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由心——论中国山水画意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芳
  • 关键词:山水画 ; 意象 ; 景物 ; 时间 ; 空间
  • 中文刊名:MYSD
  • 机构: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下)
  • 年:2019
  • 期:No.786
  • 语种:中文;
  • 页:MYSD201902008
  • 页数:3
  • CN:02
  • ISSN:41-1061/B
  • 分类号:39-41
摘要
中国山水画不是对客观时空中的山水进行模拟刻画的地形图,是具有深广内涵的中国艺术的代表。意象是中国艺术的本体,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本体。山水画中所描绘的景物是经过主观精神重新陶铸过的新的景物,是表现主观精神的意象景物。山水画中的时间体现出时间的主观建构性特征,并不是对客观世界中客观时间的再现,而是通过画家主观心灵建构出的带有主观精神意趣的意象时间。山水画的空间也是一种不拘于视觉原理的意象空间。
        
引文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48-49.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3.
    [3]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357.
    [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9.
    [5]沈括.梦溪笔谈[C]//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257.
    [6]郭熙.林泉高致[C]//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