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索洛模型数理逻辑与方法论的批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ritique of the Mathematical Logic and Methodology of the Solow Growth Model
  • 作者:武志
  • 英文作者:Wu Zhi;
  • 关键词:索洛模型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全要素生产率 ; 唯心主义
  • 中文刊名:STUD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Marxism
  • 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马克思主义研究
  • 年:2019
  • 期:No.22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16ZDA00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TUD201901008
  • 页数:12
  • CN:01
  • ISSN:11-3591/A
  • 分类号:70-81
摘要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索洛模型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定假设出发构建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通过数学"证明"得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和最优化的结论,全要素生产率A只是该特定假设生产函数的"副产品"。对索洛模型的分析可以表明,数理逻辑上是通过特定的生产函数假设和求偏导数来得出经济学的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结论,方法论上存在数学和计量工具的错用滥用,经济学研究范式上采用波普的证伪主义和科学哲学范式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索洛模型结论中对于经济增长提出的减少甚至否定政府干预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是错误的,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引文
[1]〔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美〕蒋中一、〔加拿大〕凯尔文·温赖特:《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刘学、顾佳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吴易风、朱勇:《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5]杨依山、杜同爱:《经典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6]魏旭、高冠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实践检视与方法论反思——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7期。
    [7]宋冬林、毕秀水:《新经济增长理论前提批判》,《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
    [8]陈璋:《试论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论与假设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9]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10]李蓉:《库恩范式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演变(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4期。
    (1)参见[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刘波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页。
    (2)[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3)[美]罗伯特·J.巴罗、夏威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夏俊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页。
    (2)参见吴易风、朱勇:《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3)参见宋德勇、许广月:《演化理论视角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与重建》,《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4)参见杨依山、杜同爱:《经典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页。
    (2)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0-11页。
    (3)参见[美]蒋中一、[加拿大]凯尔文·温赖特:《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刘学、顾佳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4-466页。
    (1)参见宋冬林、毕秀水:《新经济增长理论前提批判》,《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
    (1)囚徒困境的最优解是两个人都不交代,但实际结果是两个人选择交代,只能得到相对最好的次优解。参见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97-318页。
    (2)[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1页。
    (1)参见吴易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31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3)《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刘波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VIII页。
    (2)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3)李嘉图用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式直接运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熊彼特认为这是错误的,并把这种偏好称为“李嘉图恶习”。参见[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4)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9页。
    (5)[美)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费剑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1)参见魏旭、高冠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实践检视与方法论反思——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7期。
    (2)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37、638页。
    (1)参见朱富强:《逻辑实证主义何以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导思维:内在逻辑及其问题》,《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
    (2)王荣江:《波普证伪主义方法论批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6期。
    (3)参见陈璋:《试论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论与假设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参见陈璋:《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下宏观经济调控方法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页。
    (5)参见陈璋:《试论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论与假设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参见朱富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基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审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参见[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1)参见蔡仲:《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1期。
    (2)[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2页,。
    (3)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4)鸭兔实验:面对一张用线条显示出来的似鸭非鸭、似兔非兔的图案,两个具有不同心理条件的观察者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被预示为鸭的观察者认为图案是鸭,相反被预示为兔的观察者则认为图案是兔。参见丁堡骏《<“苏联范式”批判>之批判》,《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5)“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的。参见丁堡骏:《<“苏联范式”批判>之批判》,《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6)参见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7)参见宋冬林、毕秀水:《新经济增长理论前提批判》,《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宋德勇、许广月:《演化理论视角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与重建》,《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1)参见[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8-72页。
    (2)参见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4页。
    (3)参见丁堡骏:《<“苏联范式”批判>之批判》,《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4)参见李蓉:《库恩范式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演变(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4期。
    (5)[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592-593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3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