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堂剧作中的家族“聚散”奇构及其审美功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卞天歌
  • 关键词:高满堂 ; “聚散”奇构 ; 家族叙事
  • 中文刊名:DDDS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TV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4-01
  • 出版单位:当代电视
  • 年:2019
  • 期:No.372
  • 语种:中文;
  • 页:DDDS201904011
  • 页数:4
  • CN:04
  • ISSN:11-1322/J
  • 分类号:43-46
摘要
"聚散"奇构是编剧高满堂构建传奇叙事的经典骨架。高剧中"聚散"结构可以分为多种具体的复杂类型,总体上看是以描摹大家庭聚散为主,以讲述男女爱情聚散为辅。具体而言分为"家族聚散循环"及"单人离散家聚"两大类型。家族"聚散"构型在剧作中的运用揭示着个体、家庭与宏大历史的密切关联性,折射着历史、时代整体面貌与民族集体精神状态。
        
引文
(1)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2)王一川:中国电影中的家破亲离故事,《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3)(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第283页。
    (5)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6)参见劳拉·穆尔维著,周传基译:《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文化艺术出版社,《影视文化》第1辑。
    (7)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版,第673页。
    (8)袁晋:玉茗堂批评焚香记序,《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9)(10)危磊:中国古典悲剧的圆形结构,《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11)陈洪绶评点《娇红记》第三十二出眉批,《古本戏曲丛刊》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25页,转引自前文。
    (1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