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青海考古学研究文献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霍福
  • 关键词:青海考古学 ; 学术史 ; 研究
  • 中文刊名:QZLT
  • 英文刊名:Tibetan Plateau Forum
  • 机构:青海省图书馆;
  • 出版日期:2018-04-15
  • 出版单位:青藏高原论坛
  • 年:2018
  • 期:v.6;No.22
  • 语种:中文;
  • 页:QZLT201802021
  • 页数:15
  • CN:02
  • ISSN:63-1077/C
  • 分类号:112-126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安特生在青海东部的调查开创了青海考古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了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和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丰硕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行了文化谱系、古代文化史、遗址、墓葬、岩画、城址等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发表了大量成果,基本厘清了青海古代文化的发展脉胳。本文依据考古学定义,就2010年以前的青海考古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资学人们检索。
        
引文
[1]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M].地质专报(甲种),1925,(第五号).
    [2]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M].地质专报(甲种),1925,(第五号).
    [3]裴文中.中国西北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的考古调查[A].裴文中.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4]安志敏.关于甘肃远古文化的一些新论据[J].历史教学,1958,(1).
    [5]安志敏.青海的古代文化[J].考古,1959,(7).
    [6]吴汝祚.甘青地区原始文化的概貌及其相互关系[J].考古,1961,(1).
    [7]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J].文物,1978,(10).
    [8]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A].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9]国家文物局主编,青海省文化厅编制.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0]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文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22.
    [11]邵全才.青海省文博事业发展六十年[Z].未刊稿.
    [12]邱中郎.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发现[J].古脊椎动物学报,1958,(2、3合期).
    [13]刘景芝.青藏高原小柴达木湖和各听石制品观察[J].文物世界,1995,(03).
    [14]许新国.青海考古学文化概论[J].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3,创刊号.
    [15]许新国.青海考古的回顾与展望[J].考古,2002,(12).
    [16]白万荣.青海古代文化分布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1,(2).
    [17]许淑珍.西宁地区的古代文化与考古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1995,(6).
    [18]刘宝山.论关陇文化与青海史前文化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7,(3).
    [19]赵生琛,谢瑞琚,赵信.青海古代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20]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汤惠生.青藏高原古代文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2]芈一之主编.西宁历史与文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23]刘宝山.黄河流域史前考古与传说时代[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24]吴汝祚.甘青地区原始文化的概貌及其相互关系[J].考古,1961,(1).
    [25]高东陆.丰富多采的青海古代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1980,(1).
    [26]青海省文物考古所.丰富多彩的青海古代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1980,(1).
    [27]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0,(1).
    [28]岳永芳.青海远古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6,(3).
    [29]尚民杰.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7,(1).
    [30]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文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31]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彩陶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32]张武明主编.西宁市大通县文物志[Z].青海省文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1.
    [33]张武明主编.乐都县文物志[Z].青海省文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2.
    [34]格桑本主编.化隆县文物志[Z].青海省文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2002.
    [35]格桑本主编.互助县平安县文物志[Z].青海省文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9.
    [36]张武明主编.湟中县湟源县文物志[Z].青海省文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1991.
    [37]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省志·唐蕃古道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6.
    [38]尕藏,蒲文成等译注.佑宁寺志(三种)[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39]罗桑崔臣嘉措著·郭和卿译.塔尔寺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40]杨贵明,景朝德编著.塔尔寺维修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41]白万荣.西来寺志略[Z].乐都县文物管理所编印,内部资料,2001.
    [42]青海省文物处,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编著.青海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43]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编著.青海彩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4]谢端琚,赵生琛,赵信编.文物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80)[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45]青海风物志(中国风物志丛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46]谢佐,格桑本,袁复堂.青海金石录[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47]格桑本,谢佐.青海金石遗存概述[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4,(6).
    [48]白万荣.青海考古学综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4,(1).
    [49]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50]许新国.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51]霍福.沉睡的记忆——神话传说、彩陶纹饰解读与田野调查[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0.
    [52]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青海考古纪实[Z].内部资料,1998.
    [53]赵信主编.考古追踪[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7.
    [54]黄慰文,陈克造,袁宝印.青海小柴达木湖的旧石器[A].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青海考古五十年文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55]刘景芝,王国道.青海小柴达木湖遗址的新发现[N].中国文物报,1998-11-08.
    [56]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龙羊峡达玉台遗址的打制石器[J].考古,1984,(7).
    [57]陈洪海.浅谈中国细石器的产生与发展[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88,(1).
    [58]刘宝山.试论细石器及其功能[A].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青海考古五十年文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59]崔兆年.浅议青海史前文化的绿松石饰[J].青海社会科学,2007,(1).
    [60]刘溥.甘肃青海新石器时代艺术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1993,(3).
    [61]乔虹.略述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品[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4,(8).
    [62]李健胜.拉乙亥文化述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9,(4).
    [63]刘溥.青海彩陶纹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64]陈永祥.马家窑彩陶舞蹈纹饰解读[J].文艺研究,2008,(11).
    [65]常任侠.从彩陶盆上的原始乐舞谈起[J].舞蹈,1978,(3).
    [66]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J].文物,1978,(3).
    [67]汤池·谈舞蹈陶盆纹饰[J]·美术研究,1979,(2).
    [68]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J].文物,1979,(3).
    [69]孙景深.谈谈彩陶盆上的舞蹈盆[J].舞蹈艺术丛刊,1981,(1).
    [70]王克林.彩陶盆舞蹈图案辨疑[J].考古与文物,1986,(3).
    [71]李振翼.从地域分布上看马家窑文化的族属[J].西藏研究,1996,(3).
    [72]张朋川.论黄河中上游彩陶上的鱼类水族纹[J].陇佑文博,1996,(2).
    [73]高志伟,卜玉凤,李最雄.古代彩陶的加固研究[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74]李前.青海彩陶绘画技法及材料[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75]刘杏改.对青海彩陶的几点认识[J].青海社会科学,1994,(4).
    [76]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7]李智信.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几点看法[J].考古与文物,1995,(4).
    [78]李智信·蜗神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7,(1).
    [79]邱立新.彩陶蛙纹、神人纹歧议评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3).
    [80]刘宝山.青海蛙纹溯源——论东夷族与青海蛙纹的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1995,(2).
    [81]柳春诚.驻留在青海历史长河中的舞乐印迹[J].青海社会科学,2007,(3).
    [82]柳春诚.浅谈青海古代“太阳”崇拜[J].青海民族研究,2006,(2).
    [83]霍福.从四大圆圈纹到蛙纹图形的嬗变——柳湾马厂彩陶主体纹饰的民俗学解读[J].民间文化论坛,2009,(6).
    [84]李仰松.柳湾出土人像彩陶壶新解[J].文物,1978,(4).
    [85]周庆基.柳湾出土陶壶上“双性象”的宗教意义[J].史学月刊,1987,(2).
    [86]叶舒宪.娃人:再生母神的象征——青海柳湾“阴阳人”彩陶壶解读[J].民族艺术,2008,(2).
    [87]张广立,赵信,王仁湘.黄河上游地区出土的史前人形彩绘与陶塑初探[Jl.考古与文物,1983,(3).
    [88]柳春诚.青海彩陶上的史前“维纳斯”——柳湾“裸体人像彩陶壶”解读[J].青海社会科学,2010,(4).
    [89]高毓秋.二千年前的人体解剖[J].群众医学,1977,(12).
    [90]霍福.柳湾“人像彩陶壶”新解[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91]庄会秀.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艺术研究[D].汕头大学,2007.
    [92]董志强,岳永芳.青海古代的原始货币[J].青海民族研究,2000,(1).
    [93]陈洪海,格桑本,李国林.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J].考古,1998,(5).
    [94]高东陆.同德县巴沟乡兔儿滩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发现记[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5,(7).
    [95]格桑本.宗日遗址的发掘[A].格桑本,陈洪海主编.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6]徐建炜,梅建军,格桑本,陈洪海.青海同德宗日遗址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J].西域研究,2010,(2).
    [97]陈洪海.关于宗日文化[A].格桑本,陈洪海主编.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8]刘敦愿.彩陶盆舞蹈纹样研究[J].故宫文物月刊,1996,(168).
    [99]汤惠生.舞蹈盆及二人抬物盆释义[A].格桑本,陈洪海主编.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另见汤惠生,乔虹.连臂舞的人类学考察[A].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青海考古五十年文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另见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0]张得祖.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101]霍福.宗日“二人抬物”彩陶盆解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4).
    [102]霍福.青海宗日舞蹈盆的文化符号学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5,(3).
    [103]王伟章.从马家窑文化新发现舞蹈纹彩陶盆谈古羌人的审美意识[J].青海社会科学,1996,(2).
    [104]陈洪海.宗日遗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2.
    [105]陈洪海.环境变迁与宗日遗存发展的关系[A].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06]谢端琚.略论齐家文化墓葬[J].考古,1986,(2).
    [107]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1,(3).
    [108]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J].文物,1979,(10).
    [109]端居.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J].考古,1976,(6).
    [110]胡谦盈.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11]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87,(1、2).
    [112]宋涛.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J].丝绸之路,1996,(5).
    [113]许新国.我省齐家文化的发掘及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1981,(3).
    [114]肖永明.青铜时代早期青海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的动因[J].青海社会科学,2008,(3).
    [115]张文立·青海出土直内卷角铜钺的年代及其他[J].边疆考古研究,2010,(1).
    [116]叶茂林.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玉器[J].考古,2002,(12).
    [117]幸晓峰等.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J].考古,2009,(3).
    [118]钱耀鹏.关于喇家聚落的灾难遗迹与广场建筑[J].考古,2007,(5).
    [1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齐家文化祭坛和干栏式建筑[J].考古,2004,(6).
    [120]杨晓燕等.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J].地理学报,2004,(3).
    [121]喇家遗址保护与研究专题[N].中国文物报,2005-01-07.
    [122]高志伟,汤惠生.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石器研究[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9,(11).
    [123]王进寿等.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发现青海齐家文化石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4).
    [124]许红梅.青海原始“鹿纹”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0,(2).
    [125]董广辉等.青海省长宁遗址沉积物元素对晚全新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
    [126]赵信·青海诺木洪农业小议[J].农业考古,1986,(2).
    [127]吴汝祚.略谈诺木洪文化[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1,(3).
    [128]刘杏改.诺木洪文化与卡约文化之间的关系[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9,(11).
    [129]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的新认识[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1,(3).
    [130]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1993,(3).
    [131]高东陆.略论卡约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1993,(1).
    [132]周庆明.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问题——兼论我国古羌人的起源[J1.中国历史文物,1984,(00).
    [133]许新国.循化阿哈特拉山卡约文化墓地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3,(5).
    [134]许新国.试论卡约文化的类型和分期[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88,(1);1989,(3).
    [135]许新国,格桑本.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初探[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1,(3).
    [136]和下雅·从潘家梁墓地的发掘试谈对卡约文化的认识[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0,(3).
    [137]三宅俊彦.卡约文化青铜器初步研究[J].考古,2005,(5).
    [138]靳桂云,王巍,M.Wagner,P.E.Tarasov.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孢粉分析与人类活动研究——化石和现代表土花粉分析结果[J].华夏考古,2006,(3).
    [139]李智信.从潘家梁墓地谈“殉人”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140]王国道.青海早期铜器的讨论[J].青海社会科学,1999,(6).
    [141]王国道,崔兆年.青海卡约文化出土的金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5).
    [142]卢耀光.西海郡《虎符石匮》管见[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143]许新国.平安县出土东汉画像砖图像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1,(1).
    [144]卢宗义.湟中徐家寨画像砖人物考释[J].青海民族研究,2003,(1).
    [145]仝涛.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银壶的异域风格[J].考古,2009,(5).
    [146]卢耀光.屠各印考略[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1,(6).
    [147]张广林.乐都县寿乐乡尕扎顶替出土的古钱币释考[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148]阎肃.中国古钱币与世界古币之对比研究略论[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2,(7).
    [149]许新国.互助丹麻译林宋代窑藏文物[J].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
    [150]李智信.浅谈青海宋代瓷器的文化归属[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0,(5).
    [151]许新国.略论互助县窑藏金银器的年代、族属及银盘曼陀罗图案[J].青海社会科学,1995,(1).
    [152]许新国.格尔木出土元代纸币考说[J].青海金融,1987.
    [153]白万荣.青海乐都西来寺明代水陆画析[J].文物,1993,(10).
    [154]芈一之.瞿昙寺及其在明代西宁地区的地位[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155]宋挺生.明王廷仪碑考释——兼论青海同仁土族族源[J].青海考古学会学刊(内部资料),1985,(7).
    [156]白万荣.南凉古城遗址初探[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4,(6).
    [157]徐世栋,徐世梁.瞿昙寺衰落原因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10,(2).
    [158]苏得措.瞿昙寺历史及其建筑艺术[J].青海民族研究,2001,(2).
    [159]格桑本.我省史前文化墓葬发掘中的几个问题[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0,(4).
    [160]陈洪海.墓葬材料整理及类型学应用[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0,(4).
    [161]张鑫.甘青地区史前墓葬中出土的石质工具初步分析[D].西北大学,2010.
    [16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的问题[J].考古,1976,(6).
    [163]吴平.从柳湾的埋葬习俗看婚姻形态[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4,(8).
    [164]尚民杰.半山、马厂时期墓葬的几个问题[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88,(1).
    [165]刘宝山.从柳湾墓地到河湟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166]陈洪海.关于宗日文化[A].格桑本,陈洪海主编.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67]崔亚平等.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6,(4).
    [168]李锦山.论宗日火葬墓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2002,(11).
    [169]陈洪海.甘青地区史前文化中的二次扰乱葬辨析[J].考古,2006,(1).
    [170]闫璘,徐红梅.宗日遗址石棺葬文化族属探讨[J].丝绸之路,2009,(12).
    [171]格桑本,陈洪海主编.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72]徐沂蒙.宗日墓地分析[D].西北大学,2009.
    [173]许兴国,格桑本.我省齐家文化的发掘及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1981,(3).
    [174]刘晓天.辛店文化墓葬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
    [175]许新国.循化阿哈特拉山卡约文化墓地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3,(5).
    [176]李国林,卢耀光.卡约文化的葬式[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1,(3).
    [177]刘杏改.卡约文化的埋葬习俗[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4).
    [178]刘杏改.卡约文化的殉葬[J].青海民族研究,2000,(1).
    [179]韩康信.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古墓地人骨研究[J].考古学报,2000,(3).
    [180]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1993,(3).
    [181]许红梅.略论青海史前瓮棺葬[J].青海社会科学,2007,(3).
    [182]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1).
    [183]许新国.青海都兰热水备渭一号墓殉马坑出土舍利容器推定[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1).
    [184]许新国.青海郭里木出土吐蕃墓棺板画研究[J].中国藏学,2005,(1).
    [185]许新国,赵丰.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总第15-16).
    [186]许新国.都兰吐蕃墓中镀金银器属粟特系统的推定[J].中国藏学,1994,(4).
    [187]许新国.都兰出土织锦——“人兽博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J].青海社会科学,2007,(2).
    [188]汤惠生.略说青海都兰出土的吐蕃石狮[J].考古,2003,(12).
    [189]霍巍.吐蕃马具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J].考古,2009,(11).
    [190]霍巍.论青海都兰吐蕃时期墓地考古发掘的文化史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3).
    [191]霍巍.青海出土吐蕃木棺板画的初步观察与研究[J].西藏研究,2007,(2).
    [19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兰吐蕃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93]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4]汤惠生.青藏高原的岩画年代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5,(9).
    [195]高志伟.青藏高原岩画年代分析[J].青海文物(内部资料),1995,(9).
    [196]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197]曾永丰.西平郡城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4).
    [198]巢生祥.西平郡城考证[J].青海民族研究,2006,(1).
    [199]王昱.石堡城遗址考察纪实[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200]王昱.石堡城唐蕃争夺战及其方位[J].青海社会科学,2010,(6).
    [201]张生寅.北宋震武军城位置考辨——兼谈门源县境内几座古城的始筑年代[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202]王倩倩,邵全才.青海省明代长城资源概述[Z].未刊稿.
    [203]赵生琛.青海西宁发现萨珊朝银币[J].考古,1958,(1);王丕考.青海西宁波斯萨珊朝银币出土情况[J].考古,1962,(9).
    [204]夏鼐.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J].考古,1958,(1).
    [205]许红梅.都兰县出土的东罗马金币考证[J].青海民族研究,2004,(2).
    [206]周伟洲.吐谷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207][日]佐藤长著.梁今知摘译.隋炀帝征讨吐谷浑的路线[J].青海社会科学,1982,(1).
    [208]马世通.吐谷浑国地理初探[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209]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省志.唐蕃古道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6.
    [210]陈小平.唐蕃古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211]陈小平.唐蕃古道史料辑[Z].青海省博物馆编印,内部资料,1987.
    [212]卢耀光主编.唐蕃古道考察记[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89.
    [213]崔永红,毕艳君,解占录.文成公主与唐蕃古道[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4]青海省文化厅.瞿昙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2000.
    [215]张君奇.青海古建筑论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6]杨贵明,景朝德编著.青海塔尔寺维修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17]陈梅鹤著.塔尔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18]彭启胜主编.青海寺庙塔窟[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9]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青海湟中古代文化调查简报[J].文物,1960,(6).
    [220]赵生琛,吴汝祚.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巴隆和香日德三处古代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文物,1960,(6).
    [221]黄盛璋,方永.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发现记[J].考古,1962,(8).
    [222]李恒年等.青海大通县东峡、宝库地区发现卡窑文化遗址[J].考古,1964,(9).
    [223]青海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宁市南滩汉墓[J].考古,1964,(5).
    [224]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湖环湖考古调查[J].考古,1984,(3).
    [225]卢耀光.1980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考古调查[J].考古,1985,(7).
    [226]高东陆.同德县巴沟乡兔儿滩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发现记[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5,(7).
    [227]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J].考古,1986,(4).青海省文物考古队,湟源县博物馆.青海湟源县境内的卡约文化遗迹[J].考古,1986,(10).
    [22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0,(9).
    [22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循化两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1,(4).
    [230]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民和县古文化遗存调查[J],考古,1993,(3).
    [23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县文物普查简报[J].考古,1994,(4).
    [232]赵生琛,李恒年.青海乐都东郊古墓的清理[J].考古,1958,(3).
    [233]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学报,1963,(1).
    [23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J].文物,1976,(1).
    [235]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J].考古,1976,(6).
    [236]青海省文物考古队,互助县文化局图书馆.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汪家庄汉墓[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237]卢耀光.循化西滩半山类型墓葬清理简报[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238]高东陆.民和中川汉墓清理简报[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239]盖培,王国道.黄河上游拉乙亥中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1983,(01).
    [240]吴平,孙鸣生.青海平安与民和两座汉墓清理记[J].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内部资料),1983,(5).
    [241]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1).
    [242]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4,(5).
    [243]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室.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5).
    [244]高东陆,许淑珍.青海湟源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0,(11).
    [245]格桑本,陈洪海.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92,(11).
    [24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J].考古,1994,(3).
    [247]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民和核桃庄小旱地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5,(2).
    [24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化隆县文管所.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96,(8).
    [24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的第二次发掘[J].考古,1998,(1).
    [250]刘宝山,窦旭耀.青海化隆县下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8,(4).
    [25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5).
    [25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1,(1).
    [25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2,(7).
    [2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2,(12).
    [255]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互助县高寨魏晋墓的清理[J].考古,2002,(12).
    [25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乌兰县大南湾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2002,(12).
    [257]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的汉代墓葬[J].考古,2002,(12).
    [25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西宁市陶家寨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7,(12).
    [259]卢耀光.回忆上孙家寨墓地的考古发掘[A].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青海考古纪实(第29辑)[C].内部资料,1998.
    [260]安特生著.乐森垾译.甘肃考古记[J].地质专报(甲种),1925(第五号).
    [261]谢端琚.青海柳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6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63]赵生琛,谢瑞琚,赵信.青海古代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264]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265]许新国.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66]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67]汤惠生.青藏高原古代文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6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1)该碑刻于东汉光和三年(公元180年)。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老鸦城西之白崖子,后收入青海省图书馆,1950年图书馆失火,碑遭到损毁。201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碑的拓片。赵宽是汉代名将赵充国之孙,字伯然,金城郡人。
    (2)1944年,西海郡故城内出土虎符石匮上座,下座出土于1986年,石虎基座及石匮正面从右至左凿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3行22个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