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的自我消解——论《第七天》兼及余华新世纪的写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lf-Resolution of the Critical Realism:A Discussion on Diqitian("The Seventh Day") and YU Hua's Writings in the 21st Century
  • 作者:韩亮
  • 英文作者:HAN Liang;
  • 中文刊名:YZJP
  • 英文刊名: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 机构: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6
  • 出版单位:扬子江评论
  • 年:2019
  • 期:No.75
  • 语种:中文;
  • 页:YZJP201902018
  • 页数:5
  • CN:02
  • ISSN:32-1787/I
  • 分类号:96-100
摘要
<正>一、引言如果说出版于1992年的《活着》以简练的叙事、锐利的笔锋、悲悯的目光呈现小人物为生存而挣扎时的鲜活灵动,以冷峻的力度从他们一生悲欢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变迁,从而得到了批评界与读者持久而热烈的追捧的话,出版于新世纪的两部小说《兄弟》(特别是下部)与《第七
        
引文
(1)用余华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兄弟》到《第七天》,被人铺天盖地地批评了两轮”。见《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238页。
    (2)“在问世的五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1991)、《活着》(1992)和《许三观卖血记》(1995)、《兄弟》(上、下)(2005、2006)和《第七天》(2013)中,前三部得到比较一致的认可。《兄弟》上部强,下部弱,《第七天》不能算准备得很充分。”这可以代表学界对余华长篇评价的倾向。见程光玮:《论余华的三部曲——<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7期。
    (3)杨辉:《余华与古典传统》,《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2期。
    (4)这一评价出现在法国哲学家、汉学家于连与余华关于《兄弟》的一次对谈中。如果从描摹众生、为时代命名的意义上看,余华新世纪的写作均可冠以“巴尔扎克式的”评价。见Francois Jullien,Yu Hua,L'epopee de la Chine contemporaine, debat anime par Alexandre Lacroix, 30 mai 2009.
    (5)la comedie humaine在汉语里被译作“人间喜剧”其实是不准确的,其中的“com e die”一词并非“喜剧”之意(巴尔扎克也并非要写就一幕幕喜剧),而是“剧场、剧院”之意,一个无数人在此穿行而过的舞台,更合适的译法是“人间剧场”。余华对现实也有类似的表述:“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差距的中国。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场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戏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见《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麦田出版2010年版,第181页。
    (6)(7)(8)(9)(10)(14)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56页、122页、220页、104页、146页。
    (11)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85页。
    (12)刘江凯:《余华的“当代性写作”意义:由<第七天>谈起》,《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13)张定浩:《<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上海文化》2013年第9期。
    (15)王彬彬:《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
    (16)刘江凯:《“歪曲”的文学:余华的随笔看法与小说可能》,《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
    (17)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168页。
    (18)Samantha viva, Sette giorni da morte per meditare sulla vita, Critical Letteraria,11 ottobre 2017.
    (19)余华:《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199页。
    (20)余华说:“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如果把我们的现实当成一个法庭,文学不是原告不是被告,不是法官不是检察官,不是律师不是陪审团成员,而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书记员。”见《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页。
    (21)意大利语中作为动词的“生活”与“幸存”分别对应vivere与sopravvivere,构词上的延续性让意大利学生的问题显得合理而有趣。
    (22)余华:《活着·日文版自序》,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23)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24)余华:《兄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6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