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文化记忆的建构:路径、逻辑及社会效应——以海原大地震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Cultural Memory: Path,Logic and Social Effects——Taking the Haiyuan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 作者:雷天来
  • 英文作者:LEI Tianlai;
  • 关键词:灾害 ; 文化记忆 ; 海原地震
  • 英文关键词:disaster;;cultural memory;;the Haiyuan earthquake
  • 中文刊名:HBZ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0
  • 出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7
  • 基金:重庆大学暨南方科技大学“中国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奖助金资助项目”(TYJZJ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14ASH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重构与民族互嵌社区建构研究(2008-2018)”(18CMZ021)
  • 语种:中文;
  • 页:HBZA201902013
  • 页数:9
  • CN:02
  • ISSN:42-1328/C
  • 分类号:103-111
摘要
灾害文化记忆以象征性客体为载体,是人类灾害记忆的"外在维度",往往能折射出国家权力、地域社会文化传统间的交互关系。海原地震灾害文化记忆建构主体分别为宗教人士、地方精英和地方政府,宗教人士与地方精英分别以宗教逻辑和地方自觉逻辑对灾害进行建构,影响范围较小;而地方政府意欲采用"去人格化"和"景观化"的灾害文化记忆建构逻辑来推动地方发展,并据此对另两类文化记忆进行取舍、整合和"调整"。随着时间推移,地方政府面临目标设置失效的挑战,其主导的文化记忆之建构主体、面向、形式均脱离民间语境和日常生活,更未能为地方社会提供身份认同,灾害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未被发掘,体现着当代中国灾害记忆建构的一类矛盾和危机。
        The symbolic object is the carrier of disaster cultural memory,which is the"external dimension"of human disaster memory. It often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power and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subject of disaster cultural memo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iyuan earthquake is religious personages,local elit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Religious personages and local elites construct disasters with religious logic and local cultural consciousness logic respectively,with a relatively small scope of influence. Local governments intend to use the disaster cultural memory constructive logic of"depersonalization"and"landscaping"to promote local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 also "chooses,integrates and adjusts"the other two types of cultural memory. Over time,local government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arget setting failure. The constructive subject,orientation and form of the dominant cultural memory are separated from the folk context and daily life,and can't provide identity for the local society. The deep meaning behind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has not been discovered,which reflects a kind of contradiction and cris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mem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引文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304页。
    (2)Jan Assmann,Cultural Memory and Early Civilization:Writing,Remembrance,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5.
    (1)王晓葵:《“灾害重建”过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以灾害记忆为中心》,《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2)《陕甘地震纪略》,《地学杂志》1922年第8期。
    (3)中国穆斯林习惯将苏菲派导师、门宦始祖、道祖、先贤等人的陵墓建筑称为拱北,拱北是教众纪念先贤的拜谒之地,也是传教、管理教坊、行教及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1)访谈人:雷天来;受访人:刘刚,汉族,50岁;访谈地点:海原地震博物馆;时间:2016年4月21日。
    (1)张淑芹:《宁夏海原县筹建科普旅游区》,《科技日报》2002年5月24日,第3版。
    (2)庄电一:《海原地震留下大奇观、大财富》,《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6日,第5版。
    (3)温小兴:《从柳爷崇拜到震柳精神:灾害记忆的建构路径与文化逻辑---以宁夏海原大地震为分析中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4)Kenneth E.Foote,“America’s Landscapes of Violence and Tragedy,”和田光弘等译,《记念碑の语るアメリカ-暴力と追悼の风景》,2002年。转引自王晓葵:《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1)访谈人:雷天来、李君;受访人:张XJ,汉族,72岁;访谈地点:甘肃省白银市打拉池镇;时间:2016年4月24日。
    (2)访谈人:雷天来、李君;受访人:齐ZH,汉族,80岁;访谈地点:甘肃省白银市打拉池镇;时间:2016年4月24日。
    (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中共海原县委、海原县人民政府主编:《海原大地震1920》,银川:黄河出版社,2010年,第118页。
    (1)访谈人:雷天来;受访人:刘刚,汉族,50岁;访谈地点:海原地震博物馆;时间:2016年4月21日。
    (2)如唐山地震发生约二十余年后,一些地震传说开始从民间尘封的记忆中浮出,如“阴兵借道”传说,便把唐山地震的大规模死伤现象解释为与阴间神鬼作祟有密切关联,这类叙事生动有趣,以至于成为现代人口中津津乐道的灾害叙事。
    (3)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后北川老县城遗址被完整的保留下来,遗址上建立起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此后遗址博物馆还被录入国家“5A”级风景区名单和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访谈人:木克代斯、刘慧、李君;受访人:马HH,回族,18岁;访谈地点:海原县第一中学;时间:2016年4月25日。
    (2)亚历山大·埃特金德:《文化记忆中的硬记忆与软记忆---俄罗斯与德国的政治悼念》,张佑慈译,《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6期。
    (3)亚历山大·埃特金德:《文化记忆中的硬记忆与软记忆---俄罗斯与德国的政治悼念》,张佑慈译,《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6期。
    (4)扬·阿斯曼:《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王霄冰译,《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哈特:《后现代时期文化科学的新方向》,转引自王宵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阿莱达·阿斯曼将文化记忆进一步细分为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她指出文化记忆中只有一小部分记忆(功能记忆)是人们在当下不断经验着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而其余大量记忆(存储记忆)则隐入“背景”当中,多以档案、遗迹等形式存在。
    (2)Jeffrey C.Alexander,“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Trauma,”in Jeffrey.C.Alexander et al.,eds.,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p.2.
    (3)段吉方:《创伤与记忆---文化记忆的历史表征与美学再现》,《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4)参见杨云:《宁夏民国十八年年谨的社会原因分析》,《史志学刊》2015年第3期;崔艳红:《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北京政府的对策》,《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尚季芳、张丽坤《民国时期甘肃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1)访谈人:雷天来;受访人:刘刚,汉族,50岁;访谈地点:海原县地震局;时间:2016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