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性装置”的建构与运作:以五四现代人道主义思潮运动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ognitive Device”:Taking the Thought and Movement of Modern Humanitarian in the May 4th as an Example
  • 作者:张先飞
  • 英文作者:Zhang Xianfei;
  • 关键词:认识性装置 ; 后发展国家 ; 五四 ; 现代人道主义
  • 中文刊名:SHZ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Front
  • 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5 11:43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战线
  • 年:2019
  • 期:No.28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201);;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2016-CXTD-03);; 河南大学哲学社科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9CXTD015)
  • 语种:中文;
  • 页:SHZX201905006
  • 页数:10
  • CN:05
  • ISSN:22-1002/C
  • 分类号:54-63
摘要
20世纪各时期的话语形态创构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建构"认识性装置"的现象,从五四现代人道主义"认识性装置"的建构活动来看,"认识性装置"在理论框架的搭建、机制的架构与运作等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建构与运作模式、具有规律性的建构流程与程序。系统探讨这一理论现象的系统,可以从20世纪世界思想观念活动中寻找到一些固定的理论模型和认知机制,并可将"认识性装置"建构作为考察20世纪世界思想探索的新的历史解释的理论维度;"认识性装置"建构可谓后发展国家进行独立思想创造与生产的有效方式。
        
引文
(1)牛宏宝:《哲学与隐喻:对哲学话语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2)“人的文学”是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以宣扬现代人道主义“真理”为中心进行活动,拥有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创作形态,时间界限为1918年末到1922年,该阶段可称为五四前期,亦可称作五四社会改造热潮期。参见张先飞:《“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3)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2-101页。
    (4)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一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844-923页。
    (5)李泽厚:《论严复》,《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
    (6)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12月15日第5卷第6号,12月7日作。
    (7)张先飞:《五四前期“新青年”派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形成考论》,《史学月刊》2017年第6期。
    (8)参见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张先飞:《“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9)参见张先飞:《“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10)《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的梦〉》,《新青年》1918年5月15日第4卷第5号;《日本的新村》,《新青年》1919年3月15日第6卷第3号;《访日本新村记》,《新潮》1919年10月30日第2卷第1号,7月30日作;《游日本杂感》,《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第6卷第6号,8月20日作;《新村的精神》,《民国日报·觉悟》1919年11月23、24日,11月8日讲演;《新村运动的解说——对于胡适之先生的演说》,《晨报》1920年1月24日,1月18日作;《新村的理想与实际》,《晨报·副刊》1920年6月23—24日,6月19日讲演;《新村的讨论(答黄绍谷的信)》,《批评》1920年12月26日第5号(“新村号”),12月17日作。
    (11)武者小路実笃:《一个青年的梦》,鲁迅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1919年8月2日—1920年1月18日译毕,1919年8月3日—10月25日连载于北京《国民新报》,该报被禁后,鲁迅校订旧译并译完全书,1920年1月至4月连载于《新青年》第7卷第2—5号,后收入文学研究会丛书。武者小路実笃:《人的生活》,李宗武、毛咏堂译,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1921年7月6日周作人作序,此书是武者小路実笃1920年出版的著作。
    (12)W.B.Trites:《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周作人译,原载《北美评论》七一七号,《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第4卷第1号;与谢野晶子:《贞操论》(『人及女イシラ』中之一篇),周作人译,《新青年》1918年5月15日第4卷第5号;Caroline.F.E.Spurgeon,Mystic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3.关于布莱克的评论在第五章Devotional and Religious Mystics,周作人节译一小部分,见第135-137页;周作人:《随感录三十四》,《新青年》1918年10月15日第5卷第4号;Angelo S.Rappoport:《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起明(周作人)译,原载The Edinburlgh Review,1917年7月,《新青年》1919年4—5月第6卷第4—5号。
    (13)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耿济之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
    (14)罗曼·罗兰等:《精神独立宣言》,张崧年译注,《新潮》1919年12月底第2卷第2号“附录”栏。
    (15)《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周作人、鲁迅、周建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现代日本小说集》,周作人、鲁迅、周建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16)《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5月20日—6月1日第141—152号,4月17日作;《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12月15日第5卷第6号,12月7日作;《勃来克的诗》(后更名《英国诗人勃来克的思想》),《少年中国》1920年2月15日第1卷第8期“诗学研究号”,1918年作,后文署明写作时间为1919年12月17日;《新文学的要求》,《晨报·副刊》1920年1月8日,1月6日讲演;周作人:《〈点滴〉序言》,载《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1920年4月17日作;《欧洲古代文学上的妇女观》,《妇女杂志》1920年10月第7卷第10号,7月21日作;《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晨报·副刊》1920年11月15—16日,11月8日讲演;《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第12卷第1号,1920年11月30日讲演,等等。
    (17)周作人:《欧洲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近代欧洲文学史》,1917—1919年编著,止庵等校注,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
    (18)张先飞:《“进化的还原论”:“五四”前期俞平伯“人的文学”观建构解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2期;《阐释与延展:“五四”前期文学研究会“人的文学”文艺观综论》,《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9期。拙文对前期文学研究会成员关于“人的文学”观念的思考做了翔实论述。
    (19)周作人:《勃来克的诗》(后更名《英国诗人勃来克的思想》),《少年中国》1920年2月15日第1卷第8期,1918年作,后文署明写作时间为1919年12月17日。此为周作人所译《无知的占卜》序诗的前两句。
    (20)关于傅斯年、罗家伦在五四热潮期对现代人道主义的接受情况,参见张先飞:《五四前期“新青年”派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形成考论》,《史学月刊》2017年第6期。周作人在《〈点滴〉序言》说明此二人在编辑出版《点滴》时所起作用,1920年4月17日作,参见周作人:《〈点滴〉序言》,载《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
    (21)《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尼采:《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唐俟(鲁迅)译,《新潮》1920年9月1日第2卷第5号,其中译为“水滴”,周作人在《点滴》题记中使用的是“点滴”。
    (22)周作人:《〈点滴〉序言》,载《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1920年4月17日作。
    (23)张先飞:《“下去”与“上去”:“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复出的发生学考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尼采:《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唐俟(鲁迅)译,《新潮》1920年9月1日第2卷第5号。
    (24)周作人:《〈齿痛〉译者附记》,《新青年》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10月30日作;周作人:《〈沙漠间的三个梦〉译者附记〉》,《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第6卷第6号,4月12日作。
    (25)周作人:《〈齿痛〉译者附记》,《新青年》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10月30日作。
    (26)周作人:《〈点滴〉序言》,载《点滴》,周作人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1920年4月17日作。
    (27)张先飞:《从普遍的人道理想到个人的求胜意志:论20年代前期周作人“人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2期。
    (28)仲密(周作人):《诗人席烈的百年忌》,《晨报副镌》1922年7月18日,7月12日作;周作人:《〈谈虎集〉后记》,《北新》1928年1月16日第2卷第6号,1927年11月25日作。
    (29)周作人:《〈艺术与生活〉自序一》,载《艺术与生活》,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1926年8月10日作。
    (30)仲密(周作人):《山中杂信·一》,《晨报·副刊》1921年6月7日,6月5日作。
    (31)周作人:《〈空大鼓〉序》,载《空大鼓》,周作人辑译,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1928年8月22日作。
    (32)周作人:《〈空大鼓〉序》,载《空大鼓》,周作人辑译,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1928年8月22日作。
    (33)周作人:《〈沙漠间的三个梦〉译者附记》,《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第6卷第6号,4月12日作。
    (34)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116页。
    (1)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理论家柄谷行人写作『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在講談社1980年版的第一章「风景の発见」(《风景之发现》)中,以“风景”的建立/发现为例,解读近代日本新的认知模式/认知结构形成的有关现象。他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透视了“风景”的建立/发现这一特殊的认知活动,将在此认知活动中被建构起来的近代人的新的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式,称为一种“認識の布置”(第17页)、「認識的な布置」(第21页)、「布置」(第26页)、「認識的な布置」(第33页),1993年Duke University Press英文版由Brett de Bary对应翻译为“perception”(第19页)、“epistemological constellation”(第22页)、“configuration”(第27页)、“epistemological configuration”(第31页),意思大致相同,200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文版赵京华译为“认识性的装置”(第12页)、“认识装置”(第9、17、22页)。1993年英文版中柄谷行人所做“Karatani Kōjin’ s Afterword to the English Edition”(1991)(《英文版作者后记》)将“现代文学”“作家”“自己”“表现”等视为一种近代的“Apparatus”,2003年中文版译为“装置”。2004年『定本柄谷行人集〈1〉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由岩波书店出版,柄谷行人对全书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由「布置」改称「装置」,对该术语的重视程度已降低。其中在日文的《英文版作者后记》中,他同样称“现代文学”“作家”“自己”“表现”等为一种“装置”。不过,柄谷行人始终未对这一概念作出专门的界定。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曾分析过一个相近术语,即福柯的核心概念“dispositif”(英文作“Apparatus”),并追溯概念来源,他引用了福柯所做的定义:“The apparatus is precisely this:a set of strategies of the relations of forces supporting,and supported by,certain types of knowlege.”(Michel Foucault,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ed. C. Gordon,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0,pp. 194-196)。参见Giorgio Agamben,“What Is an Apparatus?”,in What is Apparatus? And Other Essays,trans.,David Kishik and Stefan Pedatell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 2。应该说,这些理论家对于知识型及有关认知模式/认知结构等机制构建问题的思考,是“后学”(post-ism)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