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STR模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ducation Investment,Labor 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STR Model
  • 作者:揭辉 ; 王成勇
  • 英文作者:Jie Hui;Wang Chengyong;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关键词:教育投入 ; 劳动力质量 ; 经济增长 ; STR模型
  • 英文关键词:education investment;;labor quality;;economic growth;;STR model
  • 中文刊名:HZ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7
  • 出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8;No.25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空间计量模型的半参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为例”(71371066)
  • 语种:中文;
  • 页:HZSD201901011
  • 页数:7
  • CN:01
  • ISSN:42-1040/C
  • 分类号:56-62
摘要
论文采用我国1978-2016年教育投入、劳动力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基于STR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投入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低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阻碍作用,教育投入的增长率高时,对经济增长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劳动力质量指标增长率高涨时段相比低迷时段对经济增长有大且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政策意义角度,在当前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保证较高的教育投入增长率,保障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扩大对劳动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支出,显著提升劳动力质量,两者都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The empirical research done by this paper shows that,low growth rate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plays a hindering role in economic growth,while high growth rat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Compared with the depressed period,the growth rate of labor quality index at the rise period has a great and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significance,in the current new normalcy of economic growth,higher education input growth rate and prio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ducation should be ensured and implemented;The expenses on labor health,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ould be expanded,and the labor quality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引文
(1)埃里克·A·汉努舍克、丹尼斯·D·金科、陈大冰:《学校教育,劳动力质量和各国经济增长》,《经济资料译丛》2003年第2期。
    (2)钞小静、沈坤荣:《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3)吴国培、王伟斌、张习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金融研究》2015年第8期。
    (4)邓金钱、何爱平:《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6期。
    (5)王伟:《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6)Barro,R.J.“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in Crosscountry Regressions.”Swedish Economic Policy Review6,no.2(1996):237-277;Lee,Namchul.“Educa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KOREA.”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no.4(2000):83-99.
    (7)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8)赵树宽、余海晴、刘战礼:《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9期。
    (9)方超、黄斌:《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增长回归框架的空间计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10)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邓水兰、曹玮:《江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桥梁作用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12)蔡昀炫:《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13)王成勇、艾春荣:《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14)Dijk,Dick Van,T.Tersvirta,and P.H.Franses.“Smooth Transition Autoregressive Models-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Econometric Reviews 21(2002):1-47.
    (15)Dijk,Dick Van,and P.H.Franses.“Modelling Multiple Regimes in the Business Cycle.”Macroeconomic Dynamics,no.3(1999):311-340.
    (16)肖德、魏文婉:《经济增长、城市化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经济经纬》2015年第5期。
    (17)(18)(19)(20)Luukkonen,R.,P.Saikkonen,and T.Tersvirta.“Testing Linearity against Smooth Transition Autoregressive Models.”Biometrika75,no.3(1988):49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