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纪录片的观念与史诗性表达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曹茹 ; 郭小旭
  • 关键词:史诗纪录片 ; 史诗观念 ; 史诗性表达 ; 史性 ; 诗性
  • 中文刊名:XDCB
  • 英文刊名: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机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41;No.27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无意说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BXW029)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DCB201902020
  • 页数:5
  • CN:02
  • ISSN:11-5363/G2
  • 分类号:115-119
摘要
史诗学理论为资源,以近些年出现的史诗纪录片为视点,构建了以"史性与诗性结合"为核心的史诗纪录片的观念体系,并由此归纳出史诗纪录片的基本特质,即具有历史维度的真实、哲学意味的思想、重大的题材或主题、严肃庄严的风格、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内容与辽阔的视野。史诗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有些表达方式还具有观念的意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讲述民族故事,赋予史诗更高的价值追求,"英雄群像"的人物设置,将"群众史观"引入史诗,"历史与现实相互贯通"的表达方法,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当下意识。
        
引文
(1)吴建宁:《讲述胜利之城的英雄史诗---四集文献记录片〈人间正道〉的创作》,《中国电视》,2009年第12期。
    (2)朱郁闻:《四部千年史诗的影像足迹》,《当代电视》,2016年第5期。
    (3)蔡骐、翁丽玲:《集体记忆的影像史诗---透视纪录片〈长城:中国故事〉》,《中国电视》,2016年第9期。
    (4)裴永忠:《中国纪录片人的情怀史诗---〈热爱纪录片的人们〉艺术特点分析》,《中国电视》,2014年第7期。
    (5)侯传文:《东方史诗文类初探》,《东方丛刊》,2007年第3期。
    (6)(7)(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1、25、45页。
    (8)刘立文:《论〈左传〉文本的史诗性整一》,《北方论丛》,1997年第5期。
    (9)朝戈金:《史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3页。
    (10)(12)(20)[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3、107、121页。
    (13)霍驰:《4年制作、2089个拍摄日夜BBC团队揭密〈地球脉动Ⅱ〉》,《广电时评》,2016年第17期。
    (14)王璐:《现代史诗标识论》,《天府新论》,2006年第6期。
    (15)汪政、晓华:《有关史诗理论的务虚》,《文艺批评》,1994年第3期。
    (16)劳月:《什么样的作品堪称史诗---从〈走向共和〉说起》,《检察日报》,2003年5月23日。
    (17)陈永香、曹晓宏:《简谈史诗的特点》,《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8)朝戈金冯文开:《史诗认同功能论析》,《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
    (19)(21)万建中:《史诗:“起源”的叙事及其社会功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2)雷戈:《历史与现实》,《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
    (23)阎浩岗:《“史诗性”与“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评估》,《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2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5)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