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歧中寻找共识——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政策研究与演进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eking Consensus amid Disagreements: The Evolution and Debates of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Research in the Era of Low Fertility Rate
  • 作者:王军 ; 刘军强
  • 英文作者:Wang Jun;Liu Junqiang;
  • 关键词:低生育水平 ; 人口政策 ; 争论 ; 学术史
  • 中文刊名:SHXJ
  • 英文刊名:Sociological Studies
  • 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社会学研究
  • 年:2019
  • 期:v.34;No.200
  •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及对策研究”(15CRK009)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HXJ201902010
  • 页数:24
  • CN:02
  • ISSN:11-1100/C
  • 分类号:223-245+250
摘要
限制生育的人口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执行了近半个世纪,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人口政策先后经历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的调整。人口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争论围绕着三个关键问题:(1)政策调整前的生育水平是多少?(2)政策调整后的生育水平会回升到什么程度?(3)政策调整初期的出生堆积风险有多高?本文从观点分歧、数据方法以及争论中的共识要素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对上述问题的学术讨论。我们发现,学界有关人口政策的争论虽然存在分歧,但共识也在形成。为避免跌入"低生育率陷阱",国家需要营造友好的生育环境,构建与生育配套的各项社会政策,保证中国人口、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安全。
        Since the 1970 s,family planning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and has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aspects. Policy adjustments like the two-child fertility policy for couples when either is from a single-child family and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 were adopted in the 2010 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traces three key issues in the debates of Chinese population policy:( 1) What is the fertility level before these policy adjustments?( 2) To what extent will the fertility level recover after the policy adjustments?( 3) How high is the risk of birth accumul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policy adjustmen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ademic debates on the above issues in the field of demography since the 1990 s,discussing disputed views,data methods and consensus that has been developing in arguments. We find that although disagreements still persist in the debates on population policy,consensus is also emerging. For China to avoid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low fertility rate,the state needs to adopt social policies to create a childbearing friendly environment. This is crucial for sustaining the security of Chinese population,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long run.
引文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2010,《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再建议》,顾宝昌、李建新主编《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鲍德里亚,让,2014,《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卫,2014,《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学海》第1期。
    ——,2015,《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中国生育率估计》,《人口研究》第6期。
    ——,2016,《广义稳定人口模型与中国人口估计》,《人口学刊》第1期。
    陈卫、杨胜慧,2014,《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的再估计》,《人口研究》第6期。
    陈卫、张玲玲,2015,《中国近期生育率的再估计》,《人口研究》第2期。
    陈友华,1999,《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
    陈友华、苗国,2015,《低生育率陷阱:概念,OECD和“金砖四国”经验与相关问题探讨》,《人口与发展》第6期。
    风笑天、张青松,2002,《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5期。
    郭志刚,2004a,《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第2期。
    ——,2004b,《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第4期。
    ——,2008,《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4期。
    ——,2010,《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学海》第1期。
    ——,2011a,《中国近年来的低生育水平》,王丰、彭希哲、顾宝昌等编著《全球化与低生育率:中国的选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b,《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2013,《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处——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2017,《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郝虹生、高凌,1996,《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的抽样误差计算与分析》,蒋正华编《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2014,《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汉东、李流,2012,《中国2000年以来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2000,《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彭珮云主编,1997,《中国计划生育全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彭希哲、胡湛,201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普雷斯顿,塞缪尔、帕特里克·霍伊维兰、米歇尔·吉略特,2012,《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郑真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乔晓春,1999,《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第3期。
    ——,2014,《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第3期。
    乔晓春、任强,2010,《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顾宝昌、李建新主编《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可、王丰、蔡泳,2012,《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石人炳,2014,《“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初期的出生堆积及其特点》,《人口与经济》第5期。
    陶涛、杨凡,2011,《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应》,《人口研究》第1期。
    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008,《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第6期。
    王广州,2015,《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王广州、张丽萍,2012,《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广州、胡耀岭、张丽萍,2013,《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军、王广州,2013,《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诂计》,《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2016,《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人口学刊》第2期。
    习近平,2015,《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03/7604017.shtml)。
    姚引妹、李芬、尹文耀,2014,《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堆积夫妇及其生育释放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2013,《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曾毅,1995,《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人口研究》第3期。
    ——,2006,《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翟振武、陈佳鞠、李龙,2015,《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来自户籍登记数据的新证据》,《人口研究》第6期。
    翟振武、陈卫,2007,《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翟振武、李龙、陈佳鞠,2016,《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目标人群及新增出生人口估计》,《人口研究》第4期。
    翟振武、赵梦涵,2014,《“单独二孩”政策的前因与后果》,《人口与计划生育》第3期。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2014,《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张丽萍、王广州,2014,《“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及相关问题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中维、陈卫,2011,《中国的生育水平有多低?——兼评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及2010年联合国人口预测结果》,《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3日。
    郑真真,2004,《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2011,《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学海》第1期。
    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1994,《“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综述》,《人口研究》第5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东西方中心编,2007,《中国各省生育率估计:1975-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朱勤,2012,《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Atoh,M., V. Kandiah & S. Ivanov 2004,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Asi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ow Fertility Situation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2(1).
    Beck, Ulrich 1999, 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ngaarts, J. 2001,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7(s1).
    —— 2002, “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8(3).
    Caldwell, John C. 1976, “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3/4).
    Davis, K. 1945, “The Worl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nu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 237(1).
    Foster, C. 2000, “The Limits to Low Fertility: A Biosocial Approach.”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6(2).
    Goodkind, D. 2017, “The Astonishing Population Averted by China's Birth Restrictions: Estimates, Nightmares, and Reprogrammed Ambitions.” Demography 54(4).
    Goldstein, Joshua R., Tomá? Sobotka & Aiva Jasilioniene 2009, “The End of ‘Lowest-Low’ Fertility?”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5(4).
    Guest, P. & G. W. Jones 1996, “Policy Options When Population Growth Slows: The Case of Thailand.” Population Research & Policy Review 15(2).
    Hvistendahl, M. 2017, “Analysi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parks Uproar.” Science 358(6361).
    Kaa, D. J. V. D. 1987,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Bulletin 42(1).
    —— 2001, “Postmodern Fertility P From Changing Value Orientation to New Behavior.”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7(s1).
    Lam, D. 2011, “How the World Survived the Population Bomb: Lessons from 50 Years of Extraordinary Demographic History.” Demography 48(4).
    Lesthaeghe, R. 2014,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 Concise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51).
    Lesthaeghe, R. J. & L. Neidert 2006, “The Second 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xception of Textbook Example?”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2(4).
    Lutz, W. & V.Skirbekk 2005, “Policies Addressing the Tempo Effect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1(4).
    Lutz, W., V. Skirbekk & M. R. Testa 2006, “The Low 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 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4(4).
    Mason, Karen Oppenheim 1997, “Explaining Fertility Transitions.” Demography 34(4).
    McDonald, P. 2006, “Low Fertility and the State: The Efficacy of Policy.”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2(3).
    Mcnicoll, G. 2001, “Government and Fertility in Transitional and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7(1).
    —— 2006, “Policy Lessons of the East Asia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2(1).
    Morgan, S. P. 2003, “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 Demography 40(4).
    Palen, J. John 1986, “Fertility and Eugenics: Singapore's Population Policies.” Population Research & Policy Review 5(1).
    Peng, X. 2011, “China's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Future Challenges.” Science 333(6042).
    Ryder, N. 2010, “Norman Ryder on the Sociology of Fertility Reduction.”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6(3).
    Wang, F., Y.Cai & B. Gu 2013, “Population, Policy, and Politics: How Will History Judge China's One-Child Policy?”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38(s1).
    (1)总和生育率是指如果育龄妇女(一般指15-49岁妇女)按照当前时期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整个生育期所平均生育的孩子数(参见普雷斯顿等,2012)。一般来说,考虑到死亡的影响,2.1的更替水平是一个社会能够达到代际人口平衡(即不增不减)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参见郭志刚,2011a)。
    (2)国际上存在两种划分低生育水平的口径,一种称为“极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指总和生育率等于或低于1.3的水平,另一种称为“很低生育率”(very low fertility),指低于1.5的水平。相关介绍请参见郭志刚,2008。
    (3)中国20世纪70年代初出台了“晚、稀、少”鼓励节育的人口政策,从1980年开始实行严格控制生育的人口政策并一直延续至今,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彭珮云主编,1997)。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迁。
    (4)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变迁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人口转变与世界其他低生育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即中国低生育水平的实现是在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达成的。这注定了中国人口学者对低生育水平的认识本身难度就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低生育国家和地区。
    (5)部分学者出于对人口惯性增长和失业问题的担心,认为需要保持适度低生育水平,最好将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1.9之间。1.8的总和生育率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的官方估计,而且很长时间保持不变(郭志刚,2008)。
    (6)比如,由于不知道孩子母亲的年龄,只能假定某一个生育模式并将其分配给各年龄组的育龄妇女。另外,孩次这一关键信息也无法获得。
    (7)这类间接估计一般不分城乡和孩次,也不考虑生育模式变化以及未婚比例变化。
    (8)这里并不是指争论双方已经结束争论并达成共识,而是指如果尽量客观中立地去看争论双方的依据和逻辑,能够从双方看似不可调和的分歧中寻找到共识性的因素。
    (9)研究表明,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必然导致人口负增长,以中国平均世代26年计算,1.8的总和生育率对应的人口减半时间为117年,而1.5的生育率对应的人口减半时间为54年(王丰等,2008;郭志刚,2010)。因此,考虑到就业、消除贫困等问题,坚持1.8的生育率可以作为权宜之计,但不能长期一直坚持此标准。
    (10)中国人口政策研究数据库由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创建,共收集了有关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的文献共计989篇,并对关键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11)如果没有生育限制的生育水平远高于更替水平,说明人口政策根本不能调整;如果比更替水平低一些但不多,人口政策可以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能过大;但没有生育限制的生育水平若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政策调整的最终目标可能是要逐步实现自主生育。
    (12)生育意愿定义、测量方法等的基本介绍请参见风笑天、张青松(2002)。
    (13)其实,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假设限制生育政策不存在的情况下的“反事实”生育率,而且也有利于认识现实中的低生育态势。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此的宝贵建议。
    (14)按照人口学规律,在高生育时期,实际生育数高于理想子女数;而在低生育时期,由于避孕技术和工具的便利、工作竞争更加激烈以及个人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实际生育数低于理想子女数(Bongaarts,2001)。因此,当前的理想子女数可以被视为实际生育水平的上限。
    (15)许多研究发现,“理想子女数”作为实际生育水平的预测指标效度比较低。比如,许多低生育水平甚至极低生育水平国家的“理想子女数”均值也往往在2.0左右或以上。又比如,有研究发现,2010年江苏省妇女的“理想子女数”均值为1.7左右,而其真正的“计划拥有子女数”仅为1.3,二者相差0.4。由于在能够做到有效避孕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存在“‘理想子女数’最高、‘计划拥有子女数’次之、实际生育子女数最低”这一规律(郑真真,2011),“理想子女数”本身存在的这些缺陷并不妨碍将其作为实际生育水平估计的上限,虽然这一上限实际中基本不可能达到。
    (16)需要说明的是,学者有关“全面两孩”导致的年度新增出生人口规模估计存在两种比较基础,第一种是与实行“单独二孩”前的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相比,第二种是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鉴于这两种比较方式的估计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本部分内容将比较基准统一为:相比实行“单独二孩”前的原有计划生育政策,“全面两孩”政策将导致的年度新增出生人口规模。感谢匿名审稿人建议澄清这一问题的宝贵意见。
    (17)王广州(2015)对此有专门论述,指出造成预测困难和不同学者预测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涉及基础数据的使用、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型参数的假设等各个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和参数设置失误就是许多研究往往过于简单地将理想子女数作为“实际可能”生育数的等价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