰松:《公开权侵权责任研究:肖像、隐私及其他人格权特征》,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2)谢远扬:《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第41-43页。
    (3)马俊驹、王恒:《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河北法学》2012年第8期,第17-20页。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2页;杨立新:《人格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302页;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2)李响、冯恺:《侵权责任法精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7页。
    (1)杨立新:《人格权法》,第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