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镜像中的后现代人类学与中国人类学的认知论革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ostmodern Anthropology in the Cultural Mirror and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in Chinese Anthropology
  • 作者:袁年兴 ; 彭旖旎
  • 英文作者:YAN Nian-xing;PENG Yi-Ni;
  • 关键词:文化镜像 ; 现代人类学 ; 认知论革命
  • 中文刊名:YSH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武汉科技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云南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22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能力视角下群团组织与民间社会组织的竞合关系研究”(项目号:17BSH108)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SHX201901022
  • 页数:8
  • CN:01
  • ISSN:53-1001/C
  • 分类号:138-144+193
摘要
现代人类学的认知论问题长期被学界的方法论视角遮蔽。从他者的"文化之镜"到"镜中之我",后现代人类学并没有逃离与"他者"在双重想象中的僵化状态。处于世界话语体系边缘地带的中国人类学,从一开始就借助西方人类学的镜像符号在行动和参与中自我发现和自我关照。当代中国人类学以一种世界的眼光和人类整体性的认知立场,超越了西方人类学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以及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镜像困境,这无疑开启了人类学的一种新境界——如何在人类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意义存在中,重构人类学为作为一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的学科本质。尤其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背景下,当代中国人类学无疑开启了世界人类学的新纪元。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Western anthropology has disrupted the identity of disciplines,which not only shows the reflective nature of the subject itself,but also shows the crisi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of anthropology and cognitive theory. In the comparative framework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world( "marginal"and "center"),Chinese anthropology went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anthropolog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modernist thoughts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any modern problems in anthropological disciplines.,in particular the rise of China's"Outer Seas ethnography"in recent years,surpassing the cognitive paradigm of dualism in Western anthropology which taking "Western"as its core center. This undoubtedly opens a new realm of anthropology as how to reconstruct anthropology as a subject essence for the benefi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ity as a whole.
引文
(1)权威工具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类学的定义是“人类学,是关于人类本性的话语”。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也指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Culture)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文明(Civilization),社会构造,以及对于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之研究。”参见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页。
    (1)Marietta L.Baba and Carole E.Hil.What.s in the Name of-Applied Anthropology.An Encounter with Global Practic.NAPA Bulletin,2006:25.
    (2)瞿明安:《西方后现代主义人类学评述》,《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3)[美]爱德华·W.萨伊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序言》第9页。
    (4)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6页。
    (5)Homi K.Bhabha,Signs Taken For Wonders questions of ambivalence and authority under a tree outside Delhi,May 1817.Critical Inquiry,1985,12(1),pp.144-165.
    (1)Homi K.Bhabha,Signs Taken For Wonders questions of ambivalence and authority under a tree outside Delhi,pp.144-165.
    (2)M.N.Srinivas,Social Change in Mordern Idi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p.145.
    (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9页。
    (4)[法]萨特:《萨特哲学论文集》,潘培庆、汤永宽、魏金声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5)[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7页。
    (6)[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7)[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6-57页。
    (8)[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重新把握人类学》,和少英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1)周大鸣:《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1期。
    (2)C.Fr ed Blake:《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3)丁建新、沈文静:《边缘话语分析: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页。
    (2)王铭铭:《他者的意义---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Selden Rama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 Limited,1885,p.98.
    (4)朱炳祥:《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5)张小军、木合塔尔·阿皮孜:《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
    (6)王铭铭:《当代民族志形态的形成:从知识论的转向到新本体论的回归》,《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1)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2)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1期。
    (3)许宪隆、张成:《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5期。
    (4)袁年兴:《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43页。
    (5)高丙中:《海外民族志与世界性社会》,《世界民族》2014年第1期。
    (1)庄孔韶、兰林友:《我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赵萱:《“圣地”秩序与世界想象---基于耶路撒冷橄榄山基督教社群的人类学反思》,《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3期。
    (3)龚浩群:《信徒与公民:泰国曲乡的政治民族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吴晓黎:《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会政治的民族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张金岭:《公民与社会:法国地方社会的田野民族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