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脚下的抗日队伍:泰西回民大队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Anti-Japanese Team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New Discoveries of the Hui Group of West of Mount Tai
  • 作者:刘晓琦
  • 英文作者:LIU Xiao-qi;Chinese Literature School,Ji Lin University;
  • 关键词:泰西 ; 回民大队 ; 抗日斗争
  • 英文关键词:West of Mount Tai;;the Hui Group;;Anti-Japanese War
  • 中文刊名:TA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 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泰山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v.40;No.206
  • 语种:中文;
  • 页:TASZ201804015
  • 页数:7
  • CN:04
  • ISSN:37-1406/Z
  • 分类号:104-110
摘要
1938年初,泰西地区在日军侵略下沦陷,广大回族人民奋起反抗,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其中,泰西回民大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坚持武装斗争,最终成为回民武装的一面旗帜。泰西地区回族同胞军民戮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全民族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At the beginning of 1938,the west of Mount Tai was 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troops,so the Hui people fighted against the enemy,among which the Hui Group of West of Mount Tai developed into a major power under the CPC. The Hui Group,with the people there,has achieved greatly fo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China's liberation.
引文
[1]刘斌范,国高峰.染血的土地[M].泰安:泰安市新闻出版局,1995.
    [2]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历史的控诉:侵华日军在泰安的暴行及日伪军据点分布调查[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3]郭华.一一五师与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J].泰安师专学报,1998,(3).
    [4]政治协商会议肥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肥城文史资料(第4辑)[Z].1989.
    [5]张泽坤.全面抗战路线的确立——洛川会议文献研读[J].党史文汇,2017,(6).
    [6]答振益,刘书英.试析中国回教救国协会[J].回族研究,1998,(4).
    [7]常连霆.中共山东编年史(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8]周瑞海.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山东双拥历史图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10]李灿东,王绍军.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敌后八路军·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5.
    [11]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山东纵队史(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2]常连霆.山东党的革命历史文献选编:1920-1949(第3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13]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泰西区中共泰南区党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4]朱彦波,张建设.泰安先驱(第3集)[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
    [15]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冀鲁豫组.英雄的回族人民:冀鲁豫边区回民斗争专辑[Z].1995.
    [16]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泰安地方党史(1926-1949)[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17]安驾庄镇志编纂委员会.安驾庄镇志[Z].2015.
    [18]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内部未定稿(第10期)[Z].1986.
    [19]杨启勤.文韵回风——肥城回族传统文化集锦[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20]李同江.泰西回民大队[Z].2016.
    [21]泰安市泰山区、郊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泰安市志[M].济南:济南齐鲁书社,1996.
    [22]政协泰安市委员会,政协泰安市郊区委员会.崔子明纪念文集[Z].1999.
    [23]郭长灿.泰西地下情报总站解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4]刘平源,郭新平.中华泰山儿女(上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5]泰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泰安文史资料第7辑(回民专辑)[Z].1995.
    [26]答振益.民国时期山东回族人民革命斗争概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4).
    (1)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东良庄村死伤70余人,其中64人死亡,被烧毁房屋650间;日本侵略者在黄前集屠杀,共打死群众70余人,打伤100余人;1944年10月10日、11月21日,日军驻泰安特别警备队1480部队第三中队由菊本小队伍长江头带领多名特务,先后三次在泰城中、小学逮捕教师43人、职工3人,监押于宪兵队处并审讯,多数教职工被酷刑致死。
    (2)193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派郭洪涛等人开展工作,路经泰西同当地干部组建泰西特委;1939年初,鲁西区党委成立,泰西特委改建泰西地委(称鲁西一地委);1939年9月,鲁西军区成立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暂兼第一(泰西)军分区;1939年10月泰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肥城孙伯老鼠峪;1939年10月26日,泰西行政委员会成立,同年底建立泰西专署;1939年3月,由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挺进泰西后建立泰西抗日根据地。
    (3)肥城市升家庄米英俊一家,祖父米廉、父亲米兆其均习武,曾连续获全省武术大赛冠军。
    (4)如泰西回民大队直接加入豫东战役、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等。
    (5)米英俊(1917-1943),中共党员,先后任泰西回民抗日游击小组组长、泰西县独立团回民连连长、肥城县大队副大队长。1943年10月,在长清县土屋山口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
    (6)武冠英(1904-1996),又名武之奎,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共党员。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后被编为第十五大队,任大队教导员,历任中共泰安县委书记、泰西地委统战部长等职。
    (7)金晓村(1906-1994),肥城市安驾庄镇陈家埠村人,中共党员,1937年起,历任山东省泰西区回民游击队负责人、山东泰西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十六大队指导员、泰安(西)县自卫总队教导员、泰安(西)县独立团游击大队副大队长、泰运分区回民基干大队大队长,1942年4月任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
    (8)樊长友(1893-1968),肥城市安驾庄镇陈家埠村人,小组和八路军东进支队,被称为“樊家兵工厂”。
    (9)“四蟹”登场后先舞蹈,后绕场而变为“日本鬼子”,米英俊、樊长友等跳打登场击败“鬼子”。
    (10)米经周(1900-1983),肥城市边家院镇人,在当地颇具名气及威望,被称为“米四多情”对泰安回族经济社会事业贡献突出。
    (11)1950年春,王玉庆参加由马安才副团长率领的五十一师一五一团一营剿匪机动部队,追击围歼山区残匪。8月该部围剿国民党顺县伪县长魏部残军。
    (12)郭长灿(1914-2010),肥城人,中共党员。曾任泰西地下情报总站站长、冀鲁豫军区独立师二团三营政治指导员,团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独立旅副旅长、师情报处处长、敌工部部长、师参谋长、副师长。
    (13)崔子明(1903-1986)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夏北村人,中共党员,泰西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14)鲁宝琪(1913-1943),化名鲁自嘉,泰安市升平街人,中共党员。1937年8月任中共泰安临时县委书记,联络爱国志士组织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次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四支队一中队指导员、独立营教导员。1939年调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任除奸科长,1942年8月任鲁中军区敌工部部长。
    (15)杨德春(1911-1972),泰安人,伊斯兰教经师、阿訇,致力于协助党组织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抗日。1946年任鲁中区伊斯兰教教长联合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第二届省政协常委、省伊斯兰教协会筹委会副主任、淄博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