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下马修·沃恩的《王牌特工2》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陶莉
  • 关键词:马修·沃恩 ; 《王牌特工2》 ; 消费主义
  • 中文刊名:DYLX
  • 英文刊名:Movie Literature
  • 机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3
  • 出版单位:电影文学
  • 年:2019
  • 期:No.719
  • 语种:中文;
  • 页:DYLX201902047
  • 页数:2
  • CN:02
  • ISSN:22-1090/I
  • 分类号:155-156
摘要
在消费主义时代下,消费者的购买欲被大量地、全方位地制造与激发出来,其所购买的也非只是商品本身,而包括了商品抽象的符号外延意义。电影也是消费主义时代中观众热衷于消费的对象,电影的产出早已超出文化的范畴而被认为更是一种经济活动,大量商业属性极强、直接诉诸感性的电影便是例证。而马修·沃恩的《王牌特工2》正是如此。在成功的前作之后,电影人拥有了对续作制作上的把握与预判,使续作也拥有了较为优异的市场表现。
        
引文
[1][美]克里斯丁·汤普森.好莱坞怎样讲故事:新好莱坞叙事技巧探索[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2]秦璐.消费主义语境下电影受众本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周成璐,景一.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25-131.
    [4]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09):35-38.
    [5]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2003(0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