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烦与现代人的自我实践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Boredom and Modern Self-practice
  • 作者:王小章
  • 英文作者:WANG Xiao-zhang;School of Politics and Society,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厌烦 ; 现代人 ; 自我实践 ; 共同体
  • 英文关键词:boredom;;modern people;;self-practice;;community
  • 中文刊名:HEAR
  • 英文刊名:Hebei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出版单位:河北学刊
  • 年:2019
  • 期:v.39;No.222
  • 基金: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构、情感与道德:道德社会学的探索》(18BSH010)
  • 语种:中文;
  • 页:HEAR201901028
  • 页数:10
  • CN:01
  • ISSN:13-1020/C
  • 分类号:190-199
摘要
随着现代性的推进,一方面,传统上维系着现实世界和生活之意义的神圣源泉被切断;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被一步步绑上了像"永动机"一般按自己的逻辑和惯性运转的理性机器,身不由己地随着它的节律一再地重复那与生命的根本性意义断裂脱节的所谓工作,由此产生了一种"本体性"的厌烦。我们不能说现代人的自我实践就是为了摆脱厌烦,但是当厌烦成为"本体性"的,亦即不是联系于某一特定事物而是联系于自我状态时,人们对这种厌烦感的应对克服就成为一个关乎其自我实践的问题。韦伯的"人格"论述诠释了一种"招魂"式的自我修炼型自我实践,齐美尔、福柯诠释了一种"无边的挑战"的自我实践,但这两种自我实践路径存在着各自的困难,均无法克服现代人那种本体性的厌烦。马克思则描绘了一条个体在"共同体"中实现自我的路径。在真正的共同体,或者说自由人的联合体,离我们尚很遥远的今天,也许可以在一个既不受权力逻辑主宰,也不由金钱逻辑支配的、自愿合作的社会领域为自我实践、自我实现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ity,almost all of us are bound up step by step with a rational machine which operates according to our logic and inertia like a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We can't help repeating the so-called work which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life with its rhythm,thus creating a kind of"ontological"boredom. Overcoming this boredom becomes a question of self-practice. Marx described a path for individuals to realize themselves in the"community". In the real community,or the union of free men,which is still far away from us,we may find a suitable stage for self-practice and self-realization in a social field of voluntary cooperation,which is neither dominated by power logic nor by money logic.
引文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西美尔.货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王小章,陈宗仕.社会学思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5]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6]哈维·戈德曼.自我的禁欲主义实践[A].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7]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休伯特·特雷伯.尼采的自由精神修会和韦伯的教派[A].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9]Liebersohn,H. Fate and Utopia in German Sociology:1870~1923[M].Cambrige:The MIT Press,1988.
    [10]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1]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齐美尔.桥与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3]米歇尔·福柯.疯颠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4]米歇尔·福柯.性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王小章.从“自由或共同体”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9]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参见王小章《论焦虑---不确定性时代的一种基本社会心态》(《浙江学刊》2015年第1期),王小章、冯婷《论怨恨:生成机制、反应及其疏解》(《浙江社会科学》2015第7期)。
    (2)Miller,J.,The Passion of Foucault,New York:Simon&Schuster,1993,p.256.中译本《福柯的生死爱欲》(第3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译文略有改动。
    (1)当代知名社会批判理论家、德国耶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埃尔福特大学韦伯学院社会文化研究所所长哈特穆特·罗萨从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视角出发指出,生活在当今这个加速社会中的人们总是没有办法去做那些他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因为,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要事清单”年年增长,而这些所谓的“要事”,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于是,当今社会中的人们陷入一种“我们所作的事(即便是我们自愿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真的想做的事的状态。”进而,今日社会中的主体“倾向于‘遗忘’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有人都被‘要事清单’的工作所支配着”。参见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第127-13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转引自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第40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需要说明的是,不少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所说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的话表示怀疑,认为这是浪漫主义的作祟,但实际上,马克思在此设想和描述的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把用于“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时间压缩至最低限度时的情形,是“自由王国”中的景象。因此,事实上并没什么可难理解的。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4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的《穆勒政治经济学笔记》中,马克思就谈到过,在劳动(实践)完成的过程中,劳动者自身能力的对象化和对一个可能的消费者的精神期望纠合在一起,就会给个体一种以主体间关系为中介的自我价值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1页)。有关马克思关于人的“应然”与“实然”、社会的“应然”与“实然”,以及前者与后者的关系的思想,详见拙著《从“自由或共同体”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重构》(第二章第二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