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动力研究——基于文化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mpetuses of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in Minority Areas in China's Market Reform:Based on Cultural Perspective
  • 作者:张军谋 ; 周晓唯 ; 谢攀
  • 英文作者:ZHANG Jun-mou;ZHOU Xiao-wei;XIE Pan;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Tour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enter for Macroeconomic Research, Xiamen University;
  • 关键词:民族经济 ; 制度变迁 ; 非正式制度 ; 文化视角 ; 少数民族地区
  • 英文关键词:ethnic economy;;system change;;informal system;;cultural perspective;;minority area
  • 中文刊名:LDS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3-28
  • 出版单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7;No.216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16CJL011);;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6CBY008);;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语种:中文;
  • 页:LDSK201902021
  • 页数:9
  • CN:02
  • ISSN:62-1029/C
  • 分类号:178-186
摘要
在对经济制度变迁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的动力产生的原因、来源和作用方式。1)基于民族文化形成的民族集体认知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的一般动力,通过一般动力的作用,可以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性的经济制度,这些秩序化的经济规则有助于降低民族经济活动不稳定性预期,但因为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之间本身充满了矛盾和张力,这一作用过程没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的外部适应性。2)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技术)存量增加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的创新动力,但受民族文化结构中人文和科技的结构性失衡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在创新选择中对知识(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认定与把握有所不足,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受民族文化自我创新驱动的作用不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制度创新多数属于"搭便车"现象。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conomic system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sources and modes of the impetuse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Firstly, the ethnic collective cognition model built on ethnic culture is the general impetus for the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which can motivate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s. These orderly economic rules can reduce the instability of ethnic economic activities, but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s and tensions between ethnic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ies, this process does not improve the external adaptability of the economic system. Secondly,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increase of knowledge(technology) stocks are the innovative impetus of economic system. However,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thnic cultural structures,the ability of these areas to recognize and grasp knowledge(technology) and market opportunities of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 Thus, the role of ethnic cultural self-innovation in driving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in these areas are not apparent and most of the innovations are made by "hitchhiking".
引文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宇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9.
    [3]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27.
    [4]杜发春.市场:民族经济发展的中枢——广西扶绥县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调查[J].民族研究,1993(6):28-32.
    [5]张克武.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地区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3-21.
    [6]马玉祥.市场经济下条件的民族经济立法——全新的政策思想和法制系统工程[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67-73.
    [7]严天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贵州民族经济发展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1997(3):30-34.
    [8]石培基.甘、川、青交接区域区际联系与民族经济社会开放开发研究[J].民族研究,2000(3):97-110.
    [9]郝时远.加入WTO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1):38.
    [10]张磊.“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70-77.
    [11]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G].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217-220.
    [12]陈庆德.民族经济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4.
    [13]温军.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演变与评价[J].民族研究,1998(6):13-26.
    [14]黄健英.论制度创新与民族经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6-61.
    [15]张冬梅.基于民族文化的民族经济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3-26.
    [16]马琴.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6):125-128.
    [17]李先伦,金一兰,张海伟.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6(12):35-38.
    [18]王跃生.文化、传统与经济制度变迁——非正式约束理论与俄罗斯实例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3-52.
    [19]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0.
    [20]辛本禄.权力结构变化与经济制度创新——基于历史视角的分析[J].河北学刊,2012(5):136-139.
    [21]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7.
    [22]王怡,周晓唯.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的相关论述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8(6):53-60.
    [2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340-345.
    (1)历史唯物主义所指经济基础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但这一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阶级社会,本文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认为经济基础指涉对象还应包含“基础”一词普世性(或普遍性)的意义,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产业结构、劳资关系等经济综合实力。
    (1)“款”是侗语的基本词汇,它在侗语中最初含义是连片的、联盟的、有血缘联系的,侗族款组织的“款”就是“联成片的、联盟的、聚集的组织”。“款约法”是侗族地区侗款组织制定的规章约法的款词,是维护各款区社会生产秩序的共同规约,侗族款众也叫它为“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