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与政策重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nd Policy Reconstruction of China's Labor Market
  • 作者:丁守海
  • 英文作者:Ding Shouhai;
  • 关键词:人口结构 ; 人力资本 ; 收入分配 ; 政策设计
  • 英文关键词:demographic structure;;human capital;;income distribution;;policy design
  • 中文刊名:GXLL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0
  • 出版单位: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年:2019
  • 基金:教育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子项目“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工资上涨机制及工业化对策研究”(10XNJ054)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XLL201904009
  • 页数:12
  • CN:04
  • ISSN:10-1136/C
  • 分类号:79-88+160-161
摘要
2018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平稳,但劳动力短缺、人口红利消退等问题仍然存在。在量的维度,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参与率递减,人口红利消减;在质的维度,人力资本积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人力资本回报水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利于人力资本-就业质量的良性循环,并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量与质两个维度的困境对未来的人口、就业、社会保障、产业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结合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来设计这些政策。
        In 2018, China's labor market has been running smoothly, but problems such as labor shortage and demographic bonus recession still plague. In the dimension of quantity,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decreases, and the demographic bonus decreases. In the qualitative dimension,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meets new problems.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return is disturbed by various factors, which easily leads to a vicious circle of human capital-employment quality and widen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The dilemma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uture population,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They must be designed within a systematic framework in combination with new changes in the labor market.
引文
(1)齐红倩、闫海春:《人口老龄化抑制中国经济增长了吗?》,《经济评论》2018年第6期。
    (2)朱超、余颖丰、易祯:《人口结构与经常账户:开放DSGE模拟与经验证据》,《世界经济》2018年第9期。
    (1)谢富胜、匡晓璐:《中国劳动力短缺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基于产业后备军理论的存量和流量分析》,《经济学家》2018年第1期。
    (2)李建伟:《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3)马颖、何清、李静:《行业间人力资本错配及其对产出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1期。
    (4)侯海波、吴要武、宋映泉:《低龄寄宿与农村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来自“撤点并校”的证据》,《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7期。
    (1)王慕文、卢二坡:《颜值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5期。
    (2)蔡芸、周梅、Julian Chow:《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人力资本视角》,《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6期。
    (1)刘亚琳、茅锐、姚洋:《结构转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2期。
    (1)吕炜、杨沫、朱东明:《农民工能实现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同化吗?》,《财经研究》2019年第2期。
    (2)宋建、王静:《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收敛性与影响因素探究》,《经济经纬》2019年第1期。
    (3)胡凤霞、叶仁荪:《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及其趋同--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1期。
    (4)余泳泽、潘妍:《高铁开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异质性劳动力转移视角的解释》,《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1期。
    (1)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1)刘晓光、刘元春:《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估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2)严成樑:《延迟退休、隔代教养与人口出生率》,《世界经济》2018年第6期。
    (3)张丹丹、李力行、童晨:《最低工资、流动人口失业与犯罪》,《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3期。
    (1)程虹、陈文津、李唐:《机器人在中国:现状、未来与影响--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宏观质量研究》201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