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权利司法保护方法的一般人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As a Method of Judicial Protection for Emerging Rights
  • 作者:张建文
  • 英文作者:Zhang Jianwen;
  • 关键词:新兴权利 ; 一般人格 ; 人格尊严 ; 人身自由 ; 其他人格利益
  • 英文关键词:emerging rights;;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personal dignity;;personal freedom;;other personal interests
  • 中文刊名:FXAS
  • 英文刊名:Law Science Magazine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法学杂志
  • 年:2019
  • 期:v.40;No.304
  • 基金:司法部201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新生权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SFB2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兴权利的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JJD820031)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FXAS201906007
  • 页数:10
  • CN:06
  • ISSN:11-1648/D
  • 分类号:73-82
摘要
在我国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中不同于德国法的一般人格权观念,尽管并非出于保护新兴权利的考虑,但奠定并催生了一般人格权的立法化进程。《民法总则》第109条和第110条,既是我国既有司法解释所规定进路的合理发展,也是对我国民法人格权体系的重构。需要重新认识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其与具体人格权的关系,重新认识一般人格权与其他人格利益概念在制度功能和实现方法的分野与衔接。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为基本内涵的一般人格权,其能够以权利身份的方式解决其意义射程之内的人格利益保护问题,但也受到其基本内涵的局限。保护或不保护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之外的人格利益问题仍然绕不开司法解释所创造的"其他人格利益"的范畴和机制。
        The concept of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n our judicial policy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German law,which is not for considering the protection of emerging rights,bu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legislation process of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Both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stipulated in the 109 th provisions and the 110 th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s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re not only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xisting judicial interpretation,but als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rsonality right system of our civil law.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we also should understand the divis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and other personality interests concepts in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method. Personal freedom and personal dignity are the basic values of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On the one hand,it should solve the personal interest protection in the way of right identity,on the other hand,it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the two values of personal freedom and personal dignity.but The problem of protecting or not protecting the personality interests outside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and the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s still does not go around the category of other personal interests created by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引文
(1)韩强:《人格权确认与构造的法律依据》,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第138页。
    (2)李莉:《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下的人格权立法模式---兼论否定一般人格权立法》,载《当代法学》2013年第6期,第72页。
    (3)鲁晓明:《论一般人格权理论的摒弃及替代》,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第70页。
    (4)参见《全国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座谈会纪要》[法(1999)231号]。
    (5)王锴:《论宪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及其对民法的影响》,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3期,第102页。
    (6)黄松有:《精神损害赔偿与人格权益的司法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9日第3版。
    (7)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载《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第52页。
    (8)黄松有:《精神损害赔偿与人格权益的司法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9日第3版。
    (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法发(2008)11号]。
    (10)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法(2011)42号]。
    (11)罗东川、黄建中:《<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载《人民司法(应用)》2008年第5期,第23页。
    (12)参见(2016)辽01民终3361号民事判决书。
    (13)参见(2015)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7173号民事判决书。
    (14)参见(2013)朝民初字第19854号民事判决书。
    (15)参见(2017)苏12民终234号民事判决书。
    (16)参见(2014)海民初字第16680号民事判决书。
    (17)参见(2014)塔民一终字第428号民事判决书。
    (18)姚辉:《论一般人格权》,载《法学家》1995年第5期,第15页。
    (19)参见(2016)苏1202民初1292号民事判决;(2017)苏12民终472号民事判决书。
    (20)参见(2017)苏12民终234号民事判决书。
    (2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54页。
    (22)参见(2017)苏12民终234号民事判决书。
    (23)参见(2009)甬慈民初字第870号民事判决书。
    (24)参见(2015)潮安法民一初字第283号民事判决书。
    (25)参见(2017)苏12民终234号民事判决书。
    (26)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编:《<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343页。
    (27)参见(2015)大民初字第10012号民事判决书。
    (28)参见(2015)渝五中法民终字第07182号民事裁定书。
    (29)参见(2014)川民申字第814号民事裁定书。
    (30)参见(2016)苏08民终202号民事判决书。
    (31)参见(2016)豫03民终239号民事裁定书。
    (32)参见(2016)豫05民终347号民事判决书。
    (33)参见(2015)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581号民事判决书。
    (34)参见(2016)闽02民终4515号民事判决书。
    (35)参见(2015)和民一初字第0901号民事判决书。
    (36)参见(2013)安开民初字第2090号民事判决书。
    (37)参见(2015)通中民终字第00832号民事判决书。
    (38)参见(2015)二中民一终字第0457号民事判决书。
    (39)参见(2013)濮中法民二终字第106号民事判决书。
    (40)参见(2015)湛霞法民一初字第335号民事判决书。
    (41)参见(2015)湛中法民一终字第583号民事判决书。
    (42)参见(2016)苏03民终2396号民事判决书。
    (43)参见(2012)浦民一(民)初字第36325号民事判决书。
    (44)参见(2016)川11民终811号民事判决书。
    (45)参见(2016)苏03民终26号民事判决书。
    (46)参见(2016)鲁11民终546号民事判决书。
    (47)参见(2013)焦民三终字第00225号民事判决书。
    (48)冷传莉:《论人格物与一般人格权的内在契合》,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第62页。
    (49)参见(2012)渝高法民提字第218号民事判决书。
    (50)张建文:《新兴权利保护的合法利益说研究》,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94页。
    (51)于飞:《论德国侵犯法中的框架权》,载《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2期,第76页。
    (52)张红:《20世纪德国人格权法的演进》,载《清华法律评论》第4卷第1缉,第18页。
    (53)[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杨阳译,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春节号,第211页。
    (54)王利明:《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5期,第5页。
    (55)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载《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第52页;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载《法学》2009年第8期,第133页。
    (56)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编:《<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194页。
    (57)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载《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卷,第102~103页。
    (58)刘志刚:《一般人格权形成路径的宪法学分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62页。
    (59)许可、梅夏英:《一般人格权:观念转型与制度重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4期,第104页。
    (60)与司法解释相比,另一个不起眼的变化是将人身自由放在人格尊严之先,仅仅是行文便利还是另有意指,有待继续深入思考。
    (61)方金华:《一般人格权理论分析及我国的立法选择》,载《法律科学》2015年第4期,第43页。
    (62)尹田:《论一般人格权》,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4期,第11页;钟瑞栋、杨志军:《论一般人格权》,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5页。
    (63)于飞:《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104页。
    (64)李岩:《一般人格权的类型化分析》,载《法学》2014年第4期,第12页。
    (65)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载《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84页。
    (66)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