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探索历程和成效经验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xploration course and effectiveness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作者:程连升 ; 刘学敏
  • 英文作者:Cheng Liansheng;Liu Xuemin;
  • 关键词:减贫 ; 开发式扶贫 ; 精准扶贫 ;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 中文刊名:QUQH
  • 英文刊名:Globalization
  • 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 出版日期:2018-04-25
  • 出版单位:全球化
  • 年:2018
  • 期:No.81
  • 语种:中文;
  • 页:QUQH201804001
  • 页数:17
  • CN:04
  • ISSN:11-6008/F
  • 分类号:6-21+133
摘要
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国家减贫的简要历程和减贫方略的嬗变,初步勾勒了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之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减贫的经验: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扶贫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合理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不断推进扶贫脱贫的基础条件;坚持政府主导、科学制定规划,是稳妥推进扶贫事业的基本方法;调整完善帮扶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可持续的重要保障。进而结合突出业绩和脱贫攻坚的经验,中国治贫之路对世界减贫事业具有三重启示: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把发展基点放在"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By reviewing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poverty redu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we initially outline the roa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On this basis,w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reducing poverty in China.The political superiority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The rational system keeping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continuously pushing forwar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duction.Sticking to government-dominated and scientificplanning are basic ways to push ahead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ways to help and motivating endogenous forces are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Then,with the experience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China's road to poverty reduction has three inspirations to the world's poverty reduction cause:choosing a path suitable for it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and placing the base of development on"people centered",and dealing wel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independence.
引文
1.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红旗》1958年第1期。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79年10月6日。
    4.财政部外事财务司:《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对中国经济的考察报告(主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5.范慕韩编:《世界经济统计摘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1.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4月30日。
    12.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6日。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韩广富:《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
    15.胡鞍钢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1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王朝明:《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9.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2011年11月16日。
    20.曾伟、刘雅萱:《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
    21.彭训文:《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29日。
    22.中共国务院扶贫办党组:《脱贫攻坚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7日。
    23.Ravallion,M.and S.Chen.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82(1),1~42.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240页。
    (3)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红旗》1958年第1期。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4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7~88页。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13页。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6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2页。
    (1)范慕韩编:《世界经济统计摘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 ~233页。
    (2)财政部外事财务司:《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对中国经济的考察报告(主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页。
    (3)Ravallion,M.and S.Chen.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82(1),1 ~42.
    (4)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79年10月6日。
    (5)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4月30日。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3)王朝明:《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6日。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41页。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2)韩广富:《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
    (1)胡鞍钢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1)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2011年11月16日。
    (1)曾伟、刘雅萱:《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
    (2)彭训文:《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29日01版。
    (1)中共国务院扶贫办党组:《脱贫攻坚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