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走廊与物的流动——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ogistics in Northern Fujian Passage: Study on Folk Custom in Wuyi Shan Mountain——A Brief Retrospection and Thought on the Folk-custom of Wu-yi Mountain
  • 作者:朱新屋
  • 英文作者:Zhu Xinwu;Marxism Colleg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闽北走廊 ; 物的流动 ; 武夷山 ; 民俗研究
  • 英文关键词:the Passage of Northern Fujian;;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Wu-yi Shan Mountain;;Folklore Studies
  • 中文刊名:DFHY
  • 英文刊名:Local Culture Research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3-12-15
  • 出版单位:地方文化研究
  • 年:2013
  • 期:No.6
  • 语种:中文;
  • 页:DFHY201306013
  • 页数:9
  • CN:06
  • ISSN:36-1322/C
  • 分类号:99-107
摘要
在对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自然与文化双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研究中,武夷山民俗的研究是其题中之义,但是迄今为止并未很好展开。通过提炼相关研究的史料和方法、梳理相关研究的问题和关怀,可以看到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广前景及可能趋向,并可以"闽北通道"和"物的流动"两个关键概念,统筹武夷山民俗——尤其是茶叶、食物和"两会"(蜡烛会和柴头会)的研究,以便建立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图景。
        As one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in China,the study of the Folk-custom of Wu-yi Shan Mountain is very important but not be developed very widely. This paper focus on analysing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and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he Folk-custom of Wu-yi Shan Mountain,which make us see a great foreground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is perspective,we can see that two key words( "the Passage of Northern Fujian" and "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research. Finally,we ne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Folk-custom of Wu-yi Shan Mountain.
引文
①截至2011年,中国共有41处世界遗产,其中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只有4处,分别是: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和福建武夷山。
    ②李智君:《武夷山历史景观意象研究:基于游客诗词、游记和景观图的分析》,收入《闽文化与武夷山》,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③④福建省天象资料组编:《福建省地方志普查综目》,1977年,第79-83、84页。
    ①王日根:《明清小说中的社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崇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室《崇安风俗志》,收入《崇安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5年,第79-91页;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除此以外,1993年出版的“武夷山文化丛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实际上也可以当作文献资料来使用,丛书共分9卷,标题依次是:奇山异水;千古之谜;道南理窟;佳茗飘香;洞天佛地;美丽传说;崖摩荟萃;物华天宝;名家赞山。
    ③关于田野工作中“走近”与“走进”的理论表述,参见[美国]威廉·富特·怀特:《街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④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271-284页。
    ①高丙中:《“中国民俗志”的书写问题》,《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
    ②此处转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论丛》,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7页。
    ③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11页。
    ④有关这方面的学术史综述参见蒋炳钊:《闽越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收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文化厅编:《闽越文化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27-445页。
    ⑤曾震中:《武夷山独特岁时节俗初探》,收入陈国强主编:《闽台岁时节日风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5-92页。
    ⑥龚少峰:《武夷山柴头会研究发轫》,收入陈国强主编:《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第328-335页。
    ①邹义煜:《历史时期武夷山儒释道的构成及其关系》,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陈支平:《崇安县辟支古佛崇拜与蜡烛会》,收入《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台北:台湾行政文化委员会,1995年,第433-455页。
    ③陈支平:《闽北建瓯厚山村的三圣公王庙会》,收入庄英章主编:《华南农村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8年,第261-272页。
    ④张慧远:《武夷山扣冰古佛及其禅法思想》,收入《闽文化与武夷山》,第122-133页。此外,朱平安《武夷山摩崖石刻与武夷山文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也有对扣冰古佛的少量研究,参见第406-407页。
    ⑤崔如梅:《明清以来下梅村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机制》,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9-52页。作者还对许真君信仰作了初步讨论,参见第53-54页。有意思的是,肖坤冰的访谈与崔如梅的访谈以及本文在武夷山的田野访谈资料并不一致,参见肖坤冰:《茶叶的流动:晚清民国时期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13-214页。
    ⑥周典恩:《移植与嬗变:武夷山妈祖信仰考察》,收入《闽文化与武夷山》,第161-173页;《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很显然,这种解释模式受到了韩森(Valerie Hansen)《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的影响;然而从下文的历史解析来看,这种解释模式用于武夷山妈祖信仰的研究中显然不合适。
    ⑦陈国明等:《闽北最大的妈祖庙:武夷山天上宫》,《福建乡土》2004年第1期;徐晓望:《武夷山市的妈祖庙》,收入《闽澳妈祖庙调查》,澳门: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2008年,第120-125页。
    ⑧孙蕴琦:《武夷山明清古民居初探》,收入《闽文化与武夷山》,第190-198页。郑中禄:《武夷山历史文化与建筑》,收入石子镜,杨长岳主编:《武夷山与古越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4-108页。邹全荣、连荣华:《到武夷山古民居赏“三雕”》,《旅游景观》2003年第9期。柯培雄:《武夷山宗祠建筑的特色与保护:以五夫刘氏家祠为例》,《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①[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②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洲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③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74-291页。
    ④黄向春:《人类学的南方传统及其当代意义》,《光明日报》2009年6月11日。
    ⑤林惠祥:《怎样研究民俗学》,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29页。
    ⑥白寿彝:《民俗学与历史学》,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第133-140页。
    ①唐文基主编:《福建古代经济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2-83页。
    ②有关福建区域史研究概述,可参见李金强:《清代福建史论》,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第1-24页。
    ③李尾:《移民与闽北社会的变迁》,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关于“闽北走廊”的提法及其对武夷山社区的总体影响,参见金婷:《两宋时期武夷山文化崛起与闽北走廊的关系》,收入《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与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8-212页。关于崇安古道的介绍,参见赵建平:《梦断“崇安道”》,《炎黄纵横》2010年第12期。
    ④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⑤关于历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的论述,参见葛兆光:《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和减法》,《读书》2003年第1期。
    ⑥“传承性”是钟敬文提出的民俗五大特点之一,参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第249-274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7页。
    ②刘彤编著:《中国茶》,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第47-60页;肖坤冰:《帝国、晋商与茶叶:十九世纪中叶前武夷山茶叶在俄罗斯的传播过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肖坤冰:《茶叶的流动:晚清民国时期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④[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①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第187-189页。
    ②除此以外,在武夷山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清明果、蕨菜等,也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结构特色。
    ③分别参见民国《崇安县志》,转见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第102页;民国《崇安县新志》第6卷《礼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年,第165页。
    ④如《建宁府志》记载“农力甚勤,不事商贾末技”;民国《崇安县志》记载“本县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农产较富,从事耕作之农民……生活易于解决。每年除稻作外,他种作物极少栽培”,转见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⑤(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子部第6册,第199页。
    ⑥周作人:《<歌谣周刊>发刊词》,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第272-273页。