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处有什么——《原野》人物悲剧意味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肖颖
  • 关键词:原野 ; 人物悲剧意味 ; 原始生命力
  • 中文刊名:HZWZ
  • 英文刊名:Sinogram Culture
  • 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汉字文化
  • 年:2019
  • 期:No.222
  • 语种:中文;
  • 页:HZWZ201902022
  • 页数:2
  • CN:02
  • ISSN:11-2597/G2
  • 分类号:52-53
摘要
《原野》自问世便争议不断,源于剧作蕴含浓郁的象征意味,正因为此其剧演难度极大,也让人们不断品味出新意味。在严肃、险恶、反抗的原野,仇虎、金子、焦母、焦大星深陷其中续写个人悲剧,他们或真人或鬼魂在黑林子中相互纠缠,上演"死的悲剧"。
        
引文
曹禺1994《原野》,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健2004《戏剧与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
    陆炜2004《<原野>中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马俊山、曹禺1992《历史的突进与回旋》,中国工人出版社。
    田本相2010《曹禺剧作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凤琼2006《野性与野性的冲突--走进<原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