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arx and Engel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作者:杨静 ; 周钊宇
  • 英文作者:Yang Jing;Zhou Zhaoyu;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 民生思想 ; 社会主要矛盾
  • 中文刊名:STUD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Marxism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理论创新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马克思主义研究
  • 年:2019
  • 期:No.224
  • 基金: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TUD201902008
  • 页数:11
  • CN:02
  • ISSN:11-3591/A
  • 分类号:63-73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性、系统性与科学性,他们着重从"现实的人"的需要、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三个环节对民生问题进行了剖析,揭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处理的三种关系:需要层次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民生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问题,改善民生要与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相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把人民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二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民生的时代性需要;三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引文
[1]崔朝栋:《社会生产目的:资本主义是为资本家阶级需要服务社会主义是为全体劳动者需要服务》,《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2]方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经济思想的重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分析主线》,《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第10期。
    [3]李江凌:《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
    [4]彭坤:《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发展》,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
    [5]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吴少进:《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中国化探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
    [7]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8]万泽民:《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9]杨静:《通往共享之路——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
    [10]闫莉:《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11]周志山:《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
    (1)参见韩琳、高九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3期。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43-744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5、75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7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5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2页。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2页。
    (9)叶汝贤:《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深入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0)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6第3期。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8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7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50-85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53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6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7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5页。
    (2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8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4页。
    (2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3-99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页。
    (3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8-139页。
    (3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帝国主义和被侵略国家(国家内部各阶级均为被剥削阶级——引者注)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参见《毛泽东著作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01-102页。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3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73页。
    (35)《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20页。
    (36)《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31页。
    (3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页。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
    (39)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在最低温饱线上徘徊;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全国有2.5亿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0)参见《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43、1256、1259页。
    (41)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5、20、21、24、30页。
    (4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页。
    (4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33、34、41页。
    (44)参见刘凤义、杨善奇:《我国住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45)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4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