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变迁与城市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opulation Chang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作者:冯兵 ; 黄俊棚
  • 英文作者:Feng Bing;
  • 关键词:城市 ; 人口 ; 隋代 ; 唐代
  • 中文刊名:XXYS
  • 英文刊名:Study and Practice
  • 机构: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学习与实践
  • 年:2019
  • 期:No.419
  • 基金:四川大学“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项目”(SKSYL201817);四川大学创新火花库项目(2018hhs-34);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目(skqy201762)
  • 语种:中文;
  • 页:XXYS201901016
  • 页数:9
  • CN:01
  • ISSN:42-1005/C
  • 分类号:133-141
摘要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王朝人口政策、人口迁徙等,成为与城市人口增减颇为相关的因素。王朝更迭之际,人口虽偶有减少,全国总体人口、都城及主要地方性城市居民人数多呈增长态势。都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多,人口密度上升,活动性增强,人口结构、布局与发展趋势发生明显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促成新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利于城市内部劳动力的增加以及多样化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创造。外来居民与城市原住民融合,为城市繁荣带来新鲜气息,促进社会流动,改变着城市的文化、社会风尚、人口分布格局与城市空间。
        
引文
[1][8][12]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通典》卷7《食货七》。
    [4][5]易曼晖:《唐代的人口》,《食货半月刊》,1936年第6期。
    [6]陶希圣:《盛唐户口较多的州郡》,《食货半月刊》,1935年第10期。
    [7]资料来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至卷16;《文献通考》卷11;《宋史》卷85《地理志》。
    [9]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10]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
    [11][28][29][32][39][42][43][56][58][64][65][68][70][71][72][73][74][77]刘昫:《旧唐书》。
    [13][2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4][16]《全唐诗》卷201,卷571。
    [15]《韩昌黎集》卷2,卷37。
    [17][20]宋敏求:《长安志》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8]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0页。
    [19][30]王溥:《五代会要》卷26《城郭》。
    [22][36][27]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3][31]王溥:《唐会要》卷84,卷86。[24[48]徐松等:《全唐文》卷272,卷736。
    [25]杜佑:《通典》卷10,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56页。
    [26]开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封市志(第1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94页。
    [33][47][49][54]周绍良:《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34]秦浩:《隋唐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35][44][66][67][69]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259,卷266,卷193,卷193,卷194。
    [37]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8]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1,兰陵孙氏刻本。
    [40]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1]龚煦春:《四川郡县志》卷6,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
    [45]王昶:《金石萃编》卷119《镇东军墙隍庙记》,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46]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60页。
    [50][51]顾学颉:《白居易集》卷68,卷24,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2]韦应物:《韦江州集》卷7《登重玄寺阁》,四部丛刊本。
    [53]张剑光:《唐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2页。
    [55]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7]《唐两京城坊考》卷2。
    [59]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8页。
    [60]蔡东藩:《中国历史演义全书(上册)南北朝通俗演义(第4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370页。
    [61]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半月刊》,1935年第7期,第19页。
    [62][63]李兴盛:《中国流人史(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8页,第228页。
    [75]崔明德:《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特点和移动的主要趋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76]《贞观政要》卷9《安边》。
    [78]《新唐书》卷221《西域传》。
    [79]陈勇:《唐后期的人口南迁与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80]《全唐文》卷529。
    [81]《柳宗元集》卷20《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
    [82]《旧五代史》卷72《张居翰传》。
    [83]吴松弟:《中国移民史·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8页。
    [84][85]《旧五代史》卷81,卷112。
    [86]梁中堂:《人口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9页。
    [87]刘铮:《人口学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88]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9年,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