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集聚背景下的人口集聚滞后效应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ag Effect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Spatial Agglomeration:A Case Study of Hubei
  • 作者:向华丽 ; 秦尊文 ; 付宇
  • 英文作者:Xiang Huali;
  • 关键词:人口集聚 ; 经济集聚 ; 空间效应模型 ; 湖北“一主两副”战略
  • 中文刊名:LLYK
  • 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与移民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理论月刊
  • 年:2019
  • 期:No.450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劳瑞修正模型的城市域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其就业空间时空演化:以武汉市为例”(41201152)
  • 语种:中文;
  • 页:LLYK201906016
  • 页数:9
  • CN:06
  • ISSN:42-1286/C
  • 分类号:114-122
摘要
人口与经济空间聚集的不一致是世界各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地理现象,这种不一致主要受市场和政府两类因素的影响,且大多表现为人口空间集聚的滞后效应。带动湖北省全域性发展的"一主两副"战略发展至今已10余年,妥善解决其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协调性对实现湖北省今后的"多极"化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湖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并应用空间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一致性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普遍表现为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公共服务是影响人口空间集聚滞后效应的主要因素,政府财政支出则会有利推动二者的耦合程度。区域之间人口与经济在空间上存在的显著正向内生交互效应和正向外生交互效应为实现湖北的多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引文
[1]刘凤朝.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王磊,段学军,田方,秦贤宏.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
    [3]蒋子龙,樊杰,陈东.2001—2010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5).
    [4]封志明,刘晓娜.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2).
    [5]张车伟,蔡翼飞.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J].人口研究,2013,37(6).
    [6]何海林,涂建军,孙祥龙,王娜,林曦.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7]李豫新,李金军.新疆人口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SR分析框架的实证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5).
    [8]肖周燕.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性的空间效应研究[J].人口研究,2013,37(5).
    [9]杨子荣,代军勋,葛伟,陶铸.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6).
    [10]郑展鹏.中国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7).
    [11]徐盈之,王书斌.碳减排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
    [12]范红忠.中国的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生产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3]Williamson J.,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13(4).
    [14]Rosenthal S S,Strang W C.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4(2).
    [15]季民河,武占云,姜磊.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设定问题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6).
    [16]J·保罗·埃尔霍斯特.空间计量经济学:从横截面数据到空间面板[M].肖光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7]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
    [18]张浩然,衣保中.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家,2012(2).
    [19]侯慧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